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豸这两个字念什么?

更新时间:2023-02-28 06:25:50 阅读: 评论:0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它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忠奸善恶,是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征。

徐美雯

獬豸,(xiè zhì;豸字同猘)又称任法兽,古代传说中的异兽,相传形似羊,青毛,四足,头上有独角,

璩修洁099

獬豸读xièzhì。

獬豸又称任法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瑞兽,相传形似羊,黑毛,四足,头上有独角,善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因而也称“直辨兽”,“触邪”。

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可以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

进入近代,仍将其视为法律与公正的偶像。

与此相类似,在西方,独角兽也被认为是纯洁的象征。

人们认为它的角的力量能够压制任何道德败坏的事情。

同时有贞洁的含义,是完美骑士的代表。

虽然无法定论上古时期獬豸此种神兽是否真实存在,但正是基于古人对于正义的强烈渴望,在华夏悠久灿烂的法律文化长河中,图腾信仰实际很早便已确立,独角神兽獬豸,则成为了个性鲜明的中华法图腾标记。

狻猊:狻猊(suānn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一说是第五子,另说是第八子)。

形如狮,喜烟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随之吞烟吐雾。

古书记载是外貌与狮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

ppp_mmm

獬豸 xiè zhì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凡罪疑者,俱令獬豸触之。

——《镜花缘》

用户1930364755653917

豕豸这两个字念什么?豕,念shǐ,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

本义:猪。

豸 [zhì]通“廌”(zhì),即獬豸(獬廌),古代传说中的异兽(一说独角兽),能辩是非曲直。

古代法庭上用它来辨别罪犯,它会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

豸,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虫~(虫子的通称)。

帐号已注销

獬豸(xiè zhì)

syq389389

獬豸拼音:[xiè zhì]獬豸_百度汉语[释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用户1209081593598212

“豸”字怎么读?“豸”字读音:[zhì]、[zhài]。

“豸”:1、〈名〉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

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

2、〈动〉通“解”。

解决。

使子逞其志,庶有豸乎。

——《左传》3、组词:4、豸:通“廌”(zhì),即獬豸(獬廌),古代传说中的异兽(一说独角兽),能辩是非曲直。

古代法庭上用它来辨别罪犯,它会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

匿名用户

獬豸拼音:[xiè zhì]獬豸

[释义]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化验员小张

獬豸[ xiè zhì ]

也作獬𢊁(zhì)。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用角顶理亏的人。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

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扩展资料

历史起源:1、祖先在创构“法”字上,其渊源颇具智慧和神话色彩。

“法”字古金文为“灋fǎ”。

《字源》(约斋着,上海书店1986年版)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fǎ”字的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

“灋fǎ ,这字从廌去,以代表判断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平如水,省廌写作法”。

《说文解字》释为“灋fǎ,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

在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先生看来,“灋fǎ”字的造字构意,源出一个历史传说: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有个叫壬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年官司。

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廌”,即神兽獬豸,来听他二人自读诉状。

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

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

这种以角触断罪的方法,被古人用“会意”的方法放进了“灋”字的构形之中。

可见,这个“灋fǎ”字造得很有深意,一是公平裁判、明断曲直,乃是我国古代先哲赋予“灋”字的基本涵义;二是“灋fǎ ”或许代表了人民心底的向往:“灋fǎ”应该对任何人公平如水,如遇不平,就应该坚决除去。

2、繁体“灋fǎ ”中的“廌”(读寨音)是一种神兽,其形似麒麟,青毛独角,体态刚健,极有灵性。

“廌”有三名:一曰獬豸(谢志音);二曰独角兽;三曰神羊。

各种史籍都指出,獬豸是一种能辨曲直的神兽。

汉代学者杨孚在其专着《异物志》中,对“獬豸”特性的概括最有代表性:“性别曲直。

见人斗,触不直者。

闻人争,咋(ze音责,咬、啃的意思)不正者。

”意思是说,獬豸能别曲直,见到有人相斗,它会用犀利之角触去理曲之人;听到有人相争,它会用嘴咬挑起是非的一方。

东汉时期的杰出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了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皋陶用獬豸治狱的传说:獬豸“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

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

故皋陶敬羊”。

皋陶决狱明白,执法公正。

遇到曲直难断的情况,便放出独角神羊,依据獬豸是否顶触来判定是否有罪。

3、曾在古颍州做过太守的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艾子杂说》中讲了“獬豸辨好”的寓言故事。

一次,齐宣王问艾子道:“听说古时候有一种动物叫獬豸,你熟悉吗?”艾子答道:“尧做皇帝时,是有一种猛兽叫獬豸,饲养在宫廷里,它能分辨好坏,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艾子停了停接着感慨的说:“如果今天朝廷里还有这种猛兽的话,我想它不用再寻找其它的食物了!”这就将獬豸的能辨是非,引申到了官场,以官员为审视监督的对象。

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不用再寻找其它的食物,讽刺当时的官场奸臣和贪官太多了。

4、后来,出于便于书写和记忆的需要,“廌”字从“灋”中被隐去,简化为“法”,然而它所象征的中国法律传统文化并没有随之消失。

獬豸在我国古代法制监督史上仍有着非凡的涵义。

由于獬豸是“法”的化身这一特性,从先秦到明清,“獬豸”形象被当成监察、审计和司法官员廉明正直、执法公正的象征,在各种场合被经常使用并作为监察御史和司法官员等的重要标志。

春秋战国时,楚王仿照獬豸的形象制成衣冠。

秦朝时正式赐给御史作为饰志,后遂称“獬豸冠”。

据古文献记载:“侍御史冠獬豸冠”(《秦会要订补》卷十四)。

“法冠,一名獬豸冠,铁为柱,其上施珠两枚,为獬豸角形。

法官服之。

”(《隋书·礼仪志·七》)。

汉朝时,廷尉、御吏等都带獬豸冠。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正旦上司宪府》诗中就有“苍鹰下狱吏,獬豸饰刑官”的句子。

唐朝着名边塞诗人岑参在《送韦侍御先归京》诗中有“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的描述。

轮看殊O

獬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

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扩展资料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崇。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

秦代执法御史带着这种冠,汉承秦制也概莫能外。

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

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显然,獬豸形象是蒙昧时代以神判法的遗迹。

进入近代,仍将其视为法律与公正的偶像。

与此相类似,在西方,独角兽也被认为是纯洁的象征。

帐号已注销

獬豸的读音:[xiè][ zhì ]。

獬[xiè]基本释义:〔~豸〕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曲直,见有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豸[ zhì ]古书上指没有脚的虫子。

[虫豸]旧时对虫子的通称。

豸[ zhài ][冠豸山]山名,在福建省连城。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扩展资料: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崇。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

秦代执法御史带着这种冠,汉承秦制也概莫能外。

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

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用户347071195913368

十大神兽怎么读?

1白泽bai ze 2夔kui 3凤凰feng huang 4麒麟qi lin 5梼杌tao wu 6獬豸xie zhi 7犼 hou 8重明鸟chong ming niao 9毕方bi fang 10饕餮tao tie 11远飞鸡yuan fei ji 12腓腓fei fei 13诸犍zhu jian 14混沌hun dun 15应声虫ying sheng chong 16庆忌qing ji 上古十大神兽指从古书中找出的十数种神兽,白泽、夔、凤凰、麒麟、梼杌、獬豸、犼、重明鸟、毕方、饕餮、腓腓、诸犍、混沌、庆忌等。

上古神兽乃天地万物间一种十分罕见的灵物,它们总能给世间带来喜气、吉祥,一些为祸世间的妖魔鬼怪见其只有避而远之、不敢露面,古人常把它们作为预示祥瑞的象征。

生活宝典17

獬豸拼音:xiè zhì。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獬豸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

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饕餮、獬豸、梼杌、猰貐 1.饕餮(tāo tiè)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 2)贪吃者或性情贪婪的人 2.獬豸(xiè zhì)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辨曲直 3.梼杌(táo wù) 中国神话中上古时期的四凶之一。

4.猰貐(yà yǔ)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吃人怪兽,像貙,虎爪,奔跑迅速,传说猰貐曾是天神。

关于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种说法,比如人面龙身、大小和狸一样,也有的说是人面牛身马腿,或者说龙头虎身的巨兽。

用户9905854011138

鸱吻狻猊獬豸读音?吻狻猊獬豸读音是chī wěn suān ní xiè zhì。

豸[zhì]汉语汉字豸(拼音:zhì)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豸”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

又有豸豸,指兽背隆长的样子;通“解”,有解决之意;另参见“獬”;在连城冠豸山中(该山位于福建龙岩连城县境内一处4A级景区)读zhài。

豸[zhì]汉语汉字豸(拼音:zhì)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豸”本指长脊兽,如猫、虎之类,引申为无脚的虫,体多长,如蚯蚓之类。

又有豸豸,指兽背隆长的样子;通“解”,有解决之意;另参见“獬”;在连城冠豸山中(该山位于福建龙岩连城县境内一处4A级景区)读zhài。

[2]中文名豸拼音zhì 、zhài繁体豸部首豸五笔eer(86) ety(98)相关视频详细释义读音词性释义英译例句例词zhì名词本指长脊兽,引申为无脚的虫。

legless incts《尔雅》:“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鲁迅《阿Q正传》:“‘我是虫豸,行了吧。

’小D对阿Q说。

”虫豸兽背隆长的样子。

arched back《说文解字·豸部》:“豸,兽长脊,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杀形。

”豸豸獬豸,古代传说中的异兽(一说独角兽),能辩是非曲直。

a legendary beast施耐庵《水浒传》:“坐下马如同獬豸,狼牙棒密嵌动铜钉。

”獬豸古籍释义说文解字兽长,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杀形。

凡豸之属皆从豸。

池尔切。

司杀读若伺候之伺。

康熙字典《唐韵》池尔切《集韵》《韵会》丈尒切,𠀤音坁。

《尔雅·释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

《集韵》亦作。

又《说文》兽长𦟝,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杀形。

《注》徐锴曰:豸豸,背隆长貌。

关关说教育

獬豸【xiè】【zhì】獬:声母是【x】,韵母是【iè】,声调是第四声。

豸:声母是【zh】,韵母是【ì】,声调是第四声。

词典解释: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重点词汇:

1、传说:民间文学的一种。

是对民间长期流传的人和事的叙述。

内容有的以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为基础,有的纯属幻想的产物。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2、曲直:①弯曲和平直。

②是非;有理无理。

③能和不能。

指才能上的差别。

④谓歌声的回曲与平缓。

扩展资料:近义词:獬豸冠词典解释:①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

②指御史等执法官吏。

重点词汇:1、御史:①官名。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皆有御史,为国君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

秦设御史大夫,职副丞相,位甚尊;并以御史监郡,遂有纠察弹劾之权,盖因近臣使作耳目。

汉以后,御史职衔累有变化,职责则专司纠弹,而文书记事乃归太史掌管。

②喻指起监督作用的人或事物。

2、帽子:①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或装饰的用品。

②指罩或套在器物上方,形状与用途似帽子的东西。

③指文章开头的引子﹑套语。

④指所加的罪名或坏名义。

黄小黄i

请问这两个字怎么读"獬豸”?xiè zh释义]也作獬𢊁(zhì)。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用角顶理亏的人

zhenggl1952

獬豸 [ xiè zhì ]也作獬𢊁(zhì)。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用角顶理亏的人。

详细释义1、传说中的异兽。

一角,能辨曲直,见人相斗,则以角触邪恶无理者。

古人视为祥物。

汉 杨孚 《异物志》:“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椎蜚廉,弄獬豸。

”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獬豸,似鹿而一角。

人君刑罚得中,则生于朝廷,主触不直者。

”《宋书·符瑞志中》:“獬豸知曲直,狱讼平则至。

”《金史·五行志》:“ 太原 进獬豸及瑞麦。

”《天雨花》第八回:“汝等可知獬豸之性,遇邪则触。

”2、指古代御史大夫等执法官戴的獬豸冠。

唐 罗隐 《广陵春日忆池阳有寄》诗:“别后故人冠獬豸,病来知己赏鹪鹩。

” 元 萨都剌 《送张都台还京》诗:“忆昔中台簪獬豸,曾封直谏动銮舆。

”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故友周文夏侍御殁填此词》词:“ 江 左 周瑜 年少日,雄姿历落;记十载,霜飞獬豸,风生台阁。

”3、指代御史等官。

唐 杜甫 《送卢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诗:“墓待龙骧诏,台迎獬豸威。

扩展资料神兽寓意法律象征獬豸与法的不解之结,还可从古代“法”字的结构得到解答,古体的“法”字写作“灋fǎ”,而“廌zhài”即为獬豸,“廌法”二字合为一体,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从水,取法平如水之意。

獬豸作为法律象征的地位就这样被认定下来。

由“灋fǎ”到“法”,“廌 zhaì”字虽然已被隐去,然而它象征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没有消失。

毕竟是传说,不曾有人亲眼见识獬豸究为何物,因而引出人们诸多想像,有人认为它象鹿,有人称它似牛,更多的说法还是羊。

除了相关的古籍如《后汉书》、《论衡》、《五杂组》等记述之外,考古发现,秦之前文物中的獬豸都是一角羊的造型,牛形獬豸则出现在东汉之后。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崇。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

秦代执法御史带着这种冠,汉承秦制也概莫能外。

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

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显然,獬豸形象是蒙昧时代以神判法的遗迹。

进入近代,仍将其视为法律与公正的偶像。

与此相类似,在西方,独角兽也被认为是纯洁的象征。

人们认为它的角的力量能够压制任何道德败坏的事情。

同时有贞洁的含义,是完美骑士的代表。

勤奋的琦哥哥

獬豸的拼音是:[xiè zhì][释义] 也作獬𢊁(zhì)。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能用角顶理亏的人。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是应》中写道:“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獬廌)触之。

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

这个记载的意思是说每当皋陶坐堂听审碰到疑难案件时,也即双方当事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争着说自己清白无辜,事实真假莫辨、很难作出准确判断的时候,他就命令手下放出天赋异禀的独角羊——獬豸来帮忙。

如果那个人有罪,獬豸就会用角顶他;如果没有罪,就不会顶,由此代表神明圆满地解决这个案件。

扩展资料

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

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多的友ec5cab2dcdd

中文名:獬豸外文名:haetae拼音:xiè zhì俗称:独角兽一、獬豸又称獬廌、解豸(xiè zh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二、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

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征。

扩展资料

獬豸,(xiè zhi;豸字同猘)又称任法兽,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瑞兽,相传形似羊,黑毛,四足,头上有独角,善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因而也称“直辨兽”,“触邪”。

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可以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

资料来源:

橘子闪烁

獬豸(xiè zhì)。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传说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

它怒目圆睁,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征,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的象征。

獬豸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瑞兽,相传形似羊,黑毛,四足,头上有独角,善辨曲直,见人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因而也称“直辨兽”,“触邪”。

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可以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

扩展资料:

神兽寓意: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崇。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

秦代执法御史带着这种冠,汉承秦制也概莫能外。

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

显然,獬豸形象是蒙昧时代以神判法的遗迹。

进入近代,仍将其视为法律与公正的偶像。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6:25: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6750180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豕豸这两个字念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豕豸这两个字念什么?.pdf

标签:这两个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