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翰韵泽后人】翰黑书香是什么意思
宽敞明亮的陈列室里,一排排古色古香的红木仿古书橱展柜里,一
函函,一摞摞,一卷卷,一叠叠,各类大小开本不一,装帧厚薄不同的线装
古籍有序展陈着,翰墨书香,满堂生辉!这便是坐落在杭州钱塘江
畔的萧山义桥,在全国古籍印刷业界名闻遐迩的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
司的产品展示陈列馆。
步出陈列馆所在的公司大楼,除了近在咫尺的印刷车间厂房,周围
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江南农村景象,一条弯曲的公路从大楼一侧蜿蜒而
过,向着杭州、上海,朝着南京、北京……无数大都市延伸,循着这古籍图
书的“网路”,连结着许多“终端”接点――各类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
这是一家从普通的乡镇企业脱胎转型而来的民营文化企业,在20
多年里编织起纵横广阔的现代线装古籍生产、营销网络。
草根民企开创高端文化产业
那是1984年,国务院古籍规划小组组长李一氓先生找到上海第七
印刷厂金厂长,商议印制《古逸丛书三编》之事。金厂长是萧山义桥人,
热心家乡经济建设,当时改革开放起步不久,兴办乡镇企业方兴未艾,金
厂长就把这个项目介绍给了家乡义桥镇,作为乡镇企业的萧山古籍印
刷厂开张营业了。
15万元注册资金,20多名职工,萧山古籍印刷厂成立之初,算是有
相当实力的乡镇企业了。凭借着这份乡情和萧山人的精明能干,印刷
厂的业务曾得到一度发展。但是,在其后的创业道路上,却备受艰辛,几
经变迁。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乡镇企业的固有问题,逐渐濒
临破产边缘。为救活企业,1996年企业转制,当初的照相制版工张国富,
毅然注资100多万元,盘下厂房、机器,留用职工,征地40亩,建起了厂
部大楼和车间厂房,一改原来低矮破败的景象。经过15年的打拼,如今
已成为有职工90多人、年产值2000多万元的国内一流古籍印刷企
业,各项指标均位列同行前三。脱胎重生的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一
跃发展成为国内古籍印刷的著名企业。
外表淳朴而目光睿智的张国富行事低调。技工出身的他,对现代
古籍印刷技艺作了深入的探索,先后攻克了丝绸书、丝织书印制技术
和宣纸彩印工艺难关,仿古复古而不失其真。他觉得企业发展到今天,
对内而言,是自己爱书的那种情感一直驱使着他,支撑着他;对外来说,
是领导的关怀和政府的支持,推动着企业不断壮大,承担起复兴古籍印
造的历史使命。他坦然地说:“古籍印刷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市场潜力有
限,企业效益和规模都受到局限。但属于高层次的文化产业,需要细水
长流。哪怕赚得少一点,甚至亏一点,也要坚持做下去。”
精益求精攻克技术难关
作为一家专业印制古籍线装本的厂家,萧山古籍印务在技术上、
工艺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获得了业界的好评。一是解决了制作丝绸
书、丝织书的技术难关。丝绸书高雅精致、美观大方,又有一定的收藏
价值,很受顾客喜爱。目前,全国各地的丝绸书、丝织书几乎都是由该
公司印制的。二是攻克了宣纸彩印技术问题,成功印制了线装本“奥运
会礼品书”、长卷《走进西藏》等一批高质量的彩印图书。这两项特
种印刷技术,使公司赢得了客户,也赢得了市场。
他们承担的再造善本二期图典,采用宋代官书《文苑英华》开本形
式,正文采用PH值为中性和微碱性的宣纸三色套色印刷或四色彩色
印刷,封面用纸仿国家图书馆藏乾隆年间的特制磁青纸,函套采用古色
古香的布料包3.5�荷兰版,以线装为主,间用蝴蝶装、经折装和卷轴装,
真正达到仿真再造。
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高雅精致的产品质量,他们获得了许多高
端订单,丝织《孙子兵法》、宣纸彩印“奥运会礼品书”等,列上了外交部、
奥运会的礼品单,深受外宾喜爱。无论从企业形象,产品质量、企业信
誉度,在全国同行业中牢固确立了前三强的地位。
作为萧山区唯一的一家专业印制古籍线装本的文化企业,公司于
2006年被列入“杭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单位”,2008年被列入“杭
州市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保护单位”,被中共萧山区委宣传部命名
为“萧山区对外形象基地”,2009年该公司的传统线装书印制技艺又被
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最美的书”从这里诞生
散发着阵阵油墨芳香的车间里,几十位农民出身的员工,正井然有
序地从事着他们前辈从未干过的活:翻拍价值连城的古籍善本,然后制
版、印刷、装订……书是线装的,字是竖排的,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相信,
一批批精美雅致的古籍图书,会出自这一双双粗糙的农民之手!
酒香不怕巷子深。萧山古籍印务就这样一直默默无声地做着古籍
印制事业,为国内的各大出版社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等,图书馆如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甘肃
图书馆等,以及政府部门影印各种线装古籍善本、孤本、珍本,累计近
1000余万册,产品多次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被全国各大图书
馆收藏。他们还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历代文化名人影印专著及经典古
籍线装图书,如《江泽民文选》等。
近年来,公司致力于发展宣纸仿真印刷,成品图文清晰、层次丰富,
受到了业内行家的广泛好评。公司印制的线装图书作为国家级礼品书,
由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给俄罗斯前总统普京等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
《鲁迅著作手稿全集》等被评为新闻出版总署“优质产品奖”,《苏州水》
入选2005年度“二十本中国最美的书”之一,受到了中央电视台、《人民
日报》等重要媒体的多次报道和宣扬。
古籍善本再造惠泽千秋
值得浙江人自豪的是,2002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国家重
点文化项目“中华再造善本工程”,选定萧山古籍印务为定点影印单位
之一,萧山古籍印务以超群实力加盟到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二期。二期
书目以明清两代珍稀古籍为主,重点是明清两代版本稀少、文献及学
术价值高的珍贵古籍,同时针对一期选目所遗漏的珍贵古籍查漏补缺,
大部分属国家一级古籍及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总
计580种,每种几册或几十册、几百册不等,计划二三年完成。这些现
代线装经典,必将惠泽千秋,流芳百世。
浙江自古就是“文献之邦”,造纸印刷名扬天下。我们相信,屹立在钱
塘江边的萧山古籍印务有限公司一定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为继承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6:0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550010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古籍印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古籍印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