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怎么读?

更新时间:2023-02-28 06:07:00 阅读: 评论:0

蛞蝓的读音是:kuò yú。

蛞蝓为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动物的统称。

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

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民间流传在其身上撒盐使其脱水而死的捕杀方法的确有用。

蛞蝓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

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

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

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

阴暗潮湿的环境适合其生活,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珍惜爱呀

蛞,是一个汉语常用字,读音为kuò,该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代。

起初基本含义为软体动物,形状象去壳的蜗牛,爬行后留下银白色的条痕,生活在潮湿的地方,是蔬菜果树的害虫;继而引申含义为蛞蝓。

有关常用的组词为蛞蝓。

基本信息中文名: 蛞拼音: kuò释义 :软体动物;蛞蝓;蝼蛄总笔画 :12画部首 :虫粤语 :fut3 kut3字码 :U+86DE五笔 :jtdg解释 :古书上指蝼蛄

小科技大不同

蛞蝓,读音kuòyú,蛞蝓,又称水蜒蚰,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不是蚰蜒),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

基本释义:

1、即蜒蚰。

俗名鼻涕虫,形似去壳的蜗牛。

2、日本动漫《火影忍者》里五代火影纲手的通灵兽

详细释义:

1、软体动物,身体圆而长,没有壳,表面多黏液,头上有长短触角各一对,眼长在长触角上。

背面淡褐色或黑色,腹面白色。

昼伏夜出,吃植物的叶子,危害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也叫鼻涕虫,有的地区叫蜒蚰。

例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四·蛞蝓》:“惟许慎《说文》云:‘蚹蠃背负壳者曰蜗牛,无壳者曰蛞蝓。

’一言决矣。

2、日本动漫《火影忍者》里五代火影纲手的通灵兽

以上内容参考

用户892414773442743

蛞蝓(kuòyú)是她召唤兽的名字豚豚(tuntun)是那个猪的名字

用户698906303806459

蛞蝓读音:[kuò yú]

黎祖南

一、蛞蝓的读音:kuò yú二、释义蛞蝓,软体动物,外形像去壳的蜗牛,表面多黏液,头上有长短触角各一对,眼长在长触角上。

背面淡褐色或黑色,腹面白色。

昼伏夜出,吃植物的叶子,危害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也叫鼻涕虫,有的地区叫蜒蚰。

常见蛞蝓像没有壳的蜗牛。

三、生活习性1、蛞蝓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

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

2、蛞蝓取食广泛,主要吃婆芋、面包树、雀榕、血桐、蟛蜞菊、双花蟛蜞菊、蔬菜、蘑菇球根、蘑菇等植物、真菌及其果实等。

郑芬多老师

蛞 拼音:kuò 简体部首:虫 解释:1.〔~蝓〕软体动物,身体像蜗牛,但没有壳,吃蔬菜或瓜果的叶子,对农作物有害。

亦称“蜒蚰”;俗称“鼻涕虫”。

2.〔~蝼〕古书上指“蝼蛄”。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6:0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5620182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蛞蝓怎么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蛞蝓怎么读?.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蛞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