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龙小镇”——吾心向往的地方
文/辛苗
曾经失眠时,发明了一种自我催眠法,想象自己漫步在由青石板路铺成的逐级而上的石阶,两边是绿树红花,沿石阶慢慢向上,耳边是啾啾鸟鸣和潺潺流水的声音,行至顶端,是一个绿瓦红墙的小屋,门口站着一个优雅的路人冲我微笑着,想着想着就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原本认为只有在梦里才有这般美妙的地方,读了车凤老师写的《境由心生》——一个中国小镇的文明生态与文化哲学这本书后,猛然发现原来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就是书中所写的聚龙小镇,而且聚龙小镇比我想象的地方还要美好许多。
聚龙小镇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是当地两位有才华有思想的家乡人郭无争与郭振辉历经10年时间精心建设起来的,小镇背山面水,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来自8个国家、34个省份的6000余户业主安家落户。
在小镇,如果你想锻炼身体,这里有体育中心,有居民自发组织成立的登山协会、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网球协会、游泳协会、长跑协会、蓝球协会、自行车学会。
在小镇,如果你想休闲养生,这里有医疗保健中心,由居民自愿成立的太极协会、棋牌协会、钓鱼协会、瑜伽俱乐部等让你随意选择和参与。
在小镇,如果你想交流学习,这里有聚龙外国语学校、聚龙美术馆、聚龙书院、聚龙小镇书屋,你可以参加读书交流活动、书画培训、传统文化论坛、文化沙龙,在小镇书屋免费借阅书籍。
你可以在湖心岛喝杯咖啡,在廊桥听泉音乐茶舍聆听一曲古典音乐,在吻峰台一览湖光山色,在聚龙会客厅邀三五好友品茗聊天,到来去生活空间研习香道,单凭这些,已足以让我们驻足,但仅靠这些,不足以称“聚龙”,小镇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管理和文化。
第一是以居地化居民。由创使人郭无争建立人间世外桃源的个人理想,带动核心管理团队几个人的理想,进而带动一批批员工和业主一群人的理想。也是由最初郭无争和郭振辉的个人亲力亲为,以修已身践行文明,带动整个小镇社会风气的整体提升。比如,两位闲暇之余经常在聚龙湖畔捡拾垃圾,见了陌生人也会主动先打招呼等,用自己的文明行为带动小镇人共同挑战没有人情味的都市生活圈。
第二是家文化。小镇就像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四合院。每个小镇人都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由小镇物业牵头,每逢重大节庆,居民自发在邻里情厨房互动聚餐,用具由爱心业主赠送,所用菜可以从旁边业主的自助菜地摘,随缘交费自行放入收费箱,在一粥一饭间融洽了邻里亲情;人和人之间和睦相处,笑脸相迎,互相帮助,共同参与聚龙湖清淤行动,自发组成文明督导团义务督导小镇内的不文明行为,主动践行聚龙小镇文明公约;小镇物业服务人员都来源于居民,物业和居民之间没有任何矛盾,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不存在任何偏差,居民通过小镇论坛、业主咨询会等渠道为小镇治理出谋划策,人人都是小镇的主人翁,小镇正是通过这种家文化把过客变成归人。
第三是小镇16字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有没有凝聚力关键在于是否得到很好的践行。16字核心价值观内容是:修己安人、养德睦邻、求真明道、聚善归心。每个字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比如修己来源于“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一古训,还来源于孔子和子路关于君子的对话,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每个小镇人都从自己做起,在撒扫进退间涵养高尚的品德,拉进邻里亲情,人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善成德,汇小流成江海,人人拥有一颗充实乐观之心、专注恭敬之心、柔软强大之心、光明坦荡之心,通过心的修行共同推动小镇成为崇德向善的温馨乐园。
小镇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社区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改造和治理的样本,十年磨一镇,人人向往之,但小镇规模有限,我们不可能都蜂拥而至,我们能做的就是借鉴小区的先进模式,让更多“聚龙”崛起于全国各地。个人总结了如下两点可借鉴之处:
一是借鉴小镇的文化定位。小镇的以居地化居民、家文化、16字核心价值观更多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如果其他地方想效仿,必须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还必须形成一种上行下效整体联动机制,让确定好的文化理念得到贯彻执行,务求实效,不只是口头上提一提,空有理论框架。
二是借鉴小镇的物管模式。我们通常居住的小镇都是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两张皮,业主通过业主委员会监督物业,但效果并不明显,导致物业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居民不交物业费,物业公司以收不上物业费为由更加不给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恶性循环。如果小区物业服务公司多吸纳小区住户提供服务,居民的自主服务意识就会增强,业主委员会亦可取消。
有句流行语是“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但是倘若人人都生活在像“聚龙小镇”这个世间桃源,则身心皆有归宿,愿“聚龙”成巨龙遍步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