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静电防护标准是什么?
esd静电防护标准是GB21148-2020。于2021年8月1日开始实施生效。防静电国家标准GB21148-2020对防静电电阻值要求为大于100kΩ和小于或等于1000MΩ,即100kΩ<电阻值≤1000MΩ,同时也可以换算为10Ω<电阻值≤10Ω。按照GB/T20991-2007里的防静电性能测量方法,对于防静电鞋测试时的温度、湿度和放置时间都是有着严格要求的。
esd静电原理
静电,通常都是人为产生的,如生产、组装、测试、存放、搬运等过程中都有可能使得静电累积在人体、仪器或设备中,甚至元器件本身也会累积静电,当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这些带电的物体接触就会形成放电路径,瞬间使得电子元件或系统遭到静电放电的损坏这就是为什么以前修电脑都必须要配戴静电环托在工作桌上,防止人体的静电损伤芯片。
如同云层中储存的电荷瞬间击穿云层产生剧烈的闪电,会把大地劈开一样,而且通常都是在雨天来临之际,因为空气湿度大易形成导电通到。
esd静电防护标准是什么?
ESD20.20:2014标准。
公共标准和法规中定义了与 ESD 保护相关的普遍适用问题的规范、限值和测试方法。ESD标准IEC(DIN EN) 61340-5-1 提供了针对静电放电 (ESD) 的控制程序的必要管理和技术要求(创建、引入和维护)。
IEC61340-5-1:2016标准是ESD S20.20:2014之外的另一个防静电国际认证标准,IEC61340-5-1:2016标准是对通过ESD S20.20:2014标准更新。
人体放电和发生电击的界限是:
电荷量达到(2~3)×10-7库以上即产生静电电击的放电。如表1所示,电位达3千伏左右即产生静电电击。这是人体静电电容等于或小于标准值 100皮法的时候,即一般取值为90~100皮法的时候。当坐在椅子上或穿薄底鞋或旧皮鞋时,电容大于100皮法, 甚至有时可达数百皮法,此时产生静电电击的界限电位比表1中的值为小。
esd静电防护标准是什么?
esd静电防护标准如下:
1、DINEN61340-5-1静电-第5-1部分:保护电子元件免受静电现象影响-一般要求。
2、DINEN61340-5-1增补1静电-第5-2部分:保护电子元件免受静电现象影响-用户手册。
3、DINEN61340-5-3静电-第5-3部分:保护电子元件免受静电现象影响-对静电放电敏感的元件所用包装分类的特性和要求。
说明
IEC61340-5-1:2007标准是ESD S20.20:2007之外的另一个新的防静电国际认证标准,IEC61340-5-1:2007标准是对通过ESD S20.20:2007标准更新。
欧洲和日本企业会更倾向于IEC61340-5-1标准的认证,对ESDS20.20:2007标准认证的客户,其静电防护体系也可以按IEC61340-5-1:2007标准方便地进行转换。ESD 适用的行业包括电子电气,IT 和通讯以及汽车等。
esd是什么意思
ESD的意思是“静电释放”。ESD是20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以研究静电的产生、危害及静电防护等的学科。因此,国际上习惯将用于静电防护的器材统称为ESD,中文名称为静电阻抗器。
静电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方式多种,如接触、摩擦、电器间感应等。静电的特点是长时间积聚、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他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静电在多个领域造成严重危害。摩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常常造成电子电器产品运行不稳定,甚至损坏。
生产过程中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为静电泄露、耗散、中和、增湿,屏蔽与接地。人体静电防护系统主要有防静电手腕带、脚腕带、脚跟带、工作服、鞋袜、帽、手套或指套等组成,具有静电泄放,中和与屏蔽等功能。
静电防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何环节的失误或疏漏,都将导致静电防护工作的失败。
扩展资料
静电,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还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没有合适的材料将它隔离并传输,很难区分它的正负极所在位置,电压电流的大小无法改变等,采取的手段大多是安装屏蔽罩、或接地线将其释放,达到对其它设备进行防护的目的。
静电可以在绝缘材料中活动和储存能量,在物理学的理论中没有合理地解释这种自然现象。
ESD/EOS的特殊性:
一、静电的产生和积累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所以未加保护也不见得件件产品都会受到ESD/EOS伤害,有一定的偶然性;
二、由于多数情况下ESD/EOS能量都较小,所以受到ESD/EOS伤害的也并不表现为立即报废,有些仅表现为漏电增加,工作不稳定,甚至在出厂测试中一时表现不明显,以后发现问题易归咎为材料不良或设计不良而不自省,因此常使人们认识不到ESD/EOS的危害,抱有侥幸心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ESD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静电
esd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1、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意思是“静电释放”。ESD是20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以研究静电的产生、危害及静电防护等的学科。因此国际上习惯将用于静电防护的器材统称为ESD,中文名称为静电阻抗器。
2、ESD是英文Emergency Shutdown Device紧急停车系统的缩写。这种专用的安全保护系统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它的高可靠性和灵活性而受到一致好评。
3、ESD即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是利用多种内镜用刀(endoknives)切开病变周围黏膜,沿着黏膜下层进行剥离的切除病变的一种治疗方法,适于胃任何部位的无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癌灶,操作简便。
扩展资料清除静电危害方法介绍
加速工艺过程中的泄漏或中和;限制静电的积累使其不超过安全限度;控制工艺流程,限制静电的产生,使其不超过安全值等。
一、侧漏法,这种方法是采取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添加剂等措施,使已产生的静电电荷泄漏、消散、避免静电的积累。
二、中合法,这种方法是采用静电中和器或其他方式产生原有静电极性相反的电荷,使已产生的静电得到中和而消除,避免静电积累。
三、工艺控制法这种方法是在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等方面来取措施,控制静电的产生,使其不起过危险程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sd
ESD是什么意思?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的意思是“静电释放”。ESD是20世纪中期以来形成的以研究静电的产生、危害及静电防护等的学科。因此,国际上习惯将用于静电防护的器材统称为ESD,中文名称为静电阻抗器。
ESD(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造成的破坏和损伤有突发性损伤和潜在性损伤两种。所谓突发性损伤,指的是器件被严重损坏,功能丧失。这种损伤通常能够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测中能够发现,因此给工厂带来的主要是返工维修的成本。
而潜在性损伤指的是器件部分被损,功能尚未丧失,且在生产过程的检测中不能发现,但在使用当中会使产品变得不稳定,时好时坏,因而对产品质量构成更大的危害。
扩展资料:
静电释放带来的问题:
尽管ESD发生时转移的静电总量通常很小(纳库伦级别),然而放电的能量积累在硅片上很小的一个区域内。发生在几个纳秒内的静电释放能产生超过1A的峰值电流,简直可以蒸发金属连线和穿透氧化层。放电也可能成为栅氧化层击穿的诱因。
带来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在于,一旦硅片表面有了电荷积累,它产生的电场就能吸引带电颗粒或极化并吸引中性颗粒到硅片表面。电视屏幕能吸引灰尘就是一个例子。此外,颗粒越小,静电对它的吸引作用越明显。
随着器件关键尺寸的缩小,ESD对更小颗粒的吸引变得重要起来,能产生致命缺陷。为减少小颗粒玷污,硅片放电必须得到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静电释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sd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8:4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81713430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esd静电(esd静电防护标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esd静电(esd静电防护标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