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é,háo,mò]。
一、[ mò ]同“貊”。
二、[ hé ]1、也叫狗獾。
哺乳动物。
外形像狐,但体较胖,尾较短。
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
2、古又同“貊(mò)”。
三、[ háo ]同“貉(hé)”。
用于“貉子”“貉绒”。
相关典故: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恽,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人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
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
汉宣帝时大将霍光谋反,杨恽最先向宣帝报告。
事后被封平通侯,当棚李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贿赂之风极炽,有钱的人可用钱行贿,经常在外玩乐;无钱行贿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没有友粗一天休息。
杨恽作中山郎后,便把这些弊病全部革除,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
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长荣(长荣是宣帝旧友,最得信任)发生意见。
有一次,杨恽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恽便说:“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我国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好和镇,结果国亡了。
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
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就这样,杨恽被免职了。
自古君王勇于改过,不信馋言者能有几人,杨恽仅被勉职,已是不幸申之大幸了。
唉!“前汉书”:“杨恽传”的原文是“古与今,如一丘之貂。
”丘,土阜也,四边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鹤,俗称树貉,状似狐小,毛黄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
后来的人将这两句话引申成“一丘之貂”一句成语,来此喻同类没有差别,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生长的貂一样,形体都是相同的。
这成语在应用时,都是用来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谈和讥诮的口吻。
例如说有一群人专门造谣生事,无事生非,故意与人为难,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好人,就可说:这批东西都是“一丘之貉”,那有一个是好人呢!
心平貂字旁加各念什么?貂字旁加各组成“貉”hao二声。
组词:貉子,貉皮
泡泡的可可9T三种读音:mò、hé、háo。
貉(mò),释义:古同“貊”。
貉(hé),释义: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
貉(háo),释义:同“貉(hé)”。
用于“貉子”“貉绒”。
貉相关组词:貉子、貉绒、九貉、蛮貉、厥亩升配貉、貉袖、貉族、狐貉、国貉、濊貉、四貉、秽貉、貉道、貉奴等。
笔顺:撇、点迅指、点、撇、弯钩、撇、撇、撇、横撇、捺、竖、横折、横。
貉的相关成语:一丘之貉:同一土山里的貉。
比喻都是同类。
《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后比喻两者是同类的坏人。
笑空貉(hé):也叫狗獾。
一邱之貉:邱,同“丘”。
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同“一丘之貉”。
若雨繁花开貉读音:[mò][hé][háo]部首:豸五笔:EETK释义:[mò]:同“貊”。
[hé]:1.也叫狗獾。
哺乳动物。
外形像狐,但体较胖,尾较短。
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
2.古又同“貊(mò)”。
[ háo ]:同“貉(hé)”。
用于“貉子”“貉绒”。
博学海燕tx貉读hao还是luo?是hao。
貉hao貉hao(声调为第二声)十三画;豸(zhi)部;形声;左右;五笔(EETK)。
义同“貉”(he),专用于“貉绒(rong)、貉子。
”[又音]he(声调为第二声)〈名词〉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狸,毛棕(zong)黄色,两耳短小,头与鼻稍显尖长。
栖(qi)息在山林中,昼(zhou)伏夜出,吃鱼虾和鼠兔等。
通称貉子(haozi)貉字可组成的词:貉绒;貉子。
达兴老师聊教育貉读作:hé,声母h,韵母e,声调二声。
部首豸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3画五笔86EETK,五笔98ETKG释义: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1、表貉[biǎo mò]亦作“表禡”。
亦作“表狢”。
古代田猎或出征,于阵前或营前立望表以祭神,谓之表貉。
2、貉族[mò zú]北方诸族,传中国之文明最早者。
3、国貉[guó mò]即知声虫。
地蛹。
4、貉道[mò dào]貊道。
5、四貉[sì mò]四夷。
阿理爸爸貂字旁加各念什么?貉,读he,第二声,如貉子。
达兴老师聊教育拼音héháomò注音ㄏㄜˊㄏㄠˊㄇㄛˋ部首豸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13画五笔86EETK五笔98ETKG仓颉BHHER郑码PQRJ四角27264结构左右电码6288区位2649统一码8C89笔顺ノ丶丶ノフノノノフ丶丨フ一基本解释基本字义貉hé(ㄏㄜˊ)1、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一丘之貉。
其他字义貉háo(ㄏㄠˊ)1、义同(一),用于“貉子”、“貉绒”。
其他字义貉mò(ㄇㄛˋ)1、古同“貊”。
用户3056287153389965《劝学》中"貉"怎么读?应该读[mò] 原文:干、越、夷、貉[mò]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翻译:干越夷貉[mò]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貉貉拼音:[hé]、[háo]、[mò]释义:[mò] 古同“貊”。
貊[mò]中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
帐号已注销
貉háo同“貉”(hé);专用于“貉绒、貉子”。
貉hé(名)哺乳动物;毛棕灰色;栖息在山林中;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兽。
通称貉子(háo·zi)。
貉mò(名)古代称北方的一个民族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三方对于学校来说是统计就业率用的。
对学生而言,只有你签署了三方协议,拿回学校,学校才会在你毕业后将派遣证发给你,而你拿着派遣证到你工作的单位报到,就此开始计算工龄,你也就拥有了干部身份。
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如果没有干部身份就会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可能无法到该单位工作;还有一些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干部身份有关;将来进入公务员序列提干或者评定职称,也需要有干部身份;有些地方(比如深圳)入户也会要求干部身份。
不签三方协议,影响的可能是学校所谓的就业率,但如果学生符合毕业条件,学校必须正常办理毕业手续,不签三方协议,不对学生毕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
双丽剑63531、貉的读音:mò、hé、háo。
2、貉具体释义如下:
hé :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
háo :同义与(hé),用于“貉子”、“貉绒”。
mò :古同“貊”。
3、组词如下:
貉绒 háo róng,拔去硬毛的貉子皮,质地轻软,是珍贵的毛皮。
貉奴 mò nú,詈词。
出自《晋书缺陆困·陆机传》:“超(孟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
机録其主者。
超将铁骑百馀人,直入机麾下悉告,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
一丘之貉 yī qiū zhī hé,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一个土山里的貉。
伏念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出自《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
诚信为本839[ 貉 ] hé
哺乳动物,外形像狐,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杂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杂草等,皮很珍贵:一丘之貉。
其他字义
[ 貉 ] háo
义同(一),用于“貉子”、“貉绒”。
其他字义
[ 貉 ] mò
古同“貊”。
李咨貂字旁加各念什么?貂字旁加各念:hé,háo,mò。
三种读音。
1、读 hé ,也叫狗獾。
哺乳动物。
外形像狐,但体较胖,尾较短。
穴居河谷、山边和田野间。
是东亚特有动物,原产于俄罗斯和亚洲的朝鲜、日本、中国、蒙古等国。
古又同“貊(mò)”。
2、读háo ,同“貉(hé)”。
用于“貉子”“貉绒”。
3、读mò,同“貊”。
用户6879093929324貉子毛怎么念?在新华字典中查到貉子毛的拼音是这样的念貉(hao一其中a是二声)子(zi一其中i是一声)毛(mao一其中a是二声)。
另外貉(he一其中e是二声)是多音字。
用户3332511991575貉臊胡须读音?貉臊读音是:[hé sāo]基本释义[ mò ]动物名。
食肉目犬科。
即狸。
貌似浣熊,耳小而圆,四肢短,尾巴较狐短,毛褐色或黑灰色。
于夜间活动,为杂食性动物。
[ hé ]动物名。
食肉目犬科。
即狸。
貌似浣熊,耳小而圆,四肢短,尾巴较狐短,毛褐色或黑灰色。
于夜间活动,为杂食性动物。
[ háo ]同“貉(hé)”。
用于“貉子”“貉绒”。
臊 sāo;像尿或狐狸的气味:~气。
腥~。
狐~。
;(形声。
从肉(月),(sào)声。
手机用户杨小123貉臊胡须读音?貉he (四声) 臊sao (四声) 胡hu (二声) 须xu (一声)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5:07: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2043149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貉臊胡须读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貉臊胡须读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