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和氐区别是字音字义均不同。
1、“氏”作姓氏解。
我国上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是族号,氏是姓的分支,战国以后姓和氏逐渐合一,到汉朝统称为姓。
“氏”字的读音为shì,但在某些特殊场合又读zhī。
2、“氐”字的读音为dī,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又是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名,十六国时期曾在北方建立前秦政权。
用户659342955394760鸱 chī 基本字义 1. 古书上指鹞鹰:~张(嚣张、凶暴,像鸱张开翅膀一样)。
~视(昂首而视,如鸱欲有所攫取)。
~顾。
~目虎吻(形容相貌凶恶)。
A菩提本无树290氐字旁有个鸟念 chī鸱在古书上指鹞鹰或者猫头鹰一类的鸟,在《山海经》中则是有指三个身子的怪鸟。
在《山海经》中的“西山经”。
原文是: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
中文名鸱拼音chī部首鸟字码U+9E31五笔QAYG(1)形声。
从鸟,氐(dì)声。
本义:一种凶猛的鸟,鹞(yao四声)子。
又名鹞鹰、老鹰、鸢鹰。
古书上指鹞鹰:~张(嚣张、凶暴,像鸱张开翅膀一样)。
~视(昂首而视,如鸱欲有所攫取)。
~顾。
~目虎吻(形容相貌凶恶)。
(2) 同本义 [sparrow hawk]。
如:鸱峙(指凶恶的人,据地相残,像鸱鸟一样);鸱枭(鸱和枭。
比喻凶残的恶人)。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鸱虏号于其外,枭藩伺于其侧。
”(3) 猫头鹰一类的鸟。
又名鸮角鸱、怪鸱、鸱鸺[owl]。
如: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
喻指邪恶之人) 。
(4) 用皮革制作的酒囊。
“鸱夷”的略称 [wine vesl]。
如:鸱夷(皮制的口袋,亦用以盛酒)。
剑经业4D1、氐拼音:【dī】
2、《说文解字》:“氐,至也。
从氏下箸一。
一,地也。
”。
山旁堆欲堕落是氏之范式。
氏、一两范式叠加。
山旁堆堕落于地是氐之范式。
氐:dī ㄉㄧˉ。
3、本义:低,低下。
后作“低”。
头向下垂 [low]。
如:《汉书·食货志下》:“封君皆氐首仰给焉。
”。
(师古曰:“氐首,犹俯首也。
”)
衍义: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衍义:中国古代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东晋时建立过前秦、后凉。
衍义:又用作姓
氐:dǐ ㄉㄧˇ。
衍义:根本。
4、字形源流
现在统一规范简化为“氐”。
dī 端纽、脂部;端纽、齐韵、都奚切。
zhī 端纽、脂部; 知纽、脂韵、张尼切。
氏的分化字。
“氏”字下加一横分化出氐。
西周金文作“”,战国文字承袭之。
秦简、汉简帛“氐”多了一小横饰笔。
隶变后“氏”字下面的一横变成了一点,遂作“氐”。
本义是根柢、根本。
《诗·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
”毛传:“氐,本也。
”随县漆书“氐”,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
《淮南子·天文》:“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氐。
”这些意义的“氐”字读为dī。
《广韵·脂韵》:“氐,氐池,县名。
” 《汉书·地理志下》:“张掖郡,县十:氐池。
”这种意义的“氐”读为zhī。
5、详细释义
氐 dī
(1)低,低下。
后作“低”。
头向下垂 [low]
封君皆氐首仰给焉。
——《汉书·食货志下》。
师古曰:“氐首,犹俯首也。
”
(2)低;低廉 [low]。
如:氐贱(即低贱)
(3)中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 [Di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东晋时建立过前秦(在今黄河流域)、后凉(在今西北)
自彼氐羌。
——《诗·商颂·殷武》
(4)星名 [a star name],二十八宿之一。
氐宿,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
有星四颗。
也称“天根”
氐 dǐ
(1)根本 [ba]
尹氏大师,维 周之氐。
——《诗·小雅·节南山》
氐,本也。
——《说文》。
按,柢之古文。
蔓根曰根,直根曰氐。
氐,柢也。
——《广雅·释言》
固其氐也。
——《太玄卷六坚》。
注:“氐,本根也。
”
(2)至,抵达。
后作“抵” [arrive]
氐者言万物皆至也。
——《史记·律书》
(3)停止 [stop]
进不氐,立不让。
——《马王堆汉墓帛书》
常用词组
氐宿、巴氐、角氐、氐惆、氐人、氐贱、白氐、本氐、大氐、青氐、氐房、氐首、氐酋、回氐、盘头氐、氐土貉、氐人国、白马氐、于氐、根盘头氐、氐州
加油向前ya拼 音 dǐ部 首 石笔 画 10砥,形声。
字从石,从氐( dǐ ),氐亦声。
“氐”意为“至”,引申为“底部”。
“氐”与“石”联合起来表示“底石”、“下石”。
本义:磨刀石。
用户3619222954713524[ dǐ ] 拼音:[ dǐ ] 部首:石 笔画:10 五行:土 五笔:DQAY 组词:中流砥柱,砥励,砥石,砥平,砥草 释义 1. 〔~柱中流〕像砥柱山(在中国三门峡)那样屹立在黄河激流中,喻中坚人物或力量所起的支柱作用。
2. 细的磨刀石 :~石。
~砺。
造句 现在已是仲秋季节,原野被染黄了,坦荡如砥的稻田,一层层的金色浪头涌向无尽的天边。
远处可见黄河的径流在坦荡如砥的高原上勒出粗犷的线条,而这之上,是无垠的碧空,蔚蓝如洗。
呼吸校园中清新的空气;在坦荡如砥。
生活轨迹17两种读法:dī、dǐ。
氐(dī),释义: 1、古代民族名。
汉、唐时分布于今陕、甘、川、滇等省,从事畜牧和农业。
十六国中的前秦、后凉即氐人所建。
其后,大部与汉人同化。
2、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
氐(dǐ),释义:根本。
氐相关词语:氐首、角氐、巴氐、氐羌、氐房、白氐、大氐、青氐、氐惆、本氐等。
笔顺:撇、竖提、横、斜钩、点。
关于氏的成语:
1、羿氏舛射,释义:《太平御览》卷八二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从吴贺北游。
贺使羿射雀左目,误中右目。
羿俯首而愧,终身不忘。
&后以&羿氏舛射&谓高才亦有失误。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羿氏舛射,东野败驾。
虽有儁才,谬则多谢。
2、贾氏窥帘,释义:形容女子对所爱之人倾心相慕。
3、梁氏夫妻,释义:指恩爱夫妻。
4、假门假氏,释义:做得像真的一样。
同&假门假事&。
用户3540484872054抵 拼音:dǐ 简体部首:扌 总笔画:8 笔顺编码:横竖横撇折横折捺 解释:1. 挡,拒,用力对撑着:~挡。
~制。
~抗。
~赖。
2. 顶撞,冲突,矛盾:~触。
生活轨迹17两种读法:dī、dǐ。
氐(dī),释义:1、古代民族名。
汉、唐时分布于今陕、甘、川、滇等省,从事畜牧和农业。
十六国中的前秦、后凉即氐人所建。
其后,大部与汉人同化。
2、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
氐(dǐ),释义:根本。
氐相关词语:氐首、角氐、巴氐、氐羌、氐房、白氐、大氐、青氐、氐惆、本氐等。
两种读法:dī、dǐ。
氐(dī),释义:1、古代民族名。
汉、唐时分布于今陕、甘、川、滇等省,从事畜牧和农业。
十六国中的前秦、后凉即氐人所建。
其后,大部与汉人同化。
2、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
氐(dǐ),释义:根本。
氐相关词语:氐首、角氐、巴氐、氐羌、氐房、白氐、大氐、青氐、氐惆、本氐等。
笔顺:撇、竖提、横、斜钩、点。
华569氐是根本的意思,氏是姓氏,家族。
歧梦易0ed两种读法:dī、dǐ。
氐(dī),释义:1、古代民族名。
汉、唐时分布于今陕、甘、川、滇等省,从事畜牧和农业。
十六国中的前秦、后凉即氐人所建。
其后,大部与汉人同化。
2、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
氐(dǐ),释义:根本。
氐相关词语:氐首、角氐、巴氐、氐羌、氐房、白氐、大氐、青氐、氐惆、本氐等。
笔顺:撇、竖提、横、斜钩、点。
关于氏的成语:1、羿氏舛射,释义:《太平御览》卷八二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从吴贺北游。
贺使羿射雀左目,误中右目。
羿俯首而愧,终身不忘。
”后以“羿氏舛射”谓高才亦有失误。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羿氏舛射,东野败驾。
虽有儁才,谬则多谢。
”2、贾氏窥帘,释义:形容女子对所爱之人倾心相慕。
3、梁氏夫妻,释义:指恩爱夫妻。
4、假门假氏,释义:做得像真的一样。
同“假门假事”。
子菡39氐和氏有什么区别:读音不同,意思不同,用洗不一样氐为多音字分别为:dī和dǐ氏多音字读音分别为:shì和zhī氐的意思:我国古代民族。
例句:陇南是秦人的发祥地,又是我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
氏的意思:1.姓2.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作为称呼3.加在远古传说中人物、国名后作为称呼 如:伏羲氏4.加在名人、专家的姓氏后作为称呼例句:名伏羲,又称伏羲氏、庖羲氏、庖牺氏、宓牺氏。
恽海聊生活一、氐的声母d,音节i,音调dī。
二、释义:1、中国古代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带,东晋时建立过前秦、后凉。
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三、部首:氏四、笔画:撇、竖提、横、斜钩、点
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青氐[qīng dī]古代少数民族氐的一支。
2、氐惆[dǐ chóu]昏乱不安;郁闷不舒畅。
3、氐首[dī shǒu]俯首。
4、氐酋[dī qiú]氐族的首领。
5、回氐[huí dī]墨神。
AnnyuDae氐族-拼音[dī zú][释义]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
尹文夕氐族的读音是dī zú
A菩提本无树290氐族读dī zú,基本字义
● 氐
dī ㄉㄧˉ
低;低下。
后作“低”。
《正字通•氏部》:“氐,与低同。
”古代少数民族名。
殷、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西北一带。
《广韵•齐韵》:“氐,氐、羌。
”星座名。
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共有四颗星。
亦称天根。
〔氐道〕古县名。
汉置,在今甘肃省武山县东南。
小林谈占卜氐读音:dī。
氐意思:古代民族名。
汉、唐时分布于今陕、甘、川、滇等省,从事畜牧和农业。
十六国中的前秦、后凉即氐人所建。
其后,大部与汉人同化。
氐例句
1、氐族豪苻洪原居略阳临渭。
2、氐族豪苻洪原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
3、接下来的几日绵诸、氐族、羌、天祝、东乡、保安、撒拉七族。
4、你在提到河西、月氏的时候,你的意思是在指羌和氐族吗?5、氐族苻氏集团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立的前秦,从建立之日起就面临着复杂的民族关系。
张王李刘赵孙杨氏[shì]汉语汉字氏(拼音:shì,zhī),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1]。
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为根柢,后引申为古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称号氐[dī]汉语汉字氐:dī ㄉㄧˉ,dǐ ㄉㄧˇ。
《说文解字》:“氐,至也。
从氏下箸一。
一,地也”。
山旁堆欲堕落是氏之范式。
氏、一两范式叠加。
山旁堆堕落于地是氐之范式
夏虫语冰33568246氏的读音:shì、zhī,氐的读音:dǐ。
氏,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shì、zhī,最早见于甲骨文,在六书属性中属象形字。
“氏”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巴蜀山名岸胁之㫄箸欲落者曰氏,氏崩,闻数百里。
象形,乀声。
凡氏之属皆从氏”。
“氏”字的本义为古代贵族表示宗族系统的称号,引申含义为姓氏,如:吴氏(姓吴的)姊妹。
“氏”字读zhī时,用于特定的名称,如:阏(yān)氏(汉代匈奴称君主的正妻),月氏(汉代西域国名)。
在现代汉语中,“氏”字常组词为姓氏。
“氐”,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dǐ,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氐”的基本含义为低,低下;引申含义为根本,基础。
在日常使用中,“氐”也常做形容词,表示低,低廉,如氐贱。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6:06: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5603182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氐怎么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氐怎么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