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是一个多音字,其拼音是yùn、yù一、熨的释义读音一[ yùn ]1、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dǒu)”。
2、用烙铁、熨斗烫平:熨衣服。
读音二[ yù ]〔熨帖〕用字、用词合适,恰当,妥帖;心情安宁、舒畅;方言,事情完全办妥。
二、汉字字源(如图 )
三、组词读音一[ yùn ]:熨斗、汤熨、熨汤、熨衣、澡熨等。
读音二[ yù ]:熨帖、熨帖扩展资料一、熨斗[yùn dǒu]形状像斗,用来烫平衣物的金属器具。
旧式熨斗中间烧木炭,新式熨斗用电发热。
二、汤熨[tāng yùn]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
用热水熨帖患处以散寒止痛。
三、攻熨[gōng yùn]原指以药物炒热敷患处,散寒止痛。
引申为改正。
四、熨法[yùn fǎ]中医外治法。
有药熨、汤熨、酒熨、铁熨、葱熨、土熨等法。
借助药性及温暖作用,直接作用于患处或有关部位,使气血通畅,以达到治病或缓解病痛的作用。
五、熨帖[ yù tiē ]1、(用字、用词)贴切;妥帖。
2、心里平静:这一番坦诚的谈话,说得他心里十分熨帖。
3、舒服:他身上不熨帖,要回家躺一会儿。
4、(事情)完全办妥:这事不办熨帖,我不能走。
shangui2006熨yù见〔熨贴〕。
熨yùn(动)用烙铁或熨斗加热按压衣服;烫平:~衣服。
睿智鹿泉3p1熨 读做 yùn,yùyùn 形声。
从火,尉(yù)声。
本义:用金属器具加热,按压衣服,使之平贴。
衣裳不整,伏床熨之。
——唐·李延寿《南史》又如:熨衣(烫平衣服) ,烘烤 如:熨手(烫手);熨炉(暖炉)紧贴 ,以身熨之。
——《世说新语》用药热敷 ,汤熨(wèi)之所及。
——《韩非子·喻老》yù 熨帖yùtiē含义一:指用字、词等妥当、合适。
含义二:心中没有波澜,平静。
如“熨帖的心情”。
含义三:事情办得完全妥当。
常用词组熨斗yùn dǒu熨平yùn píng
恽海聊生活一、熨的声母y,韵母u,音调yù二、释义:1、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dǒu)”。
2、用烙铁,熨斗烫平:~衣服。
三、部首:火四、笔画:横折、横、撇、横、横、竖钩、撇、点、横、竖钩、点、点、撇、撇、捺
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熨帖[yù tiē](用字、用词)贴切;妥帖。
2、熨斗[yùn dǒu]形状像斗,用来烫平衣物的金属器具。
旧式熨斗中间烧木炭,新式熨斗用电发热。
3、熨汤[yùn tāng]是汤熨用的热水的意思。
4、熨贴[yù tiē]同“熨帖”5、熨平[yùn píng]以熨平机压平或使光滑(如湿的亚麻布)。
休闲娱乐助手之星Myùn、yù,声母:y,韵母:un、u,声调:第四声。
熨字详解:一、拼音:yùn、yù二、笔顺图:
三、基本释义:[ yùn ]1、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dǒu)”。
2、用烙铁、熨斗烫平:~衣服。
[ yù ]〔~帖〕a、用字、用词合适,恰当,妥帖;b、心情安宁、舒畅;c、方言,事情完全办妥。
均亦作“熨贴”。
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熨帖[yù tiē](用字、用词)贴切;妥帖。
2、熨斗[yùn dǒu]形状像斗,用来烫平衣物的金属器具。
旧式熨斗中间烧木炭,新式熨斗用电发热。
3、熨汤[yùn tāng]是汤熨用的热水的意思。
4、熨贴[yù tiē]同“熨帖”5、熨平[yùn píng]以熨平机压平或使光滑(如湿的亚麻布)
贝贝爱教育yùn、yù声母y,韵母ùn,声调四声。
声母y,韵母ù,声调四声。
部首火部,部外笔画11画,总笔画15画熨yùn1、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dǒu)”。
2、用烙铁、熨斗烫平:熨衣服。
熨yù:〔熨帖〕用字、用词合适,恰当,妥帖;心情安宁、舒畅。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1、熨斗[yùn dǒu]形状像斗,用来烫平衣物的金属器具。
旧式熨斗中间烧木炭,新式熨斗用电发热。
2、熨汤[yùn tāng]是汤熨用的热水的意思。
3、熨平[yùn píng]以熨平机压平或使光滑(如湿的亚麻布)4、熨衣[yùn yī]烫平衣服。
5、熨眼[yùn yǎn]悦目。
达兴老师聊教育熨读作:yùn,声母y,韵母un,声调四。
部首火部,部外笔画11画,总笔画15画1、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dǒu)”。
2、用烙铁、熨斗烫平:熨衣服。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1、熨引[yùn yǐn]指熨法和导引。
2、佳熨[jiā yùn]用烙铁、熨斗烫平。
3、熨安[yùn ān]安抚。
4、针熨[zhēn yùn]针灸。
5、熨齿[yùn chǐ]使牙齿感到凉爽或寒冷。
热心多的友读yun的字有云,运,晕,孕等。
运,汉语汉字一级字,读作:yùn,从辵从军,始见于篆文。
现代简化字则以“云”替换了“军”作声符,本义为移动、运行;引申义为运转、转动,挥动、搬运。
由运转还引申出命运、气数等抽象意义。
此字始见于篆文。
形声字。
从“辵”,“军”声。
军从车,匀省声。
用户19303609812988351、yūn 氲 赟 蒀 煴 奫 蝹 馧2、yún 郧 云 匀 耘 筠 纭 芸 昀 沄 筼 匀 伝 囩 妘 抣 畇 眃 秐 涢 纭 耺 愪 蒷 熉 鋆 橒 縜3、yǔn 允 陨 狁 殒 阭 夽 抎 荺 喗 鈗 馻 磒 霣 齫 齳 賱4、 孕 运 晕 韵 酝 蕴 郓 恽 愠 韫 熨 缊 鞰 褞 枟 傊 腪 蕰 酝 餫 韗
向阳1718熨念yùn或yù,是多音字。
熨读yùn时的意思是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熨读yù时表示心情安宁、舒畅。
熨的词组:熨斗(烫衣服用的金属器具)、熨平(一件刚熨好的衣服所具有平整和折痕的状态)等。
熨是多音字,念yùn或yù。
熨读yùn时的意思是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熨读yù时表示心情安宁、舒畅。
熨的词组:熨斗(烫衣服用的金属器具)、熨平(一件刚熨好的衣服所具有平整和折痕的状态)等。
汉字: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
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
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
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不凡的情感语录CXwR炖 煌、炉、燥、炕、烦、烛、熄、炼、烫、爆、熨、熳、炊、焐、煜、烬、炬、熔、炽、烽、焚、灼、爝、煴。
热闹辰星vm火字旁读zi的字有:炽。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6:10: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5815173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熨怎么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熨怎么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