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功法(健身气功功法名称不得使用什么命名)

更新时间:2023-02-28 19:54:03 阅读: 评论:0

健身气功十二法内容是什么?

健身气功十二法内容是:

健身气功十二法名称分别是乾元起运、双鱼悬阁、老骥伏枥、纪昌贯虱、躬身掸靴、犀牛望月、芙蓉出水、金鸡报晓、平沙落雁、云端白鹤、凤凰来仪、气息归元。经常练习,可以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与少林易筋洗髓功的作用异曲同工。

健身气功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开展的第62个体育项目,长期以来为增进群众身心健康、弘扬优秀健身养生文化和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近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自诩“气功大师”等名号,替人消灾治病、利用迷信聚敛钱财损害群众健康,甚至扰乱社会和谐等不良现象。为进一步加强健身气功管理,确保健身气功健康发展,保障参与健身气功锻炼群众的身心健康,现将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推广的健身气功功法目录公告如下:

1、健身气功·易筋经

2、健身气功·五禽戏

3、健身气功·六字诀

4、健身气功·八段锦

5、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

6、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7、健身气功·十二段锦

8、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

9、健身气功·大舞

10、健身气功·明目功(青少版、成人版)

11、校园五禽戏(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

扩展资料:

流行种类:

流行的主要健身气功有九种: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五禽戏;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十二段锦;健身气功·大舞;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气功·太极养生杖。

健身气功注意事项:

从事健身气功活动,不得进行愚昧迷信或神化个人的宣传,不得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不得借机聚敛钱财。

不得举办“带功报告”、“会功”、“弘法”、“贯顶”及其他类似活动。

不得销售未经国家指定机构审查、出版的健身气功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不得出售“信息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国家体育总局气功中心明确11种健身气功推广功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健身气功


气功的入门功法有哪些需要掌握

  气功是透过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锻炼 方法 ,务求达到强身健体、健康身心、抗病延年、开发潜能等目的。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气功的入门功法。

   气功的入门功法

  气功者,自然也。以自身之静,契合天地之静。

  人之所见,为阳也。

  气功,静也,为阴之体现。

  气功修行,如同水之流行。高处不流,只随低走。而静,就是接通自然磁场的法宝。

  修行气功,修的只是一口气。这口气,也正是现代科学所探索的宇宙磁场。无论是电磁波、地球磁场、万有引力还是金字塔能,都是阴之体现。以自身之自然放松,接通宇宙之磁场,这就是气功的奥秘所在。

  气功入门功法一:入门关

  入门第一关

  入静,是气功修炼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只有入静才能接通宇宙磁场,才能用阴之气来补阳之体)随着入静程度的加深,功夫也在不断精进。入静也就是进入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气功态。在这种状态中,练功者以一念代万念,浑浑沌沌,恍恍惚惚,没有区分,没有差别。道家称之为守一,佛家称之为入空。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段活描述了这种状态:“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恍惚这两个字,非常有学问,历来许多学者都在解释它。南怀瑾先生认为:“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我们姑且不用繁琐的训诂学来解释这两个字,单就字形,便可以看出恍是竖心旁加一个光字,惚是竖心旁加一个忽字,意谓心地光明,飘然自在,活活泼泼,根本不是颠三倒四,昏头昏脑。”这里要注意两点,首先是入静的状态就是恍兮惚兮,没有区分,没有差别,也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不需要任何 逻辑思维 。其次,在恍恍惚惚的状态中,心地自然光明,自然活活泼泼,这也就是说其中有象,其中有物。这种内景是练功到一定的程度,天地自然之气作用于人之内气的结果。

  入静的状态有什么作用呢?首先它对身体机能进行非常有益的调理,以致阴阳平衡,经络疏通;更重要的是在入静状态下,气机才能发动,真气才能勃勃生发。人的下丹田就像一个熔炉,只有入静才能点起熊熊火焰:又像一个蒸锅,只有入静才能引起沸腾。

  对于初学者来说,达到入静的目标必须克服各种杂念。相传唐代一位得道的神仙吕洞宾曾说:“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哂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他说的不是实有的刀剑,而是心剑、慧剑,意志和智慧的力量。在世俗的社会中。每个人难免不为各种烦恼、贪嗔、色欲所累,为七情六欲所苦,这就是种种的杂念。平常生活中不觉得,而一旦坐下宋闭上眼睛时,杂念就像奔腾的野马难以架驭。那么,修炼者就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不断地排除杂念,最终驯服这匹野马。驯服这匹野马的过程也就是功夫长进的过程和身体健康的过程。许多修炼者慨叹入静之难,实际上这就说明他的心镜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灰尘,必须运用意志的力量去拭擦,用慧剑斩心魔。三剑则就是重谈了清净身心的重要。

  入门第二关——道德关

  修德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

  “德”就是气功修行非常重要一点,所有气功修行有成就之士;都是善果非常大的善者,无论是前世修的,还是今世积累。

  “德”在这里是一个包含性非常强的词,譬如法布施、无畏布施和财布施都是修德一种。

  在这里,重讲修心德,次讲布施德。

  佛家的十善修行,就是修心的重要方法。

  十善业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或称十善业道。

  此十善业,旨在不起过激之念;天地阴阳在于平衡,而气功修行更是以平和之态(阴之态)接通自然磁场,用阴之气来补阳之躯;(阴来补阳,阳来感阴)

  布施功德,就是我们补自身之阳气,正气的方法之一。

  所谓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就是自身道德不足,阳气不能平和阴气。造成的着“魔”

  《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为我们这个时代所讲的一部妙典。论中说:“出家重持戒,居家重布施”。菩萨的语言以作为我们后学的印证,布施中分为三种。

  一、财施  以财物金钱送给贫穷之人,使其能养活色身治疗疾病。以培养我们舍掉贪心的念头。《地藏经》说:“舍一得万报”。并且我们财施生生世世能得大富贵。

  二、法施  以印造佛经法物送给大众并为人演说,使其能养活智慧之命。以培养我们大慈的精神,《法华经》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并且我们法施能得大智慧。

  三、无畏施  以善巧方便开示心里不安烦恼之人,使其能心无怖畏而得自在,以培养我们大悲的精神。《普贤菩萨行愿品》说:“菩萨以方便力为我们在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并且我们学习菩萨无畏施能得现生健康和快乐。

  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必要切记,修德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此句真言!!!!!!!!

  气功入门功法二:根器分别

  人之根器,分为上中下三等。

  上根器人,对气特别敏感,习练任何一门气功理法,不但得气快、上功快,出功能也快。即使无师也能自能;“照本宣科”也能契入上乘佳境。这样的天生灵根者较为稀少。

  中、下根器特别是下根器人,对气迟钝,练功得气慢,上功慢,即使在“大师”的带功 报告 场中也感觉不深,无动于衷

  经天目神通证法,凡是对气敏感、很快出自发功的人,经络都很宽粗,在5—10毫米之间;中等敏感型人其经络宽粗度在2——5毫米之间;迟钝型人的经络不足2毫米。我的经络粗度不足1毫米,像一根光亮的银丝;而敏感型人其经络似一条条闪光的亮带。

  经络宽粗的人,其穴位大如蚕豆,对外界信息——特别是对“邪气”极为敏感,故而容易罹病。但是这类人一旦练起功来,入门快、上功快、祛病快,出功能也快。可以说,凡是容易犯病的人,大都属根器上乘的人。

  在此为中下根器者推荐马步功

  注:具体参考(入门首选-琐议中下根器人练功(曾庆余))

  气功入门功法二、动功(以皮肉之苦锻炼放松,阴之态)

  动功,旨在打熬筋骨皮;以皮肉之苦,凝神聚魂:以皮肉之健,补养神魂:

  神魂是沟通阴之气的桥梁,强健的肉体是盛纳和吸收自然之气的关键。

  在这里我推荐马步桩。借用一下 百科 词条中的马步功法。

  马步初始以放松坚持为主,马步桩可加入意守丹田,但要注重放松,外界感受放在第一,丹田放在第二。所谓似守非守。

  马步桩,贵在坚持,不论是否意守丹田,它所锻炼的是放松,修行时只需拿出锻炼好的松静之态,修为不求自得。

  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这样能使裆成圆弧形,俗称圆裆。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圆。两手可环抱胸前,如抱球状。虚灵顶劲,头往上顶,头顶如被一根线悬住。

  这就是马步的基本要求。初时不易站久,能站5分钟已属不错,但贵在坚持,能站半小时已算有所成就了。

  我所知的马步功夫,有站稳,站实,站空这三个阶段,单脚马步也就是站空的阶段。其意思也就是站正马步的标准动作站好,身形不移动但是重心全部移到一个脚上,另一脚可以自由提起。

  所以还是脚踏实地,能站好双脚就不错了,功夫上去了自然就会了。

  补充:两脚同肩宽或三脚半都可以。北少林的四平大马要求四脚距离,南拳有些门派要求窄马(脚同肩宽)。宽马和窄马锻炼的部位有所区别,另外窄马的动作相对难些,特别是低窄马步。很容易产生厥臀,腆胸的毛病,动作不易标准。如果动作错了,当然无法增长功力,甚至可能出现伤害。初练时宜站大步,三脚或三脚半比较合适。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气功的基本分类


健身气功有哪几种?

一、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编创的,健身养生效果很明显。具体的健身气功有:

1、易经经;

2、五禽戏;

3、六字诀;

4、八段锦;

5、导引十二法;

6、十二段锦;

7、大舞;

8、马王堆导引术;

9、太极养生杖。

二、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健身气功通过身、息、心的自我调节,达到三者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整个机体保持平衡协调。健身气功的主要形式包括:调身、调息、调心。具体为:

1、调身又称炼形,是指自觉地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调身是练功的基础。调身的方法主要分为静功和动功两大类。凡是练功过程中肢体基本不动的功叫做静功,凡是练功过程中肢体活动的功法叫做动功;

2、调息又称炼气,是指自觉地调整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调息的方法主要采用自然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

3、调心又称炼意,是指自觉地调整心理状态。要求在练功过程中,不断排除私心杂念,逐渐建立良好的心态,把心理调整到最轻松、最自然、最舒适的状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有哪些

健身气功有: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bai、八段锦。

1、易筋经相传为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达摩所创,是一种以变易筋骨为目的的健身方法。

2、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功法。

3、六字诀,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健身方法。

4、八段锦,分为坐式和立式,是通过动作、意念和呼吸的协调配合,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怎么练气功?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方法:取站、坐、卧式,口唇微闭,舌舐上腭,双目微闭,排除杂念。先注意观鼻尖片刻,随即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使其别发粗声,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久久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如果仍然夹念纷扰,可用“数息法”。即呼气默数一,再呼气默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数,再从一反复操作,直到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入静后,呼气时真气要入丹田,不要在呼声上打扰。时间:每天早中晚各1次,共3次,每次20分钟,一般认真操作,10天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反应:练功到3-5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5-10天,每次呼气时都感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不自然,这是自然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坚持锻炼就会变得自然。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方法:当第一步功夫练到每一呼气,即感心窝发热后,就可以意息相随,呼气时应延伸下沉的过程,慢慢地一步步自然向小腹(丹田)推进。不可操之过急,如果用力过大可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时间:依法每日3次,每次25-35分钟,10天就可气沉丹田。

反应:每次呼声都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有时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现象增多。这是真气运到小腹,肠功能发生改变,驱逐邪气的表现。

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有改善等。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方法:当第二步功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时,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可任呼吸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

时间:每日3次,每次增至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所需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反应:基于第二步气沉丹田,小腹发热明显,十数日后小腹内形成气流,随着功夫的加深,气流也越来越大,小腹力量充实。待力量蓄足后,即可向下游动,此刻练功者有时会感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腰部发热等,以上感觉出现的迟早可因人而异。

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通过练功不断地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对阳痿有一定疗效,对女子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疗效。

拓展资料:

气功(炁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古代或名“丹道”,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身,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我国古代气功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在道家、儒医、医家书记中有大量气功文献记载。挖掘整理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它不仅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医学、气功学及古汉语、现代汉语等方面的知识,还须自身有较高的气功功底。

应当指出:三调是否合一是气功修炼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主要区别,一般体育运动的操作内容也由三调构成,但三者各自独立,不要求合成一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气功


气功的健脑原理与功法

  气功疗法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说法,包括养生、导引、吐纳、静坐。其原理是以导引来使气功悠缓细匀地运气,可以有效调整神经系统的平衡,进而改善压力及疲劳所引起的大脑不适,让大脑充满活力。练气功得法,可充分发挥意念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大地激发健脑强身的自调功能。气功功法很多,有不少都是以补脑强脑为目的。真气运行法是常见的健脑益智功法,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真气运行法是通过调息入静,内向意守,必不外驰,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等对内进行调节,从而使大脑皮层逐步进入内抑制状态。机体由“神机”之静,调动“气机”之功,人体在各脏腑组织间进行调节,从而增强大脑功能,使阴阳达到平衡。

功前准备

  姿势:釆用平坐式,即坐在高低适度的凳椅上,高度以两腿着地后大腿面保持平衡为度。小腿垂直于地面,两腿之间的距离以能放置两拳为准。手心向下,放在大腿面上约1/3处,姿势自然,肌肉尽量放松。两眼微合,面带笑容,上下齿相对,舌尖上翘,轻舔上腭,两耳听觉尽量收敛,用意念去听自己的呼吸。

  呼吸:练功姿势摆好后,在意念的控制下调整呼吸,做到呼吸均匀。

  放松:练功前,要将全身的肌肉都放松,尤其是大脑神经,要保持全身舒缓。开始练功时,让大脑的意识从上到下、从头到脚按头部一颈部一肩部一两手;头部一背部一腰部一两腿一两脚一胸部一腹部的顺序依次放松。反复3遍,然后用意念贯注全身,让全身得以放松,开始练功。

五步功法

  第一步,呼气注入心窝部:把意念慢慢集中起来,呼气时想象气流随呼吸的速度自然轻松地送到心窝。吸气时不加任何意识和动作,应顺其自然,这样反复进行多次。每天练习1次,一周后,心窝部变会感到沉重温热,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第二步,意息相随单田趋:达到第一步功的效果后,可开始第二步功。用意念使气随呼吸延伸下沉,慢慢地送进丹田(要自然下沉),以利于真气的培养,练功者此时常会感到食欲增加,肠鸣、腹气的现象增多。

  第三步,凝神蓄意守丹田:当丹田有明显的温热感时,第二步功完成,此时可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呼气时一定不要向下送气了。呼吸要自然,只将意念有意无意地守在丹田部位加以蓄积、培养即可。练功者此时常感到丹田的温热会越来越明显。

  第四步,通督勿妄勿助:当真气在丹田聚集窜动时,勿妄勿动,顺其自然。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向下游动过会阴,通尾闾,然后沿脊柱上行,这时也应任其自然,无须意识引导。随着真气的自然运行,真气将上行过命门、夹脊、玉枕、风府等穴到达头顶百会穴。随后又由头部向下运行,通过印堂至人中、龈交,与任脉相接。在这段时间里,练功者要解除一切疑虑,一心一意守住丹田。

  第五步,元神蓄积育生机:当任、督二脉被真气贯通后,表明气功已经练成,练功者不必再拘泥于某种形式。曰常空闲时便可随时练功,并且稍加留意便能凝静,练功时间也可灵活安排,只要平时抓紧时间多练习,就能使精力旺盛、心情愉悦。

收功

  五步功法完成后,身体仍要保持轻松自然,调匀呼吸,舌头在口中用力搅动数次,将口中津液吞咽下去,一两分钟后即可结束全套功法。

  五步功法的锻炼,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加强内分泌的调节机能,使脑细胞的开发利用率得到充分提高。坚持锻炼就能通窍醒脑、使精力旺盛。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4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524345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气功功法(健身气功功法名称不得使用什么命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气功功法(健身气功功法名称不得使用什么命名).pdf

标签:功法   气功   名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