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是乳腺增生的一种类型,既有类似于一般乳腺增生的病理改变,又有一些不典型增生。
所以恶变的风险大于一般乳腺增生。
发现乳腺癌和乳腺囊性增生有相似的病因,如与女性激素水平关系密切。
分子水平的研究也发现两者在基因表达上有相似性。
此外,在诊断为乳腺癌的乳腺标本中发现了更多的纤维囊性变。
资料显示,乳腺囊性增生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是普通女性的2~4倍。
当然,乳腺囊性增生是否会进展为癌并不确定,即使会,也需要很长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囊性增生的女性要积极避免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吸烟饮酒、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隆胸等。
还应比一般女性更积极地接受乳腺检查,如每半年做一次彩超,每两年做一次钼靶检查,并定期到乳腺科复诊。
一往无前冬眠熊通常,乳腺增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尤其是哺乳期女性,因为哺乳期女性由于生活压力增大,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
一般临床症状为乳房胀痛、乳房结节、压痛。
但也有部分乳腺增生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如果影响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建议去医院正规治疗。
北京同世堂丫丫乳腺增生的原因1.精神因素(35%):精神刺激可改变人体内环境,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导致一种或几种激素分泌异常。
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激动等不健康的精神因素,都可能使本应恢复的乳腺增生不恢复或恢复不完全。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乳腺增生,而这些不健康的精神刺激又会加重已经存在的乳腺增生症状。
2.不良生活习惯(25%):还有很多人为因素和生活方式因素,如流产、30岁以上不孕或生育、非母乳喂养、夫妻不和、含激素保健品等。
穿太紧的胸罩,容易压迫淋巴和血液循环,都有碍乳房健康。
3.饮食不合理(20%):另外,饮食结构不合理,如脂肪摄入过多,会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加强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从而导致乳腺增生。
用户574759431532吴:乳腺增生的小肿块会发展成乳腺癌吗?很多女性可能还不知道。
在生活中,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注重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对于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比如乳腺癌,这是一种女性发病率较高的癌症。
生活中,有些女性觉得自己的乳腺有问题,可以经常去医院及时检查。
有的女性甚至乳腺有小肿块,查出乳腺增生。
但是很多女性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害怕一个小小的肿块恶化成乳腺癌。
今天就来全面看看吧。
什么是乳腺增生?其实乳腺增生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实际上是一种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组织增生或变性。
25~45岁女性乳腺增生的原因其实是内分泌失调或者巨大的精神压力。
如果女性患有乳腺增生,一般会出现胸部异常疼痛、胸部有肿块等症状。
除了必要的治疗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缓解情绪,帮助稳定体内激素水平,安神。
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我相信很多女性对这个问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在这里,边肖会给大家解释,虽然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之间并不是对等的关系,但是乳腺增生恶化成乳腺癌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乳腺增生的女性一般体内雌激素不稳定。
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乳腺增生可能会导致乳腺结节、乳腺纤维瘤等。
所以一般不会癌变。
但是人体内的因素太多了,并不是100%确定乳腺增生不会恶化成乳腺癌。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乳腺增生的女性应注意自身的乳腺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安全用药,并定期到医院检查,防止乳腺增生因某些因素而恶化。
应该做些什么来预防乳腺癌?1.心态平和,激素水平稳定。
对于女性来说,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是预防乳腺癌的最好方法。
很多女性过于情绪化,情绪波动太大,容易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对预防乳腺癌非常不利。
2.和谐的夫妻生活对于夫妻来说,和谐的夫妻生活不仅有助于感情的升温,对于女性来说还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
适当的刺激可以使女性处于精神兴奋状态,自然加速女性胸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疏通淤血。
同时,必要的夫妻生活也可以帮助调节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更有效地预防疾病。
除了以上两点,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锻炼,这样有助于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适当食用化瘀通乳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等。
将有助于他们的健康,同时也保证了乳房的健康。
女性也要了解一些乳腺疾病的基本知识,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和乳腺癌筛查,做到万无一失,防患于未然。
智慧的医学科普济南乳腺疾病医院专家指出:乳腺超声或乳腺触诊发现患者乳腺肿瘤时,临床上通常采用乳腺活检来评估肿瘤的性质。
当然大部分最后都被证实是良性的。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一百万的乳腺活检被证明是良性肿瘤。
根据肿瘤的组织类型,良性活检病理的女性可以根据其患乳腺癌的风险分为不同的层。
其中,不典型增生是一种高危良性疾病,约10%的良性结节伴有这种病理特征。
我们之所以检测这些疾病,是因为它们对预测乳腺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发现不典型增生有两种类型,根据镜下所见为不典型导管增生和不典型小叶增生。
这两种不典型增生出现的频率差不多,发展成乳腺癌的风险是一样的。
所以通过本文,我们将两种类型统称为“非典型增生”。
在非典型增生中,有异常增生,单个上皮细胞团,包括一些克隆亚群。
在乳腺癌的模型中,不典型增生占据了从良性到恶性疾病的过渡区域。
因为它含有肿瘤细胞的一些本质特征,所以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在长期的随访研究中,不典型增生表现出发展为乳腺癌的潜力。
虽然这些与风险相关的统计数据已经被认可了几十年,但直到最近才有研究表明非典型增生发展为癌症风险的确切比例,即在25年的随访后,其发展为癌症的风险为30%。
非典型增生具有发病率高、危险性大的特点,目前预防乳腺癌的方法很多,因此越来越受到我们临床医生的重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描述了非典型增生的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目前的治疗现状,发展为乳腺癌的风险的最新数据,以及目前筛查和预防的指南和建议等。
一、风险:非典型增生的整体风险。
在非典型增生发展为乳腺癌风险的研究中,非典型增生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为4.4%。
其他研究者也通过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证实,非典型导管增生和非典型小叶增生引起乳腺癌的风险约为4%。
最新数据来自梅奥诊所。
在乳腺活检确诊的非典型增生患者中,随访25年,30%发展为乳腺癌(原位癌或浸润癌)。
纳什维尔乳腺癌中心的数据也差不多,为27.5%(未公布数据)。
二、乳腺癌的特点最近由非典型增生发展而来的乳腺癌的分类和分期方法都是由梅奥诊所贡献的。
在698例非典型增生患者中,出现了143例乳腺癌患者(81%为浸润性癌,19%为原位癌)。
在非典型导管增生并继发乳腺癌的患者中,78%为导管癌,22%为小叶癌或其他类型的肿瘤。
然而,在不典型小叶增生后来发展成乳腺癌的患者中,77%是导管癌,23%是小叶癌或其他类型。
95例浸润性癌且已知有淋巴结转移的女性中,75%为无淋巴结转移的肿瘤,25%有淋巴结转移。
总共88%的乳腺癌是雌激素受体阳性的。
乳腺癌的风险随着不典型增生的时间线性增加。
三。
临床措施随着经皮穿刺活检的广泛应用,当发现非典型增生时,可能会因取样误差而漏掉真正的肿瘤。
因此,NCCN建议对非典型增生患者进行切除活检。
在非典型增生患者中,通过切除活检可发现乳腺癌(升级)的比例为15-30%甚至更高。
因此,在发现非典型增生后,切除活检成为标准治疗方法。
然而,正在进行的研究主要是确定哪些患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切除。
在非典型小叶增生的情况下,文献报道这种“升级”的比例为0-67%。
然而,最近的三项研究表明,对于非典型小叶增生患者,如果是偶然发现,且影像学和病理学没有恶性体征,那么可以避免切除(升级的风险仅为0-6%)。
假设不进行切除,建议在临床和影像学上密切随访患者。
四。
排查目前,对于高危女性的乳腺癌筛查,NCCN对35岁以上、五年内患癌风险超过1.7%的女性推荐的筛查指南是,每年做一次乳腺x光片,每半年做一次乳腺体检,坚持乳腺自查。
对于终生患乳腺癌风险大于20%的女性,NCCN指南建议每年进行MRI筛查。
特别是对于非典型增生的女性,他们表明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或反对MRI筛查。
动词(verb的缩写)降低风险的药物治疗几项随机临床试验评估了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和芳香酶抑制剂(AIs)在乳腺癌预防中的应用。
一系列研究表明,临床试验是以乳腺癌的预防为主要研究终点设计的,其他试验是以骨密度和骨质疏松为初衷设计的,以乳腺癌的发生为次要研究终点。
所有这些研究表明,经过5-7年的治疗,乳腺癌的发病率会下降。
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在所有参加SERM试验的受试者中,乳腺癌的发病率下降了38%,导管癌的发病率下降了31%。
四项安慰剂对照研究集中在非典型增生亚组。
总共2009名患有非典型增生的妇女被随机分配到两组,即活性药物治疗组和安慰剂组。
非典型增生亚组的风险降低率从41%到79%不等,这表明这些患者可以比一般患者更多地受益于这种治疗。
此外,这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也值得关注。
为了定量评价该药的药物不良反应,我们对药物治疗组和安慰剂组进行了对比,得到了每千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主要不良反应为静脉血栓栓塞,但发生率不高,仅比对照组增加5.5%。
虽然风险效益比仍然偏向于预防和治疗,但只有0.03%的人使用他莫昔芬等药物预防和治疗乳腺癌。
根据目前预防药物的治疗现状,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的指南仅建议5年内乳腺癌绝对风险大于1.7%的患者是否使用此类药物。
美国预防小组指出,乳腺癌风险越高(3%或更高),越有可能从预防药物中获益。
第六,利用手术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NCCN指南建议,预防性乳房切除术仅适用于乳腺癌易感人群,如30岁前接受胸部放疗或有小叶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
肿瘤学会认为非典型增生只能治疗,但不是双乳腺切除术的常规适应症。
在一项小型回顾性研究中,24%的非典型增生患者接受了双乳切除术。
总结推荐目前,为了做出最好的治疗,医生需要知道非典型增生在25年随访中会使患者面临30%的癌症风险。
对于高危女性,除了乳腺X线检查外,筛查核磁共振成像(MRI)也应作为检测手段。
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患有非典型增生的妇女可以受益于预防性乳腺癌药物,尽管目前只有少数人接受这种治疗。
应进一步对预防药物的使用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乳腺癌的绝对风险值、药物降低风险的能力和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7:0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9758215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乳腺增生是怎么回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乳腺增生是怎么回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