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XXX
物流配送流程图
一、货物入库
1.物流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入库指令视仓储情况做相应的入库受理。
2.按所签的合同进行货物受理并根据给货物分配的库区库位打印出入库单。
3.在货物正式入库前进行货物验收,主要是对要入库的货物进行核对处理,并
对所入库货物进行统一编号(包括合同号、批号、入库日期等)。
4.然后进行库位分配,主要是对事先没有预分配的货物进行库位自动或人工安
排处理,并产生货物库位清单。
5.库存管理主要是对货物在仓库中的一些动态变化信息的统计查询等工作。
6.对货物在仓库中,物流公司还将进行批号管理、盘存处理、内驳处理和库存
的优化等工作,做到更有效的管理仓库。
二、运输配送
1.物流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发货指令视库存情况做相应的配送处理。
2.根据配送计划系统将自动地进行车辆、人员、应的出库处理。
3.根据选好的因素由专人负责货物的调配处理,可分自动配货和人工配货,目
的是为了更高效的利用物流公司手头的资源。
4.根据系统的安排结果按实际情况进行人工调整。
5.在安排好后,系统将根据货物所放地点(库位)情况按物流公司自己设定的
优化原则打印出拣货清单。
6.承运人凭拣货清单到仓库提货,仓库那头做相应的出库处理。
7.装车完毕后,根据所送客户数打印出相应的送货单。
8.车辆运输途中可通过GPS车辆定位系统随时监控,并做到信息及时沟通。
授课:XXX
9.在货物到达目的地后,经受货方确认后,凭回单向物流配送中心确认。
10.产生所有需要的统计分析数据和财务结算,并产生应收款与应付款。
授课:XXX
配送流程
一、配送的主要操作
(一)备货
配送的准备工作和基础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采购、集货、进货及有
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
配送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集中若干用户的需求进行一定规模的备货。备货是决定配
送成败的初期工作,如果备货成本太高,会大大降低配送的效益。
(二)储存
配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
1.储备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
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
备结构及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
2.暂存
另一种储存形态是暂存,是具体执行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的少
量储存准备。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
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
授课:XXX
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授课:XXX
(三)分拣及配货
分拣及配货是配送不同于其他物流形式的有特点的功能要素,也是配送成败的一项重
要支持性工作。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
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
要求。有了分拣及配货,就会大大提高送货服务水平,所以,分拣及配货是决定配送系统
水平的关键要素。
(四)配装
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
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
和一般送货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
所以配装也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是现代配送不同于传统送货的重要区别
之处。
(五)配送运输
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和一般运输形态主要区别在于:
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频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和其他小型车辆做
运输工具。
与干线运输的另一个区别是,配送运输路线选择问题是一般干线运输所没有的,
干线运输的干线是惟一的运输线,而配送运输由于配送用户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线又较复
杂,如何组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
大的工作。
物流管理流程
授课:XXX
1.订单处理作业:
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于客户的咨询、业务部门的报表,而后由订单的接收,业务部门
查询出货日的存货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能、配送负荷等来答复客户,
而当订单无法依客户之要求交货时,业务部加以协调。由于物流中心一般均非随货收取货
款,而是于一段时间后,予以结帐,因此在订单资料处理的同时,业务人员尚依据公司对
该客户的授信状况查核是否已超出其授信额度。此外在特定时段,业务人员尚统计该时段
的订货数量,并予以调货、分配出货程序及数量。退货资料的处理亦该在此阶段予以处理。
另外业务部门尚制定报表计算方式,做报表历史资料管理,订定客户订购最小批量、订货
方式或订购结帐截止日。
2.采购作业:
自交易订单接受之后由于供应货品的要求,物流中心要由供货厂商或制造厂商订购
商品,采购作业的内容包含由商品数量求统计、对供货厂商查询交易条件,而后依据我们
所制订的数量及供货厂商所提供较经济的订购批量,提出采购单。而于采购单发出之后则
进行入库进货的跟踪运作。
3.进货入库作业:
当采购单开出之后,于采购人员进货入库跟踪催促的同时,入库进货管理员即可依据
采购单上预定入库日期,做入库作业排程、入库站台排程,而后于商品入库当日,当货品
进入时做入库资料查核、入库品检,查核入库货品是否与采购单内容一致,当品项或数量
不符时即做适当的修正或处理,并将入库资料登录建档。入库管理员可依一定方式指定卸
货及栈板堆叠。对于由客户处退回的商品,退货品的入库亦经过退货品检、分类处理而
后登录入库。
授课:XXX
一般商品入库堆叠于栈板之后有两种作业方式,一为商品入库上架,储放于储架上,
等候出库,需求时再予出货。商品入库上架由电脑或管理人员依照仓库区域规划管理原
则或商品生命周期等因素来指定储放位置,或于商品入库之后登录其储放位置,以便于日
后的存货管理或出货查询。另一种方式即为直接出库,此时管理人员依照出货要求,将货
品送往指定的出货码头或暂时存放地点。在入库搬运的过程中由管理人员选用搬运工
具、调派工作人员、并做工具、人员的工作时程安排。
4.库存管理作业:
库存管理作业包含仓库区的管理及库存数控制。仓库区的管理包括货品于仓库区域内
摆放方式、区域大小、区域的分布等规划;货品进出仓库的控制遵循:先进先出或后进先
出;进出货方式的制定包括:货品所用的搬运工具、搬运方式;仓储区储位的调整及变动。
库存数量的控制则依照一般货品出库数量、入库所时间等来制定采购数量及采购时点,
并做采购时点预警系统。订定库存盘点方法,于一定期间印制盘点清册,并依据盘点清册
内容清查库存数、修正库存帐册并制作盘亏报表。仓库区的管理更包含容器的使用与容器
的保管维修。
5.补货及拣货作业:
由客户订单资料的统计,我们即可知道货品真正的需求量,而于出库日,当库存数足
以供应出货需求量时,我们即可依据需求数印制出库拣货单及各项拣货指示,做拣货区域
的规划布置、工具的选用、及人员调派。出货拣取不只包含拣取作业,更应注意拣货架上
商品的补充,使拣货作业得以流畅而不致于缺货,这中间包含了补货水准及补货时点的订
定、补货作业排程、补货作业人员调派。
授课:XXX
6.流通加工作业:
商品由物流中心送出之前可于物流中心做流通加工处理,在物流中心的各项作业中以
流通加工最易提高货品的附加值,其中流通加工作业包含商品的分类、过磅、拆箱重包装、
贴标签及商品的组合包装。而欲达成完善的流通加工,必执行包装材料及容器的管理、
组合包装规则的订定、流通加工包装工具的选用、流通加工作业的排程、作业人员的调派。
7.出货作业处理:
完成货品的拣取及流通加工作业之后,即可执行商品的出货作业,出货作业主要内容
包含依据客户订单资料印制出货单据,订定出货排程,印制出货批次报表、出货商品上所
要的地址标签、及出货检核表。由排程人员决定出货方式、选用集货工具、调派集货作业
人员,并决定所运送车辆的大小与数量。由仓库管理人员或出货管理人员决定出货区域
的规划布置及出货商品的摆放方式。
8.配送作业:
配送商品的实体作业包含将货品装车并实时配送,而达成这些作业则须事先规划配送
区域的划分或配送路线的安排,由配送路迳选用的先后次序来决定商品装车的顺序,并于
商品的配送途中做商品的追踪及控制、配送途中意外状况的处理。
9.会计作业:
授课:XXX
商品出库后销售部门可依据出货资料制作应收帐单,并将帐单转入会计部门作为收款
凭据。而于商品购入入库后,则由收货部门制作入库商品统计表以作为供货厂商请款稽核
之用。并由会计部门制作各项财务报表以供营运政策制定及营运管理之参考。
10.营运管理及绩效管理作业:
除了上述物流中心的实体作业之外,良好的物流中心运作更要基于较上阶层的管理者
透过各种考核评估来达成物流中心的效率管理,并制订良好的营运决策及方针。而营运管
理和绩效管理可以由各个工作人员或中级管理阶层提供各种资讯与报表,包含出货销售的
统计资料、客户对配送服务的反应报告、配送商品次数及所用时间的报告、配送商品的失
误率、仓库缺货率分析、库存损失率报告、机具设备损坏及维修报告、燃料耗材等使用量
分析、外雇人员、机具、设备成本分析、退货商品统计报表、作业人力的使用率分析等。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4:00: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80093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货物配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货物配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