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è(声母l,韵母e,四声)lēi(声母l,韵母ei,一声)基本字义:勒,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lè;lēi,其部首为革,是左右结构。
形声。
从革,力声。
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
本义: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
繁体字:勒,部首:力笔画:11,结构:左右结构首尾分解:革力,部件分解:革力扩展资料笔顺:
组词解释:1、勒派[lè pài]强行摊派:~苛捐杂税。
2、勒抑[lè yì]强制压抑。
有时指压价,旧时商人常用这种手段盘剥人。
3、伊勒[yī lè]神。
4、勒停[lè tíng]强制停止。
5、教勒[jiào lè]管教约束。
用户681309117356140勒 [lè]勒 [lēi]勒 [lè]勒 [lēi]释义:[ lè ]1.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
2.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
3.强制:~令。
~索。
4.统率:~兵。
5.雕刻:~石。
~碑。
~铭。
[ lēi ] 1.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紧。
2.方言,强制,逼迫。
组词:疏勒、勒索、勒令、红勒、勒休出处:勒,马头络衔也。
——《说文》勒面绩总。
——《周礼·巾车》案勒一具。
——《汉书·匈奴传》。
注:“马辔也。
”弓矢鞍勒。
——《后汉书·乌桓鲜卑传》缨辔贝勒。
——《仪礼·既夕礼》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楚辞·九章·思美人》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虞世南《出塞》
用户839643866857635勒作姓氏时读音作lè或lēi,属于罕见姓氏。
姓氏起源:“勒”姓的真正来历,据有关资料记载,古代遗迹考证,勒氏家谱的仔细查阅和部分民间传说;“勒”姓氏出自西汉,悼惠文王刘肥,高祖长庚男,孝惠帝之兄;高祖六年立刘肥为齐王,“食七十城,都临淄。
”刘肥有七个儿子:刘罢军、刘将闾、刘志、刘辟光、刘贤、刘印、刘雄渠,孝文帝四年,“皆封列侯”,刘辟光被封为勒侯。
唐司马贞曰:“勒者,县名也,汉书作(木)字旁写个(力)子,属平原郡,孝文帝十六年复以所封。
”后来皇上赐封为勒姓。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6:3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7337183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勒怎么读拼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勒怎么读拼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