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专题美文批注(总8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2
九年级“中秋”专题美文批注
姓名:班级:座号:
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
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
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
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
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
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
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
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
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
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
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
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
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
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
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
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
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
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
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
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
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
(yǐnǐ柔和美丽)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
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
请在原文中划出三处
句子,并在此处进行
细赏批注。(标注好
①②③)
3
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
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
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
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
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
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
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
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
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
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
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夏历每月十五日叫
“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
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
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
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
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惘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
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
天,心飞向故里。
4
1、请在文中摘抄写出五个美词(注意书写的工整、美观)。
2、请列出你的阅读提纲。(分析文章层次,写出文章思路。)
3、请归纳出文章的主旨。
4、假如你是命题老师,请针对文章设计一道中考阅读题,并附带答案。
5
月迹(贾平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
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
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
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
说:“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
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
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
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
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
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
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
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
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
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
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
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
着天空,星儿似乎就地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
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
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
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
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
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请在原文中划出三处句子,并
在此处进行细赏批注。(标注
好①②③)
6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
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
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
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
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
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
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
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
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葡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
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
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
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
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到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
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
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
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
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
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7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
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
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
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
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8
1、请在文中摘抄写出五个美词(注意书写的工整、美观)。
2、请列出你的阅读提纲。(分析文章层次,写出文章思路。)
3、请归纳出文章的主旨。
4、假如你是命题老师,请针对文章设计一道中考阅读题,并附带答案。
望月(郑春雷)
小时候在家乡,每到有月的夜晚,我们都爱坐在草屋门
前的院坝中,看着月亮从山顶上徐徐升起,清辉洒来,果
树的枝叶使月色斑斑驳驳。月到中天,我们的身影投在地
上,那种月华似水的感觉,从心里辐射到身体的每个部位
和每个细胞。
圆月刚刚升上山顶的时候最有看头。重重迭迭的朦胧
山影,弥漫着神秘的气氛。一轮圆月像一只明亮的玉盘立
在山顶上。山峰开始清晰,看得见哪里林密,哪棵树大,
也看得见在树林之间偶尔飞过的山雀的身影,而鸟雀的叫
声在月夜里也格外清晰,传得更远,更动听。
随着月亮的升高,我们的情绪越来越好,闲情也更
浓。小河里的水声,像少女温存的絮语,洗涤着我们的心
情,杂念褪尽。我们信步走到河边,看见月亮在水底静静
地躺着,像被这山中未被污染过的河水洗得更洁净,更明
亮,也像是因为有这山月的照彻,河水才有这般清澈、透
明。我们沿着小河漫游,月亮也紧跟脚步。有月之夜,我
们一般会坐到很晚才睡,有时月已西斜,我们却无一点睡
请在原文中划出三处句子,并
在此处进行细赏批注。(标注
好①②③)
9
意,硬要等到月落西山,才各自回屋睡觉。
1、请在文中摘抄写出五个美词(注意书写的工整、美观)。
2、请列出你的阅读提纲。(分析文章层次,写出文章思路。)
3、请归纳出文章的主旨。
4、假如你是命题老师,请针对文章设计一道中考阅读题,并附带答案。
10
月亮之美
毛时安《文汇报》
深夜起身。睡不着,倚着阳台看月亮。有月色的夜晚真
美。
仰望星空,有两个最大的发光天体:一为月亮,一为太
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可是月亮除了昭示夜晚,对我们生活
的一切,还能发生什么作呢
最早对月亮的关心,来自儿时母亲亲切的讲述。那时天
很清。星星永远一长一短的闪烁着光芒,永远象儿歌中唱的
那样“星星眨眼睛”。每到月白风清满天朗星的秋夜,母亲会
告诉弟弟和我,月亮里有桂树有宫殿,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寂
寞而美丽的仙女----嫦娥。于是,我和弟弟抬头在白玉般经
营剔透的玉盘里百般寻找。然而,我们每次都在月亮隐约模
糊的阴影中找不到那美丽的倩影,欠缺的想象和完行能力,
勾勒不出窈窕的姿。
读中学时,我们已经到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季节。语文
课讲到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寂寞嫦娥舒广袖”
时,我们已隐约体会到那美丽倩影背后的心的忧伤和冷寂
了。也已经体味到了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
请在原文中划出三处句子,
并在此处进行细赏批注。
(标注好①②③)
11
心”那颗清凉凄婉的诗心了。解诗到“吴刚捧出桂花酒”时,我
们才知道,月亮里还有和永远向上推着向下滚着的巨石的西
西弗斯命运相仿的吴刚,在砍着永远向上生长的桂树。青春
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美丽仙女广寒宫的不幸寂寞,有刚健
男儿的沉默和永远的伐木声相伴,他们会交流吗他们会相助
吗在两个人的世界里,那片银色的凄迷中,他们会相依为命
相守终生吗
我想,这就是月亮。
月亮是婉约的诗篇。月亮的美,乃是一种疏影横斜暗香
浮动,撩拨心头情素,可以感觉却不可言状的莫名的美。她
使生命充满了诗的遐想。看过昆曲《牡丹亭》,一位女作家
打电话给我,是晚戏散场,她走在浦东归家的路上,望着流
泻的月辉和自己的身影,平味着痴男怨女古典的纯情,才感
到生命和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的美好。太阳是宣言,它给出生
命明确的坐标和意义。太阳用它耀眼而令人晕眩的光芒照亮
着外部世界的河流山川道路桥梁。而月亮则永远谦和的若有
若无隐隐约约象纯雨润物般的渗透着我们内心世界的角角落
落,每一条肌理,每一次颤动。我们在月光下倾诉,在月光
下回忆,在月光下漫步,在月光下慢慢的不知不觉地打开了
心扉,就如清风掀动一袭幽帘一扇柴门。“月光如钩,遥挂长
天。清辉流泻,下照无眠”在新编的历史京剧《贞观盛世》
中,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两个伟大的男人,大唐天子李士民
和一代名相魏征如何在阳光下激烈碰撞又如何在月光下象溶
溶的春水交融,共铸盛唐气象的动人情景。所有恋爱着的
人,都喜欢月亮。因为月亮善解人意,总是用她充满诗意的
光辉抚慰着心灵,成为不设防的城市。两情相悦,让你的心
走进她的心,让她的心走进你的心。月亮下,我们享受感
情;太阳下,我们计较功利。即使热恋中的少男少女,也免
不了利益关系的纷争。
太阳是黄金的,富贵威严一览无余的黄金;月亮是玉色
的,温润而富于内涵,真正的含而不露,真正是无言的爱。
太阳是西洋乐队中的小号,嘹亮亢奋,一往无前;月亮是现
在几近绝响的箫和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
12
绝如缕”。在月光下最容易也最适宜的西洋乐器是口琴。在月
亮隐约透过云翳,透过树木投下阴影的时候,口琴简单的音
色最能表达青春的抑郁和忧伤。三十多年前,正值“文革”最黑
暗既看不到国家也看不到个人前途的时候,有一个小伙子,
总是站在夜晚的阳台上,望着黄浦江上的月亮,将他会唱的
每一首歌,都吹奏的那样缠绵。他想吹的每一个音符都让石
人落累,天地动容。头顶的月亮,很圆,是奇诡的暗红,显
得憔悴。
歌手孟庭苇唱月亮:“扁扁的,扁扁的,岁月的书签。”张
爱铃说,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朵云轩信戈上落了一颗泪珠,
陈旧而迷糊。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历经沧桑,已
经变成人生角斗场上将心裹上厚厚的铠甲,刀枪不入的斗
士。但依然在心的深处吹奏着月亮下忧伤的口琴,怀想着当
年照耀着千家万户微微发红的月亮,怀念着那个踩着月光听
着自己脚步声赶路的少年。
世界正在城市化。被城市化了的空间,以繁华通明的灯
光,遮掩了月亮,使月亮变得黯然失色。现代人在远里月
亮,远里生活的诗意。
去吧,去月光下走走。隔着千年的岁月,我听到了旷达
的召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刻,我的心沉浸在月亮银色轻柔的呼吸中。
13
1、请在文中摘抄写出五个美词(注意书写的工整、美观)。
2、请列出你的阅读提纲。(分析文章层次,写出文章思路。)
3、请归纳出文章的主旨。
4、假如你是命题老师,请针对文章设计一道中考阅读题,并附带答案。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4:16: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65007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秋美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秋美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