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之一,是中国安徽地带的“王炸”文化,就如山东的挖掘机、湘西的神祕一样,属于一方水土的骄傲。
对于黄梅戏,年纪大的人肯定知道很多。
即使是90后、00后,也或多或少有所触动。
比如杨紫在黄圣依借用黄梅戏原著故事后制作的《天仙配》,其主题曲《树上鸟成双,青山绿水笑.从今以后,你们将不再受那种奴役,夫妻双方都将回到家乡……”是从黄梅戏中直接提取的一些内容。
杨的《天仙配》是一代人的记忆,而比起神仙,年纪大的人,更熟悉的黄梅戏片段,应该属于《女驸马》。
《103010》是1959年由黄梅戏大师严凤英等人合拍的电影。
后来多次出现在七八十年代的春晚上,成为更多人的童年记忆。
这一次,潘改编的:是无数人的童年回忆,是安徽人的骄傲。
说实话,曾经红极一时的小是网络红人,虽然现在人气正在下滑。
他能把传统文化改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是好事。
他为什么放弃这么好的事情?她不仅没有得到好名声,反而被无数人诟病。
她改编的《女驸马》片段直接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甚至她的作品都被报道下架了。
黄梅戏 《女驸马》 片段。
103010原来的故事是:冯素珍和李兆廷从小相爱。
婚后,由于李兆廷家道中落,李兆廷被迫入狱,继母准备破婚,将冯素珍嫁给别人,以达到联姻的效果。
苏真为了自己的前途被迫进京参加考试,并获得了第一名。
后来她被招为徐。
洞房之夜,冯素珍告诉了公主真相,皇帝赦免了她。
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女人,为了追求她的真爱,帮助她从家庭堕落的未婚夫重新回到巅峰。
追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小潘潘将这段黄梅戏的唱法全变了,唱法变了也导致隐喻也改变了。
觉得.但是原曲也是曲风幽转,有悲凉、有不甘、有喜悦更有奋斗的感不得不说,虽然潘的颜值不是巅峰,但她就像伊莎贝拉一样,有着自己的魅力属性。
她唱歌的时候眼神能散发出无边的风情,让人忍不住被她带动。
潘几乎羞愧难当,所以潘的黄梅戏被下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潘改编黄梅戏,也成为继六小龄童“戏说不是瞎说,改编不是随机”之后,又一场关于“改编”的争议。
大部分网友认为:小潘潘翻唱后,确实动听了不少,但是原曲的味道全无,反而多了一股子风尘味,宛如青楼小调般,在配上她唱这段戏曲时的神情与眼神中的春波荡漾......真的......一言难尽。
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既然是改编,就有自己的元素,能被大众接受的就是好的改编。
潘的争议让六小龄童的《两朵花开》成为了被嘲讽的经典语录,六小龄童老师留给《西游记》各大改编的文字也成为了他受辱的最有力证据。
最终,这场以凤凰传奇凌华前一句话结束的闹剧,可以:改编,但要给原作者等人留有余地。
和潘一样,直接改变歌曲的所有含义是失败的改编。
潘从一代“神曲之母”沦落到被大家嘲讽,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至于改编,我个人的看法是:的改编应该像凤凰传奇《黄梅戏》的改编。
它在原曲的寓意上加入了自己的元素,虽然最后改变了《女驸马》的原意,让沉入海底的感觉变成了我要去“海中捞”把你捞上来。
而凤凰传奇的改编,让这首原本就该压抑的音乐变得高昂,带来正面的引导,让人对未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我觉得这个改编是大众愿意接受的?与其把一首好听又积极向上的曲子改成低俗的作品只是为了卖笑,这样的改编有什么用,哪怕是高度传唱?只能把人引入歧途吗?改编可以,但是不能改变人家原本的寓意,像小潘潘这种,虽然没有改变曲词,但是将调子全改了,好好的励志故事,变成了“青楼小调”,让人无语又生气。
讲理财吧经典不可篡改,保持原汁原味。
所以大家会觉得改编《黄梅戏》毁了经典。
也许过去的时代产生的歌曲或多或少都是落后的,有缺陷的,但那是一个时代的特点,它的社会民俗,科技的一个小缩影。
现在被改编成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却没有多少原著的味道。
一切还是最真的,第一次品尝,最难忘。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8:1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4529226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网红改编《黄梅戏》,我感觉挺好听的,为什么都说毁经典?.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网红改编《黄梅戏》,我感觉挺好听的,为什么都说毁经典?.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