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梦(释梦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2-28 20:28:59 阅读: 评论:0

弗洛伊德《释梦》简介。

内容简介   全书共7章。
  第1章为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关于梦的问题的文献,详尽地叙述了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有关梦的理论。科学问世以前对梦的观念,当然是由古人对宇宙整体的观念所酝酿而成的,他们惯于将其精神生活投射于假想的外在现实。而且,他们所看的梦端视白天醒来后所残留的梦相,而这方面的记忆较之其他精神内容,当然显得陌生,且不寻常,仿佛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但我们也千万不要以为这种视梦为超自然力的理论今日已不再存在。事实上,今日不只是那些深信怪力乱神的神话、小说者,仍执著于被这种飓风横扫过所残存的鬼神之说,就是一些社会中佼佼者,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嫌弃过分的感情用事,但他们的宗教信仰却仍使他们深信神灵之力确实是这种无法解释的梦现象的原因,某些哲学学派也深信古来相传的神力对梦的影响,而对某些思想家而言,梦的预卜力量也仍无法完全抹煞。尽管科学家们已清楚地意识到这类迷信的不可信,但所有这些纷纭不一的歧见之所以仍会存在,主要还是因为迄今心理学方面的解释仍不足以解决积存盈库的梦之材料,要想将有关梦的科学研究历史作一整理实在是一大难事,因为有些研究在某段时期确实十分有价值,但到目前为止却仍不能在一特定的方向有真正的进展,俾能使此后的学者按已证实的成就而继续发展下去,每位学者总得对同一问题从头开始重新整理而仍无法突破这解不开的结。
  1900年以前,有关梦的经典理论都认为,梦是以象征的方式,表明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物。弗洛伊德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指出,梦不是什么预卜未来的神谕,而只是做梦的人在不清醒状态时的精神活动的延续。他明白地提出,梦的内容多数是最近的以及孩提时代的资料,并根据对自己的梦的分析,相信几乎每一个梦的来源,都是作梦前一天的经验。他解析说,只要是外界给神经的刺激和肉体内部的刺激的强度足以引起心灵的注意,即可构成产生梦的出发点和梦的资料的核心,并按照“复现的原则”,使某种心灵上的印象得到重视。
  第2章为梦的解析方法。这一章介绍了对一个梦的分析方法、步骤和注意要点,并详细地分析了一个名叫伊玛的人关于打针的梦。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无法把整个梦作为集中注意的对象;只能够就每小部分逐—检释。并认为同样的一个梦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关联将有不同的意义。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不外乎是一大堆心理元素的堆砌物。有关释梦的技巧,他在给伊玛治疗“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有了明晰的运用,难怪弗洛伊德会相当自信地说:“我相当满意于这一个刚刚分析所得的发现——如果遵循上述这种梦的分析方法,我们将发现梦是具有意义的,而且绝不是一般作者对梦所说的:‘梦只是脑细胞不完整的活动产品。’相反地,一旦释梦的工作能完全做到,可以发现梦是代表着一种‘愿望的达成’。”(第53页)所以,他说“梦的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第5l页)。
  第3章为梦是愿望的达成。在这一章里,弗洛伊德提出了他关于梦是欲望的满足的学说。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本能欲望,缓和了冲动;又不致于唤起检查机制的警觉,从而保护了睡眠。从这个意义上讲,梦是愿望的达成。但在梦的状态下,心理检查机制仍发挥相当作用,使本能欲望不能赤裸裸地表现自己。因此本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表现,以逃避检查。
  弗洛伊德从梦是主观心灵的动作这一前提出发,肯定所有的梦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并都与自我有关,即使自我不在梦中出现,那也只是利用“自居作用”隐藏在他人的背后。他强调说,从每一个梦中,都可以找到梦者所爱的自我,并且都表现着自我的愿望。例如,囚犯的梦“没有比脱逃更好的主题了”。
  第4章为梦的改装。也有人译作“梦的伪装”。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从本质上说是性欲冲动)趁人睡眠时以伪装的形式骗过有所松懈的心理检查机制而得以表现,就构成了梦境。如果说愉快的、欢乐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那么怎样理解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悲惨的梦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怎么不愉快的梦,都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这就是弗洛伊德叙述梦的完整的公式有了这么一个公式,不管什么样的梦,便都可以纳入“愿望的满足”这个范畴了。
  弗洛伊德进一步分析说:“就像第3章我们所提出的梦,有些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愿望达成。而一旦愿望之达成,有所‘伪装’(disguis)或‘难以认出’(unrecognizable),必表示梦者本身对此愿望有所顾忌,而因此使这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表达之。”(第74页)为了说明这种“变相的改装”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两种科学假设:“我们须假设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psychicinstance)或谓倾向(ten—dency)、系统(system)、心理力量(psychicalforces),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却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同时,再作“一个合理的假设:‘凡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得经过
  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可;而那些第一个心理步骤的材料,一旦无法通过第二关,则无从为意识所接受,而必须任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形到它满意的地步,才得以进入意识的境界。”’(第75页)然而,每一个梦,要想证明出其中之秘密意义确乎在于愿望的达成,或要指出其改装情形等,的确是需要一番努力的分析工作。
  第5章为梦的材料与来源。他的梦的理论一开始便围绕着潜意识问题,将梦分为“显意"(manifestcontent)和“隐意”(1atentcontent),借着梦者的联想以及释梦者对“象征”的解释,以白天发生的事件为契机,进而追溯到童年的本能欲望。本章介绍了梦中的最近印象以及无甚关系的印象,如关于植物学专论的梦与分析;孩提时期经验形成梦的来源,如梦的肉体方面的来源;一些典型的梦,诸如尴尬的赤身裸体的梦、亲友之死的梦、考试的梦等。
  弗洛伊德把梦中所叙述的事物称作“梦的外显内容”;而把那他认为体现着愿望,而只能通过意念的分析才能达到的隐藏着的东西,称为“梦的内隐思想”。他说,梦不能公然代表本身就是禁忌的愿望、特别是那些同性欲有关的愿望。因此,便通过“梦的工作”,变梦的内隐思想为外显内容;而“释梦”,则是要将“梦的工作”毁坏。他说:梦的思想和梦的内容乃是有如两种语言对于同一内容的两种描述;或者说得更清楚一点,梦的内容对我们来说,像是把梦的思想译成了另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必须通过原文和译文的比较来弄清这种表现形式的符号和构成规律。这样可以使梦的内隐思想不再是一个如此难以了解的秘密,使外显内容返回到其内隐思想。
  弗洛伊德认为,释梦就意味着寻求一种隐匿的意义。对于梦的来源,他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二是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三是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第一种愿望起于前意识;第二种愿望从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第三种愿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的系统。在这三种来源之外,他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或性的需求等)”。
  第6章为梦的运作,也有人译作“梦的工作”。我们已经知道,梦境分为显梦和隐梦两个层次。显梦是梦的表面情节,其内容可以回忆起来;隐梦则是要通过显梦表现的本能欲望。隐梦转换成显梦有赖于梦的运作机制。这一章篇幅最长,着重介绍了梦的凝缩作用,梦的转移(移置)作用,梦的表现方法,梦材料的表现力,梦的象征,梦中的感情和梦中的理智活动,以及一些荒谬的梦、算术及演说的梦等等。
  弗洛伊德说,梦的外显内容,就像是经过“删略”的梦的内隐思想可以说,它是后者的一种节译。如有一个混合的人,模样像A,穿着像B,做的事又类似于C,但是不管怎样,人们总觉得,他实际上是D。这种混合的组成,就使这几个人所共同的东西特别地得到强调。像这样在梦中找出那些一再复现的元素,而构成新的联合以及产生一些共同代号的工作,叫做梦的凝缩作用。梦的转移作用,则是将梦的内隐思想中的因素,以某种比较疏远、不重要的东西,如引喻、暗示来代替,而将梦的精神重点或中心转移开去,使得在表面上不能以梦的外显内容看出其内隐思想。而实际上,这梦正是以这改装的面目,在复现其潜意识中的愿望。如一位客人已经离开后又转回来,说是自己忘了带手杖,实际上这不过是借口,他的潜意识中的愿望是要再见主妇一面。
  梦的表现形式与运作机制主要就反映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凝缩,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它的作用是在梦中进行的,目的是为逃避“梦的检查”。弗洛伊德认为,个人梦中情境为其潜意识内资料的象征性显现,通过对梦的分析,即获得其潜意识内所抑制的问题或线索。二是移置,或称换位,即指把被压抑的欲望调换成不重要的观念。它也是在梦中进行的,目的也是为逃避“梦的检查”。但是醒后回想梦中的经历时,仍会受到“检查”,那就是梦者将梦中颠倒错乱的材料再加一番整理。这种“整理”过程包括戏剧化和润饰。戏剧化就是将欲望表现为具体形象。润饰就是指醒后把颠倒错乱的梦境加以条理化,使之更能掩饰 真相。一般认为,这种整理使梦成为一种统一的、某种近乎首尾连贯的东西,这是“梦的工作”的最后一个过程,即“二重加工作用”。
  精神分析家释梦时则要透过梦的运作机制,由显梦寻出隐梦,发现梦者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为便于揭示潜意识的欲望,释梦可与分析自由联想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精神分析治疗中,释梦和自由联想分析构成了治疗神经症患者方法的核心部分。
  第7章为梦程序的心理,也有译作“梦的过程心理学”。这一章为总结性理论部分,也是本书最晦涩、最抽象的一部分。它依次分析了梦的遗忘、退化(后退)现象、愿望达成,由梦中惊醒到梦的功能和焦虑的梦,原本的与续发的步骤——潜抑、潜意识与意识的现实等现象与理论。弗洛伊德在此发挥了其早年著作《科学心理学设计》(1895)中的科学思想,将所设想的精神机构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心理过程,再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交互关系加以分析,以求对梦的心理过程获得科学的理解。它把潜意识、抵抗和压抑及性的重要性视为精神分析的三大基石,把作梦、失误、神经症症状视为潜意识支配的行为的三种主要形式。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以潜意识的理论和性欲的理论为基础的。他的潜意识理论坚信,活动于某一时间而又不为人所知觉的潜意识心理过程,不但是一确定的事实,还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般性基础。这一理论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弗洛伊德对于梦的解释是与他对人类行为动机所持的两种独特见解分不开的(这两种动机观一是人类的一切行为均导源于“性”与“攻击”两大本能的冲动;二是以潜意识动机来解释人的行为)。他对梦的解释并不停留于梦的表面现象,而是企图挖掘人的深层动机的思想,也为我们深入研究梦在心理学上的意义开辟了道路。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以他的潜意识理论对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等作品进行了心理分析。象征也被赋予广阔的内容,弗洛伊德说,象征并非梦所特有,而是潜意识意念的特征,在民歌民谣中、神话和传奇故事中,都可以发现象征的应用,而梦则“利用象征来表现其伪装的隐匿思想”。他的性欲理论认为,性本能的冲动,不但在神经症的成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认为正是这种动物性的本能冲动转化为社会可以接受的创造行为的升华作用,从而带来了文学、艺术、科学以至整个文明的最高创造。的确,《梦的解析》一书在西方影响十分深远,它不仅大大推动了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并且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许多学科重去了,诸如文学和美学、宗教史和史前史、神话学、民俗学、教育学科等。因此,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大概没有人比弗洛伊德对20世纪的观念、文学和艺术发挥过更大的影响了。
  本书经历近一个世纪而不衰,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已深入到内心深处的潜在动机,能言前人所未言,敢言人之不敢言,实乃超出前人之上。但他在释梦中的主观性、任意性和神秘性也是显而易见。他把人的一切梦的隐义都与梦者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联系起来,这太牵强了。他根据其性欲理论来解释梦,不是把人看作社会的人,而完全看成是一种生物,因此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谴责。

释梦的主要内容

《释梦》认为在精神活动中,梦起了主角作用。心灵的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里比多”,主要指性驱力,是一个不固定的、可塑的力量,可因为过剩而成为困扰的力量。这个力量必须释放出来才能得到快乐和防止痛苦,因此它就要寻找一切可能找到的出口。如果不能靠直接动作来得到满足,“里比多”就会通过精神渠道寻求释放。或者用“释梦”语言来说,这欲望能用在想象中实现欲望的方式来求得满足。弗洛伊德宣称,所有的梦,即使带有焦虑色彩的恶梦,也都是满足这类欲望的手段。
  

作者简介 · · · · · ·
  精神分析学奠基人弗洛伊德(1856-1939)于1856年生在原属奥地利帝国、今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弗赖堡城。4岁时随全家迁 往维也纳,―生几乎是在那里度过的。弗洛伊德学习成绩优 异,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此后10年中,他一直进行生理学研究,先在精神病诊所工作,后自开诊所,专治神经病。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思想逐渐发展,l895年才发表了他的第―部著作《瘟病研究》。他的第二部著作《释梦》发表于1900年,这是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应邀赴美国讲学之后,名声大噪。他在维也纳成立了精神分析学会,奥地利精神病 学家阿德勒是其最老的会员之一,后来瑞士心理学家、精神 病学家客也加入了该学会。这两位学者都成了世界著名的心 理学家。
  
  弗洛伊德结了婚,有6个孩子。晚年患口腔癌,自1923年起,先后曾作30余次手术。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1938年,纳粹分子占领维也纳之 后,82岁高龄的犹太老人弗洛伊德被迫逃往伦效,第二年客死那里。
  
  弗洛伊德在心理学上的贡献是巨大的,难以用简单的话 加以概括。他强调人的潜在意识在人的行为中的极端重要 性。他还阐明这种潜在意识也影响到梦、说错话和忘记姓名 以及人自身发生的某些事情,甚至影响到某些疾病。
  
  弗洛伊德发展了精神分析技术,将其作为一种治疗神经病的方法。他创造了关于人的个性的理论,简化了关于不安、压抑、冲动的心理学理论。他的思想一开始就引起了激烈争论。
  
  他首先提出受压抑的性感在精神病和神经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还说性冲动更多地表现在儿童,甚至婴儿期,即所谓的俄迪普斯情结。
  
  鉴于弗洛伊德的许多思想仍在讨论中,因而很难确定其在历史上的地位。虽然他是心理学方面的先驱者,但他的理论(与达尔文、已斯德相反)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支持,故很难预料他的部分思想将得到科学界的青睐并承认它是正确的。
  
  尽管如此,但我们仍毫不怀疑弗洛伊德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卓绝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个全新的心理学 研究领域。由他创立的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类本性的 看法。此外,他还提出了许多具有世界性应用价值的术语, 如“伊底”、“自我”、“超我”等。

心理书籍:《释梦》

心理书籍推荐:《释梦》

  梦的解析又译做《释梦》,经典的心理学书籍,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用于解析梦,引深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

  这样的顿悟一生只可能幸运地获得一次。书经历近一个世纪而不衰,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已深入到内心深处的潜在动机,能言前人所未言,敢言前人之不敢言,实乃超出前人之上。但他在释梦中的主观性、任意性和神秘性也是显而易见。他把人的`一切梦的隐义都与梦者潜意识中的能欲望联系起来,这显得有些牵强了。他根据其性欲理论来解释梦,不是把人看作社会的人,而近乎完全看成是一种生物,故一开始就受到人们的谴责。

  这是一本能让自己了解自己的书,可以为自己找到一面镜子,为了关心自己所以我阅读了它是一本逻辑思维很强的书,刚开始读时可能会不太适应,并且可能会读的过程中跑神,不过读者可以通过对它的阅读了解到无边的精神世界,你会发现那里不是真的那么缥缈和不可窥视。你心里的一切都在那里,有你意识到的和你没意识到的,一个绝对没有欺骗的地方。

;

如何释梦求解答

1、梦,大多是意念投射。
2、梦是一种投射,正面的是欲望投射,负面的是焦虑投射。
3、东方以梦预测未来,西方以梦分析现状。
4、梦是对自我了解的暗门,开启一段了解自我的道路
5、释梦,就是寻找无意中的有意,有意中的无意。
6、梦境,表面看是琐碎念头的任意组合,深入看是压制愿望的刻意编码。
7、梦,就是被压制欲望、意念、焦虑的投射。
8、重复性的梦,背后大多有一个启动机关。释梦的目的就是找到这个启动机关。
9、偶发性的梦,背后多有一个隐藏编码。释梦的目的就是找到这个隐藏编码。
11、释梦,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为了了解自我。
12、梦是问出来的,不是猜出来的。
13、释梦技术,就是梦境生成可能性组合的大排列。
14、不是所有的梦都能解析的,明白了这一点,释梦就不再追求绝对答案了。
15、释梦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功,每一个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人都应该加以掌握。

《释梦》有怎样的内涵?

这是一部发表于1900年的著作,它和新世纪的到来一样,为未来的学术界开辟了最光辉灿烂的曙光。弗洛伊德曾表示希望在将来有一天建立一块牌子,上面写道:1895年7月24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博士在这间房子里揭示了梦的秘密。在弗洛伊德看来,梦不像其表面显示的那样只是一堆毫无意义的表象,它是通向无意识的捷径,是打开人格最深层的钥匙。梦有含义倒不是弗洛伊德独创的观念,他的同时代杰出心理学家并不把梦放在眼里,认为梦不是白天的心理过程而是在夜间混乱的表现。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7339461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释梦(释梦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释梦(释梦是什么意思).pdf

标签:释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