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
关于春节的资料
1、腊月二十三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
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
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
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
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
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
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
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
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
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
“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
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
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
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
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
第2页共3页
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
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
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
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
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
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
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
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
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
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
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
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
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
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
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关于春节的资料
虽然“春节”正式成为中国农历新年的名字只是近百年间的事情,但是,
有关“春节”的历史却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一年一度的春节如同脚步一
样,既厚重又轻灵地迈过神州大地。“春节在古代一直叫‘年’,农历正月初
一就是新年。老百姓叫‘大年初一’,文人学士叫‘元旦’、‘元日’。”北
京大学民俗学副教授陈连山说,“虽然辛亥革命之后引进阳历,春节丢掉了
‘元旦’的名字,但仍然是我们最大的节日。”
关于春节的资料
第3页共3页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
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
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
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
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
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
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
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
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
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
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
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
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
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
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
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
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
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
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
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
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5:3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3671169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年资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年资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