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大帅府
张作霖大帅府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朝阳街少帅府巷,是张作霖及其家属和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又称“张氏帅府”。张氏帅府是中华民国早期 历史 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作霖帅府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总占地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2.98万平方米。民国五年(1916年)张作霖正式入住,以后又不断扩建,达到现在的建筑规模。张氏帅府由南部三进四合院,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组成的的建筑体系。精美的建筑体现了当时中国最高统治者:“东北王”张作霖至高无上的气质。
张氏帅府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景区。
张学良将军铜像。
张学良(张氏帅府)旧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帅府大门。
张作霖子女上学用的马车。
张氏帅府一进门。
张作霖办公室。
张作霖蜡像。
张作霖文化不高,貌不惊人,居然能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能让日本人感到畏惧。
张作霖会客室。
帅府主体建筑大青楼前的太湖石。
太湖石大门上嵌张作霖书写的“天理人心”匾额。
大青楼。张作霖父子住处。
张作霖办公室。
老虎厅。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在此室枪杀了东三省兵工厂督办杨宇霆、黑龙江省长常荫槐。
老虎厅因陈列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是张作霖父子接见重要官员之处。当时杨宇霆、常荫槐在此逼迫张学良答应成立东北铁路公署,并由常荫槐任督办,强迫张学良签字。
威风凛凛的老虎!
张学良与夫人于凤至卧室。当年张学良与夫人在此屋商议杀杨常二人否?
“一块银元定决心”,张学良与夫人抛银元正反面决定杀否,决心“杀”!
下午杨常二人来时,由此二人及卫兵在老虎厅将杨常执行了枪杀。
小青楼。张作霖专为五夫人寿氏(名懿)所建。
一楼东厅屋为五夫人居住处。张作霖死后密不发丧待张学良回来主政,日本领事来探听消息,五夫人在此处泰然接待,消除了日本人的疑问。
一楼西厅,张作霖死前弥留、死后放置处。1928年皇姑屯事件,日本人用炸药将张作霖专列炸毁,张作霖成重伤在此厅去世。
车牌:“奉天一号”。张作霖专用福特 汽车 。
小青楼前花亭。
张学良和赵一荻(赵四小姐)在美国夏威夷合影。
张学良衣帽。
张学良将军。
张作霖帅府(张氏帅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4A景区。
张氏帅府
张学良故居陈列馆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
张学良故居陈列馆,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是奉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和其长子“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的官邻和私宅。
张学良故居陈列馆建筑群,从1914年开始兴建,到1933年截止,形成了由中院、东院、西院和院外四个部分组成的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张学良故居陈列馆总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1985年3月,沈阳市人民政府将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其(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7月,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把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建筑群列为全国优秀建筑群之一。199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院始建于1914年,建成于1916年。中院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三进四合院,坐北朝南,呈汉字“目”字型,青砖成瓦,飞檐兽吻挑脊,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石鼓柱础,石条台阶,方砖方石铺地,是砖木结构的仿王府式建筑。全院占地3900平方米,房屋共13栋,计57间,建筑面积1460平方米。
中院正门前有青石板铺垫门阶,门阶两旁立有上下马石。正门两侧有石雕抱鼓石,上卧的大狮子抱小狮子。正门房共七间,中间为门洞,中三间为回缩门廊,廊柱上部木雕彩绘雀替和楼空雕花。朱漆大门扇上绘有秦琼、敬德两个门神,门洞内悬着一块横匾,上书“治国护民”四个大字。
经过门洞我们进入帅府的人进院。一进院门洞两侧各三间,东在门为警卫室、传达室;西三间为电工室、电话室。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厢房是帅府的内帐房,掌管帅府内的财务开支。西厢房是呈启处,设文武呈启官,专门接待禀报、引进前来帅府公平或拜访的文武官员。
与二进院相间隔的是一座7米高墙,中间开有大门,门口透雕里花顶饰门楼,称为垂花仪门。两门柱有护柱抱鼓石和石狮伏立的步鼓门枕石。门内有一座两重木屏壁,木屏可以对开,两侧可以沿回廊绕行人内。此处仪门是张作霖当年迎接贵宾举行仪式的地方。遇有重要客人到来,木屏中开,张作霖出迎,客人可以从中开的重门直入二进院。帅府人员和普通客人都从木屏两侧绕行沿回廊进入。今天,前来参观的客人全都是贵宾,所以仪门大开,欢迎各位贵宾进入二进院参观。
二进院呈长方形,周围有起台回廊四合。二进院是张作霖办公和会客的地方。正房7间,中间一间为过厅。门前,修一雕花门楼,门楼正上方悬一横匾,上书“望重长城”,。这是当时的乡绅送给张作霖的,颂扬张作霖威望象长城一样厚重。正房东三门依次是张作霖的卧室、办公室。西三间是会客室和书房。
东西厢房各5间,东厢房中间为厅,南屋为秘书长室,北屋为内收发。西厢房是一般秘书室。
正房东三间原是张作霖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现在里面展出的是张作霖及六位夫人的蜡像。坐在中间的就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张作霖1875年出生,1928年死于皇姑屯事件,享年54岁。张作霖左边戴项链的那位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赵夫人,,她是张学良的生母,赵夫人与张作霖同岁,21岁与张作霖结婚。生有长女首芳、长子学良、次于学铭。在1912年4且去世,享年38岁。
一生没有到帅府居住过。坐在炕上的另一位是继配卢夫人。1900年秋天与张作霖结婚,为张作霖生有2个女儿。赵夫人去世之后,张学良姐弟三人由她养大,所以张学良一直都非常尊敬卢夫人。1974年去世。张作霖右边靠近的是三夫戴夫人。右边另一位是四夫人许夫人。许夫人为张作霖生有2男2女,张学思就是许夫人所生,张学思是张家唯—一个共产党员,曾任海军参谋长。许夫人一生教子有方,1928年去世。外屋南侧是五夫人寿夫人。满族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精明能干,张家的一切内务都由她一个人打理。为张作霖生有4个儿子,母以于贵,是张作霖最喜爱的夫人。1966年在台湾去世。北面的是六夫人马月清。这位夫人比张作霖小五岁,张作霖去世的时候,年仅23岁。为张作霖生了最小的一个女儿张怀敏。1975年在台湾去世。
参观过蜡像展,我们参观帅府的三进院。三进院与二进院相似,是帅府的内宅,张作霖的家属大都住在此院。正房7间,中间供奉张家祖宗灵位。东屋为张作霖二夫人卢氏居住(张作霖原配夫人赵氏于1912年去世,尚未进帅府)。西屋原为三夫人戴氏居住,去世后,1917年张作霖娶五夫人寿夫人,曾居住此屋。东厢房为四夫人许氏居住,张学思生于此屋。
西厢房是张学良与于凤至居住的地方。进入西厢房,迎面有一横幅,上书“天下为公”,这是孙中山先生1924年4月为张学良写下的墨宝,孙中山非常赏识张学良的才干,希望他能以天下为己任。横幅的下面是一座大钟,上面的时间是午夜两点钟二这正是“9.18事变”中沈阳失陷的时间。北屋是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卧室,二人结婚时,新房就设在此屋,在此屋两个人生有三男一女。现在屋内有木床一个,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梳妆台一个,是寿夫人使用过的,在小青楼发现并搬于此;汉白玉根雕茶几一个,,这是此屋原物。南屋是张学良的书房。
1922年以后,大青楼建成,张作霖搬入大青楼一楼办公。家眷也大部分搬入大青楼内,三进四合院改成巡阅使署办公处。
帅府中院的建筑是典型中国传统的古典建筑。在细部处理上既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也呈现了东北,特别是辽南的风土人情。这些特点体现在建筑的雕刻上。二进院和三进院的正房窗下墙裙处,都镶嵌一米高的砚石石刻各26幅。一、二、三进院厢房和门房、山墙础石也都镶有多幅寓意深刻的石雕。石雕寓意大都为富贵吉祥,功名利禄的内容,也有历史典故。东北盛产的萝卜、白菜、茄子、辣椒、高粱、谷子,乃至辽南西部张作霖老家盛产的芦苇。河蟹等都成为雕刻的题材,用以镶嵌帅府的建筑。有的石雕竟以“马上封候”、“吃各国”、“握全球”为内容,表现出张作霖的政治野心和抱负。
张氏帅府
借着上午在故宫领略到“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历史底蕴,中午品尝了沈阳老四季的鸡架后,再一次走进了“半部民国史”的张氏帅府…
它在喧嚣的沈阳闹市中,隐匿着一处静谧、完好的民国建筑,也称大帅府,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主政东北时期的官邸和私宅。其屋后是故宫和东三省总督府,屋前的边业银行与满铁奉天公所隔街相望;这里一度是奉天城的心脏。
李先森问我,你怎么老爱去他们那故居呢…我想也许是因为参观那些故居,回忆那些历史经典事件,让你依然能感觉到当年的车水马龙,仿佛你也是那绸缎旗袍的女子,在民国深处袅袅轻挪。
每一次走进他们的故居,犹如穿越,有一种靠近历史的感觉,喜欢它们用岁月沉淀下来的语言所表达的真实情感。
宅子虽然面积不大,但是融合了张氏父子传奇的戎马一生…
刚进宅内,一位热心的志愿者告诉我们怎么浏览帅府,先从三目四合院参观,然后到大青楼,关帝庙,再到小青楼,五间房,从东边胡同出去后,就到了赵四小姐故居,旁边就是边业银行…
上午参观故宫时候发现努尔哈赤建造的时期特地用了黄琉璃瓦配绿剪边,彰显了自己的野心…但是帅府不同,帅府每个房子屋檐融合了一些民间风水,山清水秀的美景,颇有生活情趣的意味,而他的野心呢,都在房屋墙蹲的石雕上…比如小猴子骑着马,捅了马蜂窝,代表“马上封侯”…
从仪门也可以看出,上面都是祥云图案,表示吉祥如意的愿望。
参观大帅的办公室时,看到了泥人张手膜的张作霖蜡像,我顺势担任起导游小贴士的作用,给李先森介绍了张作霖亲笔题写的一副对联:“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意思是:“有些书我还没有读过,事却没有什么不可以对别人说的”。足以见其为人坦荡、做事光明磊落的品质。同时他身后也有他行军的信念:将士勇敢但是也需要谋略,人拥有智慧的同时也要学会隐忍…
上学时候,听老师说张作霖小个子也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从很多事情可以看出他的聪慧…比如“手黑”比如“笔中带针的查账”…不说了,打字太累…
参观完三目四合院,我们也看到了张学良在民国时期的英勇事迹,从受到孙中山先生的启发,到振兴东北,发展教育,支持抗日等事迹,充分体现他的英勇谋略,顾全大局…时代的英雄
之后就来到恬淡安逸的帅府花园里,假山门洞上面是大帅的亲笔题词:天理人心。意在告诫张家人,公道自在人心,凡是要讲一个理字。看来,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谨言慎行,是成就一方霸业的基础。
穿过门洞我们就到了大青楼,因为是青砖青瓦建造的,故称青楼,而张氏帅府也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因大青楼既有罗马建筑风格的罗马柱,欧式落地窗,但是柱子上印有松鹤延年的中国文化…这里也是张氏父子治理东三省期间主要的办公地点。
著名的杨常事件的老虎厅,抛掷银元由上天决定枪杀了这两位自视过高的长辈,L型的住所,重要会议的宴会厅等等,不写了,打字太累…
从大青楼出来,能看到一角是关帝庙,是张氏帅府自己家祭祀的地方…
而前方就是小青楼,也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呈现“凹”字型,是张作霖为他最宠爱的五夫人寿氏专门修建的。为啥张作霖就宠爱五夫人呢?除了因为她有学识贤惠识大体以外,她也为大帅生下4子,母凭子贵…但是五夫人也很聪明,怕招致嫉妒,就说以后大帅的所有女儿们都住在小青楼…
在这里有大帅难以割舍的情怀,有最难忘的时光,同样也是大帅的谢世之地。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成重伤后,在这里走完了最后的人生之路…五夫人让人模仿大帅的声音,迷惑日本人,让张学良扮成油头士兵,混迹过来…
从小青楼参观完,东边的胡同出去后,就到了赵一荻的故居。是典型的日式建筑,独立成院,清幽雅致。室内有舞厅、琴房、客厅、办公室、起居室等,好不浪漫。很多人疑惑,为何赵四小姐楼在帅府外面。这就要归结于赵四小姐与少帅的传奇爱情故事,不入帅府,不争名分,只为倾心人。
走出赵四小姐楼,映入眼帘的西红楼群是个庞大的建筑群。少帅主政后,修建红楼群,即后人所说的“少帅府”。
已然走出“张氏帅府”,但思绪依然沉浸在那段历史中。彷徨之中仿佛看到了那风流倜傥的少帅,大家闺秀于风至,亭亭玉立的赵四小姐;仿佛听到了皇姑屯的爆炸声,西安事变的枪声……蓦然回首,向一身绒装的少帅塑像道别。
沈阳的大帅府介绍
张氏帅府,也被人称为“大帅府”,位于沈阳市,始建于1914年,总占地3.6万平方米,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
张氏帅府是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庞大建筑群,其中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四合院、水榭亭台的帅府花园,又有欧式风情的大青楼、边业银行、红楼群,以及中西合璧式的小青楼和赵四小姐楼。1991年,张氏帅府被列为我国优秀近代建筑群。
张氏帅府作为张氏父子两代的官邸和私宅,曾是东北的政治中心,期间历经两次直奉大战、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东北易帜、杨常事件、九一八事变以及新旧中国的巨大变迁,饱经沧桑的张氏帅府已成为东北近代历史的见证与缩影。
扩展资料
1、大青楼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18年——1922年,为仿罗马式建筑,因该楼采用青砖建造,故称大青楼。
2、大青楼总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楼高37米,是当时奉天城除凤凰楼外的最高点。整体建筑富丽堂皇。
3、小青楼位于张氏帅府的东院,由于地处帅府花园的中心,又有“园中花厅”的美誉,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砖木结构小楼,建成于1918年,因其采用青砖青瓦建筑而成,俗称小青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氏帅府
沈阳大帅府开放时间
沈阳大帅府又称“张氏帅府”或“少帅府”。
1、开放时间:
夏季时间:8:30-17:30;冬季时间:8:30-17:00。
2、售票电话:024-24850576。
3、展馆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6号。
4、门票信息:
门票价格:46元(通票含临展);
儿童: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3米以下儿童免票;
未成年人:6周岁(不含六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的未成年人半票(持本人学生证)。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未成年子女免票(持本人身份证或者学生证)。
扩展资料:
张氏帅府博物馆自1988年对外开放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发展成为融张氏父子研究金融研究展示为一体的综合博物馆。
现有展出面积8000平方米,展线长达2000米,对外展出文物七千余件,基本陈列“百年张学良”、“张作霖与张氏家族”展览,全面展示了张氏父子两代不同的人生经历;
张作霖办公室、张学良办公室、东北政务委员会、老虎厅小青楼、赵一荻等一系列复原陈列展览,记录了张氏父子鲜活的生活片断和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在原张氏父子私家银行——边业银行基础上建立的沈阳金融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同类博物馆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展示形式与观众参与项目最多的专题博物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氏帅府
参考资料:沈阳大帅府官网-开放时间
张氏帅府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游客呢?
张氏帅府,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又称(大帅府)或(少帅府),是北洋军阀张作霖和他儿子张学良将军的官邸和私宅。始建于1914年,总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是东北地域保管最好的名人故居,国度AAAA级旅游景区。
1.“天理人心”,在花园的门头上,有张学良父亲亲笔题写的这几个字,算是大帅府留下的最有价值的原件了。张作霖终身娶了六房太太,子女众多。树倒猢狲散,大帅被日自己炸时分他们家就散了,各房带着财富跑了。大帅府吏演出了一出瓜分财富的镜头,简直是一件不留。
2.说实话,少帅张学良自己出事后,对大帅府也是致命一击。西安事故在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后人又当如何评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佳话。赵四小姐住过的小楼,往常仍在大帅府的后门外。走进里面,觉得不大,设备也不奢华。或许那些当年的家具,都被后人变卖、搬走了吧?不得而知。
3.广场上张学良将军意气风发地站在哪里,显得威武霸气,新春佳节期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到这里呢?我想这是世人对历史的回忆,对逝者的眷恋。张氏父子的事迹大家都很分明,一个是统领东北三省的大帅,一个是发起西安事故的少帅。这里记载着他们的事迹,看着熟悉的风光,走在古香古色的院落里,无限遥想,电影里的画面在脑海里复原着那段历史。一些历史喜好者,古建筑喜好者,而故宫既具备历史要素,有具备古建筑元素。一局部人来到大帅府,就是要满足以下本人的猎奇心理,看一看当年张大帅,张少帅的居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这里曾经是他们的家,一代枭雄,爱国将军的家,太多太多的故事在这里发作。勿忘历史,永远铭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