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祥雄还在吗
穆祥雄是第一个打破游泳世界纪录的中国运动员,你知道有关穆祥雄的故事吗?
穆祥雄1935年出生在天津郊区的一个回民家庭里,三岁时熟悉水性。五六岁时已能在河中水深处游泳了。为了掌握技术,他逮来青蛙,从青蛙的游动中揣摸蛙泳动作。他把青蛙放在一个大盆里养着,每天都要仔细观摩一会它们游水的动作姿态。可是,这些小动物很不服管,游一会就往外跳,它们跳出来,穆祥雄就又逮住再放进去。这样养了几天,有几只青蛙竟死了。后来才知道,青蛙是两栖动物,不能总泡在水里,就在盆中间放了一些大石头子儿,青蛙游一会,就趴在石头上歇一会儿,再不像从前那样动不动就往外跳了。通过观察,穆祥雄知道了,青蛙腿骨粗大,肌肉发达,因而弹跳有力,游速很快。
青蛙成了穆祥雄的技术老师。为了提高腿部力量,穆祥雄和小伙伴们每天刻苦地锻炼着。蹲桩,是起床后的第一件事。蹲桩时,要把双腿叉开,叉得与肩一样宽,然后微屈,不高不低,就像坐在一张凳子上,然后把凳子抽去的姿势,一动也不许动。这个动作似乎挺简单,但是蹲几分钟就会让人腿脚发抖,再蹲下去,关节和腿骨就发烫,火辣辣的生疼。穆祥雄和小伙伴们往往一蹲就是三四十分钟。在冬天,虽然寒风刺骨,大雪纷飞,但是蹲桩蹲不了几分钟,头上的汗珠子就会一滴一滴落在两腿之间的雪地上。要不了多久,汗水就能把脚旁的雪化一个大坑。当然,要偷巧,也很容易,累了的时候,只要把姿势抬高一点或降低一点,都会舒服很多。别看穆祥雄人小力单,却不愿意做偷懒耍滑的事,每次都咬紧牙,坚持下来。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从未停止过蹲桩。
每天蹲完桩,就是跳跳台,也就是武术行话的“旱地拔葱”。台子是用土坯垒成的,共有高低不同的三个台子,小伙伴们按年龄分成三组。穆祥雄年龄小,只能跳最低的一个。开始跳时,双脚一并,身子往上一纵,一使劲就上去了。可是跳不了几下,腿就发软了。跳到后来,脚就像粘在地上似的,简直跳不起来了。跳不上台子,腿就要磕着台子边缘。尽管是用泥沙抹的台边,但腿磕上去,照样是一道血印子。
除了蹲桩、跳台,还练跳沟。就这样,不停地跳啊,跳啊,渐渐地,台子越跳越高,沟越跨越宽,双腿也越来越有劲了。儿时的训练,使穆祥雄受益匪浅。游蛙泳的运动员腿部和关节最容易受伤,有不少人因此而被迫中断了运动员生涯,但穆祥雄从未因为腿和关节受伤而终止训练和比赛。16岁(1951年)时就打破了200米蛙泳全国纪录。
儿时的艰苦磨练,也养成了穆祥雄坚毅的品格。他的蛙泳主要采取潜泳的方式,1956年时成绩已接近世界纪录。但是在1956年12月,国际泳联规定蛙泳中不得采用潜泳动作,使穆祥雄的成绩急剧下降。他没有气馁,继续发愤苦练,经过多次冲击,终于在1958年举行的优秀运动员冬季游泳比赛中,以1'11"4的优异成绩打破了原苏联选手保持的1'11"5的100米蛙泳世界纪录,并在1959年迎接第一届全运会游泳比赛及第一届全运会上,以1'11"3和1'11"1的成绩两度刷新这个世界纪录,成为蜚声世界的游泳名将。
穆祥雄一口气比赛犯规了吗
穆祥雄是中国游泳界的传奇人物,他为什么让外国修改了游泳规则?
我觉得他是中国游泳界传奇人物。他擅长潜泳,在一次50米比赛中,他从出发到潜泳到终点仅仅用了一口气,领先第二名将近10米距离。震撼了世界泳坛。他凭借着这一门绝技统治了世界蛙泳赛场。因为国际泳联怕长时间潜泳对运动员身体的损害性比较大,不符合奥林匹克的精神,所以随后国际泳联便修改了这个规则。
穆祥雄的肺活量非常的惊人,他比一般的人要大很多,可以这样说,他可以将7升的仪器吹到失效,哪可是在那个时代最大的容量仪器了。然而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天赋,更是他平时勤苦训练努力的结果。他找到了属于他的方法。他在一年的时间了打破了很多个世界纪录,他拥有了世界蛙王的称号。
国际泳联禁止在比赛中采用潜泳的技术,他优势技术被禁止使用了,这已禁止无疑是对他在游泳方面增加了不少的困难,但是他是有绝对的实力的,在这改变中他并没有放弃。他依然决定留在泳池,继续迎接挑战。随后他在之前的经验下进行了创新,重要又创造了他自己的技术动作。在他的不断努力训练下,重回赛场不到一年内三次打破男子蛙泳世界纪录,成为首个打破游泳世界纪录的中国运动员。
他是很成功的运动员,也是我们体坛界的骄傲。从他开始到目前为止,游泳是国坛比赛项目中的强项。对于游泳到目前为止一直是一项广受人民喜爱的运动,同时也是国际体坛奥运会的保留项目,也是在这些赛场上,中国游泳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体育健将,为祖国带来了不小的荣光。这个过程中,“中国运动员首次打破世界纪录”无疑不是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事。
中国第一个蛙泳冠军是谁?叫穆什么的?
中国第一个蛙泳冠军是穆祥雄。
个人资料:
男,天津人,前中国著名游泳运动员。1935年出生于北运河畔的游泳之乡天穆村,父亲是游泳大家穆成宽。穆祥雄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练习游泳。为了把蛙泳动作做得更准确,他抓来一些青蛙放在家里养,仔细观察青蛙在水里的每个动作,再细心揣摩,最终改进了当时一些不准确的动作,提高了蛙泳速度。1951年起就多次打破100米蛙泳全国纪录,1953年入选中国国家游泳队,1958年和1959年三次打破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个打破游泳世界纪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员。并多次在全国比赛和国际比赛中获得100米和200米蛙泳冠军,被誉为“蛙王”。1961年退役后,留队担任教练,1965年一度赴越南执教当地运动员。1971年-1973年在北京体育大学任教,1979年后任中国游泳协会副主席,1994年离休。
“中国蛙王”吹爆测量仪,100米潜泳仅吸3口气!泳联怎么做的?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而许多功成名就的人,即便天赋异禀,也往往离不开对事业的高度热情和勤勉务实的态度。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他就是曾经新中国有名的"中国蛙王"—穆祥雄。
"蛙王"是如何炼成的
1935年穆祥雄出生于天津市北辰区天穆村,他的父亲穆成宽是当时知名的游泳健将,曾在1939年在天津举行的万国游泳比赛获440米自由泳冠军,1941年打破40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在30-40年代的黄金期,多次获得项目冠军。
父亲退役后,从1952年开始成为天津市游泳队教练,1956年在天津创办中国第一所游泳学校,为祖国的游泳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其中,就包括自己的儿子穆祥雄。
穆祥雄自小就展现了极高的游泳天赋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他从小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也对游泳有着极高的热情。后来父亲看到了他的天赋,也开始有意培养和指导他学习游泳。
而那个时代的中国,还处于体育水平比较落后的阶段,人才也比较匮乏。有一次,父子俩无意中看到了一幅漫画,上面讽刺中国体育人是"东亚病夫",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穆成宽自然相当愤怒,于是和儿子一起发誓,一定要努力训练,做出成绩,为国争光!
而穆祥雄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赋和父亲的期望,开始练习没多久,便获得了不少佳绩。12岁的穆祥雄刚练了一年游泳,就获得了天津市游泳比赛的第一名,从此便开始大放异彩,一路高歌猛进。
为了给祖国的体育荣誉雪耻,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也为了自己对游泳的热爱,他也下了很多苦功。
一开始,他的蛙泳姿势并不标准,于是乎,他想了个"笨办法"—观察青蛙的游泳姿势。他买来很多青蛙,没事就观察青蛙在水里的腿部动作,边思考总结,边将其用于自己的训练中。一段时间后,他的蛙泳姿势便愈发标准,速度也更快,为他之后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1953年,穆祥雄的耀眼成绩被国家游泳队发现,他刻苦努力的精神,无与伦比的实力,最终使他顺利进入中国国家游泳队,而彼时,国家队才刚成立,他也才18岁。
"蛙王"用实力征服世界
进入国家队的他,也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1953年,到莫斯科参加国际青年运动会游泳选拔赛,以2′25″4打破男子200米蛙泳全国纪录,并且后来在各种国际蛙泳赛事上摘金。1956年时,他已获得100米和200米蛙泳9项(次)国际游泳赛事冠军。
那时中国极需其他国家先进的训练理念和经验,于是派出了首批运动员前往匈牙利留学。而穆祥雄,就是国家队派出的首批游泳运动员之一。
而这次的留学经历无疑是非常宝贵的。在那里,他得到了更为系统且先进的训练,这使得他的水平继续稳步提升。也是在这段时间,他发掘出了独特的潜泳技术,并且成为他的优势。凭借这项技术,他在国际赛场上获得了许多耀眼成绩。
他的成绩自然离不开刻苦的训练,而他自身的天赋也让人惊叹。可以说在一众世界级别的专业游泳选手里,能做到100米潜泳,只吸3口气这样的变态水平,除了穆祥雄,没有别人。据传,有次测试肺活量,穆祥雄直接吹到仪器的最大值—7升,而因为仪器刻度的限制,实际数据应该更大。
这时国际泳坛不。因为国际泳联觉得这样的训练方法会损害运动员健康;并且其他运动员很难做到这样的水平,违背了公平竞技的原则,于是下令,以后的正式比赛禁止潜泳,并且不承认原本的世界纪录。
这样的改变,使得穆祥雄失去了往日最大的优势。对于中国国家队,穆祥雄本人而言,都是极大的打击。但是,他很快振作起来,知道事实已不可改变,那就改变自己。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不也是一种反向嘉奖吗?一个项目为一个人而改变规则,这即便是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足以证明这是多么强悍而又让人畏惧的实力!
而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研究后,他发明了"半高航式"动作,凭借这项技术,又斩获了不少金牌。而他,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名副其实的"中国蛙王"!
他向世界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的泳坛,中国的体育届,不是"东亚病夫",不管规则如何改变,我们的依旧能用实力证明我们的强大!
与奥运会擦肩而过的遗憾
不管你是否是体育迷,也无论你是否了解体育,都知道奥运会有多重要吧!而对于穆祥雄这样的运动员来说,尤其处于那样一个急需成绩证明实力的年代,更是如此。
而机会也曾降临过。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时,本来包括穆祥雄在内的许多运动员已经来到广州,做好了前往墨尔本的准备。谁知当时的"台湾代表团"已经在奥运村升起了旗帜,于是,一行人坚持原则,只能放弃前往墨尔本,参与奥运会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当时,大家在广州举行了一次奥运对抗赛,在赛场上,穆祥雄200米蛙泳的成绩比墨尔本奥运会冠军快了近2秒,可以想象,如果当时他参加了奥运会,便有很大可能获得金牌,而中国奥运夺金的历史也会往前推进28年,非常可惜。
我们也可以想象,对于穆祥雄来说,内心有多么遗憾。这是他一生最接近奥运的时刻,这次的擦肩而过,也使得他一生都与奥运无缘。
继承父亲衣钵,在泳坛依旧发光发热
后来,他不再参赛,建立起了自己的游泳培训中心,作为教练,奉献自己的力量,像父亲一样为祖国培养新兴的游泳力量,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一个名叫钱红的中国新一代女游泳运动员,打破了当时200米蝶泳奥运会记录并获得冠军。而她的老师,正是穆祥雄。这一次,穆祥雄通过他的学生得到了荣誉,也算是弥补了奥运会没有得奖的遗憾。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是奥运会第一次来到祖国,73岁的穆祥雄自然非常激动,并且热情参与到了传递火炬活动中。这位老一辈的优秀运动员,游泳健将,体育届的导师,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再一次亲身参与了奥运会,向我们传递了不服输的奥运精神。
这样一位毕生都将激情奉献在祖国体育事业的前辈,自然让我们十分佩服与敬重。他身上对事业的热爱,勤勉,努力,奋斗以及对国家的责任和胸怀,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4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4364460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穆祥雄(穆祥雄简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穆祥雄(穆祥雄简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