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怎么读?()

更新时间:2023-02-28 06:11:36 阅读: 评论:0

獭读【 tǎ 】,獭的释义如下:哺乳动物。

体长约70厘米。

头扁,耳小,脚短,趾间有蹼。

毛短而软密,背面深褐色,有光泽。

栖息于水边,善游泳。

通常夜间活动。

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

獭的笔顺:撇、弯钩、撇、横、竖、横折、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撇、点。

相关组词:1、海獭[hǎi tǎ]哺乳动物,身体圆而长,前肢比后肢短,趾间有蹼,尾巴短而扁,毛深褐色。

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吃鱼和软体动物等。

2、獭胆[tǎ dǎn]獭的胆囊。

传说能把酒分开,亦可供药用。

3、山獭[shān tǎ]兽名。

4、作獭[zuò tǎ]侵夺;侵害。

5、獭髓[tǎ suǐ]獭的骨髓。

相传与玉屑、琥珀和合,可作灭疤痕的贵重药物。

用户2827557293532343

獭 拼音: tǎ , 笔划: 16 部首: 犭 五笔: qtgm   基本解释:獭 (獭) tǎ 〔水獭〕哺乳动物,脚短,趾间有蹼,体长七十余厘米。

昼伏夜出,善游水,食鱼、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贵的袭皮。

〔旱獭〕哺乳动物,前肢发达善掘土,毛皮可制衣帽。

是鼠疫的传播者。

亦称“土拨鼠”。

〔海獭〕哺乳动物,体圆而长,毛皮很珍贵。

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

通称“海龙”。

(獭) 笔画数:16; 部首:犭;

生活宝典17

1、獭, 拼音是tǎ。

2、獭是人们久闻其名的水陆“两栖动物”,它的大小同哈巴狗差不多,形状有点像老鼠,故有水漪之称。

国内仅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广东珠江口附近的局部地区,范围狭、数量稀少。

国外分布包括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水獭生活于江河和海岸带僻静的水域。

主要食物为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小鱼。

水獭每年1胎,每胎1-4仔,大多为2仔。

妊娠期约63天。

幼仔3年达到性成熟。

阿媛媛媛媛媛Oo

tǎ,1、〔水獭〕哺乳动物,脚短,趾间有蹼,体长七十余厘米。

昼伏夜出,善游水,食鱼、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贵的袭皮。

2、〔旱獭〕哺乳动物,前肢发达善掘土,毛皮可制衣帽。

是鼠疫的传播者。

亦称“土拨鼠”。

3、〔海獭〕哺乳动物,体圆而长,毛皮很珍贵。

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

通称“海龙”。

恽海聊生活

一、獭的声母t,韵母a,音调tǎ二、释义:1、〔水~〕哺乳动物,脚短,趾间有蹼,体长七十余厘米。

昼伏夜出,善游水,食鱼、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贵的袭皮。

2、〔旱~〕哺乳动物,前肢发达善掘土,毛皮可制衣帽。

是鼠疫的传播者。

亦称“土拨鼠”。

三、部首:犭四、笔画:撇、弯钩、撇、横、竖、横折、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撇、点

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山獭[shān tǎ]兽名。

2、猵獭[biān tǎ]獭属。

3、獭皮[tǎ pí]獭的毛皮。

4、豺獭[chái tǎ]豺祭和獭祭。

5、鱼獭[yú tǎ]水獭。

用户2324679174014

一个“反犬旁”加一个“赖”是獭,念tǎ。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6:11: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5896184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獭怎么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獭怎么读?().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