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应该怎么做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老师和同学共同的努力。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我们要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
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
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
1、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重要外部条件。人只有处于一种和谐的外部环境中,才能够接近和达到内心的和谐。人的内心与外界环境之间是互通共融的,情绪的好坏可以影响到人对外界事物的看法。
2、只有人际关系良好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校园。在校园的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当数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教师对这种良好师生关系的兴建,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3、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个性如春天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学校应该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
怎样建立和谐校园
建立和谐校园方法如下:
和谐校园要求学校的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安全稳定;学校拥有极强的创造活力和凝聚力,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睦融洽。
和谐校园应该是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得到切实落实的校园,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校园,应该是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的校园。在和谐校园里,师生应该和谐相处。
在和谐校园里,各种组织机制应该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应当完善,教育教学秩序要保持良好。在和谐校园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应该相得益彰。各种设施摆放有度、各种建筑错落有致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自觉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关键在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此必须推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教育则是实现这一历史目标的基础。语云:“和而不同”。和谐校园并不是铁板一块,死水一潭,它必然也必须如海纳百川,包容各种教育方式。
但是这种包容并不是绝对的并不排斥的整合,而是需要建立起必要的张力。社会主义中国校园必须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取向,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构建和谐校园,大学生需要做什么
面对社会和时代的召唤,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以身作则,为构建和谐校园出自己的一份力。
首先,要带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师重教。因为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我们应该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其次,我们应该带头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他人,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再次,我们应带头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互帮互助,引领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同时,我们应弘扬勤俭节约、朴素不铺张的良好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来自于父母,我们应该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平时不铺张不浪费,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的习惯。
最后,我们应弘扬并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和谐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乘风破浪、共赴前程,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校园的明天会更加的美丽、和谐,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大学生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我们在这里生活、学习、成长。我们在这里学习知识汲取精神上粮食,在这里我学会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使命。我们有责任义务把我们的校园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加充满阳光。我觉得我们应该在校园里建造一个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可供同学们在闲暇之余看书、散步、休息的花园,此外还可以建一条学习长廊里面可以挂一些本校走出的学习榜样的画像还可以挂一些全国年度楷模人物的画像和历史名人画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校史博物馆也不能缺少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校的增加我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图书馆更是重中之重这里是我们灵魂的养分池要精心设计给同学一个安静舒心的学习环境学校要组织运动会发觉学生各方面潜力,组建俱乐部让同学能的兴趣爱好得以充分的发挥,消灭低头族.“追星族”追剧族,大学生更应该注重身体的健康,学可以组织学生们出早操以强健体魄。
浅谈如何建设和谐校园
创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核心。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就必须创造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师生员工和谐、人与制度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学校与外部环境和谐为主要内容,建设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高雅优美的文明校园、科学民主的学术校园、健康环保的生态校园、充满活力的开放校园。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校园氛围,同学们就会茁壮成长。如何构建和谐的校园,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氛围呢? 下面就创建和谐校园浅谈以下几点想法:一、以人为本,民主治校,营造融洽的人际环境领导与领导要和谐。一个学校是否有和谐的氛围,与学院领导是否和谐有很大的关联性。古人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毛泽东也曾经说过: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智慧,团结出成果。假设一个单位,领导与领导不团结,就会互相之间拆台,而不是补台,将直接影响其发展。对于学校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意识,恪尽职守,率先垂范,身体力行。领导与老师要和谐。一个国家要有一种民族精神,一个企业要有一种单位特色,一个学校要有一种“和文化”。中国人一向主张“天时、地利、人和”,“和文化”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校园“和文化”主要靠知识的引领者,即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来实现,来发扬光大。学院领导要关心老师,关心老师的政治进步,关心老师的生活,关心老师的身体,关心老师的家庭。对老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善意的提醒,绝不能轻易的上岗上线。老师要尊重学校的领导,有意见可以提,有观点可以摆,但不要动怒,不要动气。要知道一个学校的领导也不容易,他们既是政策的贯彻者,又是知识的引领者。他们比普通教师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老师们要支持他们,配合他们,使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以领导和老师的和谐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老师与老师要和谐。老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更存在合作关系。老师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责任。太多太多的“共同”把你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老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先进方法,彼此之间取长补短。你们绝不能因为竞争而影响了团结,要坚决克服“文人相轻”的现象。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曾指出: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通过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整个校园,形成正确的荣辱观,这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比其他人有着更强的道德意识、更高的道德觉悟,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师德风范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荣辱观念对学生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和品德定位作用。老师与学生要和谐。这在学校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老师既是学生道德升华、学业有成的引路人,同时又是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老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身体,关心学生的生活。记得四月十六日下午学院党委开展的学习科学发展观感言的研讨会上,基础课部的代表程师老师讲了这样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她说:“老师的教学理念应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而不是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确实,老师应时时刻刻以学生的利益为重,要体现出教师工作的职责和本质。对于关心学生身体和生活,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各系辅导员,因为他们是我们离开父母后最直接的监护人,他们应时刻心系学生、了解学生、在学生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时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慰藉,让他们感觉到爱和温暖。老师与学生的和谐很重要的一面体现在民主制的践行,老师的工作一定要体现民主,特别是在评优、评先的过程中。一名学生的德智体美,在他生活的班级的同学面前是最真实的体现,所以民主的选举是最恰当的,也是最让人心服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杜绝对学生讽刺挖苦。学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对老师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尊敬教师的光荣传统,师生共奏和谐校园的美好乐章。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只有教师做到明辨是非善恶、荣辱美丑,做到言行合一、表里一致才能更好地施教于人,使学生不仅学会求知,而且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帮助学生做到文明礼貌,营造积极向上、人心思进、团结稳定和谐的校园氛围。认真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焕发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形成“长大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爱校建校的良好风尚;让学生感觉到家的温暖和父母般的关爱,从而信赖学校,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和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上。学生与学生要和谐。 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生一点小矛盾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这些矛盾,我们要本着与人为善的做法去解决矛盾,要善于与人交流思想,减少误会。和谐同学关系要建立在“团结、互助、真诚、坦然”的基础上,团结、互助即同学之间要学会互相促进,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体贴,工作互相支持,团结同学,共同奋斗,从友好、互相关心同学都里得到支持会使你更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用一颗真诚地心对待每一位同学,诚实守信,让同学了解,知道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对学习进步有很大的影响,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应心平气和地去解决,坦然地正视彼此间的纠纷,这样才能够赢得同学的谅解与信任。二、全面可持续发展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校园环境是指各种影响人的教育因素的总和,主要由校园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关念环境及周边环境等组成。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对学生起到独特的、其他教育方式难以替代的作用。校园的物质环境体现在校舍建筑、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和其他一切有形的教学设施。舒适、幽雅的自然环境和卫生、安全的物质环境,使得师生们神清气爽,心情愉悦,能更好地投入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观念环境的影响力取决于它附着于群体而又影响个体。通俗一点讲,这就是所谓的校风问题。校风的核心是学校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整合而形成比较稳定的观念系统、信仰系统、目标系统等。学校的发展,既要加强硬件建设,也要加强软件建设。和谐育君子,险恶育小人。和谐的环境培养美德,使人愉悦,给人以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正是培养合格的必要环境。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不仅使全校的师生员工人际关系和谐,把主要精力都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而且能不断促进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三、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突出职业特色和谐的校园文化首先,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突出职业特色和谐的校园文化。重点是突出职业特色,优化育人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使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生活环境的学生,都能在愉悦中接受真理的熏陶,在和谐的气氛中选择真知,创建一个健康向上、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其次,要塑造学院精神,创建具有进取意识、求真务实和谐的校园文化。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立足一线的精神、脚踏实地的肯干精神、爱岗敬业的精神。目的就是要使全院的师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现代职业的教育理念,刻苦学习的求知欲望,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勇于创新的进取意识,求真务实的扎实作风,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最后,要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的社团组织,培育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学院的社团组织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学会处世与交往、组织与协调、竞争与合作,培养了组织协调能力,锻炼了自我管理能力。四、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园制度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规范作用,健全的、科学的、合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能合理划分学校各级组织的职能,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明晰责任归属,实现学校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学院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可依、有制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校园制度包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应遵循的规章制度;校园绿化、卫生和秩序管理制度;师生日常行为准则及长期沉淀的道德规范等。这些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控制作用,从而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规范的行为习惯,一靠规章制度的效力,二靠舆论宣传的力量,引导人们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三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规范作用,健全的、科学的、合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能合理划分学校各级组织的职能,明确工作程序和要求,明晰责任归属,实现学校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从而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学校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决策执行的质量和效率。总之,创建和谐校园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西峡县丹水一小 马先会)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要求学校的制度健全、管理有序、安全稳定;学校拥有极强的创造活力和凝聚力,师生员工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睦融洽。和谐校园应该是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得到切实落实的校园,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校园,应该是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的校园。在和谐校园里,师生应该和谐相处。在和谐校园里,各种组织机制应该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应当完善,教育教学秩序要保持良好。在和谐校园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应该相得益彰。各种设施摆放有度、各种建筑错落有致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校园里的每个人都自觉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二、“和谐校园”应当具备如下特征
1.优美的校园环境。包括和谐、合理的校园空间,宽敞、明亮的教室,环保的建筑材料。
2.优质的学习环境。校园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教学设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要爱护学习环境,真正做到“校园是我家”。
3.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谐校园以其丰富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学习,陶冶学生性情。师生对校园事务广泛参与,共建和谐家园。
4.完善的管理体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文明公约等,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师生的行为,打造“和谐校园”。
5、畅通的沟通渠道和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学校、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当然,还包括与其他学校之间进行交流。
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建立高校和谐校园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培养了大批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但是也随之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不协调;人才培养与人的全面发展不协调;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不协调;社会经济进入转型期后,融资难与还款压力高、与资金经费使用效能不高等不协调;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模式、内容、方法、手段,师资、硬件等条件与学生成人成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不协调;服务社会的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协调。因此,建立和谐校园,解决高校发展中的不和谐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1.构建和谐校园,关键在于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
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关键在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为此必须推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教育则是实现这一历史目标的基础。语云:“和而不同”。和谐校园并不是铁板一块,死水一潭,它必然也必须如海纳百川,包容各种教育方式。但是这种包容并不是绝对的并不排斥的整合,而是需要建立起必要的张力。社会主义中国校园必须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取向,那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永远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不能在正确的价值理念上取得共识,和谐校园就失去了精神支柱。要在教育中体现以人为本,我们必须在三个维度上取得共识:在知识方面,坚持崇尚真理,追求科学;在行为上,致力献身社会、服务人群;在精神上,提倡学术自由、思想解放。有了这样的共识,才能实现校园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步在和谐社会中孕育出和谐校园。
2.构建和谐校园,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指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即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的场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阵地。良好的环境有一种特殊的教育功能,教育环境在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环境的消极面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的形势下更是如此。校园环境是社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学生的“五育”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它是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故具有优越于其它教育环境的一些功能和特征。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造诣优美的学校环境,对师生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情感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兴趣爱好得到生发。这是一种“无声之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不知不觉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暗示作用,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3.构建和谐校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园制度。
校园制度包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应遵循的规章制度、校园绿化,卫生和秩序管理制度、师生日常行为准则及长期沉淀的道德规范等。这些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控制作用,从而不断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规范的行为习惯,一靠规章制度的效力,是每个任命群自己的行为准则;二靠舆论宣传的力量,引导人们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提高道德生活的自觉性。所以,校园环境由于校园人合乎共同的准则而有序,这种有序又使每个人自觉地服从和适应这种环境的制约,因而使校园环境走向高雅、文明、健康的发展轨道,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摇篮。
4.构建和谐校园,要建设一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育人育才的辛勤园丁。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教师应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教书育人的重任,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把师德修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精于教学、科学育人、热情为学生服务的教职工队伍,保证师生关系良好的发展。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办好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师生之间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人格意义上都是平等的。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一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独立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坦诚的对话与感情交流之中,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5.构建和谐校园,要建立学校、家庭教育的和谐关系,促进师生关系进一步和谐。
协调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从广义的教育来说,儿童最先得到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之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进行亲情教育、感恩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劳动教育等等。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另一方面,指导家庭,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使家长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将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
总而言之,校园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是人才的摇篮。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