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初中物理小论文
摘要: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随着科技
的开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
边;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
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
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
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开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
扎实的根底。
关键词:物理渗入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存在物理学
家同学们身边科学意识科学学习方法
科学思维方式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
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
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
维开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
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
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与科学思
维的有形表达。随着科技的开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
....
-2-/8
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光是找找汽车中的光学知识
就有以下几点:
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
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
点,使看到的实物小,观察围更大,而保证行车安全。
2.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
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
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3.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
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根据透镜
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
合体。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
要还要看清路边持人、路标、岔路口等。透镜和棱镜对光线
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到
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
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局部光微向上折射,以
便照明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4.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
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局部光,还会吸收一局部光,这样透
进车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
....
-3-/8
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于车光线较弱,没有足够的光
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5.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
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
国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
这样就将车乘客的像与路上行人别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
错觉。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
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
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与路上的行人
相混淆。
再如下面一个例子:
五香茶鸡蛋是人们爱吃的,尤其是趁热吃味道更美。细
心的人会发现,鸡蛋刚从滚开的卤汁里取出来的时候,如果
你急于剥壳吃蛋,就难免连壳带“肉〞一起剥下来。要解决
这个问题,有一个诀窍,就是把刚出锅的鸡蛋先放在凉水中
浸一会,然后再剥,蛋壳就容易剥下来。
一般的物质〔少数几种例外〕,都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可是,不同的物质受热或冷却的时候,伸缩的速度和幅度各
不一样。一般说来,密度小的物质,要比密度大的物质容易
发生伸缩,伸缩的幅度也大,传热快的物质,要比传热慢的
物质容易伸缩。鸡蛋是硬的蛋壳和软的蛋白、蛋黄组成的,
....
-4-/8
它们的伸缩情况是不一样的。在温度变化不大,或变化比拟
缓慢均匀的情况下,还显不出什么;一旦温度剧烈变化,蛋
壳和蛋白的伸缩步调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滚烫的鸡蛋立即浸
入冷水里,蛋壳温度降低,很快收缩,而蛋白仍然是原来的
温度,还没有收缩,这时就有一小局部蛋白被蛋壳压挤到蛋
的空头处。随后蛋白又因为温度降低而逐渐收缩,而这时蛋
壳的收缩已经很缓慢了,这样就使蛋白与蛋壳脱离开来,因
此,剥起来就不会连壳带“肉〞一起下来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我们很有用处。凡需要经受较大温
度变化的东西,如果它们是用两种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
那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它们的热膨胀性质,两
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师在设计房屋和桥梁时,都广泛采用钢
筋混凝土,就是因为钢材和混凝土的膨胀程度几乎完全一
样,尽管春夏秋冬的温度不同,也不会产生有害的作用力,
所以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十分巩固。
另外,有些电器元件却是用两种热膨胀性质差异很大的
金属制成的。例如,铜片的热膨胀比铁片大,把铜片和铁片
钉在一起的双金属片,在同样情况下受热,就会因膨胀程度
不同而发生弯曲。利用这一性质制成了许多自动控制装置和
仪表。日光灯的“启动器〞里就有小巧的双金属片,它随着
温度的变化,能够自动屈伸,起到自动开启日光灯的作用。
....
-5-/8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
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物理规律本
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
谈到物理学,有些同学觉得很难;谈到物理探究,有同
学觉得深不可测;谈到物理学家,有同学更是感到他们都不
是凡人。诚然,成为物理学家的人确实屈指可数,但只要勤
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生活走向物理,
你就会发现:其实,物理就在身边。正如马克思说的:“科
学就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
料〞。物理不但是我们的一门学科,更重要的,它还是一门
科学。
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
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
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后来反复观察,反复研
究,发明了摆的等时性;勇于实践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
为认清“天神发怒〞的本质,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
日子,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司空见惯的风筝将“上帝之火〞
请下凡,由此发明了避雷针;敢于创新的英国科学家亨利阿
察尔去邮局办事。当时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邮票,
准备裁下一枚贴在信封上,苦于没有小刀。找阿察尔借,阿
察尔也没有。这位外地人灵机一动,取下西服领带上的别针,
....
-6-/8
在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利落地撕
下邮票。外地人走了,却给阿察尔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
并由此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有齿纹的邮票也随之诞生了;古
希腊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
射线;……研究身边的琐事并有大成就的物理学家的事例不
胜枚举。
物理学也存在于同学们身边。学了测量的初步知识,同
学们纷纷做起了软尺。有位同学别出心裁,用透明胶把制好
的牛皮纸软尺包扎好,这样更结实。然后,用大大卷泡泡糖
的包装盒作为软尺的外壳,在盒的中心利用铁丝做一摇柄中
心轴,软尺的末端固定在轴上,这样一个可以收拾并反复使
用的卷尺诞生了。同时,这位同学受软尺自作的启示,用实
验解决了一道习题:用软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假设把软尺拉
长些,测量值是偏大还是偏小?他做了这样一个模拟实验:
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标上刻度,然后用透明胶粘贴,再扯
下来,便做成了“软尺〞,用“软尺〞不仅找到了上题的答
案,而且还清楚地看到分度值变大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
然;学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对蚯蚓能承受的最大电
压进展了探究:当给它加上1.5V的电压时,蚯蚓迅速分泌
粘液,且奋力挣扎,从瓶跳出瓶外。当给它加上3V的电压
时,蚯蚓被电为两截;有同学在测量“2.4V、0.5A〞的小灯
....
-7-/8
泡的功率,并研究其发光情况时,不满足于给灯泡加上2.4V
的电压,而是用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小灯泡做破坏性实验,不
断加大灯泡两端的电压,直至电压高达9V、灯泡灯丝烧断,
才停止探究;有同学在学习蒸发的知识时,不厌其烦地座在
桌旁观察一样的两滴水〔其中一滴水滩开〕,进展聚精会神
地观察,然后进展分析、比照,得出影响蒸发的因素;……
同学们捕捉身边的琐事进展探究的事例屡见不鲜。
身边的事物是取之不尽的,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严密的
物理学科来说,更是时时会用到的,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
总结物理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承受起来也就容易了。只
要时时留意,经常总结,就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事
物,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气氛,简化概念和规律。新
课标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
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
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
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
的科学实践能力。〞
今天,人类所有的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学技术成就,如克
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空技术等,无不是建立在早年的
科学家们对身边琐事进展观察并研究的根底上的。在学习
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
....
-8-/8
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
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开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根
底。
参考文献:
教育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邢红军:《论科学技术开展与中学物理课程改革》《中
学物理教考》1998年第4期
荣明云生:《用原型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物
理教学探讨》2000年第8期
[美]L.爱波斯坦[美]P.哈威特《趣味物理寻答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10:41: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5209715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初中物理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初中物理论文.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