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23-02-28 13:25:36 阅读: 评论:0

值班制度-眼球发蓝怎么回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米酒的制作方法)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XX区XXX小学姓名XXX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

的氛围中理解、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确保本期数学教学心中有计划,教学有章法,奋斗有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特

拟订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本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好,口

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比较扎实。但也有一些学生粗心大意,灵活性不够,

多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

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家庭

作业更是问题,对数学科的学习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要在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端正他们学习态度的同时,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尽快提高他们的数

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

和总复习。

1.数与计算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数与计算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

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步子,

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

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

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

用,进一步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对具体问题,

先确定是否需要计算,再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口算、估算、笔算等),最后应

.

用计算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一种思维方法。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的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位置与方向”、“面积”两个

单元。

3.量的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了计量的知识范围,除了面积(地积)单位的认识外,

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4.统计知识方面:

在这一册中,教材一方面注意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统计知识,了解不同

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介绍平均数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结合

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断。

5.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两个单元。一个是“解决

问题”单元,专门教学解决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连

乘和连除计算的问题;另一个是“数学广角”单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

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6.实践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年历制作”和“设计校园”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

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

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

除法估算和验算。

.

3.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

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4.了解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

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

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

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

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

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8.了解数学广角,学会解决搭配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

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年、月、日。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五、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简易的指南针、年历卡、24时计时法的钟面模型、面积单

位卡片。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

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

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

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10.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

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提质备考、教学进度表附后)

七、本期教研专题

1.以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我校教

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校本教研,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学观念,树立

现代教育思想,适应当代教育的形式。

2.通过计划、有目的的校本教研活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应变能力。

3.认识和提高对多媒体在当代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4.通过教学反思提炼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开展教学研究

5.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单元内容课时

一一、位置与方向(一)

1、认识东南西北(1)

4

2、认识东南西北(2)

3、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1)

4、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2)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

1、口算除法(1)

4

2、口算除法(2)

3、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

4、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1)

.

5、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2)

4

6、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7、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8、解决问题(1)

9、解决问题(2)

410、整理各复习(1)

11、整理各复习(2)

五三、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1)

4

2、复式统计表(2)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1)

4

2、口算乘法(2)

3、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1)

4、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2)

5、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1)

4

6、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2)

7、解决问题(1)

8、解决问题(2)

9、整理和复习(1)

2

10、整理和复习(2)

“清明”节放假

五、面积

1、面积和面单位(1)

42、面积和面单位(2)

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4、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2

中期检测

十一

5、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4

6、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计算与进率练习

十二

六、年、月、日

“五一”劳动节放假

3

1、年、月、日(1)

2、年、月、日(2)

3、24时计时法(1)

十三4、24时计时法(2)4

.

5、整理和复习(1)

6、整理和复习(2)

十四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7、制作活动日历

4

1、认识小数(1)

2、认识小数(2)

十五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

4

4、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

单元练习

十六

八、数学广角——搭配

(二)

1、数学广角(1)

3

2、数学广角(2)

3、我们的校园

“六一”儿童节放假

十七

九、总复习

1、数与计算(1)

4

2、空间与图形

十八

3、统计

4

4、数与计算(2)

十九

全册综合练习

2

期末考试

《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

8+6=28+5=37-5=12-6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我

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4)(教师选择例3)提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5)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

法。

(6)集体讨论:0.6+0.8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

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计算)

(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

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

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

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

数对齐.

(8)学生试笔算0.6+0.8

.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师并示范。

元角分

0.6

+0.8

-----------------

(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

什么?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

行了?

(9)反馈练习:列出2.8+2.16.4+0.9的竖式(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

对齐)

(10)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例4

(1)教师选择例4

(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

元角分

1.2

-0.6

-----------------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

么?

.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最后说明:

①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

上加10再减,也就是12个0.1,减去6个0.1。

②从人民币的单位看,是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12角减去

6角。

(7)反馈练习:3.6-0.52.1-1.2(两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

“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

就对齐了。

4.巩固练习

观察商店图,解决问题。

⑴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⑵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⑴和第⑵个问题再集体反馈。

全体学生根据同学所提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解决。

三、巩固发展

1.计算训练。

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练习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2.用数学。

练习二十二第2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⑵个问题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生活中的数学。

六、布置作业

小数计算一份

板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3:25: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61936324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