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怎么读音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2-28 06:22:03 阅读: 评论:0

珐琅读音是:fà láng。

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

珐琅工艺的制作分类很多,一般根据制作方法和胎地种类将其分类。

珐琅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其中掐丝珐琅器就是俗称的“景泰蓝”,15世纪中期明代景泰年间的制品尤为着称,故有景泰蓝之称。

扩展资料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研磨制成粉末状彩料后,根据不同的工艺,填嵌或绘制于金属胎体上的一种艺术创作过程。

金属錾刻技法是我国古代一种传统的金属器加工方法。

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

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具体说来,掐丝珐琅器在明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工艺水平均明显下降。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花纹图案繁复多样。

来源:

心跳如傅歌

珐琅_词语解释【拼音】:fà láng【解释】:1.见“珐琅”。

2.亦作“珐琅”。

亦作“珐琅”。

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

用它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既可防锈,又可作为装饰。

如搪瓷、景泰蓝等均为珐琅制品。

匿名用户

fà láng[释义]1.见“珐琅”。

2.亦作“珐琅”。

亦作“珐琅”。

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

用它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既可防锈,又可作为装饰。

如搪瓷、景泰蓝等均为珐琅制品。

帐号已注销

珐琅的读音:[fà láng]珐琅释义:涂料名。

又称搪瓷。

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

阑珊fff

珐琅 [fà láng]

教育暖风

珐琅fà láng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王晓民7210

珐琅的读法是fà láng(声母:f,l;韵母:a,ang;声调:去声,阳平)。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

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

珐琅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物质。

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扩展资料珐琅的制作分类:根据制作方法大致可分掐丝珐琅、内填珐琅(即嵌胎珐琅)、画珐琅等。

掐丝珐琅和镶嵌珐琅很久就在国内出现,历史记载可追溯到宋元时期,但真正能在国内制作应是元代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将该地工匠俘虏押回制作,并将该技艺传入中原。

至明代,永宣宫廷中开始广泛制作应用掐丝珐琅,之后的景泰时期最有名气,即人们俗说的“景泰蓝”。

画珐琅则出现较晚,于十五世纪中叶在欧洲佛朗德斯发明,十五世纪末在法国中西部里摩居以内添珐琅工艺为基础,发展成画珐琅重镇。

随着中西方贸易交往,从广州等港口传入国内。

当时称谓“西洋珐琅”或“洋珐琅”。

清代宫内的画珐琅制作要在康熙三十二年、珐琅作与玻璃厂成立之后才能开始研究制作、发展。

向阳1718

王字旁一个去这个字是珐琅的珐,读fa三声。

用户804486658660707

fàláng。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

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物质。

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fà láng。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

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物质。

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橘子皮夕夕

“汝”读音为:【rǔ】基本释义 你:~辈。

~等。

~曹。

~将何经。

姓。

组词:汝坟、汝尔、汝窑、汝辈、汝窑、漳汝、汝海。

造句:结合汝窑豆绿釉烧制,整体造型古朴大方,是具有历史文化意义和审美艺术的汝窑新瓷器。

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

赏品包括定窑中国宋代的“五大名窑”,其他的有汝窑、钧窑、官窑和哥窑。

汝窑:具体窑址还没有被发现,只有瓷器流传,主要作品为珐琅彩瓷。

生活宝典17

汝(rǔ),只有一种读音,作为姓氏也读(rǔ)。

关关说教育

1、珐琅拼音:[fà láng]。

2、释义:覆盖于金属表面的不透明的玻璃质材料。

用石英、长石、硼砂、纯碱烧制而成。

具有防护和装饰作用。

搪瓷、景泰蓝等都是珐琅制品。

珐琅制品有时也简称珐琅。

3、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

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物质。

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liufengshu69

珐琅fà láng珐:声母是【f】,韵母是【a】,声调是第四声。

琅:声母是【l】,韵母是【ang】,声调是第二声。

词典解释: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

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用来制造景泰蓝、证章、纪念章等。

重点词汇:1、釉质:覆盖在齿冠外层的极坚硬的物质。

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碳酸钙。

有保护牙齿免受磨损﹑腐蚀的作用。

也叫珐琅质。

2、烧制:以火烧的方法制造(如陶器)∶在窑里烧。

如:烧制陶器。

3、形成:经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形成新的风格;形成包围。

扩展资料:近义词:搪瓷词典解释:用石英﹑长石﹑硝石﹑碳酸钠等烧制成的像釉子的物质。

涂在铁质器物上﹐可防锈。

广泛用于日用器皿和医疗及工业设备中。

1、器物:①原指尊彝之类。

后为各种用具的统称。

②器具和货物。

2、硝石:矿物名。

白色结晶体,可制火药﹑炸药和肥料。

又称火硝。

3、器皿:①饮食用具,如杯﹑盘及尊彝之类。

后泛指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②食具及覆盖之巾。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6:22: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652317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珐琅怎么读音是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珐琅怎么读音是什么.pdf

标签:珐琅   读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