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怎么读音(一个耳刀旁一个殳怎么念?)

更新时间:2023-02-28 04:46:43 阅读: 评论:0

殳姓氏怎么念?殳做姓氏是读作shū。

本意是指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狼王

索殳加在一起读什么?汉字:縠,读音:hú,声母:h,韵母:u,声调:第二声。

縠拼音:hú,部首:殳,笔画:16,繁体:縠,五笔:FPGC。

释义:有皱纹的纱。

古称质地轻薄纤细透亮、表面起绉的平纹丝织物为縠,也称绉纱。

典故汉以后又称“纱縠”。

一种有绉文的纱,以轻薄着称,向为贵重衣料。

近年湖南长沙一带出土的西汉初年的细绣纹纱罗,薄如烟雾,且有仿泥金银印花彩绘薄质织物。

每件纱衣重不到一市两,近乎汉人说的雾縠,南朝人说的天衣。

组词:縠皱、先縠、縠屐、纹縠、縠纹、雾縠、楚縠、白縠、縠衫、沙縠、绡縠、迭縠。

老王女儿wan

一、殳的读音:shū二、释义:1、古代兵器,多用竹或木制成,有棱无刃。

2、姓。

三、殳的部首:殳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五、造字法:象形六、异体字:杸词组释义:1、殳书[ shū shū ]秦 书八体之一。

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

2、连殳[ lián shū ]古代的一种兵器。

3、祋殳[ duì shū ]古代杖属兵器。

祋与殳同类,有棱而无刃。

4、铁殳[ tiě shū ]古代兵器。

铁制,长柄,一头有棱。

5、殳仗[ shū zhàng ]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夜听澜雨

殳shū (1) ㄕㄨˉ(2) 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辩拦(3) 戟柄。

(4) 古八体书之塌灶笑一:~书(用于团含兵器上)。

(5) 姓。

fengteng1314

  姓氏“殳”的读音为shū。

  殳,shū,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

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2) 同本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

本义: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穿越时空82560573

“殳”怎么读,什么意思?一、殳的读音:shū

二、释义:

1.古代兵器,多用竹或木制成,有棱无刃。

2.姓。

三、殳的部首:殳

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造字法:象形

六、异体字:杸

七、相关组词:

殳书 连殳 祋殳 铁殳 殳仗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向左转|向右转

殳,甲骨文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转|向右转(圆头长柄的打击器物)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转|向右转(又,抓持),表示手持一柄大锤。

有的甲骨文向左转|向右转字形中的大锤向左转|向右转佩有缨饰。

造字本义:动词,手持长柄大锤击杀敌人。

文言版《说文解字》:殳,以杸殊人也。

《礼》:“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车旅贲以先驱。

”从又,几声。

凡殳之属皆从殳。

白话版《说文解字》:殳,用杸杀人。

《周礼》上说,杸用积竹作成,有八棱,长一丈二尺,树立在兵车上,车上的部队拿着它作先锋。

字形采用“又”作边旁,采用“几”作声旁。

所有与殳相关的字,都采用“殳”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殳书 [ shū shū ]

秦 书八体之一。

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体上的文字。

2、连殳 [ lián shū ]

古代的一种兵器。

3、祋殳 [ duì shū ]

古代杖属兵器。

祋与殳同类,有棱而无刃。

4、铁殳 [ tiě shū ]

古代兵器。

铁制,长柄,一头有棱。

5、殳仗 [ shū zhàng ]

古代宫廷中的一种仪仗。

追风

索殳加在一起读什么?彩色绉纱。

雾縠[ wù hú ]1.薄雾般的轻纱。

2.像轻纱一样的烟云薄雾。

縠纹[ hú wén ]绉纱似的皱纹。

冰縠[ bīng hú ]用冰蚕丝织成的绉纱。

叠縠[ dié hú ]层迭的轻纱。

轻縠[ qīng hú :hú 部首:殳 释义:古称质地轻薄纤细透亮、表面起绉的平纹丝织物为縠,也称绉纱。

文縠[ wén hú ]彩色绉纱。

杞子非默

一个耳刀旁一个殳怎么念?一个耳刀旁加一个殳不能组成汉字,可以组一个相似的字,如双人旁加一个殳念役。

役 yì“役”的基本含义为服兵务,从军,如从役、现役;引申含义为战事,如战役;服劳力之事,如劳役、徭役。

在日常使用中,“役”也常做名词,表示劳役,如役丁。

字源演变“役”,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一只手拿着大棒,在一个人的背后驱使他干活。

这就是“役”的本义:“需要出劳力的事”。

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说文中发现,“役”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爱生活的可可西里看海

索殳加在一起读什么?縠,拼音:hú,古称质地轻薄纤细透亮、表面起绉的平纹丝织物为縠。

瀛洲烟雨

殳的解释[shū]1. 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2. 戟柄。

3. 古八体书之一:~书(用于兵器上)。

4. 姓。

SQLite数据库

shu,第一声。

望采纳,谢谢

日月晋自在

索殳加在一起读什么?“榖”,是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的读音为gǔ,最早见之于小篆时代,在六书中是属于形声字。

“榖”的基本含义为木名,落叶乔木,亦称“构”、“楮”。

释义:落叶乔木,树皮纤维可造纸。

亦称“构”、“楮”。

字源演变:“榖”,初见于小篆时代。

“榖”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篆书演变而来。

M蜉蝣

索殳加在一起读什么?索殳加在一起是縠縠hú释义◎ 有皱纹的纱:绮罗绫~。

详细释义〈名〉皱纱。

用细纱织成的皱状丝织物。

如:縠衫(薄纱的单衣);縠纹(即绉纱的皱状纹。

往往用来比喻水波纹);绮罗绫縠云縠云縠[yún hú]释义轻软如云的丝织品。

纱縠纱縠[shā hú]释义精细、轻薄的丝织品的通称。

《汉书·江充传》:“ 充 衣纱縠襌衣,曲裾后垂交输。

” 颜师古 注:“纱縠,纺丝而织之也。

轻者为纱,绉者为縠。

” 三国魏曹植 《七启》:“黼黻之服,纱縠之裳。

”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高平刘整 有隽才,而车服奢丽,谓人曰:‘纱縠,人常服耳。

’” 宋洪迈 《容斋三笔·纳紬绢尺度》:“ 周显德 三年。

敕,旧制织造絁紬、绢布、绫罗、锦绮、纱縠等,幅阔二尺起,来年后并须及二尺五分。

憤怒噠小牙籤

殳读[shū][释义]1.古谨罩代的一种武器,用李腔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2.戟柄。

3.古八体书之一:~书(祥扰闹用于兵器上)。

4.姓。

达兴老师聊教育

殳读作:shū,声母sh,韵母u,声调一声。

1、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

2、戟柄。

3、古八体书之一:殳书(用于兵器上)。

4、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桃殳[táo shū]桃木做的殳杖。

古人佩以为戒。

2、戈殳[gē shū]戈和殳。

亦泛指兵器。

3、殳虫[shū chóng]秦书八体的殳书和虫书。

泛指古文字。

4、祋殳[duì shū]古代杖属兵器。

祋与殳同类,有棱而无刃。

5、竿殳[gān shū]竹杖。

刘宛一晨

shu 第一声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4:46: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30803140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殳怎么读音(一个耳刀旁一个殳怎么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殳怎么读音(一个耳刀旁一个殳怎么念?).pdf

标签:读音   耳刀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