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háo同“貉”(hé);专用于“貉绒、貉子”。
貉hé(名)哺乳动物;毛棕灰色;栖息在山林中;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兽。
通称貉子(háo·zi)。
貉mò(名)古代称北方的一个民族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三方对于学校来说是统计就业率用的。
对学生而言,只有你签署了三方协议,拿回学校,学校才会在你毕业后将派遣证发给你,而你拿着派遣证到你工作的单位报到,就此开始计算工龄,你也就拥有了干部身份。
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干部身份有关;将来进入公务员序列提干或者评定职称,也需要有干部身份;有些地方(比如深圳)入户也会要求干部身份。
不签三方协议,影响的可能是学校所谓的就业率,但如果学生符合毕业条件,学校必须正常办理毕业手续,不签三方协议,不对学生毕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若雨繁花开貉读音:[mò][hé][háo]部首:豸五笔:EETK释义:[mò]:同“貊”。
[hé]:1.也叫狗獾。
哺乳动物。
外形像狐,但体较胖,尾较短。
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
2.古又同“貊(mò)”。
[ háo ]:同“貉(hé)”。
用于“貉子”“貉绒”。
用户3056287153389965《劝学》中"貉"怎么读?应该读[mò] 原文:干、越、夷、貉[mò]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翻译:干越夷貉[mò]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貉貉拼音:[hé]、[háo]、[mò]释义:[mò] 古同“貊”。
貊[mò]中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
诚信为本839
[ 貉 ] hé
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一丘之貉。
其他字义
[ 貉 ] háo
义同(一),用于“貉子”、“貉绒”。
其他字义
[ 貉 ] mò
古同“貊”。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5:07: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2047149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貉怎么读音是什么?(《劝学》中”貉”怎么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貉怎么读音是什么?(《劝学》中”貉”怎么读?).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