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测试(过敏原测试需要多长时间)

更新时间:2023-02-28 20:24:16 阅读: 评论:0

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检测可检测出患者易过敏的因素,再针对性治疗或远离。过敏原检测的方法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什么是过敏原检测

临床上很多皮肤病的发生与发展都与接触过敏原有关。而临床上多数过敏性疾病的患者通常只是做缓解症状的治疗,而没有找到引发过敏的真正原因,因而也就做不到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加重、迁延不愈。过敏原检测可检测出患者易过敏的因素,再针对性治疗或远离。

过敏原检测采用酶免疫法检测过敏原。该方法可对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过敏源(总IgE、总IgG、特异性IgE等)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自然界的过敏原总共有2万多种,而目前能通过试验检查出来的过敏原只有500至600多种,临床上能找到确切过敏原的只有20%左右。由于过敏原的复杂性,过敏性疾病发病原因的复杂性,加上无论哪一种过敏原测试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医生和患者都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过敏原检测结果只能给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而不能过份依赖它。


过敏原检测分类

由于过敏分多种类型,对于不同一原因导致的过敏其治疗方法也不同,只有进行了过敏原检测,确诊或排除对什么过敏,才能做到对症治疗。过敏原的确定对类似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1、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Phadiatop)检测:是特应性过敏反应检测的第一步。phadiatop过筛试剂中包含空气中如尘土、花粉、真菌、螨、皮屑等常见变应原,如果患者对此过敏,phadiatop的检测结果就显示阳性。若检测结果阳性,表明该患者的症状是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需再进行特异性过敏原检测来确定致病的过敏原;若检测结果阴性,表明该患者的症状不是由常见过敏原引起的。

2、食物过敏原过筛试验(fx5E)检测:是大豆、花生、牛奶、鸡蛋、小麦和鱼的过筛检测,如果病人对此某一种过敏,fx5E的检测结果就显示阳性。若检测结果阳性,表明该患者的症状是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应对以上食物进行特异性检测来确定致病的过敏原,或避免食入以上食物及含有以上食物成份的食品。若检测结果阴性,表明该患者的症状不是由以上过敏原引起的,可放心食用。

3、血清总IgE(TigE)检测:是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总IgE水平。循环的总IgE抗体的高水平常与变态反应有关。若测定值小于60ku/L,表明该患者的症状可能不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结合fx5E、Phadiatop的检测可排除过敏性疾病。若测定值大于60ku/L,应高度怀疑患有过敏性疾病。

4、特异性IgE(SigE)检测:是针对某一种具体过敏原的检测,如牛奶、鸡蛋、鱼、屋尘螨、鸡肉、鸭毛、狗毛、梨、桃等。一般分为0~6级7个等级,0级为不过敏,1级过敏较轻,6级过敏最严重。

过敏原检测方法

过敏原检测的检查方法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体内试验:是将过敏原通过皮试或点刺等方法应用于人体,观察人体对过敏原的反应,确定患者是否对这些过敏原过敏;体外试验:是取患者的血液或其它体液进行离体检测,过敏原并不直接应用于人体。

一、体内试验

体内试验就是将过敏原通过皮试或点刺等方法应用于人体,观察人体对过敏原的反应,确定患者是否对这些过敏原过敏;体外试验就是取患者的血液或其它体液进行离体检测,过敏原并不直接应用于人体。

1、皮内试验:通过皮内注射过敏原,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皮肤的反应,根据皮肤反应的情况确定是否对这种过敏原过敏。

2、点刺试验:可视为一种特殊的皮内试验,其方法是先将点刺皮试液滴在皮肤上,然后用点刺针穿过液滴,刺入皮内。皮肤的点刺液仅为皮内试验的万分之一,安全性较高。

3、斑贴试验:主要用于接触性皮炎的检查。具体方法是将试剂贴在皮肤上观察一段时间后,根据皮肤对接触物的反应判断是否对这种物质过敏。

4、化妆品过敏检测:通过封闭式斑贴法、光斑贴法、水疱疱液检测法、划破实验法等准确检测出过敏原与过敏的化妆品,并指导患者选择适合的化妆品。

二、体外试验

1、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是一技术先进,具有创意的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它将科研用途的免疫印迹技术应用于实验室日常诊断,使用针对不同疾患的过敏原特殊组合。可进行众多疾病抗体的筛选检测,系统方法可信,特异性与皮试相近,并与常规体外单项过敏原检测试验结果相符。主要针对I型变态反应检测IgE,只需要一滴血清就可以轻松的检测出过敏原。其特点是准确率高。

2、食物不耐受检测:临床证明许多慢性疾病都与食物有关,在去除有问题的食物之后,症状就会消失,这就是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检查也是唯一针对食物过敏的迟发反应(IgG)检测手段。腹泻、口腔溃疡、荨麻疹、痤疮、偏头痛、易疲劳、忧郁、气喘、睡眠障碍、磨牙等慢性症状,如查不出病因,都应做食物不耐受检测,都可能与食物不耐受有关。


常见的过敏原

1、呼吸道过敏原:尘螨、花粉、室尘、棉絮、毛绒、油烟、枕垫料等,这些过敏原常在空中飞扬,飘浮很久,不断地被患儿吸入,使得过敏症状经久不愈。这一类过敏原中最重要的是附在灰尘上的螨虫,肉眼很难看得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约80%的哮喘发作与螨虫有密切关系。

2、摄入性过敏原(从口腔进入的食物):常见的有牛奶、鸡蛋、鱼虾、土豆、竹笋、草莓、菠萝、含香料的食品、小麦食品等,大多数属于异性蛋白质类。

3、接触性过敏原:化妆品、磺胺软膏、樟脑、酒精、碘酒、红汞、橡皮胶、塑料玩具等,以上过敏原可以诱发过敏性皮炎外,还可激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

4、接种性过敏原:注射青霉素、动物血清、昆虫刺伤等。

5、感染性过敏原:常见有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等,它们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哮喘发作的主要原因。

6、冷空气过敏:此类患者一旦遇到冷空气、冷风,夏天在空调室内温度过低时,或摄入冷饮后就会促使过敏发作。家长往往对这一类诱发因素认识不足,目前已证明冷空气是导致哮喘发作的原因之一。

如何预防过敏

1、营造少尘环境

有些过敏原不易完全避免,如室内尘土。尘土的成分很复杂,而且很难避免其产生,因此预防尘土造成过敏的方法只能是尽量制造一个少尘的环境,如毛毯外套以布罩,不用荞麦皮、茶叶屑或谷皮作枕芯,经常打扫卫生等。

2、母乳喂养

对婴儿坚持母乳喂养可使其以后患过敏性疾病的诱发因素大大减少。且母乳喂养能尽量避免婴儿过早食用含人造色素及防腐剂的食物。此外,家长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食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暴饮暴食,以免导致胃肠功能失调,食物以大分子物质吸收体内,增加过敏发生的机会。

3、多途径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适当锻炼、保持充足睡眠,让身体有充分时间制造新细胞,吸收养分、进行新陈代谢。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经常放松自己,保持愉快心情。如果精神压力过大,植物神经功能就会紊乱,从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相应反应。这些反应尽管不会成为诱发过敏性疾病的直接原因,但会使过敏症状恶化或久治不愈。

4、注意生活护理

如果家中有成员属易过敏体质,最好不要养宠物。同时切勿使用刺激性物质作家居用品、建材装饰材料。定期清洁空调器。选用符合质量及卫生标准、不含酒精等刺激性物质,并经过敏性测试的美容护肤品。对花粉过敏的病人,可在花粉飘散季节戴上口罩或眼镜等加以防护。


过敏原如何测试啊

过敏源测试方法:
常用、可行的方法有食物记录和皮肤试验两种。
1.食物记录法:把每月所吃食物种类如米、鸡蛋、虾、鸡肉、黄瓜、西红柿等,食入时间(如月、日、时等),荨麻疹发生时间一一加以记录。一旦有荨麻疹发生时,可从记录中找出食物与荨麻疹发生的关系。一般应多注意荨麻疹发生前12—24小时所吃的食物,方法虽简单易掌握,但较难得出准确结果。
2.皮肤试验:一般在皮肤专科或呼吸科可做此类检查,方法简单,儿童也不难受。用空针吸入含牛奶、大米、大豆等皮试液,在上臂处做多个点刺即可观察多种食物的过敏反应。但由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复杂,所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并不能全部反映在过程中,因此所得出的结果,尽管是阳性,也需进行临床综合分析以最后确定是否为引起过敏的食物。  确定某种食物过敏,必须几种方法综合分析,并与临床相结合,才能最后确定是否需停止食用某种食物。即使停食某种食物,时间也不宜过长,同时停用食物也不能过多,以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过敏源测试的方法

点刺试验可视为一种特殊的皮内试验,是目前国际特别是欧美国家推崇的过敏原体内检测方法。因其是皮肤的点刺液仅为皮内试验的万分之一,安全性及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由于皮损小,患者无痛楚(因人而异),就如被蚊叮一样等特点,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皮内试验。
当有某种变应原进入皮肤时,对某些物质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患者,立即特异性地引起皮肤内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水肿、风团),阳性者表示对该抗原过敏。
操作方法:
先将点刺皮试液滴在皮肤上,然后用点刺针穿过液滴,轻轻刺入皮内。 斑贴试验的应用已有百年历史,对接触性皮炎及某些过敏性皮肤病诊断的可靠性得到了充分证明,促进了接触性皮炎与皮肤变态反应检测的发展。主要采用欧洲标准化检测试剂,检测精准。原理:
将可疑致敏物质敷贴于患者皮肤上,通过皮肤或粘膜进入机体后由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使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化,诱发炎症反应。
适应症:
1、 接触性皮炎、湿疹、职业性皮肤病等因接触某些物质引起的变态反应发生的皮肤病。
2、当病因不明或有数种物质接触,需要寻找病因时,可做斑贴试验。
具体方法:
将试剂贴在皮肤上观察一段时间后,根据皮肤对接触物的反应判断是否对这种物质过敏。
检测种类:
1、硫酸镍:多种金属和镀金物品;
2、羊毛脂醇:多种油膏、乳膏、护肤品和肥皂;
3、硫酸新霉素:局部用抗生素乳膏、护肤液、油膏、滴眼液和滴耳液;
4、重铬酸钾:水泥及多种化学制品;
5、卡因混合物:多种局部麻醉剂;
6、香料混合物:化妆品、香料和调味品;
7、松香:黏合剂、密封剂;
8、环氧树脂:黏合剂、表面涂层和油漆;
9、喹啉混合物:某些药物类冷霜、软膏、药膏及绷带;
10、秘鲁香脂:多种美容剂,香水以及咳嗽糖浆、止咳糖、口香糖和糖果点心;
11、二盐酸乙二胺:稳定剂、乳化剂和局部杀菌药/抗生素乳膏/滴眼药和滴鼻药;
12、氯化物:镀金物品和人造首饰;
13、对叔丁酚甲醛树脂:皮革制品、家具和制鞋工业的防水胶;
14、芳香混合物:美容剂、皮肤病外用乳膏和绷带;
15、卡巴混合物:橡胶制品、杀虫剂和一些胶水;
16、炭黑橡胶混合物:轮胎、把手和水管;
17、CL+ME异噻唑啉酮:多种洗发液、乳膏、护肤液和其它皮肤护理品;
18、夸特-15:乳膏、护肤液、洗发液、肥皂和其实美容剂以及皮肤护理产品;
19、巯基苯并噻唑:多种橡胶产品、黏合剂和工业防腐剂;
20、对苯二胺:永久性和非永久性染发剂;
21、甲醛:多种建筑材料和塑料工业;
22、巯基混合物:多种橡胶产品,如鞋子、手套和橡皮带;
23、硫柳汞:一些美容剂、滴鼻剂和滴耳剂;
24、秋兰母混合物:几乎所有的橡胶制品。 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研制的UniCAP全自动体外诊断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检查过敏原实验室系统,已获得国际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的确认。以其安全性高、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确认,被国际上誉为“过敏原检测的金标准”。 原理: 过敏原共价结合于CAP的纤维素固相载体上,与患者血清样品中的特异性IgE抗体反应。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IGE参考品绘制标准曲线,由荧光强度可推算出样品中的IgE浓度。 检测种类: 可检测包括吸入、食物等600多种过敏原。通过简单的血样采集,就可快速而准确的得到检测结果,同时还可检测出过敏的程度。由于该检测精确并可以定量测出过敏程度,大大减少人为错误,保障检测结果的可信性,为医生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过敏源检测真的那么准吗?检测之前要注意什么?

秋冬季节一到,患有过敏体质的人不管去哪里都会变得小心翼翼,担心接触到过敏原,从而导致过敏症状。根据患者的过敏情况,出现过敏的症状可大可小,有时候只是局部部位出现不适,但要是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很可能出现全身症状。而为了有效避免过敏的出现,首先做一个过敏原检测是有必要的。

引起身体出现过敏症状的原因有很多,所有以有时候要通过具体情况决定过敏原的检测发生。

一般情况下,只要分为皮肤检测和血液检测。第一种方法在皮上或者皮下放置少量疑过敏原的物质,观测是否出现过敏症状。第二种则是需按照血液中的抗体。血液测试的敏感度比皮肤检查稍微较差,但是适用于不能进行皮肤检测的患者,以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但要注意的是,过敏原测试,只是参考测试,不是绝对测试。临床上也有很多在过敏原测试为阴性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还是存在一些过敏物质,一旦接触到这些物质,就会出现过敏。检测报告上的阳性物质过敏原,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患者对哪些物质存在过敏情况,对于预防过敏也是有着积极的作用。

过敏原检测中,皮肤过敏原检测相对简单。在进行过敏原检测之前,患者应该适当的休息,避免大量运动出汗,这样可能导致影响皮肤检的情况,同时如果患者本身在服用抗组胺药物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出现相同的问题。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患者,在检测之前也要做好应对措施,有些症状比较也严重的患者,在做敏原检测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瘙痒、全身肿胀、呼吸困难、恶心情况,一旦出现就需要立马通知医生。


食物过敏源检测一般有多少项?

通过过敏原筛查检测,可以查清楚自己到底是接触性的、食入性的还是吸入性的过敏原引起的过敏反应,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是国内外公认的过敏原检测手段之一。

过敏原筛查检测属于体外检测,查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抗体,是针对速发过敏的检测项目,对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急性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等疾病非常有意义,但这里不包括所有药物过敏原(因不产生特异性IgE抗体)。

先来简单了解下什么是Ige?

IgE是一种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由鼻咽、扁桃体、支气管、胃肠粘膜等处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是引起I型变态反应的主要抗体。

那都会检查什么呢?怎么看?

过敏原筛查总共检测吸入、食物过敏原共34项,还有总IgE。过敏原名称为检测的项目,浓度分级共0-6级,0级基本排除过敏(但也有例外,下面会详细解释),1-6级为过敏,但并不是级别越高症状越重,级别越高只说明过敏可能性越大。

过敏原筛查检测前不需要空腹,食物与药物均不影响检测结果,检测前需要抽取2ml静脉血。

过敏源筛查测试分为很多种类,常见的有:过敏源吸入组和食入组过筛试验,皮肤斑贴试验,皮肤划痕试验,皮内试验等等。但多数医院开展的是抽血项目,所以其中“过敏源吸入组和食入组过筛试验”是最常见到的。

过敏反应总IgE的测定:

IgE在血清中的含量很低,不能借助于一般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方法,需借助于敏感的指示物来测定,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捕获法。

引起总IgE水平上升的原因中,I型变态反应和肠道寄生虫病是最常见的原因。在排除肠道寄生虫病以后,总IgE水平上升时由I型变态反应引起的可能性就很大。另外,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定期检测总IgE也是随诊病情变化的有用指标。

总IgE的水平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正常值 :80-100 IU/mL

<3岁 <20 IU/ml

6-20岁 <51 IU/ml

3-6岁 <35 IU/ml

>20岁 <100 IU/ml

特异性IgE的检测项目包括:

总IgE

吸入组:尘螨(1种)、屋尘(1种)、花粉类(14种)、霉菌(5种)、宠物(2种)。

食入组:鸡蛋白、牛奶、虾、牛肉、贝、蟹、芒果、腰果、菠萝)。速发食物过敏需要在食入过敏食物后几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急性症状,重者可出现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

以上这些过敏原内容,都是

过敏原检测的机制

关于过敏原检测,例如抽血,点刺等,有没有真正能够证实其准确率的。前一段时间看过一则报道,说是好像是英国某机构测的过敏原不可重复,自己的临床实践也觉得过敏原检测可靠程度不高。 过敏性疾病在皮肤科占很大比例,过敏原检测听起来也是很好,大夫们治不好病便会对病人说你最好做个过敏原检测。 观点一:应用过百康生物共振法检测过敏原,觉得意义不大,还有过敏往往是多元性的,就是病人对很多种东西过敏,无法避免接触。但如果高度怀疑对某种物质过敏的话我觉得还是斑贴试验比较可靠,自然界的物质太多了,我们能检测的也就是有限的. 观点二:过敏原检测对于过敏性的疾病意义非常重大,过敏性的疾病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确定过敏原。过敏原找到了并且避免再次接触,部分病例才能根治;做大夫也应该帮助病人多方查找过敏源。 最后,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日常接触的过敏原不计其数,目前有限的过敏原试剂远远满足不了临床的需求。 观点三:引起过敏原检测阳性和阴性的原因有很多,正常的检测还是必要的。曾有一位患者,患有慢性湿疹近十年,抗组胺、中药、激素治疗都用过,病情反复发作。后来给他做了皮肤斑贴试验,查出过敏原是松香,患者患病前、后经常拉二胡,接触松香较多,后来他不在拉二胡、不接触含松香的致敏原,就再也没患病,难道说是检测不准吗? 观点四:过敏原检测(这里的概念包括斑贴实验),斑贴实验有较好的可靠性、敏感性和特异性。针刺过敏原测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就不高了,原因:1 有的医生对湿疹、痒疹患者开针刺过敏原测试,那可能不准,因为病人患的疾病是4型变态反应,针刺监测的多是1型变态反应,即使检查属于1型变态反应的荨麻疹(部分慢性荨麻疹也不是1型),也存在问题:经过提纯的试剂是不是和引起病人变态反应的化学物质一样?比如有人对鱼过敏,鱼身体中的能作为变应原的化学成分估计要上百种吧?都能提纯出来?再就是提纯个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抗原性,正常情况下鱼是经过胃肠道消化后进入机体的,试剂提纯能和消化过程一样吗?所以试剂“鱼”不能代表现实中的“鱼”?,因此即使用来检查1型变态反应,它也不准。相反斑贴实验之所以准,就在于它最大程度模拟了疾病发病过程。 总结:针刺过敏原检测不准的原因:1 错误的适应症 2 检测本身就不准 过敏原检测只有在存在可疑过敏原的时候才有效。如果过敏性疾病是焦虑、疲劳、消化不良等导致,往往查不到明确的过敏原,或者出现“高敏状态”,就是出现对多种物质过敏。这个时候检查过敏原的意义就不大。因为随着原发疾病的纠正,高敏状态也会有所改善,这个时候过敏原检测就不是首选。 观点五:过敏原检测的适应症是: 1.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应性皮炎,出现中重度的皮炎,或有其他系统并发症倾向者 2.顽固的慢性湿疹或者皮炎 3.慢性接触性皮炎,病因不好判定者 4.严重过敏反应,严重影响健康者(比如AD婴儿合并严重腹泻甚至便血,需要检测牛奶过敏原) 5.心理负担重,强烈要求检查的病人 观点六:荨麻疹病人是不太适合过敏原检测的。急性荨麻疹一般都能自行缓解,慢性荨麻疹往往又原因复杂,找不到明确原因。如果非要做的话,我会选在缓解期给慢性荨麻疹病人检查一下下过敏原,然而事实上阳性率很低(我们那边是UniCap 任何一种检测方法都不是百分百准确的,仅供参考,再说了,比如检测过敏原,都是在常见的有限的若干种物质中进行,这跟猜谜语差不多。再说了,患者接受该检测时,有可能处于过敏的非急性期,加上患者对此种方法抱有很大的期望,导致一系列神经方面的些许变化,可能对于本来是很过敏的物质检测不出来,或者是导致过敏的物质,在此种方法里没包括。况且,即使检测出来,也不是终生要避免接触的吧,比如说小患者,对鱼虾、牛羊肉过敏,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及各种机能发育完善,有可能不再过敏了,退一步说,如果他终生避免,将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我个人觉得,过敏原检测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来看,都存在太大的变数。 我认为过敏原检测是否合理,是否准确,前提是要明确患者的过敏属于哪一型变态反应,因为过敏原检测不管是查特异性IgE或是斑贴试验,首先应搞清楚这种过敏原检测方式是针对哪一型变态反应而言,例如:荨麻疹是I型变态反应,应该通过抽血查特异性IgE的方法;湿疹、接触性皮炎是四型变态反应,应该通过斑贴试验查过敏原。我们最近刚做了一个有关过敏原检测的回顾性分析,发现目前国内过敏原检测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检测方法混乱,不合理。通过查阅权威数据库,国外尚无文献表明生物共振能用于检测过敏原。 目前检测过敏原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高的是UniCap系统,但试剂较贵,种类有限。还有德国的敏筛系统,也比较准确些。 过敏原检测只能作为参考, 过敏反应有四个要素:过敏原、易感者、变态反应机制和过敏结果。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5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7056459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过敏原测试(过敏原测试需要多长时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过敏原测试(过敏原测试需要多长时间).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