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
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
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
难度较大。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环境、社会、技术的联
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本册教材引入专题研究这一教学内容。
包括以下几部分:生物与环境、船的研究、环境与我们、热。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
制作等探究活动。对生物、地球运动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科学对待新
事物及STSE之间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的兴趣,使
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STSE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
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
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
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
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
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
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
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
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
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
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7.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8.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五、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以生动的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供合作与参与的机会,培养他
们科学探究的能力;在自由分组中安排他们进入较好的组学习,并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
他们。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1~5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10
3.绿豆苗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5.当环境改变了
6.食物链和食物网
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第一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6~9
船的研究
1.船的历史
2.用浮的材料造船
3.用沉的材料造船
4.增加船的载重量
5.给船装上动力
6.设计我们的小船
7.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
第二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10
10~14
环境与我们
1.地球——宇宙的奇迹
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3.珍惜水资源
4.解决垃圾问题
5.合理利用能源
6.让资源再生
7.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
第三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10
15~19
热
1.温度与水的变化
2.水的蒸发和凝结
3.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5.热在水中的传递
6.哪个传热快
7.做个保温杯
10
第四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20~21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4
3.4《机械摆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计量时间》单元的第4课,之前学生学习了燃香钟、水钟这些计时工具的
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时间精确度的要求也提高了,这些时钟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摆钟的发明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观察摆钟的摆,发现摆钟的
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相
同的。
学生将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并认识单摆,并通过对单摆的初步研究,了解摆的等时性,从而让
学生明白摆钟可以用来计时的原因。
【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在对摆的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学生有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要求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尽量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误。这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有点困难,需要
学生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磨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同一个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这就是摆的等时性。根据这种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
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较准确地重复观测钟摆及自制摆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2.能根据钟摆的特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科学态度目标
1.准确地测量摆的摆动次数,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2.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重难点】
●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手表(秒表)一只、摆锤一个(螺帽或别的重物)、摆绳一根(棉线)、支架
(铁架台或别的支架)一个、记录表两张。
为教师准备:一个大摆钟、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哪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燃香钟、水钟)
古人虽然有很多计时方法,但都不是非常准确,人们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
高了时钟的精确度。今天我们来研究机械摆钟。(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燃香钟、水钟等计时工具,发现这些计时工具都存在计时不够
准确的问题,自然引入人们希望有更精准的时钟,随后出示今天研究的课题《机械摆钟》,迅
速聚焦研究内容。
(二)观察钟摆
教师提问:摆钟是怎样计时的呢?
学生猜测。
教师引导: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看看它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小组活动:测量这个钟摆每分钟摆动多少次,连续测三次并记录。
设计意图:在观察之前,先让学生对摆钟是如何计时的进行猜测。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对摆钟已
有的认识;然后通过观察了解摆钟计时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计时,观察并记录摆钟每分钟摆
动的次数。
(三)观察我们的钟摆
教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60次呢?
老师出示提前做的摆:把线的一端系在螺帽上,另一端系在铁架台上,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
的摆。介绍摆锤、摆绳。
教师引导:这个摆每分钟也会摆动60次吗?我们来测一下,测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摆线自然拉直,听到口令后轻轻放开,不能推动摆;
(2)摆的角度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不能超过90度);
(3)如果摆捶碰到了铁架台或其它东西后,实验要重新做。
(4)注意计时和计数。
教师讲解完先请一组学生演示操作:一名学生起摆,一名学生计时,一名学生计数。请其余学
生观察他们的配合有没有问题。
全体学生明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后开始分组实验。
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并测量固定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完成记录单。
教师提问:观察每个小组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总结:同一个摆,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
教师提问:观察不同小组的数据,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总结:不同的摆,1分钟内摆动的次数并不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我们自己制作的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发现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里摆动的
次数都相同,说明摆具有等时性。通过观察不同小组的摆在1分钟里摆动的次数,发现不同的
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并不相同。
(四)拓展
同一个摆,相同时间里摆动次数都一样,但是不同的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次数却不一样,是
什么影响了摆的快慢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拓展部分的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思考不同的摆在相同时间内为什么摆动次数不一样,
同时为下节课《摆的快慢》做好铺垫。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0:28: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731624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