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歌是哪个民族的(苗岭飞歌是哪个民族的)

更新时间:2023-02-28 20:28:48 阅读: 评论:0

飞歌是哪个民族的山歌

苗族。飞歌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贵州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其中台江施洞地区的飞歌歌曲最优美。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的时候声振山谷,它是一种有强烈感染力的歌曲。

每首飞歌的歌词大概有三十句。一句话有三个字组成的,有五个字组成的,有七个字组成的,有八个字组成的,其中出现最多的就是五个字组成的。

飞歌的曲调有大致固定的谱子,拍节的长短与快慢也有大致固定的格式,有时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曲调,不过歌曲的大致节奏并不没有改变。

一首歌中一般开头慢,第一句先快后慢,拖音渐高而长,第二句先快后慢,但拖音渐低而长,第三句、第四句往后的节奏就有所改变了,用中速演唱,并逐渐加快,唱到高潮部分还会加快连唱。

高潮唱完之后,又把节奏放慢,逐渐放慢速度,用拖音长一小部分,直到歌曲的最后,全部使用拖音,不过拖音的音调要放低、拉长。在飞歌中,拖音是特色,因此大家在歌曲的开始、高潮、结尾都有拖音,演唱者一般也会自由发挥。

飞歌在苗族中是比较喜庆的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看到什么唱什么,现编曲编词,歌词的内容一般都是以喜庆、感谢的话语为主,在划龙舟等大型活动的时候,也会唱飞歌。

飞歌是哪个民族的山歌

《飞歌》是苗族的山歌。

《飞歌》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以台江施洞地区歌曲最为优美。《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歌曲多为青年妇女所唱,有时,青年男子也唱,独唱较少。每逢农历三月十五的姊妹节、五月的独木龙舟节、十月的过苗年、苗家婚嫁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都会唱《飞歌》来表达喜悦和欢庆之情。

《飞歌》曲调有挂丁、凯棠、湾水三种:

1、挂丁飞歌流行于巴拉河流域,四声微调式民歌,性格刚健,爽朗、热情、奔放。

2、凯棠飞歌主要流行于凯棠、翁项、地午一带,属四声音阶羽调式民歌,用大体相同的一个旋律,两个声部一先一后出现,摹仿式二部重唱、合唱。高音区放在任意延长位置,高昂明亮,开朗激扬。

3、湾水飞歌,流行于清水江以北的湾水、万潮、炉山一带,属四音阶宫调式民歌。旋律进行连续四度、五度大跳,音型贯穿全曲。乐曲终止音低。

飞歌的内容:

每首一般在三十句左右。一首歌中,常有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等,但多数是五字句。飞歌的曲调有大致固定的谱子,拍节的长短与快慢有大致固定的格式,但有时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在一首歌曲中开头较慢,第一句先快后慢,拖音渐高而长,第二句先快后慢,但拖音渐低而长,从第三句起或第四句起,开始用中速唱下去,逐渐加快,唱到主要部分时,用快速连唱。高潮唱完之后,用渐慢渐拖音唱一小部分,即接近尾声了。唱到最后,一、二句时,拖音渐低而长,飞歌开头一二句,中间接近高潮前的几句,收尾的一二句,一般都有拖音。歌唱者可以尽情拖唱,拖音的长短,凭歌唱人一口气的长短而定。

苗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族音乐较为丰富、充满民俗生活的生动情趣,是苗族社会生活的写照,它由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曲两大部分组成。苗族民歌按社会功能及体裁可分为:山歌、酒歌、婚俗歌、叙事歌等几类。山歌是苗族社会生活中演唱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它既能用汉语唱也能用苗语唱,编唱亦有较大的随意性。它是苗族赶场、歌会、走亲访友,谈情说爱所必须的一种演唱形式,流传广,影响大。苗族除了丰富的民间歌曲外,流传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乐器和大量的乐曲。共同展现了"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芦笙和唢呐。


飞歌是哪个民族的山歌

苗族。

《飞歌》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以台江施洞地区歌曲最为优美。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歌曲多为青年妇女所唱,有时,青年男子也唱,独唱较少。

每逢农历三月十五的姊妹节、五月的独木龙舟节、十月的过苗年、苗家婚嫁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都会唱飞歌来表达喜悦和欢庆之情。



扩展资料:

飞歌的曲调

每首一般在三十句左右。一首歌中,常有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等,但多数是五字句。飞歌的曲调有大致固定的谱子,拍节的长短与快慢有大致固定的格式。

但有时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在一首歌曲中开头较慢,第一句先快后慢,拖音渐高而长,第二句先快后慢,但拖音渐低而长,从第三句起或第四句起,开始用中速唱下去,逐渐加快,唱到主要部分时,用快速连唱。

高潮唱完之后,用渐慢渐拖音唱一小部分,即接近尾声了。唱到最后,一、二句时,拖音渐低而长,飞歌开头一二句,中间接近高潮前的几句,收尾的一二句,一般都有拖音。歌唱者可以尽情拖唱,拖音的长短,凭歌唱人一口气的长短而定。




飞歌又称恰央是什么族的歌

飞歌又称恰央是苗族的歌。飞歌又称为恰央,是中国苗族地区的山歌,流行语贵州台江,剑河等地区,每首大多在三十句左右,在曲调上有固定的谱子,拍子的节奏方面也是固定的,但是在演唱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情境自由发挥。

飞歌特点

每首《飞歌》基本上都在三十句左右,多数为五字句,但也有三字句,八字句等,在曲调上有固定的谱子,节拍的长短和快慢方面格式也是固定的,不过在演唱的时候可以自由发挥,这样更能表示当时的情景和内心的情感。

《飞歌》常见的曲调有三种,分别是挂丁,凯棠,湾水,挂丁主要流行语巴拉河流域,特点是热情奔放,凯棠主要流行于凯棠,地午一带,通常为二部重唱,合唱,湾水流行于湾水,炉山一带,是四音节宫调式民歌,不管是哪种曲调的民歌,都带有不同的特色,这些有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关联。


飞歌又称恰央是哪个民族的山歌?

苗族

飞歌又称恰央,流行于贵州省东南部的台江、雷山、凯里等地,是苗族的主要山歌歌种,以台江施洞地区歌曲最为优美。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

对于少数民族,通常我们都知道他们能歌善舞,动不动就开唱,而且阿哥阿妹,个个唱歌都非常好。苗族流行的飞歌,当地人也叫恰央,流行于贵州省东南部的台江、雷山、凯里等地,是苗族的主要山歌歌种,以台江施洞地区歌曲最为优美。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

飞歌每首一般在三十句左右。一首歌中,常有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八字句等,但多数是五字句。飞歌的曲调有大致固定的谱子,拍节的长短与快慢有大致固定的格式,但有时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挥。在一首歌曲中开头较慢,第一句先快后慢,拖音渐高而长,第二句先快后慢,但拖音渐低而长,从第三句起或第四句起,开始用中速唱下去,逐渐加快,唱到主要部分时,用快速连唱。高潮唱完之后,用渐慢渐拖音唱一小部分,即接近尾声了。

唱到最后一、二句时,拖音渐低而长,飞歌开头一二句,中间接近高潮前的几句,收尾的一二句,一般都有拖音。歌唱者可以尽情拖唱,拖音的长短,凭歌唱人一口气的长短而定。飞歌多用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歌词内容以颂扬、感谢、鼓动一类为主,过年、划龙舟等节日喜庆活动都要唱飞歌。

飞歌又称恰央是哪个民族的山歌

苗族。《飞歌》是苗族歌曲的一种。

该歌曲流行于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以台江施洞地区歌曲最为优美。飞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

这种歌曲多为青年妇女所唱,有时,青年男子也唱,独唱较少。每逢农历三月十五的姊妹节、五月的独木龙舟节、十月的过苗年、苗家婚嫁等节日喜庆活动,一般都会唱飞歌来表达喜悦和欢庆之情。

扩展资料

其他苗族歌曲简介:

1、嘎百福歌:这是流行于苗族黔东南地区的一种说唱文学,它在民间诗歌和传说故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演唱者时而叙述时而呤唱,其内容多是反映民事纠纷和社会现象方面的真人真事。

2、盘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对方表达心愿、显示才能的一种古老的对歌方式。昭通一带苗族的“盘歌”非常有趣。盘歌的歌会,由女方老人安排。男女双方参加对歌的同伴,既当参谋,又为自己找对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飞歌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7328461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飞歌是哪个民族的(苗岭飞歌是哪个民族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飞歌是哪个民族的(苗岭飞歌是哪个民族的).pdf

标签:苗岭   民族   是哪个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