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高考物理
100
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
第三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专题
3.12
与力图象(加速度图象)相关的动力学问题
一.选择题
1
.(
2019
湖南师大附中二模)如图甲所示,用粘性材料粘在一起的
A
、
B
两物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两
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
A=
1kg
、
m
B=
2kg
,当
A
、
B
之间产生拉力且大于
0.3N
时
A
、
B
将会分离。
t
=
0
时刻
开始对物块
A
施加一水平推力
F
1,同时对物块
B
施加同一方向的拉力
F
2,使
A
、
B
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
过程中
F
1、
F
2方向保持不变,
F
1、
F
2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关于
A
、
B
两物块受力
及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t
=
2.0s
时刻
A
、
B
之间作用力为零
B
.
t
=
2.5s
时刻
A
对
B
的作用力方向向左
C
.
t
=
2.5s
时刻
A
、
B
分离
D
.从
t
=
0
时刻到
A
、
B
分离,它们运动的位移为
5.4m
2
(
2019
浙江绍兴模拟)某玩具汽车从
t=0
时刻出发,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行驶。其
a-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6s
末的加速度比
1s
末的大
B.1s
末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C.
第
4s
内速度变化量大于零
D.
第
6s
内速度在不断变大
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
A
、
B
两物体。现对
A
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F
,通过传感器可测得
A
的加速度
a
随拉力
F
变化的关系如图
B
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m/s2,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的质量是
5kg
B
.
B
的质量是
5kg
C
.
A
、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4
D
.
A
、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8
4.
(
2018
成都一诊)一个静止的质点在
t=0
到
t=4s
这段时间内,仅受到力
F
的作用,
F
的方向始终在同一
直线上,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
t=0
到
t=4s
这段时间内,质点做往复直线运动
B
.在
t=1s
时,质点的动量大小为
1.0kg·m/s
C
.在
t=2s
时,质点的动能最大
D
.在
t=1s
到
t=3s
这段时间内,力
F
的冲量为零
5.
(
2018
开封质检)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受到水平方向的拉力
F
作用,此拉力方向不变,其大小
F
与
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
fm
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
在
0~t
1时间内
F
的功率逐渐增大
B
.
t
2时刻物块的加速度最大
C
.
t
2时刻后物块做反向运动
D
.
t
3时刻物块的动能最大
6.
(
2016
洛阳联考)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
弹簧上端,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能正确反映上述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位移
x
变化关系的图
象是下列图中的
()
7
.
(2016
山东淄博模拟
)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
A
,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
F
作用,
F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
f
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
.
0
~
t
l时间内物块
A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
.
t
2时刻物块
A
的加速度最大
C
.
t
3时刻物块
A
的速度最大
D
.
t
2
~t
4时间内物块
A
一直做减速运动
8.
(
2018
金考卷)
—
个物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现用一个很大的水平力推物块,并且推力不断减小,结
果物块运动中的加速度
a
随推力
F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重力加速2/10s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的质量为
0.5kg
B.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C.
当推力
F
减小为
2N
时,物块的速度最大
D.
当推力
F
减小为
0
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9.
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与一个托盘相连,托盘中放置一与托盘质量相同的
物块,初始时物块和托盘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
速运动,拉力
F
与物体位移
x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g=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块和托盘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是
10cm
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7.5N/cm
C
.物块的质量为
2.5kg
D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5m/s2
10.(2018
安徽合肥联考
)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斜面顶端有一理想定滑轮,一
轻绳跨过滑轮,绳两端分别连接小物块
A
和
B
。保持
A
的质量不变,改变
B
的质量
m
,当
B
的质量连续
改变时,得到
A
的加速度
a
随
B
的质量
m
变化的图线,如乙图所示。设加速度沿斜面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
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
g
取
9.8m/s2,斜面的倾角为
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θ
已知,可求出
A
的质量
B.
若
θ
未知,可求出乙图中
a
1的值
C.
若
θ
已知,可求出乙图中
a
2的值
D.
若
θ
已知,可求出乙图中
m
0的值
11.
(
2018
广东湛江调研)一位
50kg
的乘客乘坐电梯在
t=0
时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升到顶层用了
10s
时间,电
梯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加速度的正值表示方向向上,
g
取
10m/s2,由图可知()
A
.电梯地板给乘客的最大力大小为
500N
B
.乘客给地板的最小力大小为
350N
C
.电梯加速到速度最大用时
2s
D
.在
7~8s
乘客对电梯的压力越来越大
12.
(
2016
衡水模拟)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m
的物块放在竖直升降机的地板上,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运
动一段距离
s
后,速度为
v
,测得物块对地板的压力大小大小为
F
。改变升降机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相同
距离,可以得到多组对应的
v
和
F
,作出
F——v2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c/2s
B
.当
v2=c
时,物块一定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
.物块的质量
m=2b/cs
D
.
d=2b
13.(2018
天津市河北区名校联考
)
如图甲所示,一根轻弹簧竖直直立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在弹簧的正
上方有一个物块,物块从高处自由下落到弹簧上端
O
处,将弹簧压缩了
0
x
时,物块的速度变为零。在如图
乙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块从与弹簧接触开始,至运动到最低点加速度的大小随下降的位移
x
(弹簧
原长为位移的零点)变化的图象是
()
二.计算题
1.(2016
上海四区二模
)
如图甲所示,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从直立静止起,做
“
下蹲
-
起跳
”
动作,图中的
“●”
表示人的重心。图乙是由力传感器画出的
F-t
图线。图乙中
1
~
4
各点对应着图甲中
1
~
4
四个状态和时刻。
取重力加速度
g=10m/s2。请根据这两个图所给出的信息,求:
(
1
)此人的质量。
(
2
)此人
1s
内的最大加速度,并以向上为正,画出此人在
1s
内的大致
a-t
图像。
(
3
)在
F-t
图像上找出此人在下蹲阶段什么时刻达到最大速度?简单说明必要理由。
2
.(
10
分)(
2016
北京海淀联考)图
15
甲是
2012
年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蹦床比赛中的一个情景。
设这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运动员的脚在接触蹦床过程中,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
F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通过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来,如图
15
乙所示。取
g=10m/s2,根据
F-t
图象求:
1234
图甲
图15
甲
500
0
2500
F/N
t/s
3.6
4.2
4.8
5.4
6.0
6.6
6.8
8.4
9.4
11
12
乙
(
1
)运动员的质量;
(
2
)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
(
3
)在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运动员重心离开蹦床上升的最大高度。
3
.(
10
分)
(2016
北京朝阳联考
)
质量
m=1.0kg
的物块静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水平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
μ=0.4
。
现给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
F
,推力作用于物块的时间为
10s
,物块在推力作用下运动,其加速度
a
随
时间的变化如图(
a
)所示。
g
取
10m/s2。
(
1
)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
v─t
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
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所示
a─t
图像,求物块
10s
末的速度大小;
(
2
)在图(
b
)中画出
10s
内推力随时间变化的
F
-
t
图线,并标出纵坐标的值;
(
3
)求推力
F
在
10s
内作用于物块的冲量。
4.
(
14
分)(
2016
安徽省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
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及物块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
μ=0.2
,
g
取
10m/s2,试求:
(
1
)物块的质量
m
多大?
(
2
)
0-6s
时间内物块的平均速度多大?
5.
(15
分)(
2016
四川省自贡市联考)一同学想研究电梯上升过程的运动规律
.
某天乘电梯上楼时他携带了
一个质量为
5kg
的重物和一套便携式
DIS
实验系统,重物悬挂在力传感器上
.
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
a/(m·s-2)
t/s
0
4
6
8
10
4.0
2
6.0
2.0
8.0
F/N
t/s
0
4
6
8
10
2
图(a)图(b)
中间不间断一直到最高层停止
.
在这个过程中,显示器上显示出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
取重力加
速度
g=1Om/s2根据图象中的数据,求:
(1)
电梯在最初加速阶段的加速度
a
1与最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
a
2的大小;
(2)
电梯在
3.0-13.0s
时段内的速度
v
1的大小与电梯在
19.0s
内上升的髙度
H
。
6.
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水平拉力
F
及运动速度
v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7
甲和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
g
=
10m/s2。求:
(1)
前
2s
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位移;
(2)
物体的质量
m
和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
小课堂: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在学生阶段,至关重要!!以学
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
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
华)的行为方式。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
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学习策略
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2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30、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
31、常回忆当天学过的东西。
32、有时和同学一起“一问一答”式地复习。
33、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马上改变方法。
34、注意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
35、一门课的成绩下降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36、留意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学来用用。
37、抓住一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做题或思考。
38、不断试用学习方法,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04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39、解题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心平气和。
40、在学习时很少烦躁不安。
41、做作业时,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仍会坚持做作业。
42、学习时有朋友约我外出,会想办法拒绝。
43、写作文或解题时,会时刻注意不跑题。
44、解决问题时,要检验每一步的合理性。
45、时时调整学习进度,以保证自己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05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
46、做完作业后,自己认真检查一遍。
47、常让同学提问自己学过的知识。
48、经常反省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与否。
49、常常对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50、考试或作业出现错误时,仔细分析错误原因。
51、每当取得好成绩时,总要找一找进步的原因。
52、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心里就过意不去。
53、如果因贪玩而导致成绩下降,就心里责怪自己。
54、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鼓励自己加倍努力。
06学习环境的控制
55、总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56、常和别人一起讨论问题。
57、遇到问题自己先想一想,想不出来就问老师或同学。
58、自己到书店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59、常到图书馆借阅与学习有关的书籍。
60、经常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有关课外学习的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8:1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4336712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考试题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考试题库.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