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施工方案
大全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
目录
第一章总则---------------------------------------------------7
第二章土方工程-----------------------------------------------9
第一节排水与降水---------------------------------------------9
第二节挖土(大型土方工程)------------------------------------10
第三节基坑(槽)开挖与围护--------------------------------------11
第四节回填土-------------------------------------------------16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工程------------------------------------------21
第一节灌注桩工程----------------------------------------------21
钻(冲)孔灌注桩
人工挖孔灌注桩
第二节水下混凝土工程------------------------------------------35
第四章地下防水工程--------------------------------------------39
第一节防水混凝土结构------------------------------------------39
第二节水泥砂浆防水层------------------------------------------44
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工程------------------------------------------48
第一节模板工程------------------------------------------------48
木模板(含大夹板)安装与拆除
定型组合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门架支顶
可调式钢管支顶
第二节钢筋工程------------------------------------------------65
钢筋制作
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闪光焊
钢筋电孤焊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
钢筋气压焊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
锥螺纹连接
钢筋冷挤压连接
第三节混凝土工程----------------------------------------105
现场混凝土制备与浇筑
预拌混凝土生产与运输
泵送混凝土
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掺合料(粉煤灰)
第四节厚大体积混凝土工程--------------------------------------132
第六章砌砖工程-----------------------------------------------135
第七章木作工程-----------------------------------------------154
第一节楼梯扶手安装-------------------------------------------154
第八章地面与楼面---------------------------------------------156
第一节基层处理-----------------------------------------------156
第二节整体楼地面---------------------------------------------156
水泥砂浆面层
水磨石面层
第三节板块楼地面---------------------------------------------166
大理石、花岗岩、预制水磨石铺贴
釉面砖、水泥花阶砖、陶瓷锦砖(马赛克)铺贴
第九章门窗工程-----------------------------------------------174
第一节钢窗安装-----------------------------------------------174
第二节铝合金门窗安装------------------------------------------177
第十章装饰工程-----------------------------------------------183
第一节一般抹灰-----------------------------------------------183
一般规定
墙面抹纸筋灰或石灰砂浆
墙面抹水泥砂浆
墙面抹建筑石膏
现浇混凝土楼板顶棚(天花)抹纸筋灰
钢板网顶棚(天花)抹灰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
第二节外墙水刷石---------------------------------------------194
第三节饰面板(砖)工程-----------------------------------------198
墙柱面贴釉面砖
墙柱面贴陶瓷、玻璃锦砖(马赛克)
墙柱面贴饰面板(天然石和人造石板)
干挂饰面板
第四节涂料工程-----------------------------------------------215
一般规定
木材表面施涂中级清漆(士叻)
木材表面施涂硝基清漆(叻架)
混凝土及抹灰表面施涂乳胶漆
第五节喷浆工程-----------------------------------------------227
第六节玻璃工程-----------------------------------------------227
钢、木框扇玻璃及玻璃砖安装
铝合金、塑料框、扇的玻璃安装
第八节吊顶工程-----------------------------------------------234
第十一章屋面工程-----------------------------------------------238
第一节屋面找平层---------------------------------------------238
第二节水泥砂浆刚性防水层--------------------------------------240
第三节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242
第四节涂膜防水层---------------------------------------------246
第五节油膏嵌缝防水-------------------------------------------247
第六节隔热层-------------------------------------------------251
架空大阶砖(或混凝土预制块)
座砌大阶砖隔热层
现浇陶料混凝土
第十二章外脚手架及施工升降机(钢井
架)---------------------------255
第一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255
第二节竹木脚手架----------------------------------------------258
第三节门架式脚手架--------------------------------------------262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
第四节施工升降机(钢井架)安装与拆
除---------------------------266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
第一章总则
1、《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工程,部
分未列入本书一般施工工艺,施工时可按照有关专业规程或参考
其他地区(企业)的有关规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工
艺准则,经分公司主任工程师审批后试行。
2、施工过程中使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应用新型施
工机械及采用新的检测、试验手段,必须经过试验和技术鉴定,
并制定可行的技术措施,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标准补充条文,报公
司审批试行。
3、桩基工程、大型土石方、深基坑支护、大体积砼、大跨
度、转换层、预应力工程、大型钢结构制安、玻璃幕墙、冬期施
工、外脚手架工程及超高顶架搭设、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工程(耐
火隔热、保温、特种混凝土、防腐蚀)、特殊工序(地下防水、
焊接)等特殊部位、结构、工序的施工,必须制订有针对性的技
术措施,报公司审批后方可施工。
4、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颁布的技术标准和
技术规程,以及各种建筑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认真
执行公司有关的施工管理规定。
5、《作业指导书》内容与国家、行业及地方的现行标准、规范有
抵触或不符之处,应按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
规定执行。
6、施工应按施工阶段的设计图纸进行,设计图纸须经会审
后方可投入施工。如发现设计图纸与国家、行业及省市现行设计、
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有抵触之处,应由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等)向设计单位、工程监理或建设单位
反映解决,在未有明确意见前不得施工。
7、施工项目应建立健全技术责任、技术复核、合理化建议管理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
等制度,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编审工作,加强计量、
检测设备的管理。
8、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将具体
的施工准备、工艺标准、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向操作人员进行
交底,尤其是一些重要部位和关键工艺的施工,应有针对性地进
行技术交底,并制订、实施相应的跟踪检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符合标准。
9、操作人员必须领会设计图纸要求和技术交底要求,施工
过程中应自觉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
改。
10、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按现行有关的建筑安
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
11、施工现场应认真做好工程项目质量记录填写、保管和技术档
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使之与工程开工、施工过程、工程竣工同
步。
12、工程完工后,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及时组织施工管
理人员和班组长,总结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操作工艺水平。
第二章土方工程
第一节排水与降水
一、施工准备
1、挖土方前,应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反映的土质和地下水位
情况制定排水或降水方案,并根据方案配置施工机具。
2、基坑(槽)排出的地下水应经过沉淀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后方能排入市政下水道或河沟。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8
二、操作工艺
1、大型土方施工,应在基坑顶四周设置临时排水沟或截水
沟,其截面宜为300~400m(宽)×400mm(深),纵向坡度宜为
0.5%。临时排水沟或截水沟的设置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
合。
2、在地下水位较低和土质较好的情况下,基坑底四周设置
排水沟、集水井,采用明沟排水的方法,必要时可在中间加设小
支沟与边沟连通。排水沟的截面宜为300~400m(宽)×
400mm(深),纵向坡度宜为0.5%。集水井的截面宜为600mm(长)
×600mm(宽)×1000mm(深),@20~30m设一个。基坑底地
下水由排水沟流入集水井,然后用高扬程潜水泵排走。
3、当地下水较大而土质属细砂、粉砂土时,基坑挖土容易
产生流砂现象,需用围蔽截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等方法。
4、围蔽截水的施工方法可以选择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排桩、
地下连续墙、定喷桩幕墙、旋喷桩、深层搅拌桩等,其可根据施
工地形、水文地质资料和施工方法等确定,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
确定。
5、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应根据挖土的深度和规
模,选择钻孔集水井降水或轻型井点降水,其井点的布置数量和
形式,要根据含水层渗透系数和涌水量计算确定,并相应配套抽
水设备。
三、施工注意事项
1、抽水设备的电器部分必须做好防止漏电的保护措施,严
格执行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开关三项要求。施工现场电线应架
空拉设,用三相五线制。
2、在土方开挖后,应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坑底500mm以
下,防止地下水扰动基底土。
3、在降水过程过程中,应防止相邻及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
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建设单位协商,
对原建筑物地基采取回灌技术等防护措施。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9
第二节挖土(大型土方工程)
一、施工准备
1、挖土前,有阻碍施工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上及地下有
关的管线(包括电力、通讯、给水、排水、煤气、供热等)、树
木、坟墓等要取得详细资料,并安排拆除或搬迁。
2、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和机械上下设施等应事
先勘查,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工作。
3、在施工现场修筑汽车行走的便道,坡度不应大于1∶5.5,
其路面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砾)石或石粉。土方工程机械,其
施工坡度最大在控制在1∶3之内,轮胎式机械坡度还要缓一些。
4、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制
定。考虑使用时间长短,根据工程地质、地下水位、挖方深度和
地面荷载情况,通过计算并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
定。
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值表2-1
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1∶1.25~1∶1.5
一般粘性土坚硬1∶0.75~1∶1
硬塑1∶1~1∶1.25
碎石土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1∶0.5~1∶1
充填砂土1∶1~1∶1.5
注:1、本表适用于时间较长(超过一年)的临时道路、临时工
程的挖土。
2、岩石边坡坡度根据岩石性质、风化程度、层理特性和挖
土深度确定。
二、工艺流程
放线→挖土、挖基坑周边地面截(排)水沟→修边坡→维护
坡面→挖土至坑底面设计标高并验槽→挖基底周边排水沟、基底
找平。
三、操作工艺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0
1、大型土方机械开挖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在高
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体之下“偷岩”(无坡脚或负坡脚)作
业。深基坑每挖1m左右即应检查通直修边,随时修正偏差。在
挖方边坡上如发现有危岩、孤岩、古滑波等土体或导致岩(土)
体向挖方一侧滑移的软弱夹层、裂隙时,应及时清除和采取相应
措施,以防止岩(土)体崩塌与下滑。
2、在滑坡地段挖方时,应详细了解地质资料,从挖土的方
向和手段制定方案,防止滑坡发生。
3、在软土地区设桩密集的场地内开挖深基坑时,邻近四周
不得有振动作用。挖土宜分层均匀进行,并应注意基坑土体的稳
定,加强土体变形监测,防止由于挖土过快或边坡过徒使基坑中
卸载过速、土体失稳等原因而引起的桩身上浮、倾斜、位移、断
裂等事故。
4、基坑开挖接近坑底标高时,应尽量保护好地基土结构,
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使用挖土机开挖(正铲或反铲)时,可在
设计开挖标高以上保留30cm的土层暂时不挖。所有预留厚度应
在基础施工前用人工挖除。
5、土方边坡的加固(包括填方、排水沟和截水沟等的边坡),
应遵照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第三节基坑(槽)开挖与围护
一、施工准备
材料
钢筋混凝土原材料。
围护材料、各种钢、木板枋材。
作业条件
⑴建筑物位置的标准轴线桩、水平桩及灰线尺寸,已经过复
核。
⑵在基坑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地质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1
资料和地下水位对基坑开挖的影响,确定基坑开挖的围护方案,
以保证基坑作业顺利进行。
⑶决定挖土方案,包括开挖方法、挖土顺序、堆土弃土位置、
运土方法及路线等。
⑷障碍物和地下管道已进行处理或迁移。
⑸排水或降水的设施准备就绪。
二、工艺流程
放线→分层开挖→修边(坡)→基(槽)底整平→基(槽)底预留
土层→基(槽)底找平.
三、操作工艺
1、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挖
方深度不超过下列规定时,可以考虑不放坡和不加支撑。
密实、中等密实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1.0m;
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1.25m;
硬塑、可塑的粘土——1.5m;
坚硬的粘土——2m。
2、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槽)
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土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边坡,其边
坡坡度应符合表2-2的规定。
超过5m深度的基坑(槽)和管沟开挖时,其边坡坡度应根
据土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计算确定。
3、当基坑(槽)必须设置坑壁支撑时,应根据开挖深度、
土质条件、地下水位、施工时间长短、施工季节和当地气象条件、
施工方法与相邻建(构)筑物等情况进行设计和选择,一般上述
条件均有利于施工的,可采用断续垂直支撑、断续水平支撑和连
续垂直支撑、连续水平支撑等方法,可参考表2-3。当深度较大
和土质复杂时,必须选择有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一般应由相应
资质的一级设计单位负责设计。按省建委有关文件,也可由公司
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通过认真周密的设计并制定方案,但须经公司
总工程师审定后方能实施。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2
深度在5m内的基坑(槽)管沟边坡的最大坡度表2-2
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
坡顶无荷
载
坡顶有静
载
坡顶有动
载
中密的砂土1∶1.001∶1.251∶1.50
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
为砂土)
1∶0.751∶1.001∶1.25
中密的碎石类土(填充物
为砂土)
1∶0.501∶0.671∶0.75
硬塑的轻亚粘土1∶0.671∶0.751∶1.00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1∶0.331∶0.501∶0.67
老黄土1∶0.101∶0.251∶0.33
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1.00————
注:静载指堆土或材料等。动载指机械挖土或汽车运输作业等。
基坑(槽)加固支撑选用表表2-3
土的情况基槽开挖
深度
(m)
支撑形式
天然湿度的粘土类,地下水
很少。
3以内断续支撑
天然湿度的粘土类,地下水
很少
3~5连续支撑
松散和湿度很高的土——连续支撑
松散和湿度较高的土,地下
水很多且有液化现象
——如未用降低水位措
施则用板桩加支撑
注:本表适用于贫雨地区或少雨季节施工。
5、采用钢(木)板桩、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或灌注桩作坑壁
支撑时,其构造或是否加设锚杆应按设计方案的规定。施工中应
经常检查,如发现有变形、沉降等现象,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以及通知设计人员。在雨期更应加强检查。
6、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用坑壁支撑时,其施工和验
收要求应按设计图和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7、基坑(槽)底部开挖宽度应根据基础或防水处理施工工
艺决定。
混凝土基础或垫层需支模者,每边增加工作面0.3m;需用防
水涂料(卷材)或防水砂浆做垂直防水(潮)层时,增加工作面
1~1.2m。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3
8、管沟底部开挖宽度(有支撑者为撑板间的净宽),除管道
结构宽度外,每侧增加工作面宽度,可参照表2-4采用。
管沟底部每侧工作面宽度表2-4
管道结构宽度
(mm)
每侧工作面宽度(mm)
非金属管道金属管道或砖沟
200~500400300
600~1000500400
1100~1500600600
1600~2500800800
注:1、管道结构宽度:无管座按管身外皮计;有管座按管座外
皮计;砖砌或混凝土按管沟外皮计。
2、沟底需增设排水沟时,工作面宽度可适当增加。
9、在原有建(构)筑物邻近挖土,如深度超过原建(构)
筑物基础底标高,其挖土坑(槽)边与原基础边缘的距离必须大
于高差的1~2倍(土质好时可取低限),并对边坡采取保护措施;
如对旧有建(构)筑物基底有影响时,必须提请有关部门有建(构)
筑物基础变形、沉陷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
10、基坑(槽)和管沟的土方完成后应排干积水和清底,及
时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11、基坑(槽)和管沟挖土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对
于个别超挖处,应使用石粉、碎石填补,并应夯实至要求的密实
度。在天然地基或重要部位超挖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同意的补填
方法(若采用低强度等级素混凝土等)去填补,并办好签证手续。
12、采用天然地基的基础,挖至基坑(槽)底时,应会同甲
方、质量监督站和设计人进行验槽。如缺乏地质资料或土质复杂
的情况,必须进行钎探。钎探布置设计未规定时,可按表2-5执
行。
钎探可采用人力或机械进行。钢钎可选用φ22~25mm圆钢制成,
长1.8~1.3m,钎尖呈60°锥状,用锤重3.6~4.5kg,落锤高度
500~700mm,将钢钎垂上打入土中,每打入300mm记录一次锤
击数,最后将钎探记录和结果分析对照天然地基情况而作出鉴
定,如设计人提出也可使用轻便触探器进行试验。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4
钎探后的孔要填灌中砂至密实状态。
钎探排列表表2-5
槽宽
(mm)
排列方式及图示间距(m)深度(m)
小于800中心一排1.51.5
800~2000两排错开1.51.5
大于2000梅花型1.52.0
柱基梅花型1.5~2.01.5并不短于
短边
13、挖方的弃土或放土,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与排水,当
土质良好时,应距槽沟边缘0.8m以外堆放,且高度不宜超过
1.5m。在软土地区,不得在挖方上侧放土。
14、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按施工组织设
计或方案规定施工。
15、土方工程一般不宜在雨天进行。在雨季施工时,工作面
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地完成,并应切实制订雨季施工的安全
技术措施。
16、土方边坡的加固(包括填方、排水沟和截水沟等边坡),
应按土质、地下水位情况,并结合施工周期和季节制定保护方案。
17、为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机械挖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保
留200~300mm左右,以后用人工挖平清底;如人工挖土后不能
立即修筑基础或铺设管道时,也应保留150mm厚的土层暂时不
挖。所有预留厚度应在基础施工前用人工挖除。
四、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基坑、基槽和管沟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土方工程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6。
土方工程允许偏差项目表2-6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
方法
桩基基
坑
挖方场地
平整排水
地(路)
面基层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5
基槽管
沟
人
工
施
工
机
械
施
工
沟
标
高
0~-50±50±1000~-500~-50用水准仪检查
长
度
宽
度
>0>0>00~+1
00
/用经纬仪、线和
尺量检查
边
坡
偏
徒
不应不应不应不应/观察或用坡度
尺检查
表
面
平
整
////20用2m靠尺和楔
形塞尺检查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在(路)
面的基层。
五、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基坑开挖,在有水平标准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标桩间的
距离≤3m,以防基底超挖。
⑵在软土地层开挖桩基承台基坑时,应按工程桩施工顺序流
水作业,以保证桩身强度达到70%以上时才开挖基坑。挖方要对
称进行,高差不应超过0.8m,防止软土滑陷而发生桩身位移。
⑶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必须有措施、有方案。地质资料反
映有细砂粉土、中粗砂层的工程项目,必须有截水、降水等有效
防止流砂的措施。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
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⑵土方开挖前,应对周围环境进行普查,清除安全隐患。对
邻近设施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产品保护
⑴对定位桩、水准点等应注意保护好,挖运土时不得碰撞。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6
并应定期复测,检查其可靠性。
⑵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后应有措施,
避免塌陷。
⑶挖土需要的支护结构,在基础施工的全过程要做好保护,
不得任意损坏或拆除。
第四节回填土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回填土:且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回填土内不得
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⑵石屑:不应含有有机杂质。
⑶填土材料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并
办好签证手续)和爆破石碴;可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的填料。
碎块草皮和有机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
方。
4)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
区,经处理其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
位。
5)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土、流动状态的泥炭土和有机质含
量大于8%的粘性土等,不得用作填方材料。
2、作业条件
⑴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
⑵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
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
⑶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
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7
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应通过
压实测定确定。
⑷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
合格)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
再进行。
⑸在建(构)筑物地面以下的填方,若填筑厚度小于0.5m,
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若填筑厚度小于1m,应清除树墩
及割去长草。
⑹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
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
二、操作工艺
1、当填方基底为积土或耕植土时,如设计无要求,可采用
推土机或工程机械压实5~6遍。
2、填筑粘性土,应在填土前检验填料的含水率。含水量偏
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可
预先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
3、使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
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当使用振动辗压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
厚度的3/4)。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
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
若填方场内有打桩或其他特殊工程时,块(漂)石填料的最大
粒径不应超过设计要求。
4、填料为砂土或碎石土(充填物为砂土)时,回填前宜充
分洒水湿润,可用较重的平板振动器分层振实,每层振实不少于
三遍。
5、回填土应水平分层找平夯实,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
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的性能参照2-7选定。
6、路基和密实度要求较高的大型填方,宜用振动平辗压实。
使用自重8~15t的振动平辗压实爆破石碴类土时,铺土厚度一般
为0.6~1.5m,宜先静压,后振压。辗压遍数应由现场试验确定,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8
一般为6~8遍。
7、墙柱基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侧对称同时进行。两侧回
填高差要控制,以免把墙挤歪;深浅两基坑(槽)相连,应先填
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
8、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
其搭接长度应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少
于1m。
填方分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表2-7
压实机
具
每层铺土厚度
(mm)
每层压实遍数
(mm)
平辗200~3006~8
羊足辗200~3508~16
蛙式打夯机200~2503~4
人工打夯不大于2003~4
注:1、辗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
2、当用5t、8~10t、12t压路和辗压时,每层铺土厚度分别
为0.25、0.4m,压实10~12、8~10、4~6遍。
3、当用功率(kw)60以下的履带式推土机辗压时,每层铺
土0.2~0.3m,压实6~8遍。
9、挡土墙背的填土,应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土,如石屑或掺
入碎石等,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滤水层和排水盲沟。
10、混凝土、砖、石砌体挡土墙,必须在混凝土或砂浆达到
设计强度后才能回填土方,否则要作护壁支撑方案,以防挡土墙
变形倾复。
11、管沟内填土,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回填和夯实。填土
超过管顶0.5m厚时,方准用动力打夯,但不宜用振动辗压实。
12、对有压实要求的填方,在打夯或辗压时,如出现弹性变
形的土(俗称橡皮土),应将该部分土方挖除,另用砂土含砂石
较大的土回填。
13、采用机械压实的填土,在角隔用人工加以夯实。
人工填土,每层填土厚度为150mm,夯重就为30~40kg;每层厚
度为200mm,夯重应为60~70kg。打夯要领为“夯高过膝,一夯
压半夯,夯排三次”。夯实基坑(槽)、地坪,行夯路线由四边开
始,夯向中间。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9
14、填方基土为杂填土,应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基,并妥善处
理基底下的软硬点、空洞、旧基及暗塘等。
填方基土为软土,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如设计无
要求时,应按现行规范的规定施工。
15、每层填土压实后都应做干容重试验,用环刀法取样,基
坑每20~50m长度取样一组(每个基坑不少于一组);基槽或管
沟回填,按长度20~50m取样一组;室内填土按100~500m2取样
一组;场地平整按400~900m2取样一组。
采用灌砂(或灌水)法取样时,取样数量可较环刀法适当减
少,并注意正确取样的部位和随机性。
三、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⑵回填土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⑶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确定压实的干密
度,应有90%以上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不得大于0.08g/cm3,
且应分散不得集中。
允许偏差
见表2-8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表2-8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柱基、基
坑基槽、
管沟排水
沟
填方、场地平
整
地
(路)
面基
层
人工
施工
机械施
工
标高0~-50±50±1000~-5
0
用水平议检查
表面平
整
///20用2m尺和木塞形
塞尺检查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做地(路)面
的基层。
四、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0
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
⑵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
⑶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
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⑷管沟下部、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
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⑸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
成,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现场应有防雨和排
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
⑹路基、室内地台等填土后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
沉降变化,稳定后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产品保护
⑴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有关轴线和水准高程桩点,防止碰撞
下沉。
⑵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砂浆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受损
坏时方可进行回填作业。
⑶已完成的填土应将表面压实,路基宜做成一定的坡向排
水。
⑷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造成一侧压力,不平衡,破坏基础
或构筑物。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1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工程
第一节灌注桩工程
钻(冲)孔灌注桩
一、施工准备
材料
⑴水泥:宜用425号或5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
格证并经试验合格。
⑵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⑶碎石:粒径10~40mm,含泥量不大于2%。
⑷钢筋:品种和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和
按规定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若为进口钢材须有进口商检证及化
学成分分析报告)。
作业条件
⑴施工前应作场地查勘工作,如有架空电线、地下电缆、给
排水管道等设施,妨碍施工或对安全操作有影响的,应先作清除、
移位或妥善处理后方能开工。
⑵施工前应做好场地平整工作,对不利于施工机械运行的松
散场地,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场地要采取有效的排水
措施。
⑶应具备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资料、经会审确定的施工图
纸、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各种原材料及其抽检试验报告、混凝
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以及有关资料。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2
⑷施工机械性能必须满足成桩的设计要求。
二、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埋设护筒→钻机就位、泥浆制作→冲击(或冲抓机、
旋转、潜水钻)成孔→抽渣→补浆→检孔→清孔→检查沉渣→安
放钢筋笼→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
三、操作工艺
1、场地平整后放线定桩位,定位后要在每个桩位中心点打
入一条φ16×800mm的钢筋做桩位标记,并用混凝土固定好。桩
位放线后会同有关人员对轴线桩位进行复核,并办好复核记录签
证。轴线桩位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2、护筒应按下列规定设置
⑴护筒一般用4~8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高度为1.5~2m。
钻孔桩的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100mm;冲孔桩的护筒内径
应比钻头直径大200mm。护筒的顶部应开设1~2个溢浆口,并
高出地面0.15~0.30m。
⑵护筒有定位、保护孔口和维持水位高差等重要作用。护筒
位置要根据设计桩位,按纵横抽线中心埋设。埋设护筒的坑不要
太大。坑挖好后,将坑底整平,然后放入护筒,经检查位置正确,
筒身竖直后,四周即用粘土回填,分层夯实,并随填随观察,防
止填土时护筒位置偏移。护筒埋好后应复核校正,护筒中心与桩
位中心应重合,偏差不得大于50mm。
⑶护筒的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
宜小于1.5m,并在保持孔内泥浆液面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
3、作护壁和排碴用的泥浆,其制作及其性能要求应符合下
列规定:
⑴⑸在粘性土中成孔时应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循环
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1.3。
⑵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应制备泥浆(冲孔桩可
在孔中投入泥团造浆),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2~1.3。
⑶在砂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比重应加大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3
至1.3~1.5。
⑷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8%;胶体
率不大于90%。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胶
体率。
4、泥浆池沉淀池的池面标高应比护筒低0.5~1m,以利泥浆
回流畅顺。泥浆池和沉淀池的位置要合理布局,不得妨碍吊机和
钻机行走。泥浆池的容量为每孔的排渣量,沉淀池的容量应为每
孔排渣量的1.5~2倍。
5、应派专人清除泥浆沟槽的沉淀物,保证不淤塞。沉淀池
及泥浆池的沉积物应经常清除,多余的泥浆要及时排出基坑。
钻具和钻头可按下列规定选用:
⑴在一般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以及砂土中,宜采用笼式
钻头。
⑵在砂卵石层、强风化层中,可用镶焊硬质合金刀头的笼式
钻头。
⑶遇孤石或旧基础时,可用带硬质合金刀的筒式钻头。
⑷在硬岩中,可用牙轮钻头。
⑸冲孔桩一般采用十字形冲击钻头。冲击钻头分冲孔钻头、
冲岩钻头、修孔钻头、扩孔钻头。钻头的直径与设计桩径相比,
冲孔钻头、冲岩钻头小50~80mm;修孔钻头大10~20mm;扩孔
钻头大60~100mm。冲击钻头必须设置打捞环。
7、钻机钻进时,应根据土层类别、孔径大小、钻孔速度及
供浆量来确定相应的钻进速度,钻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在淤泥和淤泥质土层中,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严格控制
钻进速度,一般不宜大于1m/min;在松散砂层中,钻进速度不
宜超过3m/h。
⑵在硬土层中或在岩层中的钻进速度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
准。
8、冲击成孔应遵守下列规定:
⑴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如表土为淤泥、松散细砂等软弱土层,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4
可加粘土块夹小片石,反复冲击造孔壁,保证护筒的稳定。
⑵必须保证泥浆的供给,使孔内浆液稳定。
⑶在各种不同的土层和岩层中钻进时,可按表3-1的施工要
点进行。
钻(冲)孔灌注桩施工要点表3-1
适用土层施工要点效果
在护筒刃脚下
2m以内
小冲程1m左右,泥浆比
重1.2~1.5,软弱层投入
粘土块夹小片石
造成坚实孔壁
粘土或粉质粘
土层
中小冲程1~2m,泵入清
水或稀泥浆,经常清除钻
头上的泥块。
提高钻进效率
粉砂或中粗砂
层
中冲程1~3m,泥浆比重
1.2~1.5,投入粘土块,勤
冲勤掏渣。
反复冲击,造成坚实
孔壁,防止坍孔。
砂卵石层中、高冲程2~3m,泥浆
比重1.3~1.5,投入粘土
块,勤掏渣。
提高钻进效率
基岩高冲程3~4m,泥浆比重
1.3左右,勤掏渣。
加大冲击能量,提高
钻进效率。
软弱土层或塌
孔回填重钻
小冲程反复冲击,加粘土
块夹小块石,泥浆比重
1.3~1.5。
造成坚实孔壁
⑷YKC反复式冲孔桩机的特点是冲程较固定,冲击频率高,
施工时也应参照表3-1中的施工要点,如需提高冲击能量,也可
调节冲程或改换不同形式和重量的冲击钻头。
⑸开始钻基岩时应低锤密击或间断冲击,以免偏斜。如发现
钻孔偏斜,应立即回填片石至偏孔处上部0.3~0.5M,重新钻进。
⑹遇弧石时可适当抛填硬度相似的片石,用重锤冲击,或重
低冲程交替冲击。将大弧石击碎挤入孔壁。
⑺必须准确控制松绳长度,避免打空锤。一般不宜用高冲程,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5
以免扰动孔壁,引起坍孔、扩孔或卡钻事故。
⑻应经常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卡扣松紧程度、转向装置
是否灵活,以免掉钻。
⑼应经常检查冲击钻头的磨损情况,如磨损过大,切削角不
符合要求时要及时更换修理,以提高钻进效率和防止夹钻、卡钻
等事故。
9、钻孔桩钻进过程中若发现斜孔、弯孔、缩颈、塌孔或沿
护筒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陷等情况,应停止进钻,经采取下列有
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⑴当钻孔倾斜时,可反复扫孔修正,如纠正无效,应在孔内
回填粘土或风化岩块至偏孔处上部0.5m,再重新钻进;
⑵钻进中如遇塌孔,应立即停钻,并回填粘土,待孔壁稳定
后再钻;
⑶护筒周围冒浆,可用稻草拌黄泥堵塞漏洞,并压上一层泥、
砂包。
10、冲孔桩施工若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钻处理。
⑴产生斜孔、弯孔和缩孔时,应停钻抛粘土块夹片石至偏孔
开始处以上0.5~1m,重新钻进、不得用冲孔钻头修孔,防止卡
钻;
⑵钻进中如遇塌孔,应立即停钻,回填夹片石的粘土块,加
大泥浆比重,反复冲击造壁及钻进;
⑶沿护筒周围冒浆、造成孔口坍塌地表沉陷时,应立刻停钻
并防止钻机倾倒,及时在护筒外围回填粘土(用稻草拌和);并
加以夯实,必要时压上一层泥、砂包后方可继续钻进。
11、若遇卡钻、掉钻,应按下列方法处理:
⑴卡钻时应交替紧绳、松绳,将钻头缓缓吊起,不得硬提猛
拉,必要时可使用打捞钩、千斤顶等铺助工具助提;
⑵掉钻时应立即打捞,用打捞钩钩住钻头预设的打捞环,把
钻头提上来。
12、桩孔排碴可采用泥浆循环或抽碴筒排碴等方法。如采用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6
抽碴筒排碴,在钻进4~5m深后,每钻进0.5~1m应抽碴一次,
并及时补给泥浆。
13、钻大孔时可分级成孔,第一级钻头直径宜为第二级钻头
直径的0.6~0.8m倍。
14、冲孔入岩后,每钻进200mm要取一次岩样,并妥善保
存,以便终孔验证。钻孔桩入岩后宜每钻进100mm取一次岩样。
15、钻孔桩清孔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⑴对以原土造浆的钻孔,钻到设计后,可使钻头空转不进尺,
循环换浆,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左右;
⑵对于土质较差的砂土层和砂夹卵石层,清孔后孔底泥浆比
重宜为1.15~1.25m左右;
⑶清孔后的孔底沉碴厚度,端承桩不得大于50mm,或不大
于设计规定值;摩擦桩不得大于200mm。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
必须复测沉碴厚度,沉碴超过规定者,必须重新清孔,符合规定
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冲孔桩清孔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⑴孔壁土质较好,不易塌孔者,可用空气吸泥机清孔。
⑵孔壁土质较差者,可用泥浆循环或抽碴筒抽碴清孔。清孔
后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5~1.25m左右,粘度≤28s,含砂率≤10%;
⑶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孔内浆液
面的稳定;
⑷清孔后孔底沉碴允许厚度应符合本章第15条的有关规
定。
17、钻(冲)孔桩钢筋笼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钢筋净距必须大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3倍以上;
⑵加筋箍应在主筋外面,主筋一般不设弯钩,钢筋头也不得
内园弯曲,以免阻碍导管工作;
⑶主筋的搭、焊接应互相错开,35倍钢筋直径区段范围内
的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一半;
⑷钢筋笼外径应比钻(冲)孔设计直径小140mm;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7
⑸钢筋笼内径应比导管接头处的外径大100mm以上;
⑹钢筋笼的主筋净保护层不宜小于70mm,其允许偏差为±
20mm;
⑺钢筋笼制作还应执行有关规范要求。
18、钻(冲)孔桩钢筋笼吊运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扭转、
弯曲。安装钢筋笼时,应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避免
碰撞孔壁。钢筋笼下沉到设计位置后,应立即固定,防止移动。
钢筋笼不到孔底者,为防止灌注混凝土时上浮,通常可设3~4
条伸到孔底之主筋作为锚固,也可将钢筋笼与孔口护筒临时焊
接。
19、钻(冲)孔桩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长度以5~8m为宜,
两段钢筋笼连接时可采用单面搭接焊,也可采用绑扎和点焊,但
其接头应按本章第17条的有关规定设置。
20、钻(冲)孔桩钢筋笼安装完毕,应会同建设、设计单位
和质监部门对该桩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灌注水下混
凝土,其间歇时间不宜超过4h。灌注前应按本章第15条规定复
测沉渣厚度。
21、水下混凝土拌和物应符合本章第二节操作工艺第1条有
关规定。
22、导管的构造和使用应符合本章第二节操作工艺第2条
有关规定。
23、灌注水下混凝土应遵守本章第二节操作工艺第3条有关
规定。
三、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灌注桩用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
工规范的规定。
⑵成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以摩擦为主的桩,沉碴厚度
不得大于200mm;以端承为主的桩,沉碴厚度不得大于50mm。
⑶实际浇注混凝土量严禁小于计算体积。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8
⑷灌注后的桩顶标高及浮浆的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
工规范的规定。
允许偏差
见表3-2
钻(冲)孔灌注桩允许偏差表3-2
项目允许偏差
(mm)
钢
筋
笼
主筋间距±10
箍筋间距
笼直径
笼长度
±10
±10
±100
桩
的
位
置
偏
移
泥浆护
壁成孔
灌注桩
垂直于桩
基中心线
1~2条桩,单排桩,群桩,
基础的边桩
D/6且≯
200
沿桩基中
心线
条形基础的桩,群桩基
础的中间桩
D/4且≯
300
套管成
孔灌注
桩
1~2条或单排桩70
3~20条桩基的桩D/2
桩数多于
20条
边缘桩D/2
中间桩D
垂直度H/100
注:D为桩的直径,H为桩长。
四、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预防坍孔
1)在松散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选用较大比重、
粘度、胶体率的优质泥浆,或投入粘土掺片石低锤冲击。使粘土
块、片石挤入孔壁。
如地下水位变化过大,应采取加高护筒、增大水头等措施。
严格控制冲程高度。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9
⑵预防钻孔漏浆。
加稠泥浆或投入粘土,慢速转动,或在回填土内掺片石,反
复冲击,增强护壁。
⑶预防桩孔偏斜
1)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
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同一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2)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必须在钻架
上增添导向架,控制钻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向下钻
进。
3)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吊住钻杆控制进尺,低
速钻进,或回填片石,冲平后再钻进。
⑷预防梅花孔
1)经常检查转向装置是否灵活。
2)选用适当粘度和比重的泥浆,适时掏碴。
3)用低冲程时,隔一段时间要换高一些的冲程,使冲击钻
头有足够的转动时间。
⑸预防钢筋笼放置与设计要求不符、钢筋笼变形、保护层不
够、深度位置不符合要求。
如钢筋笼过长应分段制作,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再分段焊接。
钢筋笼在运输和吊放过程中,每隔2~.5m设置加强箍一道,
并在钢筋笼内每隔3~4m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劲架,在
钢筋笼吊放孔时再拆除。
3)在钢筋笼周围主筋上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混凝土垫块,混
凝土垫块根据保护层的厚度及桩径设计。
4)清孔时应把沉碴清理干净,保证实际有效孔深满足设计
要求。
5)钢筋笼应垂直缓慢放入孔内,防止硬撞孔壁。钢筋笼放
入孔内后,要采取措施,固定好位置。
6)对在运输、堆放及吊装过程中已经发生变形的钢筋笼,
应进行修理后再使用。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0
⑹预防断桩
混凝土塌落度应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控制。
2)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搅拌机,保证混凝土搅拌时
能正常运转,必要时应有备用搅拌机一台,以防万一。
3)边灌混凝土边拔导管,做到连续作业,一气呵成。灌注
时勤测混凝土顶面上升高度,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避免导管
埋入过深或导管脱离混凝土面。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清除施工的地下障碍物,整平施工场地,认真查清地下管
线,给排水管道等情况。
⑵冲、钻孔机施工时,司机应思想集中,服从指挥,并不得
随意离开岗位。
⑶冲、钻孔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以便防止冲、钻机突然倾
倒或钻具突然下落而发生伤亡事故。
⑷施工现场安全用电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
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2)电器安装后经经验合格后方准接通电源使用。
3)多机作业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机和一闸多用。
4)施工现场电线、电缆必须按规定架空,严禁拖地和乱拉
乱搭。
产品保护
⑴混凝土灌注标高低于地面标高的桩孔,灌注混凝土完毕要
立即回填砂石至地面标高。严禁用大石、砖墩等大件物件回填桩
孔。
⑵桩养护期间,严禁汽车、吊机、桩机等大型机械辗压桩位。
严禁把桩体作锚固桩使用。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1
挖孔灌注桩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水泥:宜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并有
出厂合格证并经试验合格。
⑵砂: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⑶石子:碎石,粒径10~50mm,含泥量不大于2%。
⑷钢筋: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及按
规定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进口钢材需先经化学成分试验,合格
后方可用于该工程)。
⑸垫块:采用预制混凝土或砂浆垫块。
⑹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并通过试验确定。
2、作业条件
⑴施工场地,必须做好“三通一平”。并根据现场情况,有
条件的先做地面混凝土垫层,以利施工。现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
集水井,桩孔中抽出积水,经沉淀后并符合环保要求方可排入下
水道。施工现场的出土路线应畅通。
⑵按施工图纸准确放线,放出桩位中心线和桩径,并认真进
行技术复核,经有关部门办理签证手续,才能开挖桩身土方。
⑶挖桩前,要把桩中心位置向桩的四边引出四个桩心控制
点,用牢固的木桩标定。
⑷施工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应逐孔全面检查施
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技术管
理在思想、组织、措施都得到落实。
⑸专人负责按桩位编号,做好桩孔的垂直中心线、轴线、桩
径、桩长和基岩土质的记录;钢筋笼和桩身混凝土等隐蔽验收记
录,并在完工后整理编册分送有关单位并送技术部门存档。
⑹护壁模板分节的高度视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可用50~
100cm。每节模板安装,应设专人严格校核中心位置及护壁厚度,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2
可用十字架对准轴线标记,在十字交叉中心悬吊垂球,复核模板
位置,保证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可用木楔打入土中支撑模板,
稳定位置,防止捣混凝土时模板发生位移。
⑺现场制作的钢筋笼,应执行有关规范要求。
二、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开挖桩孔→支护壁模板→浇护壁混凝土→拆除模板
(以上四工序循环进行直至设计深度)→安装钢筋笼→浇灌桩身混
凝土。
三、操作工艺
1、挖孔
⑴第一节孔圈护壁应比下面的护壁厚100~150mm,并应高出现
场地面200~250mm或按设计要求,上下护壁间的搭接长度不得
少于50mm。
⑵为保证护壁混凝土的整体性,视护壁土质情况。须用φ8钢
筋均匀布置作拉结筋,以免脱节下沉,如设计有护壁大样图,应
按设计要求施工。
⑶浇灌护壁混凝土时,用敲击模板及竹杆和木棒插实方法。
不得在桩孔水淹没模板的情况下灌注混凝土。根据土质情况,尽
量使用速凝剂,尽快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
现象,及时加以堵塞或导流,防止孔外水通过护壁流入孔内,保
证护壁混凝土强度及安全。
⑷护壁混凝土的内模拆除,根据气温等情况而定,一般可在
24h(小时)后进行,使混凝土有一定强度,以能挡土。
⑸当第一节护壁混凝土拆模后,即把轴线位置标定在护壁
上,并用水准仪把相对水平标高画记在第一圈护壁内,作为控制
桩孔位置和垂直度及确定桩的深度和桩顶标高的依据。标定的轴
线位置和相对水平标高应经常检查复验。
⑹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所挖孔的地质情况,并要勤检查,注意
土层的变化,当遇到流砂、大量地下水等影响挖土安全时,要立
即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方可继续深挖。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3
⑺如遇流动性淤泥或流砂时,孔壁应采用钢护筒施工。对较
易塌方施工段要即挖、即校对、即验收、即灌注护壁混凝土。要
保证混凝土密实度,避免渗漏。
⑻对少量流砂的桩位,先将附近无流砂的桩孔先挖深,使其
起集水井作用,集水井应选在地下水流的上方,用水泵抽水时,
将桩孔和附近的地下水位降至井底下,使井底部免除水淹状态下
施工。
⑼由于大量抽出地下水而影响场地邻近原有建(构)筑物,造
成基础、地台下沉时,要立即在抽水井孔附近设立灌水点(管)或
利用已开挖但未完成桩位灌水,以保持水压平衡与土体稳定。
⑽发现流砂层,应减少每节护壁高度,可用30~50cm。混
凝土应加速凝剂,加快凝固速度。
(11)处理流砂的桩基,力争在枯水期将流砂桩位处理完毕,
以免在雨季期地下水位上升,动水压力大而增加施工困难。
(12)桩端入岩,风钻难于作业时,可采用无声破碎方法进行。
若用炸药小爆破形式,要订出爆破方案,经有关部门(公安局)批
准。孔内爆破时,现场其它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离,严格按
爆破规定进行操作。
(13)做桩端放大脚(扩脚)时,应及时通知建设、设计单位和质
监部门对孔底岩样进行鉴定,经鉴定符合要求后,才进行扩底工
作。终孔时,必须清理好护壁污泥和桩底的残渣杂物浮土,清除
积水,经建设和质监部门同意验收,并办理好签证手续。最后迅
速组织浇灌桩芯混凝土,以免浸泡使土层软化。
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⑴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
防止变形。
⑵钢筋笼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保护层厚
度,可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绑扎在钢筋笼外侧的设计位置上。
⑶吊放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灌注混凝土时,应采
取措施,按设计标高固定钢筋笼位置。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4
⑷钢筋笼过长需分段接驳者,其连接焊缝及接头数量应符合
国标GB50204─92的要求。
⑸钢筋笼制作的允许偏差,参照挖孔桩施工允许偏差表(3─
3)。
3、浇灌混凝土
⑴桩体混凝土要从桩底到顶标高一次完成、如遇停电等特殊
原因,必须留施工缝时,可在混凝土面周围加插适量的短钢筋。
在灌注新的混凝土前,施工缝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
离物质。
⑵灌注桩身混凝土,必须用溜槽及串筒离灌注面2m以内下
落,不准在井口抛铲或倒车卸料,以免混凝土离析,影响混凝土
整体强度。
⑶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进入,不能有超过
50mm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混凝土表面积水层用导管吸
干,方可灌注混凝土。如渗水量过大(>1m3/h)时,应按水下混凝
土操作规程施工。
⑷混凝土边灌注边插实,宜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人工插实相
结合的方法,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
⑸在灌注桩身混凝土时,相邻10m范围内的挖孔作业停止,
并不得在孔底留人。
⑹灌注桩身混凝土时应留置试块,每条桩不得少于一组(三
件),及时提供试验报告。
四、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混凝土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
规范的规定。
⑵桩芯灌注混凝土量不得小于计算体积。
⑶灌注混凝土的桩顶标高及浮浆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
施工规范的规定。
⑷成孔深度和终孔基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5
⑸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
标准的规定。
⑹钢筋焊接接头,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2、基本项目
⑴混凝土制作必须按照混凝土配合比下料,严格控制用水
量。
⑵灌注混凝土时,必须随灌随振,每次灌注高度不得大于
800mm。
⑶钢筋笼的主筋搭接和焊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焊接
应互相错开,35倍钢筋直径区段范围内的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
总数的一半。
⑷钢筋笼加劲箍和箍筋、焊点必须密实牢固,漏焊点数不得
超出规范的规定要求。
⑸孔圈中心线和桩中心线应重合,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
20mm,同一水平面上的孔圈二正交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⑹护壁混凝土厚度及配筋,应按设计规定要求,连接钢筋插
入上下护壁内各不小于一半护壁高。护壁直径(外、内)误差不大
于5cm。
3、允许偏差
见表3─3
五、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桩体混凝土局部不够密实。由于一次灌注过厚,振捣不好,
振捣器插深不足,少振或漏振等原因。
⑵混凝土局部强度不足。由于粗细骨料未称量,用水量控制
不严,塌落度过大,或骨料用体积量度不够准确,混凝土配合比
在特殊情况未及时调整等原因造成。
⑶混凝土局部离折,由于混凝土在搅拌中时间少于90秒,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6
不够均匀。溜槽或串筒过短。车上混凝土直接向孔内倒下等原因
造成。
⑷钢筋笼成型有弯曲(香蕉形)或扭曲形象。由于主筋未预先
调直,也未把箍筋焊接在主筋位置上等分距离点上,制作钢筋笼
的底垫高低不平等原因造成,至使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薄不
均,甚至露筋影响质量。
⑸钢筋笼成型后,必须经现场质安员或施工人员全面检查焊
接质量。若主筋的搭接焊缝厚度不足和箍筋有漏点焊位置,应即
通知焊工进行补焊,并及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⑹终孔岩样,用胶袋装好密封,尽量保留孔底原岩样备查。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图纸会审提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要详细记录,写成正式文
件或会审记要,参加会审的单位人员应签章。连同施工图,施工
方案等作为主要施工依据。
⑵挖孔桩的护壁最小厚度应不小于100mm。挖孔桩的孔深
一般不宜超过25m。当桩长L≤8m时,桩身直径(不含护壁,下同)
不应小于0.8m;当桩长为8m
1.0m;当桩长为15m
桩身超过20m时,桩身直径应适当加大。当桩间净距(含排桩)
小于4.5m时,必须采用间隔开挖(有扩底的人工挖孔桩,则以
扩底部分计)。
⑶场地邻近的建(构)筑物,施工前应会同有关单位和业主进
行详细检查,并将建(构)筑物原有裂缝及特殊情况贴上沙纸记录
备查。对挖孔和抽水可能危及的邻房,应事先采取加固措施。
⑷人工挖孔桩的土质岩样、入岩深度、孔底形状、桩径、桩
长、垂直度、桩顶标高和混凝土强度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⑸人工挖进深度过程中,对可能会出现流砂、涌泥、涌水以
及有害气体等情况,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对施工现
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和劳保用品等需要经常进行
检查,确保完好和安全使用。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7
⑹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m时,应在孔底面以上3m左右处
的护壁凸缘上设置半圆形的密眼钢筋做成的安全防护网。防护网
随着挖孔深度适当向下设置的增加,在吊桶上下时,作业人员必
须站在防护网下面,停止挖土,注意安全。每天开工前,在鸟笼
内放置小鸟,吊放到桩孔底,放置时间不得少于10min,经检查
小鸟生态正常,方可下井作业。孔深超过10m时,地面应配备
向孔内送风装置,风量不宜少于25L/s。孔底凿岩时尚应加大送
风量。
⑺桩孔内凿岩时应采用湿式作业法,并加强通风防尘和个人
防护;如在孔内爆破;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离至地面后方可
引爆破。爆破时,孔口应加盖;爆破后;必须用抽气、送水或淋
水等方法将孔内废气排除,方可继续下孔作业。
⑻桩孔内必须放置爬梯,随挖孔深度增加放长至工作面,以
作安全使用。严禁酒后操作,不准在孔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作业。
需要照明时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安全灯。
⑼已灌注完混凝土和正在挖孔未完的桩口,应设置井盖和围
栏围蔽。
⑽凡在孔内抽水后,必须先将抽水的专用电源切断,作业人
员方可下桩作业,严禁带电源操作。孔口配合孔内作业人员要密
切注视孔内情况,不得擅离岗位。
(11)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线路的安全和拆除,必须由持
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桩
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严格执行“施工现
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3、产品保护
⑴钢筋笼的主筋、箍筋和加劲箍筋应按品种、规格、长度编
号堆放,以免造成弯曲和错用。
⑵钢筋笼放入桩孔时必须有保护层垫块。
⑶桩头外露主钢筋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切断。
⑷桩头在强度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辗压,以免桩头损坏。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8
第二节水下混凝土工程
一、施工设备
1、材料
⑴水泥:宜用425号或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
证并经试验合格。
⑵砂子: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⑶碎石:粒径10~40mm,含泥量不大于2%。
2、作业条件
⑴施工机械设备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搅拌机不少于两台。
2)导管配套不得少于灌注一条桩的需用量。
3)要根据现场用电量至少要配置120KW发电机一台,以作
灌注混凝土时突然停电备用。
⑵现场混凝土材料存量必须满足施工需要。材料不足的情况
下不得灌注水下混凝土。
二、操作工艺
1、水下混凝土拌和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水下灌注的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配合比应通
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采用160~220mm,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60kg,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
⑵使用早强型的水泥必须有缓凝措施。当气温高于30°C
时,无论使用早强型或非早强型水泥,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
混凝土采取缓凝措施。
⑶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的中至粗砂,砂率一般控制在
40%~50%。
⑷粗骨料宜选用卵石或碎石,其粒径不得大于40mm,有条
件时可采用二级配;
2、导管的结构和使用符合下列要求:
⑴导管壁厚不宜小于3mm,直径宜为200~250mm,直径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39
制作偏差不得超过2mm,宜采用无缝钢管制作。导管的分节长
度一般为2~4m,底管长度不宜小于4m,底部应焊设加强箍,
两管之间可用法兰或丝扣连接。
⑵为避免提升导管时法兰挂住钢筋笼,可设置锥形护罩,或
采用加焊三角形加劲板等有效措施。
⑶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试压,试压压力一般为0.6~1MPa,并
要试验混凝土隔水球塞是否能通过。
⑷使用丝扣连续的导管,应注意使用、运输和堆放中不得碰
撞导管连接口的螺纹或压坏管口。导管在每次灌注混凝土使用完
毕后,应立即冲冼干争,及时在导管连接口的螺纹涂油防绣。
3、灌注水下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⑴开始灌注时,预制混凝土隔水球塞吊放的位置应临近水
面,导管底端到孔底的距离应为0.5m,排塞后不得将导管插回孔
底。
⑵开灌前储料斗内必须有足以将导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水
下混凝土中0.8m以上深度的混凝土储存量。
⑶随着混凝土的上升,要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
入混凝土面以下一般宜保持2~4m,不宜大于6m和不得小于
1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
⑷在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填写
好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⑸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因此灌注前应有
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辅助设施,一旦发生机具故障或停电、停
水及发生导管堵塞、进水等事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并同时做好记录。
⑹提升导管时应避免碰挂钢筋笼。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
时,应严格控制导管的埋管不要过深,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钢筋
笼内3~4m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高于钢筋笼底端,以防钢筋
笼上浮。
4、应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的灌注量,不使桩顶超高或偏低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0
过多,一般应控制在设计桩顶标高以上约0.8m。
5、灌注桩身混凝土时,每条桩的留置试块不得少于一组(三
件)。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水下混凝土工程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混凝土
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⑵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必须符合施工规
范的规定。
⑶清孔后,孔底泥浆比重和沉渣厚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
定。
2、允许偏差
除设计规定浮浆高度外,灌注标高允许偏差+200mm。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隔水球塞按规定尺寸严格制作。每次设置隔水球塞时,必
须试验一下是否能顺利通过导管。不合格的隔水球塞不得使用。
⑵灌注过程中拆卸下来的导管要及时冲清内壁,以防导管内
壁残留的水泥砂浆凝结后,会妨碍隔水球塞顺利通过。
⑶要切实保证第一次灌注时足以将导管的底端一次性埋入
水下混凝土中0.8m以上的深度。储料斗中的混凝土储量必须保
证足够。第一次灌注时需多少混凝土量,要认真计算。以免出现
差错。
⑷灌注时要随时测量混凝土上升情况。拆卸导管前,要仔细
测量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认真计算需拆卸多少节导管,严
防导管拆卸过多,把导管端提出混凝土面。
⑸每灌注一斗混凝土,宜把导管提动一下,并按规定适时拆
卸导管,以防导管埋入混凝土时间过长和埋入深度超过规定,造
成埋管事故。
⑹当导管堵塞而混凝土尚未初凝时,应按下列方法处理: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1
1)用钻机的起重设备,吊起一节钢轨或其它重物在导管内冲
击,把堵塞的混凝土冲开,或迅速提出导管,用高压水冲通导管,
重新下隔水球塞灌注。
2)灌注时,当隔水球塞冲出导管后,应将导管继续下降,直
至导管不能再插入时,然后再少许提升导管,继续灌注混凝土,
这样,新灌注的混凝土能与原灌注的混凝土结合良好。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吊机司机起吊混凝土及其它重物时要注意安全,听从指
挥,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⑵高空操作人员要衣着灵便。佩戴安全带,严禁穿带钉易滑
的鞋在高空操作。
⑶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现场电线、电缆不能乱拉乱搭,
并且要架空2m以上。
3、产品保护
严格按本章工艺标准第一节有关产品保护各项规定执行。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2
第四章地下防水工程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防水工程。
1、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低至防水工程底
部最低标高以下,不小于300mm,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成为止。
2、基坑周围应设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
3、基坑中不应积水,如有积水,应予排除,严禁带水或带
泥浆进行防水工程施工。
4、施工前,按工艺标准及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
施工期间各工种应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施工完成后,注意产品
保护,不应损坏。
5、防水工程所用原材料必须符合工艺标准的规定,并具有
出厂合格证或检验资料,必要时应予复验。施工配合比应经试验
确定,不得任意改变。
6、对有电器设备的地下工程,在防水层施工时应将电源临
时切断,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7、对施工照明用电应将电压降至36V以下,使用电动工具
应采取安全措施。
第一节防水混凝土结构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品种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
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如采用矿渣硅酸盐水
泥必须掺用外加剂,以降低泄水率。如遇有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
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3
⑵砂、石:技术指标除应符合(JGJ52—92)和(JGJ53—92)的规定
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
石子表面,且不得大于1%,吸水率不得大于1.5%。
⑶掺合料:粉煤灰品质在Ⅱ级以上,掺量经试验确定。
⑷外加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减水剂、加气剂、防水剂及
膨胀剂等。
⑸水: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作业条件
⑴完成钢筋、管道预埋件的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固定模板的
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墙时,应采取止水措施。
止水的方法:穿墙螺栓(外加PVC套管)上,加焊止水环,止水
环必须满焊。第二预留管道、预埋件穿过混凝土时,采取螺栓加
堵头(见图4—1、图4—2)。
⑵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木模板应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
在模
板内的杂物清除干净,结构内部设置的钢筋及铁丝不得接触模
板。
⑶选定配合比时,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试验确定,其设计等级
应提高0.2MPa,其他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定:
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掺有活性粉细料时,水泥
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
2)含砂率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
3)水灰比不宜大于0.6;
4)塌落度不大于50mm,若掺用外加剂或采用泵送混凝土时,
不受此限。
5)掺用引气型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其含气量应控制在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4
3%~5%。
二、操作工艺
1、混凝土搅拌
必须严格按试验室的配合比通知单投料,按石子、水泥、砂
顺序装入上料斗内,先干拌0.5~1min再加水,加水后搅拌时间
不应小于2min,塌落度控制在30~50mm之间,一般为30mm左
右。散装水泥、砂、石务必每车过称。雨季施工期间对砂、石每
天测定含水率,以便调整用水量。
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料后,应及时运至浇灌地点。当有离析泌
水产生时,应在入模前进行二次搅拌。在高气温环境下,要特别
掌握运输造成塌落度损失。为此,可在搅拌时预先增加估计损失
量,也可以采用缓凝型减水剂调节。
3、混凝土浇灌
⑴混凝土入模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超高时应用
串筒、溜槽下落等办法降低自由倾落高度,或在柱模中部开“生
口”板,以降低自由倾落高度。
⑵防水混凝土施工,应采用机械振捣,以达到表面泛浆无气
泡排出为度,插点间距应不大于50cm,严防漏振,欠振或过振。
钢筋过密结构断面较小的部位,或大体积混凝土,严格按分层浇
灌、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宜大于300mm)的原则连续进行,在下
面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就应接着浇灌上一层。
⑶在浇灌地点按有关规定制作抗压、抗渗混凝土试块。
4、施工缝的位置及接缝形式
⑴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施工,底板、顶板宜少留施工缝。墙体
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或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墙交接处,其
位置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200mm处的墙体上。如墙体留垂直
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变形缝、后浇缝处,并应在接缝部位埋设橡
胶或钢板止水片。
⑵墙体水平施工缝接缝形式见图4—3。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5
墙厚在300mm以上时,可选用各种形式水平缝,当墙厚小
于300mm时,可采用高低缝或平直缝加止水片。迎水面在低缝
处,即外墙面做成低台阶。止水片设计无要求时在平缝中间埋厚
3~4mm、宽400mm的钢板,钢板搭接处用电弧焊连接封闭。
⑶施工缝新旧混凝土接搓处,继续浇灌前将其表面凿毛,清
除浮浆和杂物,使之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干净后保持湿润,铺一
层20~25mm厚防水(1:1)水泥砂浆,与墙体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
水泥砂浆或高砂率混凝土,然后才能浇灌防水混凝土。
5、养护
常温下混凝土浇灌完后4~6h(小时)内必须覆盖并浇水养护,
3d(天)内每天浇水4~6次,3d(天)后每天浇水2~3次,养护
时间不少于14d(天)。墙体浇灌3d后将侧模松开,宜在侧模与
混凝土表面缝隙中浇水,以保持湿润。
6、冬期施工
广州地区的冬天施工,大都在零上温度,只有极短时间会接
近零度,故养护和保温工作可结合进行,一般可在混凝土表面覆
盖湿草袋,上铺塑料薄膜保持湿度,再辅以干草袋保温。养护中
须随时掌握湿度的变化情况。拆模时结构表面温度与周围气温的
温差不得超过15℃。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等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和施工规定。
⑵防水混凝土必须密实,其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必须符合设
计要求,抗渗要求一般大于0.6MPa(S6)。
⑶施工缝、变形缝、止水片(带)、穿墙管件、支模铁件等设
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严禁有渗漏。
2、基本项目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6
混凝土外观检查表面应平整,无露筋、蜂窝等缺陷,预埋件
的位置、标高正确。
3、允许偏差。
防水混凝土的允许偏差见表4—1。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蜂窝、麻面的造成原因是振捣不当、脱模早,模板干燥、
模板缝隙偏大漏浆所致。
⑵造成孔洞的原因是漏振。当管道密集、预埋件和钢筋过密
处浇灌混凝土有困难时,应采用相同抗渗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
灌。大管径套管或面积大的预埋钢板应设浇灌振捣孔,以便于浇
灌、振捣、排气。
⑶渗水、漏水是由于施工缝接槎未处理好或施工中漏振、随
意加水、水灰比不准等操作原因造成。应严格控制加水量,按工
艺标准要求振捣密实,并认真处理好施工缝。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钢质大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增设导电措施,并与地线相接,
防止机电设备漏电伤人。
⑵板与梁模板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
合(GBJ50204─92)第2.4.1条表2.4.1规定。
3、产品保护
⑴保护钢筋、模板的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和避免模板变
位。
⑵在拆模板或吊运其他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及损坏止水
带。
⑶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线盒及预埋件的位置,防止振
捣时预埋件位移。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7
第二节水泥砂浆防水层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一般规定:
1、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刚性多层(五皮
式)水泥浆防水层要求表面充分湿润,无积水。
2、刚性多层作法防水层,在迎水面宜用五层交叉抹面作法,
在背水面宜用四层交叉抹面作法。
3、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防水层不论迎水面或背水面均须分
两层铺抹,表面应压光,总厚度不应小于20mm。
4、水泥砂浆的稠度宜控制在70~80mm,水泥砂浆应随拌随
用。
5、结构阴阳角处,均应做成园角,园弧半径一般阴角为
50mm,阳角为10mm。
6、防水层的施工缝需留斜坡阶段形槎,并应依照层次操作
顺序连续施工,层层搭接紧密。留槎的位置一般宜留在地面上,
亦可在墙面上,但须离开阴阳角200mm处。
五皮式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刚性多层做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水泥:宜用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膨胀水泥或矿渣
硅酸盐水泥。如遇有侵蚀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⑵砂:宜用中砂,不得含有杂物,含泥量不得超过3%,不得
含有垃圾、草根等有机杂物;粒径大于3mm的砂在使用前应筛
除。
⑶外加剂:宜采用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外,亦可掺入有
机硅防水剂和水玻璃矾类防水促凝剂。
2、作业条件
⑴地下室预留孔洞及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并办理隐蔽验收手
续。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8
⑵混凝土墙、地面,如有蜂窝及松散要剔除,后浇带、施工
缝要凿毛,用水冲刷干净。先涂素水泥浆(1:1水泥浆掺10%107
胶薄涂一层)一层2mm,然后用1:3水泥砂浆找平或用1:2干硬性
水泥砂浆填压实,表面有油污应用10%浓度的烧碱(氢氧化纳)溶
液刷洗干净。
⑶混合砂砌筑的砖墙上抹防水层时,必须在砌砖时划缝,深
度为8~10mm。
⑷预埋件、预埋管道露出基层时必须在其周围剔成20~
30mm宽、50~60mm深的沟槽,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压实。
⑸混凝土基层处理
1)、新建混凝土工程,宜做成粗糙面,拆模后立即用钢丝刷
将光滑的混凝土表面刷毛,并在抹面前浇水冲刷干净。
2)、旧混凝土工程补做防水层时,需用钻子、凿、钢丝刷将
表面凿毛,清理干净后再冲水,刷洗干净。
3)、表面凹凸不平、蜂窝孔洞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4)、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按构造施工,要沿缝剔成“V”形斜
坡槽;用水冲洗后,再用素灰打底、水泥砂浆压实抹干。槽深一
般在10mm左右,见图4-4。
⑹砖砌体基层处理:对于新砌体,应将其表面残留的砂浆等
污物清除干净,并浇水冲洗。对于旧砌体,要将其表面酥松表皮
及砂浆等污物清理干净。
⑺灰浆的配合比和拌制
1)、灰浆的配合比
灰膏:水灰比为0.37~0.4,标准圆锥体体沉入深度为70mm。
水泥浆:水灰比为0.55~0.60。
水泥砂浆:灰砂比1:1.5~2.5,水灰比为o.40~0.50左右,标
准圆锥体沉入深度为75~80mm。
2)、灰浆的拌制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9
灰浆的拌制以机械搅拌为宜,亦可用人工搅拌。拌合时要严
格按照配合比加料,拌合要均匀一致,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
拌合好的灰浆,存放时间控制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当
气温为5~20℃时,不应超过60min;当气温为20~35℃时,不
应超过45min。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砂浆,相应
温度情况下分别不应超过90min和50min。
二、操作工艺
1、混凝土顶板与墙面五层防水层操作
第一层:水泥浆层,厚2mm。先抹一遍1mm厚水泥浆,用铁
抹子(灰匙)往返用力压抹,填实基层表面的孔隙,随即在其表面
再抹一道厚1mm的水泥浆找平层,并用湿毛刷在水泥浆层表面按
顺序轻轻涂刷一遍。
第二层:水泥砂浆层,厚4~5mm。在水泥浆层初凝时抹水泥
砂浆层,抹压力度以使砂浆层薄薄压入水泥浆层为宜。抹完后,
在砂浆初凝时用横扫按顺序向一个方向扫出横向条纹。
第三层:水泥浆层,厚2mm。在第二层水泥砂浆层凝固并具
有一定强度(一般隔12h),适当浇水湿润,分次用铁抹子压实,一
般抹压3~4次为宜,其方法同第一层。
第四层:水泥砂浆,厚4~5mm。在第三层凝结前,按照第二
层的施工方法进行,抹压后不扫条纹,而是在砂浆初凝前,分次
抹压3~4遍,最后再压光。
第五层:水泥浆层,厚1mm。在第四层水泥砂浆抹压两遍后,
用毛刷均匀地将水泥浆涂刷在第四层表面,随第四层抹实压光。
五层抹面法主要用于防水工程的迎水面,而背面则用四层抹
面法
即可。
2、砖墙面防水层的操作
第一层是刷水泥浆一遍,厚度约为1mm,用毛刷往返涂刷
均匀。涂刷后,再抹第二、三、四层等,其操作方法与混凝土基
层防水层相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0
同。
3、地面防水层的操作
地面防水层操作与墙面、顶板操作不同的地方是,水泥浆层
不采用刮抹的方法,而是把拌合好的水泥浆倒在地面上,用刷往
返用力涂刷均匀,第二、四层是水泥浆层初凝前后把拌合好的水
泥砂浆层按厚度要求均匀铺上,按墙面、顶板操作要求抹压,各
层厚度均与墙面、顶板防水层相同。
4、养护
⑴环境阴凉、潮湿的地下室、地下沟道等,可以不必浇水养
护。
⑵一般情况,防水层终凝后,每隔4h浇水一次,保持防水
层表面经常湿润。防水的养护期一般为14d。在通风良好及有阳
光照射的地方,应在防水层上覆盖湿草席、麻袋等。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原材料、外加剂配合比及其分层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
施工规范规定。
⑵水泥砂浆防水层与基层必须结合牢固,无空鼓。
2、基本项目
⑴外观表面平整,密实,无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阴阳
角呈圆弧形或钝角,尺寸符合要求。
⑵留槎位置正确,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修补空
鼓、裂缝时,将空鼓处的防水层剔成斜坡形。
3、检评标准
按照本节质量标准的规定,用观察和尺量方法检查。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空鼓:基层污染物未处理好或刷水泥浆前基层表面未进行
凿毛。
⑵裂纹:配合比不当或称料不准,早期干燥脱水,后期养护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1
不当,施工时压实、压光不好等,会产生裂纹。
⑶渗漏:各层抹灰时间掌握不当,层间施工间隔时间短,出
现流坠,或水泥浆抹上后干得太快,抹面层砂浆粘结不牢造成渗
水;接槎、穿墙及楼板管洞处理不好易造成局部渗漏。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参照本章第一节规定中有关内容。
3、产品保护
⑴抹灰棚架要离开墙面200mm,拆棚架时不得碰坏棱角及
墙。
⑵抹完防水砂浆的防水面,在24h内严禁上人踩踏。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2
第五章钢筋混凝土工程
第一节模板工程
木模板(含大夹板)安装与拆除
本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木模板(或夹板):木模板(或夹板)宜采用Ⅰ或Ⅱ等松木,杉
木以及胶合夹板,并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
—83和《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88中的有关规定。
⑵木枋:木枋宜采用Ⅰ或Ⅱ等松木、什木,并应符合《木结
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和《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
—88中的有关规定。
⑶支顶系统:木(松木或杉木)支顶及钢门式刚架、钢管等,并
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木结构设
计规范》GBJ5—88及《钢管脚手架扣件》JGJ22—85中的有关规
定。
2、作业条件
⑴模板结构选型:模板及支模板顶架的结构与施工方案应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几何形状、施工机具设备、模板及顶架
料供应等条件综合比较后,选定最佳的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案,并
在方案中注明其操作工艺及工艺流程。
⑵木模板备料:模板数量应根据模板设计方案,并结合方案
中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3
⑶模板涂刷脱模剂,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位置分规
格堆放整齐。
⑷模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好纵横轴线(或中
心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⑸模板施工前,应办完前一工序的分部或分项工程隐蔽验收
手续。
⑹模板安装前,根据模板、图纸要求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操作工艺
1、基础模板制作安装
⑴安装顺序
放线→安底阶模→安底阶支撑→安上阶模→安上阶围箍和
支撑→搭设模板吊架→(安杯芯模)→检查、校正→验收
注:括号工序仅适用杯形基础模板安装。
⑵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级模板,支模
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
平撑钉稳撑牢;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砼(或砂
浆)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和
标高,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
斜撑及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标高及轴线位置。
⑶杯形独立基础:其操作工艺与阶梯形基础相以,不同的是
增加一个中心杯芯模,杯口上大下小略有斜度,芯模安装前应钉
成整体,轿杠钉于两侧,中心杯芯模完成后要全面校核杯底标高,
各部分尺寸的准确性和支撑的牢固性。
⑷条形基础模板:侧板和端头板制成后,应先在基础底弹出
基础边线和中心线,再把侧板和端头板对准边线和中心线,用水
平尺较正侧板顶面水平,经检测无误差后,用斜撑、水平撑及拉
撑钉牢。最后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
2、柱模板
⑴立模程序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4
放线→设置定位基准→第一块模板安装就位→安装支撑→
邻侧模板安装就位→连接二块模板,安装第二块模板支撑→安装
第三、四块模板及支撑→调直纠偏→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
柱模群体固定→清除柱模内杂物、封闭清扫口。
⑵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注意: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两倍
内侧板模厚度)后,按楼地面放好线的柱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
柱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柱模安完后,应全面复核模板
的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及截面尺寸等项目。柱模板支撑必须牢
固,预埋件、预留孔洞严禁漏设且必须准确、稳牢。
⑶安装柱箍:柱箍的安装应自下而上进行,柱箍应根据柱模
尺寸、柱高及侧压力的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
钢木箍等)。柱箍间距一般在40~60cm,柱截面较大时应设置柱
中穿心螺丝,由计算确定螺丝的直径、间距。
3、梁模板安装
⑴安装程序
放线→搭设支模架→安装梁底模→梁模起拱→绑扎钢筋与
垫块→安装两侧模板→固定梁夹→安装梁柱节点模板→检查校
正→安梁口卡→相邻梁模固定
⑵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⑶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
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板跨度≥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
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3‰。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⑷梁下支柱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应将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
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砼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砼在浇筑过程
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等现象。
⑸支顶在楼层高度3.8m以下时,应设1~2道水平拉杆和剪
刀撑,若楼层高度在3.8m以上时要按公司有关规定另行制定顶
架搭设方案。
⑹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5
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
⑺当梁高超过70cm时,梁侧模板宜加穿梁螺栓加固。
4、楼面模板
⑴安装程序
复核板底标高→搭设支模架→安放龙骨→安装模板(铺放
密肋楼板模板)→安装柱、梁、板节点模板→安放预埋件及预留
孔模板等→检查校正→交付验收
⑵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支柱与龙骨的间距,
应根据模板的砼重量与施工荷截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
般支柱为80~120cm,大龙骨间距为60~120cm,小龙骨间距为
40~60cm。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⑶底层地面分层夯实,并铺垫脚板。采用多层支顶支模时,
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各层支柱间的
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
⑷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拉平,架设小龙骨。
⑸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
模板应通线钉固。
⑹楼面模板铺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
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支模顶架必须稳定、牢固。
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模板及其支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顶
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
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⑵木模板(或夹板)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6—83)中的承重结构选材标准,其树种可按本地区实际情
况选用,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2、基本项目
⑴模板接缝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6
合格:不大于2.5mm
优良:不大于1.5mm
⑵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粘结措施。
1)每件(处)板的模板上粘浆和漏涂隔离剂累计面积应符合以下规
定。
合格:不大于2000cm2
优良:不大于1000cm2
2)每件(处)梁、柱的模板上粘浆和漏涂隔离剂累计面积应符
合以下规定。
合格:不大于800cm2
优良:不大于400cm2
3、允许偏差
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规
定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
入使用。
⑵基础模板
1)带形基础要防止沿基础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
准,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上模不牢
的现象。
预防措施:
a、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
b、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
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c、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承在钢箍支架上;也可
用临时木撑,以使侧模高度保持一致。
d、支撑直接撑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
力面。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7
2)杯形基础应防止中心线不准,杯口模板位移;混凝土浇筑
时芯模浮起,拆模时芯模起不出的现象。
预防措施
a、杯形基础支模时中心线位置及标高要准确,支上段模板
时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混凝
土面隔开少许,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b、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底部应钻
几个小孔,以便排气,减少浮力。
c、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衡下料及振捣。
d、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e、拆除的杯芯模板,要根据施工时的温度及混凝土凝固情
况来掌握,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撬棍拔动。
⑶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
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预防措施:
a、支梁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
应考虑梁模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致嵌入柱内。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
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湿润。
⑷柱模板:防止柱模板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浆土
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预防措施
a、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
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c、四周斜撑要牢固。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8
d、较高的柱子,应在模板中部一侧留临时浇灌孔,以便浇
灌混凝土,插入振动棒,当混凝土浇灌到临时洞口时,即应封闭
牢固。
⑸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预防措施:
a、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
搁栅面要平整。
b、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支撑系
统应稳固。
c、板模按规定起拱。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
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
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⑵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
⑶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
的措施。
3、成品保护
⑴坚持每次模板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⑵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
⑶材料应按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位置分类堆放整齐。
定型组合钢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和现浇混凝
土剪力墙模板工程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⑴组合钢模板材料由钢模及配件组成。
1)平面模板规格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59
长度:450mm、600mm、750mm、900mm、1200mm、1500mm
宽度:100mm、150mm、200mm、250mm、300mm
2)定型钢角模:阴阳角模、联接角模。
3)联结附件:U型卡、L型插销、3型扣件、碟型扣件、钩头
螺栓、穿墙螺栓、紧固螺栓。
4)支撑系统:柱箍、钢花梁、木枋、墙箍、钢管门式脚手架、
可调钢支顶、可调上托、钢桁架、木材。
5)脱模剂。
⑵SP─模板系列材料(即钢框夹板面模板)
1)模板规格
长度:900mm、1200mm、1500mm
宽度:200、300mm、600mm
厚度:55mm、70mm
2)定型钢角模:活动铰模、联结角模、改形联接角模、固定阴阳
角模。
3)联结附件:钢管卡、方钢卡、楔形插销、穿墙螺栓、联连螺栓。
4)支撑系统:柱箍、方钢墙箍、钢管、门式脚手架、可调钢支
顶、可调上托、钢桁架、木枋、木材。
5)脱模剂。
2、作业条件
⑴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进
行模板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排列尺寸和穿
墙螺栓的位置,确定支撑系统的形式,间距和布置,根据规范验
算龙骨和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
(包括模板平面布置图、立面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
工图、材料表等)。模板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结合施工流水段划
分,进行综合研究,合理确定模板的配制数量。
⑵模板按区段进行编号,并涂好脱模剂,按施工平面布置图
中指定的位置分规格堆放。
⑶根据模板设计图,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生口位置和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0
水平控制标高,墙、柱模板底边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
⑷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已安装,绑好钢筋保
护层垫块,并办完前一工序的分部或分项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⑸斜支撑的支承点或钢筋锚环牢固可靠。
⑹模板安装前,根据模板方案、图纸要求和操作工艺标准,
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操作工艺
1、基础模板安装
⑴安装顺序
与第一节(二)操作工艺中⑴安装顺序相同。
⑵根据基础墨线钉好压脚板,用U型卡或联接销子把定型
模板扣紧固定。
⑶安装四周龙骨及支撑,并将钢筋位置固定好,复核无误。
2、柱模板安装
⑴立模程序
与第一节(二)操作工艺中⑴立模程序相同。
⑵按柱模板设计图的模板位置,由下至上安装模板,模板之
间用楔形插销插紧,转角位置用联接角模将两模板连接。
⑶安装柱箍:柱箍可用钢管、型钢等制成,柱箍应根据柱模
尺寸、侧压力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必要时可增加穿墙螺栓。
⑷安装柱模的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的拉杆或顶杆,固定于
事先预埋在楼板内的钢筋环上,用花蓝螺栓或可调螺栓调节校正
模板的垂直度,拉杆或顶杆的支承点要牢固可靠,与地面的夹角
不大于45度。
3、剪力墙模安装
⑴立模程序
放线定位→模板安放预埋件→安装(吊装)就位一侧模板→安
装支撑→安装门窗洞模板→绑扎钢筋和砼(砂浆)垫块、插入穿墙
螺栓及套管等→安装(吊装)就位另侧模板及支撑→调整模板位置
→紧固穿墙螺栓→固定支撑→检查校正→连接邻件模板。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1
⑵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然后进行模板的拼装,边安装边
插入穿墙螺栓和套管,穿墙螺栓的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时应明
确规定。
⑶有门窗洞口的墙体,宜先安好一侧模板,待弹好门窗洞
口位置线后再安另一侧模板,且在安另一侧模板之前,应清扫墙
内杂物。
⑷根据模板设计要求安装墙模的拉杆或斜撑。一般内墙可在
两侧加斜撑,若为外墙时,应在内侧同时安装拉杆和斜撑,且边
安装边校正其平整度和垂直度。
⑸模板安装完毕,应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拉顶撑是否牢固,
模板拼缝以及底边是否严密特别是门窗洞边的模板支撑是否牢
固。
4、梁模板安装
⑴安装程序
与本章第一节(二)操作工艺中(1)安装程序相同。
⑵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线。
⑶梁支架的排列、间距要符合模板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采用可调式钢支顶间距为400~1000mm不等,具
体视龙骨排列而定;采用门架支顶可调上托时其间距有600、900、
1800mm等。
⑷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木枋或钢龙骨,铺
上梁底板,并拉线找平。当梁底板跨度等于及大于4m时,梁底
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的1‰~
3‰。
⑸支顶之间应设水平拉杆和剪刀撑,其竖向间距不大于2m,
若采用门架支顶,门架之间应用交叉杆联结。若楼层高度超过
3.8m以上时,要按公司有关规定另行制订顶架搭设方案。
⑹支顶若支承在基土上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并满足承载
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混凝土垫块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
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2
⑺梁的两侧模板通过联接模用U型或插销与底连接。
⑻当梁高超过700mm时,侧模增加穿梁螺栓。
⑼梁柱头的模板构造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和加工。
5、楼面板安装
⑴安装程序
与本章第一节(二)操作工艺中⑴安装程序相同。
⑵底层地面应夯实,并铺垫脚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
顶应垂直、上下层支顶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而且要确保从多
层支架间在竖向与水平向的稳定。
⑶支顶与龙骨的排列和间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和施
工荷载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情况下支顶间距为800~
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
600mm,支顶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⑷通线调节支顶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⑸铺模板时可从一侧开始铺,每两块板间的边肋上用U型
卡连接,生口板位置可用L型插销连接,U型卡间距不宜大于
300mm。卡紧方向应正反相间,不要同一方向。对拼缝不足
50mm,可用木板代替。若采用SP─模板系列,除沿梁周边铺设
的模板边肋上用楔形插销连接外,中间铺设的模板不用插销连
接。与梁模板交接处可通过固定角模用插销连接,收口拼缝处可
用木模板或用特制尺的模板代替,但拼缝要严密。
⑹楼面模板铺完后,应检查支柱是否牢固,模板之间连接
的U型卡或插销有否脱落、漏插、然后将楼面清扫干净。
6、模板拆除
⑴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斜拉杆或斜支撑,然后拆掉柱箍及
对拉螺栓,接着拆连接模板的U型卡或插销,然后用撬棍轻轻
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⑵墙模板拆除:先拆除斜拉杆或斜支撑,再拆除穿墙螺栓及
纵横龙骨或钢管卡,接着将U型卡或插销等附件拆下,然后用
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模板逐块传下堆放。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3
⑶楼板、梁模板拆除
1)先将支柱上的可调上托松下,使代龙与模板分离,并让龙
骨降至水平拉杆上,接着拆下全部U型卡或插销及连接模板的
附件,再用钢钎撬动模板,使模板块降下由代龙支承,拿下模
板和代龙,然后拆除水平拉杆及剪刀撑和支柱。
2)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3)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
端拆除。
4)楼层较高,支撑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
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待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下层排架。
5)若采用早拆型模板支撑系统时,支顶应在混凝土强度等级
达到设计的100%方可拆除。
6)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
齐,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
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
有排水措施。
2、基本项目
模板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模板上粘浆和漏涂
隔离剂累计面积:墙、板应不大于1000c;柱、梁应不大于400c
。
3、允许偏差
定型组合钢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见表4─1。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柱位移、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
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偏差大。防止方法:支模前按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4
墨线校正钢筋位置,钉好压脚板;转角部位应采用联接角模以保
证角度准确;柱箍形式、规格、间距要根据柱载面大小及高度进
行设计确定;梁柱接头模板要按大样图进行安装而且联接要牢
固。
⑵墙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上口过
大,墙体烂脚,墙体不垂直。防止办法:模板之间连接用的U型
卡或插销不宜过疏,穿墙螺栓的规格和间距应按设计确定,除地
下室外壁之外均要设置墙螺栓套管;龙骨不宜采用钢花梁;穿墙
螺栓的直径、间距和垫块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墙梁交接处和墙
顶上口应设拉结;外墙所设的拉、顶支撑要牢固可靠,支撑的间
距、位置宜由模板设计确定。模板安装前模板底边应先批好水泥
砂浆找平层,以防漏浆。
⑶梁和楼板的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
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加大,板中部下挠,生蜂窝麻面。防止
办法:700mm梁高以下模板之间的联接插销不少于两道,梁底与
梁侧板宜用联接角模进行联接,大于700mm梁高的侧板,宜加
穿墙螺栓。模板支顶的尺寸和间距的排列,要确保系统的足够
的刚度,模板支顶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上,梁板跨度大于4m者,
如设计无要求则按规范要求起拱。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废烂木枋不能用作龙骨。
⑵安装、拆除外墙模板时,必须确认外脚手架符合安全要求。
⑶内模板安装高度超过2.5m时,应搭设临时脚手架。
⑷在4m以上高空拆除模板时,不得让模板、材料自由下落,
更不得大面积同时撬落,操作时必须注意下方人员的动向,
⑸正在施工浇捣的楼板其下一层楼板的支顶不准拆除。
⑹安装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外围墙、柱及梁模板,应先搭设脚
手架或安全网。
⑺水平拉杆不准钉在脚手架或跳板等不稳定物体上。
3、产品保护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5
⑴模板安装时,不得随意开孔,穿墙螺栓应在钢加劲肋的钢
环中穿过或在板缝中加木条安装墙螺栓。预留钢筋可一端弯成
90°与混凝土墙钢筋焊接或扎牢,另一端用铁线绑牢,从板缝中
拉紧紧贴模板内面,拆模后再拉出。
⑵模板竖向安装时,加劲肋的凹面须向下安装。
⑶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用撬棍硬撬,以免损坏模板边
框。
⑷操作和运输过程中,不得抛掷模板。
⑸模板每次拆除以后,必须进行清理,涂刷脱模剂,分类堆
放。
⑹在模板面进行钢筋等焊接工作时,必须用石棉板或薄钢板
隔离;泵送混凝土的布料架脚和输送混凝土管支架脚下应加垫板
等有效措施。
⑺拆下的模板如发现脱焊、变形等时,应及时修理。拆下的零星
配件应用箱或袋收集。
门架支顶
门架支顶是用钢管加工而成的建筑脚手架制成品,可组合成
多层多跨,用于模板支承的一种钢管门架支撑系统。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门架支顶由门架(高1700mm、宽914mm、内空宽490mm)、
剪刀撑、水平梁架、连接销、臂形连接条、可调托座、可调底座
等组成。
⑴门架是将立杆、横杆及加强杆焊接而成的框架,在立杆上
有防止脱落的剪刀撑销座。
⑵水平梁架、剪刀撑是连结门架部件,可根据门架的间距来
选择,一般多采用1.8m。
⑶臂形连接条、连接销是用于门架在垂直方向连接、使立杆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6
相互连接的部件。臂形连接条又是以上立杆拨出的连接条。
⑷可调底座与上托座用于门架立杆的最下端和最上端,用来
调整支架的高度及拆除时解除应力的部件。
2、作业条件
⑴门架支顶地基应平整夯实,并满足承载力要求,应有可靠
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⑵计算传递到门架上的荷载,除按有关规范考虑钢筋混凝土
的重量,模板与配件的重量以及施工活载等以外,还应考虑输送
泵脉冲水平推力,按照门架上的荷载以及门架容许承载力计算出
门架的间距和位置。
⑶一般情况,采用木枋做龙骨的梁下门架,间距90cm,楼
板模板下门架间距≤1.8m。
二、操作工艺
1、门架支顶安装
⑴安装门架时,要在坚实的地基上安装。在表面不平整的混
凝土板面安装门架时,应铺设通长垫板或垫板下如有空隙予垫平
夯实。然后安装可调底座及门架、两侧剪刀撑,并用钉子将可调
底座固定在木枋上。在混凝土面直接安装可调底座时,要在根部
设置两个方向的水平拉结杆,以防止立杆根部移动。可调底座的
调节螺杆初时不要伸出太长当安装完第一层门架后应要校正可
调底座使门架顶水平,然后逐层向上安装,当安装高度不足一榀
门架高度时,可采用中架或上架和可调托座进行调节。
⑵在楼层特别高的楼层层间安装门架支顶,每往上安装一榀
门架,两侧要安装剪刀撑,并用连接销、臂形连接条锁紧立杆接
头。最上一层及每隔5层,各跨必须安装水平撑连结。门架上
部安装的可调托座要牢固承托上部龙骨、模板。
2、门架支顶拆除
⑴拆除前,宜在距门架顶下一人高处设工作平台。
⑵拆除时,先松可调托座,拆去平台上门架、托座和模板后,
逐层向下拆门架。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7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门架支顶的产品说明书及出厂合格证。
⑵有弯曲、凹腔、裂缝、锈蚀严重和焊口断裂的门架支顶不
得使用。
2、基本项目
⑴检查门架支顶地基内是否平整坚实。
⑵检查门架连接销、剪刀撑、臂形连接条是否安装齐备,立
杆接头的锁紧是否牢固,水平撑安装是否缺漏。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门架支顶局部沉降:门架地基应垫平夯实,在门架支顶下
部位加设通长垫板(或垫木),并满足承载力要求,做好可靠的排
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防止支顶下沉。
⑵门架底座整体不稳定:可调底座及可调托座螺栓不能伸得
太长,要安装足够的交叉支撑,门架的水平联接件(通常用钢管)
要与邻近坚固物连结,使门架不产生位移。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避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门架及其配件,确保门架结构稳定
和足够的承载力。
⑵认真处理门架地基,确保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避免门
架发生局部沉降。
⑶剪刀撑、连结销、水平撑(水平钢管),不要任意拆除。
3、产品保护
⑴使用后拆卸下来的门架及其构件,将有损伤的门架及构件
挑出,重新维修,严重损坏的要剔除更换。
⑵门架支顶可调底座及可调托座螺纹上的锈斑及混凝土浆
等要清
除干净,用后上油保养。
⑶搬运时,门架及剪撑等不能随意投掷。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8
可调式钢管支顶
可调式钢管支顶,作为建筑模板的支顶用得很广泛,本标准
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构)筑物的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普通可调式钢管支顶的构造,由外管、插入管、螺纹管、销
子、滑盘等组成。
⑴在插入管、处管上分别焊接上支承板、底板。在插入管上
开有插销孔,使用时在孔中插入销,并使其支承在滑盘上。
⑵高度调节,大调节时换插销孔,小调节时旋转滑盘。
⑶当可调支顶长度不足时,可加辅助支顶。辅助支顶尺寸要
与可调支顶相吻合,强度要与可调支顶相等。辅助支顶在钢管的
上端焊有支承板,下端有插销式或底板式的构造。
2、作业条件
⑴可调钢支顶地基应平整夯实,并满足承载力要求,应有可
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
⑵在使用可调式钢支顶时,除检查产品试验报告、合格证、
容许承载力之外,必要时做抽样试验,应特别注意插销材质强度。
通常使用容许支承力计算,应取安全系数不小于2.5。
⑶计算传递到钢支顶上的荷载,除按有关规范考虑钢筋混凝
土、模板与配件的重量,以及施工活荷载等以外,还应考虑混凝
土输送泵脉冲水平推力,按照钢支顶上的荷载以及钢支顶容许承
载力,计算出钢支顶的间距和位置。
二、操作工艺
1、可调式钢管支顶安装
⑴一般情况,采用直边板做楼板模板的钢支顶间距应≤
1.8m,次梁下钢支顶间距可在0.5~0.7m之间,大梁下的钢支顶间
距不大于500mm。
⑵梁板钢支顶安装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9
1)在先安装的梁底板(直边板)下安装钢支顶,则要先安装两
端支顶。支顶应垂直支承板和底板。
2)如先设置钢支顶、后架梁底板或大面积的楼面横板龙骨
时,则应在下层楼板上弹出墨线定向,要注意钢支顶垂直,装好
安装用部件和水平撑,底板和支承板的方向都要一致。
3)在表面不平整的混凝土板上立钢支顶,应铺设垫板(或木
方),垫板下如有空隙应予垫平垫实。高度调节、大调节时换插
销孔,小调节时旋转滑盘,所有安设的钢支顶,上下两端都要加
以固定,可用两条65~75mm钉子固定在垫板和支架上。
⑶要同一支承面上,应在两端及每3跨设置水平撑和剪刀
撑,剪刀撑的两头应靠近钢支顶的顶部和底部,并应连接牢固。
当端头为坚固的混凝土墙时,水平撑的杆端能顶在墙面上,就可
不设剪刀撑。
⑷当钢支顶接长,以及钢支顶上接1.2m以下的专用辅助支
顶时,除注意有关规定外,还应注意连接部位的支承板的底板都
要非常平整并与支顶呈直角接触,不平整的不能使用螺栓连接。
此种紧固螺栓,直径应不少于φ9mm,并须用4根螺栓固定牢固。
水平撑的设置部位应在下面一根支顶的上端及靠近各支顶的中
点,并要呈直角方向双向连接。
2、可调钢支顶拆除
⑴拆除支顶时,先拆除辅助支顶的水平撑和相连的剪刀撑,
然后拆松可调支顶上部插入管水平撑及剪刀撑,旋转螺栓管,降
下可调支顶上部插入管及辅助支顶。
⑵用钢管纵横连接可调支顶作为拆模工作平台,拆除辅助支
顶,拆除模板后拆水平撑及剪刀撑,拆可调负支顶。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⑴可调支顶应有产品说明及出厂合格证。
⑵有弯曲、凹膛、裂缝和锈蚀严重的钢支顶不得使用。
2、基本项目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0
⑴检查支顶地基面是否坚实。
⑵检查可调钢支顶螺丝部位的性能、支顶和调节杆之间的间
隙的大小,支承板和底板的板面上有否弯曲或歪斜等。
⑶可调钢支顶的插销,要采用专用销子,因插销材质、尺寸
对可调支顶的强度有重要影响,不能用钢筋等代用。
⑷检查可调钢支顶的间距和水平撑,剪刀撑位置与紧固程
度。可调支顶的螺栓有无移动,特别是与周围支顶的松紧程度是
否均衡。
3、允许偏差
⑴检查垂直钢支顶最大使用长度时,内、外管和重叠长度应
不少于280mm。
⑵支顶杆承板中心偏离轴的距离允许偏差小于1/55L,且≤
60mm。
四、施工注意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支撑根部滑动的措施:要保证可调钢支顶固定,必须安装
水平拉结杆。用手推车料斗投料时,要减少混凝土急剧地落在局
部的面积上,给模板支撑造成过载、冲击和振动等,防止支撑根
部滑动。
⑵楼梯、梁的梁托部分支顶位移:有必要斜向设置可调钢支
顶时,除在顶部或底部使用楔块外,可用65~75mm钉两枚作固
定,并且安装水平拉结杆使其稳定,加荷载作用时不致使其在上
梁托发生位移。斜向设置可调钢支顶的倾斜程度应不致使插销脱
落,并尽量使支顶不致承受偏心荷载。
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在回填土和软弱地基上安装钢支顶前要夯实填土。在其上
铺通长木垫板(枋)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并采用有效排水措施,防
止钢支顶下沉。
⑵可调钢支顶高度超过3.5m时,要求设置钢制水平拉杆,
按钢支顶高度每2m设置,水平拉结杆端要与坚固物连接或采用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1
剪刀撑加固。
⑶在混凝土浇筑中,若发现模板及支撑有异常情况须立即停
止浇筑作业,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固。
⑷在拆除可调钢支顶时,禁止随意抛掷可调钢支顶,防止高
空落下。
⑸可调钢支顶或者辅助支顶接长使用时,螺栓式的必须用直
径相称螺栓(≥9mm)4处紧固;对辅助支顶插入式的必须插到根
部(插入不少于200mm)。
⑹可调钢支顶的接长使用仅限于2条,不可做3条及3条
以上的接长使用。
3、产品保护
⑴使用后拆卸下来的钢支顶,要将有损伤的挑出,重新维修,
严重损伤的要剔除更换。
⑵所有支顶螺栓、内(外)管件粘有混凝土以及锈斑等应清除
干净,用后上油保养。
⑶保管时,原则上分类竖放,平放时要整齐迭置,不可过高。
⑷搬运时,钢支顶应缩到最短尺寸,运输中支顶不得堆重物,
搬
运时不能投掷。
第二节钢筋工程
钢筋制作
本工艺标准适用钢筋加工厂(场)的钢筋制作。
一、施工准备
1、机械设备
钢筋冷拉机、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弯箍机、点焊机、
对焊机、电弧焊机及相应吊装设备。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2
2、材料
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
进厂(场)后须经物理性能检定。对于进口钢材须增加化学检验,
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3、作业条件
⑴各种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要求
规定。
⑵钢筋抽料。钢筋抽料人员要熟识图纸、会审记录及现行施工规
范,按图纸要求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正确合理的填写
钢筋抽料表,计算出钢筋的用量。
二、操作工艺
钢筋表面要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
干净,可用冷拉工艺除锈,或用机械方法、手工除锈等。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
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5%。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的钢筋的冷拉率:
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
Ⅱ、Ⅲ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
预制构件的吊环不得冷拉,只能用Ⅰ级热轧钢筋制作。
对不准采用冷拉钢筋的结构,钢筋调直冷拉率不得大于1%。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
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钢筋弯钩或弯曲
⑴钢筋弯钩。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廷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
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弯曲调整值见表5-4。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
计算值:对装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3
4.9d(见图5-15)Ⅱ、Ⅲ级钢筋未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
应按规范规定增大弯芯直径。由于弯芯直径理论计算与实际与一
致。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5-5。
⑵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少于钢筋直径的
5倍。
弯起钢筋弯起直径及斜长计算简图见图5-16,系数见表5-6。
⑶箍筋。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Ⅰ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
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
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5倍,对
有抗震要求的不应小于箍筋的10倍。箍筋的调整值见表6-7。
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
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图5-17)。
⑷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
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
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高速值+弯钩增加长度
⑸钢筋焊接参照本节焊接工程内容有关规定。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4
三、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
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⑵冷拉、冷拔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模的规
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的冷拉记录。
⑶钢筋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
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⑷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
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⑸钢筋对焊和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
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
四、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质量通病
⑴钢筋开料切断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
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⑵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
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
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注意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
电保护开关。
⑵工作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
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识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产品保护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5
⑴各种类型钢筋半成品,应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挂
好标志牌,堆放场所应有遮盖,防止雨淋日晒。
⑵转运时钢筋半成品应小心装卸,不应随意抛掷,避免钢筋变形。
钢筋绑扎与安装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筋骨架的绑扎
与安装。
一、施工准备
材料
钢筋半成品的质量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钢筋绑扎用的铁丝,
采用20~22号铁丝(镀锌铁丝)。
水泥砂浆垫块:要有一定足够强度。
工具
常用的铅丝钩、小板手、撬杠、绑扎架、折尺或卷尺、白粉笔、
专用运输机具等。
作业条件
⑴熟识图纸,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尺寸和数量是否
与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⑵准备好铁丝、水泥垫块以及常用绑扎工具和机具。
⑶钢筋定位: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在
已安装好的模板上标明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
⑷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应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
次序,宜制定安装方案。
⑸绑扎部位的位置上所有杂物应在安装前清理好。
二、操作工艺
基础
⑴钢筋网(筛底)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
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
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
扎(左右扣绑扎)。
⑵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6
脚(凳仔)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
层之间距离。
⑶有180°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
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
⑷独立柱基础的钢筋网双向弯曲受力,如图纸没有规定绑扎方
法时,其短向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边。
⑸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的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的直
径,以便连接。
柱
⑴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
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动器时,
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
⑵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
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
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⑶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
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
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钢筋之前,先行收
分准确。
墙
⑴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有18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
混凝土内。
⑵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
固定钢筋的间距,见图5-18。
梁与板
⑴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
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7
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⑵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悬臂飘梁则
箍筋接头在下,其余做法与柱相同。
⑶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
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
格控制负筋位置。
⑷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在中层,
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见图5-19
及图5-20)。
⑸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
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
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
1/6L为弯起点。(L-板的中-中跨度)。
⑹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
的净间距要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⑺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Ⅱ、
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未端以及轴心受压
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未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
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8
5)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5-8的规定,
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
0.7倍。
6)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5-9
的规定。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
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表5-10。
三、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钢筋的品种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
规定。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
⑵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
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基本项目
⑴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的10%,且
不应集中。
⑵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
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允许偏差
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5-11规
定。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79
四、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
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⑵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
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⑶钢筋骨架吊将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
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
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⑷钢筋骨架绑所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
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⑸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成后
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⑹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应及时调
整。
⑺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
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
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上
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⑵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安
全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和站人。
⑶在高空安装钢筋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产品保护
⑴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
防止压弯变形。
⑵成型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部位。
⑶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
⑷成型钢筋长期放置未使用,宜室内堆放垫好,防止锈蚀。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80
钢筋闪光焊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中的钢筋混凝土工
程的Ⅰ、Ⅱ、Ⅲ、Ⅳ级钢筋纵向水平连接的闪光对焊。
一、施工准备
机械设备
常用的对焊机有UN1-25、UN1-75、UN1-100、UN1-150、UN17-
150-1。
常用对焊机技术性能见表5-12。
材料
各种规格钢筋级别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经物理性能检验,
对于进口钢筋须增加化学性能检验,符合要求后方能使用。
作业条件
⑴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规定,
操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
⑵钢筋焊口要平口、清洁、无油污杂质等。
对焊机容量、电压要符合要求。
二、操作工艺
对焊工艺
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大小选用连续闪光焊、预热
闪光焊、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对于可焊性差的钢筋,对焊后宜
采用通电热处理措施,以改善接头塑性。
各种钢筋焊接工艺选用见表5-13、表5-14。
⑴连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连续闪光和顶锻过程。施焊时,先
闭合一次电路,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此时端面的间隙中即喷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81
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属微粒一闪光,接着徐徐移动钢筋使两端面
仍保持轻微接触。形成连续闪光。当闪光到预定的长度,使钢筋
端头加热到将近熔点时,就以一定的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再灭电
顶锻到一定长度,焊接接头即告完成。
⑵预热闪光焊: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段
等过程。一次闪光是将钢筋端面闪平。
预法方法有连接闪光预热和电阻预热两种。
连续闪光预热是使两钢筋面交替地轻微接触和分开,发出断续闪
光来实现预热。
电阻预热是在两钢筋端面一直紧密接触用脉交战电流或交替紧
密接触与分开,产生电阻热(不闪光)来实现预热,此法所需功
率较大。二次闪与预锻过程同连续闪光焊。
⑶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是在预热闪光焊前加一次闪光过程。
工艺过程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等过程,施焊时
首先连续闪光,使钢筋端部闪平,然后同预热闪光焊。焊接钢筋
直径较粗时,宜用此法。
⑷焊后通电热处理:方法是焊毕松开夹具,放大钳口距,再夹紧
钢筋;接头降温至暗黑后,即采取低频脉冲式通电加热;当加热
至钢筋表面呈暗红色或桔红色时,通电结束;松开夹具,待钢筋
冷后取下钢筋。
⑸钢筋闪光对焊工艺过程图解见图5-21。
1)对焊参数,根据焊接电流和时间不同,分为强参数(即
大电流和短时间)和弱参数(即电流较小和时间较长)两种。
2)采用强参数可减少接头过热并提高焊接效率,但易产生
淬硬。见表5-15、表5-16。
闪光对焊参数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82
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应合理选择对焊参数。
焊接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
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及变压级次。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
热留量与预热频率等参数。
闪光对焊各项留量图解见图5-22
对焊操作要求:
⑴Ⅱ、Ⅲ级钢筋对焊
Ⅱ、Ⅲ级钢筋的可焊性较好,焊接参数的适应性较宽,只要
保证焊缝质量,拉弯时断裂在热影响区就较小。因而,其操作关
键是掌握合适的顶锻。
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其操作要点为:
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
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速有力。
⑵Ⅳ级钢筋对焊
在Ⅳ级钢筋中,由于碳、锰、硅等含量高,焊接性能较差,
焊后容易产生淬硬、脆裂、降低接头塑性性能。
关键在于掌握适当的温度,焊接参数应根据温度适当调整。
Ⅳ级钢筋采用预热闪光时温度应控制为:预热温度约为1450℃,
顶锻前温度为1350°C,焊后温度约1050~1100°C,预热频率
宜用中低2~4次/s。
预热是控制温度的关键,故需要注意预热频率,接触轻重和接触
长短之间的配合,二次闪光留量应增大。
顶锻应视温度高低操作适当,快且用力。其操作要点如下:
一次闪光,闪去压伤;预热适中,频率中低;
二次闪光,稳而灵活;顶锻过程,快而用力得当。
对焊注意事项
⑴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的铁锈污泥等,防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83
止夹具和钢筋间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
调直及切除。
⑵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
焊试件(不小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方能成批焊接。
⑶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电压、焊机性能等
情况由操作焊工自行修正。
⑷焊接完成,应保持接头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
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当焊接后张预应力钢筋时,焊
后趁热将焊缝毛刺打掉,利于钢筋穿入孔道。
⑸不同直径钢筋对焊,其两截面之比不宜大于1.5倍。
⑹焊接扬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
三、质量标准
钢筋对焊完毕,应对全部接头进行外观检查,以及机械性能试
验。其检验项目、程序、方法按“JGJ18-96”规范中第四章、第
三节规定进行。
保证项目
⑴对焊所用钢筋的材质性能和工艺方法必须符合质量检验评定
标准规定。
⑵对焊钢筋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⑶钢筋焊接时所选用对焊机性能要符合焊接工艺要求。
基本项目
⑴钢筋对焊完毕,应对全部焊接进行外观检查,其要求是:
对焊接头,接头处弯折环大于4°;
接头具有适当的镦粗和均匀的金属毛刺。
钢筋横向没有裂缝和烧伤;
接头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⑵机械性能试验、检查方法
1)按同类型(钢种直径相同)分批,每100个为一批,每
批取6个试件,3个作抗拉试件、3个作冷弯试验。
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值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84
冷弯试验(包括正弯和反弯试验)弯曲时接头位置应处于弯曲中
心处,冷弯接规定角度进行,接头处或热影响区外侧横向裂缝宽
度不应大于0.15mm才算合格。
钢筋冷弯试验工作可在万能试验机或钢筋弯曲机上进行,钢筋对
接接头,冷弯试验指标见下表5-17。
2)使用同批材料焊接参数相同,在焊接质量稳定情况下,
每批数量扩大至三倍。
四、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对焊焊接时出现表面烧伤、接头轴线偏移和弯折,接头结合不
良、接头氧化缺陷、接头过烧缺陷、热影响区淬火脆裂以及接头
区域有裂纹等现象,防止方法见表5-18。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对焊前应清理钢筋与电极表面污泥、铁锈。使电极接触良
好,以免出现“打火”现象。
⑵对焊完毕不要过早松开夹具,连接头处高温时不要抛掷钢
筋接头,不准往高温接头上浇水,较长钢筋对接应安置台架上。
⑶对焊机选择参数,包括功率和二次电压应与对焊钢筋时相
匹配,电极冷却水的温度,不超过40°C,机身应接地良好。
⑷闪光火花飞贱的方向要有良好的防护安全设施。
产品保护
⑴钢筋焊接半成品按规格型号分类堆放整齐,堆放场所应有
遮盖,防止日晒雨淋。
⑵转运钢筋对焊半成品不能随意抛掷,以免钢筋变形。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85
钢筋电弧焊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中
的焊接φ10~40和Ⅰ、Ⅱ、Ⅲ级钢筋。
电弧焊是利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高温,熔化焊条与焊
件的金属凝固后形成一条焊缝。
施工准备
机械设备
电弧焊的主要设备是弧焊机。弧焊机可分为交流和直流两
类。交流弧焊机常用型号有:BX-120-1、BX-300-2、BX-500-2和
BX-1000等。
直流弧焊机常用型号有:AX-165、AX-300-1、AX-320、AX-300、
AX-500等。
2、材料
钢筋:各种规格、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经物
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须增加化学性能检验,经检验合格后,
方能使用。
焊条:按钢结构工程有关规定执行,焊条应分类、分牌号放在通
风良好、干燥的仓库保管好,重要工程焊条,要保持一定温度和
湿度(一般温度10~15°C,相对湿度小于5%为宜),焊条焊接
前一般在20~25°C烘箱内烘干。
3、作业条件
⑴焊工应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⑵弧焊机等机具设备完好,焊机要按规定正确接通电源,要求
电源符合施焊要求。
二、操作工艺
钢筋电弧焊分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和熔槽四种接头形式。
帮条焊工艺
⑴钢筋帮条焊接头形式见图6-23。
⑵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接,但帮条长度要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86
比双面焊加大一倍。
⑶帮条焊适用于Ⅰ、Ⅱ、Ⅲ级钢筋的接驳,帮条宜采用与主
筋同级别、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其操作要点如下:
1)先将主筋和帮条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离端部约20mm,
主筋间隙留2~5mm。
2)施焊应在帮条内侧开始打弧,收弧时弧坑应填满,并向
帮条一侧拉出灭弧。
3)尽量施水平焊,需多层焊时,第一层焊的电流可以稍大,
以增加熔化深度,焊完一层之后,应将焊渣清除干净。
当需要立焊时,焊接电流应比平焊减少10%~15%。
搭接焊工艺
⑴钢筋搭接焊接头形式见图5-24。
⑵当不能采用双面焊时,可采用单面焊接,此时搭接长度应
比双面焊时加大一倍。
⑶搭接焊只适用于Ⅰ、Ⅱ、Ⅲ级钢筋的焊接,其制作要点除
注意对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和安装,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之
外,其余则与帮条焊工艺基本相同。
⑷无论帮条接头或搭接接头,其焊缝厚度h应不小于0.3钢
筋直径,焊缝宽度b小于0.7钢筋直径,见图5-25。
3、钢筋坡口对接分坡口平焊和坡口立焊对接
⑴钢筋坡口平焊宜采用V型坡口,口角度为55°~65°,见图
5-26。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87
⑵坡口面加工要平顺,污物、氧化铁锈要清除干净,并利用
垫板进行定位焊,垫板长度取为40~60mm,宽度为钢筋直径加
10mm,坡口根部间隙平焊取4~6mm,操作工艺应注意如下几点:
1)首先由坡口根据根部引弧,横向施焊数层,接着焊条作
之字形运弧,将坡口逐层堆焊填满,焊接时适当控制速度以避免
接头产生过热,亦可将几个接头轮流施焊。
2)每填满一层焊缝,都要把焊渣清除干净,再焊下一层,
直至焊缝金属略高于钢筋直径0.1d为止,焊缝加强宽度比坡口边
缘加宽2~3mm为宜。
⑶钢筋坡口立焊对焊
1)钢筋V型坡口立焊时,坡口角度约为35°~55°,其中
下筋为0°~10°,上筋为35°~45°,见图5-27。
2)立焊对接垫板的装配和定位焊与坡口平焊基本相同,但
根部间隙取3~5mm。
3)坡口立焊首先在下部钢筋端面上引弧,并在该端面上堆
焊一层,使下部钢筋逐渐加热,然后用快速短小的横向焊缝把上
下钢筋端面焊接起来,当焊缝超过钢筋直径的一半时,焊条摆宜
采用立焊的运弧方式,一层一层地把坡口填满,其加强高和加强
宽与坡口平焊相同。
4、钢筋熔槽帮条焊
熔槽帮条焊适用于直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钢筋现场安装焊接。
操作时把两钢筋水平放置,将一角钢作垫模,接头形式见图5-28。
其工艺要点如下:
⑴垫模角钢的边长约40~60mm,长度为80mm~100mm。
⑵对接的两钢筋端面需用无齿锯切割平整,间隙取10~16mm范
围,并在熔槽角钢峡两侧点焊定位。
⑶熔槽焊接电流宜稍大,以接缝根部引弧后连续施焊,形成熔池,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88
使钢筋端部熔合良好。
⑷每焊完一支焊条后,应将焊渣清除干净,然后再焊,对焊缝加
强高和加强宽的要求与坡口对接焊相同。
⑸钢筋与角钢垫模的贴合两侧应焊一至三道填角焊缝,长度与角
钢同,使角钢起到帮条作用。
预埋件接头
⑴预埋件T型接头电弧焊分贴角焊和穿孔塞焊两种,见图
5-29。
⑵预埋件应采用Ⅰ、Ⅱ级钢筋焊接,锚固钢筋直径在18mm
以下时,可选择贴角焊,其焊脚KⅠ级钢不小于0.5d,Ⅱ级钢不
小于0.6d,锚固钢筋直径为18~22mm时,应选择穿孔塞焊,预
埋件钢板&不小于0.6钢筋直径,并不小于6mm,施焊时电流不
宜过大,操作要保持焊脚宽度与焊脚高度相一致,避免电弧咬伤
钢筋。
钢筋与钢板搭接焊
⑴接头形式见图5-30。
⑵Ⅰ级钢筋的搭接长度l不小于4d,Ⅱ级钢筋的搭接长度l
不小于5d,焊缝宽度b不小于0.5d,焊缝厚度h不小于0.35d。
钢筋电弧焊对焊条
⑴焊接参数的选择,钢筋电弧焊工艺既可用交流焊机,亦可
用直流焊机,交流焊机结构简单,成本低,保养维修方便,应用
广泛,常用的有BX-300、BX-330、BX-500等规格。
⑵钢筋电弧焊对焊条、钢筋规格的选择见表5-19。
⑶钢筋电弧焊对焊条直径与焊接电流的选择见表5-2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89
三、钢筋电弧焊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焊接前必须首先核对钢筋的材质、规格及焊条类型符合钢
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
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⑵焊工必须持相应等级焊工证才允许上岗操作。
⑶在焊接前应预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条件及参数,制作二
个抗拉试件,其试验结果大于该类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才允许
正式施焊,此时可不再从成品抽样取试件。
基本项目
所有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外观检验,其要求是:焊缝表面平顺,
没有较明显的咬边,凹陷、焊瘤、夹渣及气孔,严禁有裂纹出现。
允许偏差
见表5-21。
四、施工注意事项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焊接过程中要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平整,加强焊缝平
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⑵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焊
条直径和焊接电流,保证焊缝与钢筋熔合良好。
⑶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以及钢筋轴线等应符
合有关规定,保证焊缝尺寸符合要求。
⑷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⑸钢筋电弧焊时不能忽视因焊接而引起的结构变形,应采取
下列措施:a、对称施焊,b、分层轮流施焊,c,选择合理的焊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90
接顺序。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焊机必须接地良好,不准在露天雨水的环境下工作。
⑵焊接施工场所不能使用易燃材料搭设,现场高空作业必须
带安全带,焊工操作要配戴防护用品。
产品保护
焊接半成品不能浇水冷却,待冷却后方能移动,并不能随意
抛掷。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
熔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的大直径竖向连续接头的焊接。
一、施工准备
材料
⑴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性能指标应符合有关标
准或规范的规定。钢筋的验收和加工,应按有关的规定进行。
⑵电渣压力焊焊接使用的钢筋端头应平直、干净,不得有马
蹄形、压扁、凹凸不平、弯曲歪扭等严惩变形。如有严重变形时
应用手提切割机切割或用气焊切割、矫正、以保证钢筋端面垂直
于轴线。钢筋端部200mm范围不应有锈蚀、油污、混凝土浆等
污染,受污染的钢筋应清理干净后才能进行电渣压力焊焊接。处
理钢筋时应在当天进行,防止处理后再生锈。
⑶电渣压力焊焊剂:须有出厂合格证,化学性能指标应符合
有关规定。在使用前,须经恒湿250°c烘焙1~2小时,焊剂回
收重复使用时,应除去熔渣和杂物并经干燥,一般采用431焊
药。
机具设备
⑴电渣焊机。
⑵焊接夹具:应具有一定刚度,使用灵巧,坚固耐用,上、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91
下钳口同心。焊接电缆的断面面积应与焊接钢筋大小相适应。焊
接电缆以及控制电缆的连接处必须保持良好接触。
⑶焊剂盒:应与所焊钢筋的直径大小相适应。
⑷石棉绳:用于填塞焊剂盒安装后的缝隙,防止焊剂盒焊剂
泄漏。
⑸铁丝球:用于引燃电弧。用22号或20号镀锌铁丝绕成直
径约为10mm的圆球,每焊一个接头用一颗。
⑹秒表:用于准确掌握焊接通电时间。
⑺切割机或圆片锯:用于切割钢筋。
作业条件
⑴焊工应经过有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焊工上岗
时,应穿戴好焊工鞋、焊工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⑵电渣压力焊的机具设备以及辅助设备等应齐全、完好。施
焊前必须认真检查机具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焊机要按规定的
方法正确接通电源,并检查其电压、电流是否符合施焊的要求。
⑶施焊前应搭好操作脚手架。
⑷钢筋端头已处理好,并清理干净,焊剂干燥。
⑸在焊接施工前,应根据焊接钢筋直径的大小,接电渣焊机
说明书或参考表5-22选定焊接电流、造渣工作电压、电渣工作
电压、通电时间等工作参数。有条件的现场,在焊前,先做焊接
试验,以确认工艺参数,制三个拉伸试件,试验合格后才可正式
施焊。
二、操作工艺
电渣压力焊接工艺
电渣压力焊接工艺分为“造渣过程”和“电渣过程”,这两
个过程是不间断的连续操作过程。
⑴“造渣过程”是接通电源后,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产生电
弧,焊剂在电弧周围熔化,在电弧热能的作用下,焊剂熔化逐渐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92
增多,形成一定深度渣池,在形成渣池的同时电弧的作用把钢筋
端面逐渐烧平。
⑵“电渣过程”,把上钢筋端头浸入渣池中,利用电阻热能
使钢筋端面溶化,在钢筋端面形成有利于焊接的形状和溶化层、
待钢筋溶化量达到规定后,立即断电顶压,排出全部溶渣和溶化
金属,完成焊接过程。电渣压力焊见图5-31。
2、电渣压力焊施焊接工艺程序
安装焊接钢筋→安放引弧铁丝球→缠绕石棉绳装上焊剂盒
→装放焊剂→接通电源,“造渣”工作电压40~50v,“电渣”工
作电压20~25V→造渣过程形成渣池→电渣过程钢筋端面溶化→
切断电源顶压钢筋完成焊接→卸出焊剂拆卸焊盒→拆除夹具。
⑴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夹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
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
⑵安放引弧铁丝球: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球安放在
上、下钢筋焊接端面的中间位置,放下上钢筋、轻压铁丝球,使
之接触良好。
放下上钢筋时,要防止铁丝球被压扁变形。
⑶装上焊剂盒: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绳然后再装
上焊剂盒,并往焊剂盒满装焊剂。
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
防止焊剂泄漏。
⑷接通电源,引弧造渣: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
时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
计算造渣通电时间。
“造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40~50V之间,造渣通电时间约
占整个焊接过程所需通电时间的3/4。
⑸“电渣过程”: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过程”的
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钢筋,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93
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中,徐徐下送上钢筋,直至“电渣过程”
结束。
“电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20~25V之间,电渣通电时间约占
整个焊接过程所需时间的1/4。
⑹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
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
⑺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绳及夹具。
卸出焊剂时,应将接料斗卡在剂盒下方,回收的焊剂应除去
溶渣及杂物,受潮的焊剂应烘、焙干燥后,可重复使用。
⑻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
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三、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钢筋品种和质量、焊剂的牌号、性能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⑵钢筋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
范》(JGJ18-96)规定。
⑶在进行钢筋焊接接头的强度检验时,从每批成品中切取三
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在一般构筑物中,每300个同类型接头(同
钢筋级别、同钢筋直径)作为一批。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中,每一楼层以200个同类接头作为一批;不足200个时,仍作
为一批。焊接头的位伸试验结果,三个试件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
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值。若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数值,
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的强
度达不到上述要求,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基本项目
⑴用小锤、放大镜、钢板尺和焊缝量规检查,逐个检查焊接接头。
⑵接头焊包均匀,不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
⑶对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将其切除重焊。
允许偏差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94
⑴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0.1倍直径,同时不得大
于2mm。
⑵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
四、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
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的
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
内。在顶压钢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钟后方可松开操纵杆,以免
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扶正钢筋上端,
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钢筋焊接结束时,应立即并
检查钢筋是否顺直。如不顺直,要立即趁钢筋还在热塑状态时将
其板直,然后稍延滞1~2分钟后卸下夹具。
⑵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适用于直径16~40mm的Ⅰ级、Ⅱ级
钢筋的焊接,当采用其他品种、规格的钢筋进行焊接时,其焊接
工艺的参数应经试验、鉴定后方可彩。
⑶焊剂要妥善存放,以免受潮弯质。
⑷焊接工作电压和焊接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在施工时不
得随意变更参数,否则会严重影响焊接质量。
⑸接头偏心和倾斜:主要原因是钢筋端部歪扭不直,在夹具
中夹持不正或倾斜;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冷却使上钢筋倾
斜;夹具长期使用使用磨损,造成上下不同心。
⑹咬边:主要发生于上钢筋。主要原因是焊接时电流太大,
钢筋熔化过快;上钢筋端头没有压入溶池中,或压入深度不够;
停机太晚,通电时间过长。
⑺未熔合:主要原因是在焊接过程中上钢筋提升过大或下送
速度过慢、钢筋端部熔化不良或形成断弧;焊接电流过小或通电
时间不够,使钢筋端部未能得到适宜的熔化量;焊接过程中设备
发生故障,上钢筋卡住,未能及时压下。
⑻焊包不匀:焊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挤出的熔化金属形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95
成的焊包很不均匀,一边大一边小,小的一面其高不足2mm;
另一种是钢筋端面形成的焊缝厚薄不均。主要原因是钢筋端头倾
斜过大而熔化量又不足,顶压时熔化金属在接头四周分布不匀或
采用铁丝球引弧时,铁丝球安放不正,偏正一边。
⑼气孔:主要原因是焊剂受潮,焊接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渗
入溶池,钢筋锈蚀严重或表面不清洁。
⑽钢筋表面烧伤:主要原因是钢筋端部锈蚀严重,焊前未除
锈;夹具电极不干净;钢筋未夹紧,顶压时发生滑移。
⑾夹渣:主要原因是通电时间短,上钢筋在熔化过程中还未
形成凸面即行顶压,熔渣无法排出;焊接电流过大或过小;焊剂
熔化后形成的熔渣粘度大,不易流动;顶压力太小,上钢筋在深
化过程气体渗入溶池,钢筋锈蚀严重表面不清洁。
⑿成型不良:主要原因是焊接电流大,通电时间短,上钢筋
熔化较多,如顶压时用力过大,上钢筋端头压入熔池较多,挤出
的熔化金属容易上翻;焊接过程中焊剂泄漏,深化铁水推动约束,
随焊剂泄漏下流。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电渣焊使用的焊机设备外壳应接零或接地,露天放置的
焊机有防雨遮盖。
⑵焊接电缆必须有完整的绝缘,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缆禁止使
用。
⑶在潮湿的地方作业时,应用干燥的木板或橡胶片等绝缘物
作垫板。
⑷焊工作业,应穿戴焊工专用手套、绝缘鞋、手套及绝缘鞋
应保持干燥。
⑸在大、中雨天时严禁进行焊接施工。在细雨天时,焊接施
工现场要有可靠的遮蔽防护措施,焊接设备要遮蔽好,电线要保
证绝缘良好,焊药必须保持干燥。
⑹在高温天气施工蚶,焊接施工现场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⑺用于电渣焊作业的工作台、脚手架,应牢固、可靠、安全、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96
适用。
成品保护
⑴不准过早拆卸卡具,防止接头弯曲变形。
⑵焊后不得砸钢筋接头,不准往刚焊完的接头浇水。
⑶焊接时应搭好架子,不准踩踏其他已绑好的钢筋。
钢筋气压焊
钢筋气压焊是采用氧——乙炔火焰对两钢筋连接处加热,使
之达到塑性状态后,施加适当轴向压力,从而形成牢固对焊接头
的施工方法。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中直径为φ20~40mm的Ⅰ,
Ⅱ级和部分Ⅲ级钢筋任意方向和任意位置的闭合式气压焊施工。
一、施工准备
材料
⑴钢筋:用于气压焊的钢筋一般为Ⅰ级钢或Ⅱ级钢。所有钢
筋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进场时须按规定抽样复试,其性能和质
量应符合GB149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
GB1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面钢筋》的规定。若采用Ⅲ级
钢或其它品种钢筋及进口钢材,要经过钢材化学性能检验其可焊
性合格后方可使用。
当需压接的两钢筋直径不同时,其两直径之差不得大于
7mm。
⑵氧气:瓶装氧气(O2)的质量应符合工业用气态氧一级
的技术要求,纯度在99.5%以上。其质量应符合GB3863《工业
用气态氧》中技术要求。
⑶乙炔气:所使用的乙炔(C2H2)宜为瓶装溶解乙炔,纯
度要求大于98%。其质量应符合GB6819《溶解乙炔》中的规定。
焊接设备
⑴供气装置:包括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干式回火防止减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97
压器及胶管。
溶解乙炔气瓶的供气能力必须满足现场最大直径钢筋焊接
时的供气量要求,可根据需要采用两瓶或多瓶并联使用。
⑵加热器(多嘴环管焊炬):应具有火焰燃烧稳定、均匀、
不易回火等性能,并应根据所焊钢筋的粗细、配备合理选用各种
规格的加势圈。
⑶加压器(包括油缸、油泵及油管等):其加压能力应达到
现场最粗钢筋焊接时所需要的轴向压力。
⑷焊接夹具:应确保能夹紧钢筋,且当钢筋承受最大轴向压
力时,钢筋与夹头之间不产生相对滑移。
⑸辅助设备:包括无齿锯(砂轮锯)角向磨光机等。
作业条件
⑴钢筋气压焊接班组的负责人必须是气压焊工,加热作业必
须由经培训合格的持证气压焊工进行。
钢筋气压焊工的操作技能现分为乙、丙、丁三级,其允许焊
接的钢筋直径分别为:乙级Ⅰ——d≤地40mm;丙级Ⅰ——d≤
32mm;丁级Ⅰ——d≤25mm。
⑵正式施焊前,必须进行现场焊接工艺试验,所用钢筋从实
际进场的各批钢筋中截取,试件经外观检查及拉伸、弯曲试验合
格后,按确定的有关参数及工艺施焊。
⑶施焊现场风力超过3级(风速大于5.4m/S)时,必须采取
有效挡风措施才能施焊。雨天不宜进行气压焊施工,必须施焊时,
应采取有效遮蔽措施。
二、操作工艺
钢筋下料
宜用无齿锯,不宜使用切断机,以免钢筋端头弯折或呈马蹄
形而影响焊接质量,下料时并应考虑钢筋焊接后的压缩量,每个
接头的压缩量约为所焊钢筋直径的1~1.5倍。
钢筋焊接接头位置、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等尚应符合设计要
求或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的要求。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98
钢筋端头处理
施焊前应用角向磨光机对钢筋端部稍微倒角,并将钢筋端面
打磨平整(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要基本垂直),清除氧化膜,露
出光泽。离端面两倍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钢筋表面上的铁锈、油
污、泥浆等附着物应清刷干净。
钢筋安装就位
将所需焊接的两根钢筋用焊接夹具分别夹紧并调整对正,两
钢筋的轴线要在同一直线上。
钢筋夹紧对正后,须施加初始轴向压力顶紧,两钢筋间局部
位置的缝隙不得大于3mm。
焊炬火焰调校
在每个接头开始施焊时,应先将焊炬的火焰调校为碳化焰
(即还原焰,O2/C2H2=0.85~0.95),火焰的形状要充实。
钢筋加热加压
⑴焊接的开始阶段,采用碳化焰,对准两根钢筋接缝处集中
加热。此时须使内焰包围着钢筋缝隙,防防钢筋端面氧化。同时,
须增大对钢筋的轴向压力至30~40Mpa。
⑵当两根钢筋端面的缝隙完全闭合后,须将火焰调整为中性
焰(O2/C2H2=1~1.1)以加快加热速度。此时操作焊矩,使火
焰在以压焊面为中心两侧各一倍钢筋直径范围内均匀往复加热。
钢筋端面的合适加热温度为1150~1250°C左右。
在加热过程中,火焰因各种原因发生变化时,要注意及时调整,
使之始终保持中性焰,同时如果在压接面缝隙完全密合之前发生
焊炬回火中断现象,应停止施焊,拆除夹具,将两钢筋端面重新
打磨、安装,然后再次点燃火焰进行焊接。如果焊炬回火中断发
生在接缝完全密合之后,则可再次点燃火焰继续加热、加压完成
焊接作业。
⑶当钢筋加热到所需的温度时,操作加压器使夹具对钢筋再
次施加至30~40Mpa的轴向压力,使钢筋接头墩粗区形成合适的
形状,然后可停止加热。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99
⑷当钢筋接头处温度降低,即接头处红色大致消失后,可卸
除压力,然后拆下夹具。
三、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气压焊所用钢筋的材质性能和工艺方法必须符合国标质
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
⑵气压焊所用钢筋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试验报告。
⑶气压焊接时所选用焊接参数,要符合焊接工艺要求。
基本项目
⑴质量检查项目及数量
1)全部接头均需进行外观检查。
2)在同一楼层中以200个接头为一批(几种不同直径的焊
接接头,可组成一批),随机切取3个接头作拉伸试验。根据工
程需要以及操作情况,也可另切除3个接头作弯曲试验。
⑵外观检查要求
1)外观检查的方法主要是目视检查,必要时可采用游标卡
尺或其它专用工具。
2)外观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a、压焊区钢筋偏心量。两钢筋轴线相对偏心量不得大于钢
筋直径的0.15倍,同时不得大于4mm。当不同直径钢筋相焊时,
按小钢筋直径计算。
当超过限量时,应切除重焊。
b、弯折角焊接部位两钢筋轴线弯折角不得大于4°。
当超过限量时,可重新加热矫正。
c、墩粗直径和长度。墩粗区的最大直径应不小于钢筋直径
的1.4倍。墩粗区的长度应不少于钢筋直径的1.2倍,且凸起部
分应平缓圆滑。
当小于限量时,可重新加热加压墩粗、墩长。
d、压焊面偏移。墩粗区最大直径处应与压焊面重合,若有
偏移,其最大的偏移量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2倍。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00
e、裂纹及烧伤。两钢筋接头处不得有环向裂纹。墩粗区表
面不得有严重烧伤(即表面呈现粗糙裂缝和蜂窝状)。
若发现接头有环向裂纹时,应切除重焊。
⑶拉伸试验
每批三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
拉强度值,三个试件均断于压焊面之外并呈塑性断裂。若有一个
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再切除6个接头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还
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则该批接头判定为不合格品。
⑷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时,试件受压面的凸起部分应除去,将钢筋压焊面
置于弯曲中心点。弯至90度时,试件不得在压焊面发生破断。
若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接头进行复验,复验结果
若仍有一个接头不符合要求,则该批接头判定为不合格品。
四、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在施焊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好加热温度,温度过高时,会
发生金属过烧现象;温度过低时,压焊面难以良好熔合及墩粗区
不能形成合适的形状。
⑵为了保证两钢筋焊接的同心度,应注意在安装接长钢筋
时,须将两钢筋对齐夹紧,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施焊。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供气装置的使用应遵照国家劳动总局(79)劳总锅字18
号文公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督规
程》中有关规定执行。
施焊作业应参照GB9448《焊接与切割安全中气焊安全规定
执行。氧气的工作压力不得超过0.8Mpa,乙炔的工作压力不得超
过0.1Mpa。
⑵作业地点附近及其下方,不得有易燃品、爆炸品。不准将
点燃的焊炬随意卧放在模板或楼板上。
⑶施焊现场应该设置消防设备,如灭火器、消防龙头等,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4:4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66790355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建筑施工方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建筑施工方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