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与祀区别?

更新时间:2023-02-28 05:46:08 阅读: 评论:0

“祭祀”读作:jì sì

佛手13

祭祀 jì sì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

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只、人鬼。

天神称祀,地只称祭,宗庙称享。

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

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

天神地只由天子祭。

诸侯大夫祭山川。

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

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

祭祀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

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

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

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祭祀礼节祭品有一定的规范。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懂梗菌

祭祀是一种旧俗,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自己的崇敬并且求得保佑,就是祭神供祖的仪式。

老陶说史

祭祀,这两个字,怎么读?您好 祭祀 jì sì 基本解释: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词语分开解释:祭 : 祭 jì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

祭礼

手行小9617

祭祀的读音?祀的读音是jì sì。

祀[sì]汉语汉字祀(拼音:s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最早见于甲骨文。

本义是指永久祭祀,后引申为泛指祭祀。

康熙字典《唐韵》详里切。

《集韵》《韵会》象齿切。

《正韵》详子切。

𠀤音似。

祭也。

《书·洪范》:八政,三曰祀。

《礼·祭法》:圣王制祭祀,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葘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用户9905854011138

祭祀的读音?祭祀读音为:jì sì祭祀,是中国的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

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

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是由原始信仰形成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节日。

h小富婆

1、[ jì sì ];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2、祭祀,是中国的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

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

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是由原始信仰形成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节日。

生活轨迹17

祭与祀区别?

祭奠 是纪念死者的仪式,为追念死者并安抚其在天之灵而举行仪式祭奠亡魂。

祭葬 是对死者进行追悼、安葬的仪式和活动。

祭祀 读音:jì sì《说文解字》中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也。

祀:祭也,祭不已也。

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

祭祀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

懒猪虫虫

祭与祀区别?祭与祀区别祭祀的对象不同,《管子》:“修春秋冬夏之常祭,食天壤山川之故祀。

”前者偏重于可以循环的事物,后者偏重于不变的事物。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5:4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436816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祭与祀区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祭与祀区别?.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区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