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三月晦日偶题》原文|译文|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是北宋诗人秦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一
反旧例,没有悲伤的情调,却是顺其自然,豁达通变。而下面是小编
整理这首诗的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月晦日偶题》原文
宋代: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节令风物不断递换,变化常新;痴心儿女,你们为什么要苦苦地挽
留春天?
那五彩缤纷的花朵凋谢又有什么可恨?夏天的树木,浓密葱绿,不
也一样使你合意欢心!
注释
晦日: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节物: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儿女:这里泛指男女。
芳菲:香花芳草。
何须:何必,何用。
可人:称人心意。
赏析
文人伤春,似乎是永恒的主题,春风春雨,落花垂柳,引起过多
少诗人感叹。三月晦日,是春天的最后一天,更难免激起诗人无计留
春住的愁思。唐诗人贾岛有首著名的《三月晦日赠刘评事》诗云: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
是春。”表现的就是浓重的惜春情绪。秦观这首绝句,与贾岛诗一样,
也是通过议论,表达春将逝去时的感想。但秦诗一反旧例,没有悲伤
的情调,却是顺其自然,豁达通变。
诗富有哲理,蕴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
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
的人而言,不言而喻。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
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
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但那
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
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为诗的后两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铺垫。
后两句,反振一笔,如异峰突起,醒人耳目。繁华似锦(“芳菲”)的春
天归去,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那“阴阴”的“夏木”同样“可人”,
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跃然纸上!
诗是说理,指出了对春天的逝去的两种不同看法,强调应该顺其
自然。推而广之,诗人也是在阐述自己的处世观:人生是处在不断地
转换之中,好的可以变坏,祸福相倚。因此,当你失去了什么时,不
要过分抱憾,要正视现实,知足常乐。春天有春天令人留恋的地方,
夏天也有夏天使人合意的所在;顺境有顺境的快乐,逆境何尝不可磨炼
人,使人步入顺境。通过这诗,我们充分理解到诗人宽广的胸怀,并
从中得到勉励。宋人的说理诗,虽然常常有陈腐惹人生厌的地方,但
也不乏像这首诗一样有积极意义的作品。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4:1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650846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秦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秦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