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
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
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
报德。"
37、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
38、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0、小不忍,则乱大谋。
4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2、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
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孟子》
1、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
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4、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5、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8、其进锐者,其退速。
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
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2、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3、仁者无敌。
1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6、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8、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1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
2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2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7、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
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老子名言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
拙,大辫若讷。
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6、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
下。
庄子名言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3、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
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
也。
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7、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
不怍。
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易经》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3、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
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礼记》
1、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口惠而实不至,怨及其身。(漫许诺言而不付诸实现,必然招致
怒恨和灾害)
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
武之道也。
10、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1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īn)民,在止于至善。
14、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
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5、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6、好(hào)而知其恶(â),恶(wù)而知其美。
——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
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
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1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
身。
18、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19、人一能之,己百能之;人十能之,己千能之。
——(如果自己不如别人聪明,那么)别人花一分力气就能学好的,
自己就花百分的力气学好它;人家花十分的力气能学好的,自己就花
千分的力气学好它。
《离骚》
1、表现其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句子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
之多艰。
2、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句子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
犹未悔。
3、其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
此态也!
4、表现其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
之所厚。
5、其洁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
为常。
6、体现执著追求和探索真理精神的句子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
上下而求索。
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所惩?
其他
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毛诗·序》)
2、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
人。(《管子》)
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5、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刘勰《文心雕龙》)
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8、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1、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12、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14、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1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
以明得失。(《贞观政要》)
1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1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
1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2、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23、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晏子)
24、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尚书》)
25、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
2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
2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五言律詩,唐•王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
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
留。
唐代常建《宿王昌齡隱居》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雲。松際露微月,
清光猶爲君。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余亦謝時去,西山鸾鶴群。
李白《獨坐敬亭山》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
山。
宋朱熹: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
中流自在行。
王維田園山水詩《山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
空翠濕人衣。”
道源《早梅》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宋)王安石《梅花》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
香來。
陸遊《紅梅》:雪裏溪頭已占春,小園又試晚妝新。放翁老去風情在,
惱得梅花醉似人。
宋朝詩人杜耒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清平調詞一首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
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張旭《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礬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賈島《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
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宋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
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唐皎然《春日杼山寄贈李員外縱》南山唯與北山鄰,古樹連拳伴我身。
黃鶴有心多不住,白雲無事獨相親。閑持竹錫深看水,懶系麻衣出見
人。欲掇幽芳聊贈遠,郎官那賞石門春。
勝寒《山居》靜處山居悟,常懷萬世憂。誰經風雨後,翰墨寫千秋。
明代著名戲劇家湯顯祖的詩: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一生癡絕
處,無夢到徽州。
趙嘏《江樓感舊》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
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徐渭“兀然有物氣豪粗,莫問年來珠有無。養就孤標人不識,時來黃
甲獨傳胪。”
唐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山頭禅室挂僧衣,窗外無人溪鳥飛。黃昏
半在下山路。卻聽鐘聲連翠微。
龔自珍《已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
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縱使有花兼有月,與君煮酒莫論詩。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
吹箫。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
勝寒《朝聞》午夜詩歌誰譜曲?忽見戶外曙光明。思量醒酒爲何物?
渺若秋蟬遠處鳴。
王十朋《七絕•丹芳嶺》詩:家在梅溪水竹間,穿雲蠟屐可曾閑。雁
山新入春遊眼,卻笑平生未見山。
李白《送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
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徐渭詩:若耶溪上好風光,無人折取獻吳王。西施一病經三月,數向
荷花幾許長。內園木槿今無色,彭澤花枝別有春。草木從來無定准,
一時擡價妄高人。
蘇轼《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
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
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
月。
毛澤東《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
比高。須晴日,看銀裝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
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
志,非甯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
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複何及!
劉禹錫《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
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
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南陽諸葛
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
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
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蘇轼《龍尾硯歌》黃琮白璧天不惜,顧恐貪夫死懷璧。君看龍尾寶
石材,玉德金聲寓于石。與天作石來幾時,與人作硯初不辭。詩成鮑
謝石何與,筆落鍾王硯不知。錦茵玉匣俱塵垢,搗練支床亦何有。況
瞋蘇子鳳咮銘,戲語相嘲作牛後。碧天照水風吹雲,明窗淨幾清無塵。
我生天地一閑物,蘇子亦是支離人。粗言細語都不擇,春蚓秋蛇隨意
畫。願從蘇子老東坡,仁者不用生平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
時節”這是天門慧開禅師的一首偈語。
清平樂•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
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
龍?'年'0月毛澤東。
北宋歐陽修《宿雲夢館》:“北雁來時歲欲昏,私書歸夢杳難分。井
桐葉落池荷盡,一夜西窗雨不聞。”
杜牧《將赴吳興登樂遊原》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雲靜愛僧,欲把
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
蘭亭序: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
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
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爲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
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爲陳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
終期于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
知一死生爲虛誕,齊彭殇爲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
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嶽陽樓記:範仲淹(宋)
慶曆四年春,滕(tãng)子京谪(zhã)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
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zh
ǔ)予(yú)作文以記之。予觀夫(fú)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
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晖夕陰,氣象萬千。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yǐ)。然則北通巫峽,南極潇湘,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fēi),連月不開,陰風怒號(háo),濁浪排空;
日星隱曜(yào),山嶽潛(qián)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傾楫(jí)
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
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qǐng),沙鷗翔集,
錦鱗遊泳;岸芷(zhǐ)汀(tīng)蘭,郁郁青青(qīng)。而或長煙
一空,皓月千裏,浮光躍金,靜影沈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
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
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yã)?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
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勝寒《夏日偶成》閑暇河畔樹濃蔭,翠傘葉間繞蟬音。袅袅風拂詩心
緒,鴨凫碧水似相親。
勝寒《僧履硯歌》茫茫人生路,如履薄冰出,出入皆循道,天邊雲卷
舒。
勝寒《詠硯》隱于萬般石,驚與墨君見。心曲欲傾訴,硯將開笑顔。
一尺鬥方蠅頭小楷般若心經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
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鍾處,樓台深翠微。于良史《春山月夜》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
時。蘇轼《贈劉景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
碧霄。劉禹錫《秋詞》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
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
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鍾處,樓台深翠微。于良史《春山月夜》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裏芰荷香。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來一味
涼。宋王安石《晚樓閑坐》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
人才。龔自珍《已亥雜詩》
道源《早梅》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陸遊《紅梅》:雪裏溪頭已占春,小園又試晚妝新。放翁老去風情在,
惱得梅花醉似人。
宋朝杜耒詩: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北宋林逋《山園小梅》衆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
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
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
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
節”這是天門慧開禅師的一首偈語。
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
縛住蒼龍?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怅寥廓,問蒼茫
大地,誰主沈浮。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峥嵘歲月稠。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
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李白《送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
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張旭《桃花溪》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礬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賈島《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宋•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
敲棋子落燈花。
萬裏人南去,三春雁北飛。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韋承慶《南
行別第》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4:32: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6592418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代名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代名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