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的拼音是:bò ji。
簸箕,拼音是bò ji,是一个汉语词语。
释义有三种,一是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
簸箕的例句:1、它气冲斗牛,力大无穷,直接将这些大圣全部震开,如同簸箕一样硕大的手掌,当头朝着秦尘拍下。
2、太三12他手里拿着扬场的簸箕,要扬净他的禾场,把他的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秕用不灭的火烧尽了。
3、先用扫帚把水撮到簸箕里,再把簸箕里的水倒在盆里。
雨中我在行簸箕原名?簸箕,拼音是bò ji,是一个汉语词语,释义有三种,一是铲状器具,用以装垃圾;二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扬米去糠的器具;三是指簸箕形的指纹,指纹的一种,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中间成封闭圆形的谓之“箩”(民间多称为“斗”),如果开口延伸出去谓之“簸箕”。
匿名用户簸箕 基本解释: 1.扬米去糠的工具。
词语分开解释: 簸 : 簸 bò 〔簸箕〕a.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b? 详细>>箕 : 箕 jī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箕帚。
簸箕形的指 详细>>
匿名用户bo ji第一个读去声第二个读轻声
用户2141466954835837扫把和簸箕读音?簸箕 【拼音】: bò ji 【解释】: <轻>(1)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或暂时盛东西。
也有用铁皮制成的,多用来清除垃圾。
(2)簸箕形的指纹。
扫把 【拼音】: sào bǎ 【解释】: 扫把是家庭、工作中最为常见的生活工具。
用户3883105761375166
扫把和簸箕读音?
簸箕 【拼音】: bò ji 【解释】: <轻>(1)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用来簸粮食或暂时盛东西。
也有用铁皮制成的,多用来清除垃圾。
(2)簸箕形的指纹。
扫把 【拼音】: sào bǎ 【解释】: 扫把是家庭、工作中最为常见的生活工具。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5:29: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3380158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扫把和簸箕读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扫把和簸箕读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