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淫

更新时间:2023-02-28 19:21:14 阅读: 评论:0

六淫的概念是什么?有哪些共同致病特点?

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

共同致病特点:

1、外感性:六淫为病,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所致疾病,统称为外感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但是,也有一个季节可有多种邪气致病。

3、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多寒病、燥病;东南沿海地区多湿病、温病。

4、环境性:六淫致病与所处环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久居潮湿环境易患湿邪致病;高温作业者常见燥邪或火邪致病等。

扩展资料

六淫具体含义:

1、风邪:凡具有其性开泄、善动不居的特点的外邪即为风邪。

2、寒邪: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3、暑邪:凡夏季具有炎热向上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是火热之邪的一部分,是在夏季常出现的致病邪气。暑邪致病根据轻重分为两种:一为伤暑,二为中暑。中暑病情为重。

4、湿邪:凡具有重着粘滞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5、燥邪:凡具有干燥收敛、肃降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6、火(热)邪:凡具有炎热向上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淫


风是六淫之首,那什么是六淫呢?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在咱们中医理论中,把人生病的外因归结为“六淫”,这“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又把“风”列为“六淫”之首,在《黄帝内经》中就有“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

中医讲解:六淫六气

六气和六淫都是指的风、寒、暑、湿、燥、火,所不同的是气候的正常与异常。一年四季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如春风、夏暑(火)、长夏湿、秋燥、冬寒,决定一切植物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人们长期生活在其中,对这种正常的气候变化,产生了一定的调节能力。

因此,这六种气候不易使人致病。如果这六种不同气候发生异常急骤的变化,或人体的抵抗力低下,失去了相对的平衡状态,不能调节外界的变化时,六气就变成致病的邪气,侵袭机体引起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六气,就称为“六淫”。

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六邪”。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六淫不仅是指六种气候的反常变化,实质是对临床上六类症状证候的归类。

为什么风是“六淫”之首呢?

首先,风性善动,变化多端,无处不到,无所不在,风与人的体表接触,最易侵犯人体,可伤胃肠脏腑,引起多种疾病。其次,四季伤人,终年皆有。

第三,与其他邪气相合入侵人体,形成风寒、风湿、风热等疾病。第四,与病毒、细菌结合,导致伤风感冒、肺炎流感、支气管炎等,甚至诱发中风、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变,这是现代医学对“风是六淫之首”的解读。

现在正值春末,又逢新冠肺炎疫情,因此在多风的春季更要防止风邪的侵袭致病。一要少出门,二要及时增减衣服,三要勤洗手,四是出门戴口罩,五是夜里关门窗,以免虚邪贼风入侵,六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结语

综上所述,所谓的“六淫”本来是自然界产生的正常现象,但因过剩则不及,过满则亏,再加上人体本来体质就虚,就如《黄帝内经》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因此,如果想要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平时一定要注意锻炼,饮食讲究,起居规律等等,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增强体魄,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外感疾病的发生,也可以少吃点药物。


中医中的六淫、七情分别是指什么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致病因素的统称。
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

中医学的六淫是指?

所谓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风邪
凡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的特点的外邪即为风邪。风邪侵犯人体多从皮毛而入,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常为寒湿燥火(热)等邪的先导,故为“六淫之首”。
风邪的致病特点: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性轻扬、向上、向外、升散,风邪侵犯机体可致机体腠理疏泄开张,表现为汗出恶风之症;从病位而言,风邪多侵犯人体的上部、肌表、腰背等阳位。2、风性善行数变。风邪具有行无定处、病位游移的特点。善行,是指风邪致病病位游移不定,易导致四肢关节疼痛,即为“行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3、风性主动。即风邪具有善动不居的特点。4、风为百病之长。原因有二:其一,风邪最易兼他邪合而伤人。其二,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寒邪
凡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邪的致病特点:1、寒邪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邪凝滞。寒邪侵袭易使人体气血津液运行迟缓,凝滞阻塞而不通。“不通则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身体“得温则行,得寒则凝”。3、寒性收引。寒邪侵犯人体可使机体的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临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闭塞,汗孔闭合,出现发热恶寒,无汗等症状。二是寒邪侵犯经络,引起筋脉收缩挛急,气血不通,见关节挛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
暑邪
凡夏季具有炎热向上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暑邪是火热之邪的一部分,是在夏季常出现的致病邪气。暑邪致病根据轻重分为两种:一为伤暑,二为中暑。中暑病情为重。
暑邪的致病特点: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扰神。3、暑多挟湿。 夏季不仅气候炎热,而且是多雨的季节,使空气中的湿度增加,故暑邪为病常兼挟湿邪同时侵犯人体而发病。
湿邪
凡具有重着粘滞等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湿邪的致病特点:1、湿邪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2、湿性重着。湿邪具有重着的特点,是指湿邪致病易使人体产生重着、沉重的特点。3、湿性粘滞。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症状上的粘滞,如湿滞大肠,大便粘腻不爽。其二,指病程的缠绵性。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邪致病易伤人体下部。
燥邪
凡具有干燥收敛、肃降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燥邪的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致病具有干燥的特点,因此也易损伤津液。2、燥易伤肺。由于燥邪秋季袭人致病最多,而秋季的所主之脏为肺,肺为娇脏,又与外界直接形通,最易受邪,因此,燥易伤肺。
火(热)邪
凡具有炎热向上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邪。
火(热)邪的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燔灼向上,易耗气伤津。2、火性炎上。“火曰炎上”,因此火热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点,易侵袭人体上部。3、火热易伤风动血。“生风”是指热邪侵犯人体易引起“肝风内动”,热邪引起的肝风内动,又称“热极生风”。其生风的机理有两点:一是热邪耗伤津液,使筋脉失养,而出现手足颤动;二是热盛易助阳,使肝阳升动不止,阳气升动无制则化风。“动血”是指热邪为病,易引起各种出血的病症,如吐血、便血、皮肤发斑等。其机理也有两点:一是热邪使血行加快,迫使血液妄行横溢,容易导致出血;二是热邪可灼伤血络,使血出脉外。 4、火热易扰心神。5、火邪易致疮痈。

“六气”和“六淫”是指什么

“六气”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和局限性。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的出现过迟或过晚,或时机不对,气候变化过快;超过一定限度,当身体不能适应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这六气对人体由无害转变为有害,成为致病因素。

或者当身体右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风、寒、夏、湿、燥、火就会进来,导致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六气被称为“六淫”。六害也叫“六邪”,因此,是六气还是六淫,主要与机体是否发病有关。


扩展资料:

六淫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六淫为病,常侵犯肌肉表面,或从口鼻进入,故又称“六种外感”。由其引起的疾病统称为外感疾病。

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夏风病、夏湿病、秋燥病、冬寒病等。然而,也有一个季节有许多致病因素。

3、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区密切相关。如西北高原地区以干冷病为特征,东南沿海地区以湿热病为特征。

4、环境性:六淫致病与所处环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在潮湿环境中长期易产生潮湿病原体,高温作业人员中常见干燥病原体或火灾病原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淫


中医六淫怎样理解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应温而反寒,秋天应凉而反热等),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过剧的暴热、暴冷等),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便称为"六淫"。淫有太过和浸淫之意。由于六淫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六淫致病,一般具有下列几个特点:   1、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深秋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另外,久居湿地常有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又常有燥热或火邪为病等。   2、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3、六淫在发病过程中,不仅可以互相影响,而且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暑湿日久可以化燥伤阴等。   4、六淫为病,其受邪途径多侵犯肌表,或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称。   六淫致病从今天的临床实践看,除了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   此外,临床上还有某些并非因为六淫之邪外感,而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热、化火等病理反映,其临床表现虽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致病特点和症状相类似,但其发病原因,不是外来之邪,而是机体内在的某些病理状态,为区别于外感六淫,故又称其为"内生五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4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3274439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六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六淫.pdf

上一篇:血痣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六淫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