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还是要具体分析!在工业化成熟的环境下,制作系统能够节约制作成本,保证按时完成,前提是制作方具备一定的“艺术制作人能力”。
同样,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导演能兼顾艺术和产品这两个概念,也可以做一个“导演制”。
同等情况下,制片方不具备“美术监制”的能力,一味追求成本和速度,影片质量无法保证。
同样,如果制片人弱,导演强,导演过于追求艺术,必然会增加成本,耽误时间。
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导演体系和制作体系都不是很成熟。
只能是因人而异。
也有懂美术,懂产品运营的制作人,但毕竟是少数。
导演,不知道怎么做导演的,有的是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缺乏“艺术和工匠文化”。
国外影视圈有人想当制片人。
他们至少要在圈子里待上十年八年,可能还需要高手带才能成为制作人。
做导演也需要从圈子里的基层做起。
只有对故事和导演有充分的熟悉和了解,才有可能做导演。
现在我们可以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不管我们知道与否。
这一行人太多了!所以现在谈“制片制”或者“导演制”似乎都不成熟!
蛐蛐俾斯麦一定会下海要知道导演负责电影拍摄,制片人负责制作发行;所以以制片方为中心的制度会更好,因为他要上映一部电影,必须先把它做好,做不到可以换导演,但是电影必须做好才能上映。
(不是满嘴的吗?)还有以导演为中心的系统。
这个导演实力过硬,制作方愿意放权给导演,让导演充分发挥。
不过这个导演一般都是参与编剧的,所以对剧情把握很好,比如《彗星来的那一夜》。
也有导演是发行人,既是导演又是制片人.但是这两个中心哪一个都比赞助商中心的好。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8:04: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44402249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从电影製作的角度来讲,导演中心制和製片人中心制哪种更有效呢?.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从电影製作的角度来讲,导演中心制和製片人中心制哪种更有效呢?.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