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
李白《长相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
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
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
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
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笔力,写得
豪迈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
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象这首《长
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
忆过往情绪之作,就显然属于这样的作
品。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六朝诗人
多以名篇,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
《杂曲歌辞》。现存歌辞多写思妇之怨。
李白此诗即拟其格而别有寄寓。
诗大致可分两段。一段从篇首至“美
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
思苦情。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孤栖幽独者
的形象。他居处非不华贵──这从“金井
阑”可以窥见,但内心却感到寂寞和空
虚。作者是通过环境气氛层层渲染的手
法,来表现这一人物的感情的。先写所
闻──阶下纺织娘凄切地鸣叫。虫鸣则岁
时将晚,孤栖者的落寞之感可知。其次
写肌肤所感,正是“霜送晓寒侵被”时候,
他更不能成眠了。“微霜凄凄”当是通过
逼人寒气感觉到的。而“簟色寒”更暗示
出其人已不眠而起。眼前是“罗帐灯昏”,
益增愁思。一个“孤”字不仅写灯,也是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
人物心理写照,从而引起一番思念。“思
欲绝”可见其情之苦。于是进而写卷帷所
见,那是一轮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呵,
诗人心中想起什么呢,他发出了无可奈
何的一声长叹。这就逼出诗中关键的一
语:“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的题意
到此方才具体表明。这个为诗中人想念
的如花美人似乎很近,近在眼前;却到
底很远,远隔云端。与月儿一样,可望
而不可即。由此可知他何以要“空长叹”
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句是诗中唯一的
单句,给读者的印象也就特别突出,可
见这一形象正是诗人要强调的。
以下直到篇末便是第二段,紧承“美
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
求。这颇类屈原《离骚》中那“求女”的
一幕。在诗人浪漫的幻想中,诗中人梦
魂飞扬,要去寻找他所思念的人儿。然
而“天长地远”,上有幽远难极的高天,
下有波澜动荡的渌水,还有重重关山,
尽管追求不已,还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这里,诗人的想象诚然奇妙飞动,而诗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4
句的音情也配合极好。“青冥”与“高天”
本是一回事,写“波澜”似亦不必兼用“渌
水”,写成“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
之波澜”颇有犯复之嫌。然而,如径作“上
有高天,下有波澜”,却大为减色,怎么
读也不够味。而原来带“之”字、有重复
的诗句却显得音调曼长好听,且能形成
咏叹的语感,正《诗大序》所谓“嗟叹之
不足,故永歌之”,能传达无限感慨。这
种句式,为李白特别乐用,它如“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弃我去者,昨日之日
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句中“之
难”、“之日”、“之水”从文意看不必有,
而从音情上看断不可无,而音情于诗是
至关紧要的。再看下两句,从语意看,
词序似应作:天长路远关山难,梦魂不
到魂飞苦。写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
不到关山难”,不仅是为趁韵,且运用连
珠格形式,通过绵延不断之声音以状关
山迢递之愁情,可谓辞清意婉,十分动
人。由于这个追求是没有结果的,于是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5
诗以沉重的一叹作结:“长相思,摧心
肝!”“长相思”三字回应篇首,而“摧心肝”
则是“思欲绝”在情绪上进一步的发展。
结句短促有力,给人以执着之感,诗情
虽则悲恸,但绝无萎靡之态。
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
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
分。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四个七言
句拓展;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两个
三言句作结。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
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在形式上颇具
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
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
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
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何况我国
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
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
暮”。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
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
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
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6
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所以王夫之赞此诗道:“题中偏不欲显,
象外偏令有余,一以为风度,一以为淋
漓,乌乎,观止矣。”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6:01: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530310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长相思诗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长相思诗意.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