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

更新时间:2023-03-01 22:19:15 阅读: 评论:0

瑜伽的作用-鸭肠怎么洗

本科毕业论文
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非常河蟹)

1

本科生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李杜诗歌艺术风格的比较姓姓名:***指导教师:***专

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年年级:

20**级级层层次:

专升本学习中心:***学习中心完成时间:2017年年11

月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李杜诗歌艺术风格的比较[[摘要]在我国文学史上,最

负盛名的两位诗人就是李白和杜甫,他们生于同一个动乱的

时代,李白被称为诗仙,而杜甫被称为诗圣。他们在自己的

时代里见证了唐王朝的繁荣和落寂,在这个乱世中彼此成长,

这就让他们形成了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喜欢用不同的风格

来展现自己的情怀。李白的情感更加的热烈和奔放,所以他

更加喜欢采用夸张和比喻方法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带有强

烈的浪漫色彩;而杜甫则在自己的感情中加入了忧国忧民的

情怀,所以他往往会利用刚健的手法来展现自己深沉的思考,

注重于写实。

[关键词]李白浪漫主义杜甫现实主义李白被后人称为

诗仙,他的诗歌带有一种浪漫的色彩,表现了自己的个性和

特色,往往具有雄奇豪放、流转自然的色彩,他喜欢自己的

诗歌中加入丰富的想象、转化的音律,也喜欢引用民歌和神

2

话,让自己的诗歌具有瑰丽的色彩。杜甫被人称为诗圣,他

的诗中带有忧国忧民的现实色彩,喜欢借用诗歌表现社会题

材,展现当时社会的全景和政治的腐败。他的诗歌带有极大

的现实主义色彩,喜欢运用律诗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同时用

在风格和语言运用上独具特色,主要情怀以沉郁为主。

一、李杜诗歌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一)李白诗歌艺术

风格形成的原因对于李白的称赞是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这就表明他幼时便天资聪颖、博

览群书。在注重文学素养的同时他也习得武艺,喜欢仗剑任

侠。在许多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都记载到:李白少时喜

爱游历,养成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性格,这对他后来的

人生产生了深刻地影响,造成其形成了浪漫主义的风格。青

年时期的李白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习文和练武,同时豪饮和

正义,这个时期的他见证了唐朝的繁荣,在开元盛世的大潮

中感受到了唐王朝文化和经济的高度繁荣,所以他的内心有

建功立业的抱负,也有昂扬向上的精神情怀,所以此时的李

白偏爱于抒发个人的情怀,展现自己对于人生的向往和对自

由地寻找,想要实现自我的价值。他向往积极入世并形成了

自己独

特的人格魅力。

(二)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杜甫的祖父杜审言

是著名的诗人,并且自己也身处官宦世家,所以杜甫对于诗

歌的认知深受其祖父和家庭的影响。杜甫从小就习得儒家文

3

化,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渴望辅佐君王、建功立业,但是可

怜他终身穷困潦倒并且抱负无法实现,所以心中难免带有忧

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杜甫相比较李白而言,则是在安

史之乱和苦难中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持续八年之久的安

史之乱是由多方原因造成的,最终带来的结果便是安禄山叛

乱,皇帝逃亡,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深受其害。杜甫身处这

种时代并且见证了这种荒凉的景象,所以心中带有着极度的

悲愤,这种悲愤也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他的诗作之中,因此

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诗歌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二、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风格的相同之处(一)李白和

杜甫的诗歌中带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色彩我们从

创作特色的角度对李白和杜甫进行分类会发现:李白带有浪

漫主义色彩,杜甫带有现实主义色彩。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

其实并不能按照现实和浪漫对两者进行完整的分类,因为二

者的始终都带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色彩。带有浪漫

色彩的李白,实际上也有关心现实和热爱祖国、人民的情怀,

他也会在自己的诗歌之中展现出自己揭露现实、关心人民的

一样,所以他的作品也带有很大的现实主义色彩。例如:诗

歌《古风》第三十四首就揭露杨国忠的罪行;诗歌《丁都护

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劳苦;《宿五松山下苟媪家》表明农

民辛苦劳作而不得收获的现实。《梦游天姥吟留别》则是大

声的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言。

《古风》历来被看作是李白浪漫主义的代表之作,但是实际

4

上这一升天神游的幻想中,包含了极大的现实,展现了浪漫

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二)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李白

的诗歌《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督护歌》和《秋浦歌》中

都展示出了他内心中对于百姓的关心和同情,展现了对于他

们的人文关怀不。而杜甫本身就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所

以他的作品中难免会具有很大的现实色彩,表现出自己对于

时政和看法和时政对于自己情绪的影响,带有很强的政治关

联性。

(三)李白和杜甫的诗中都感情充沛李白在代表作品

《行路难》中就曾经高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展现出了自己的磅礴气势和豪迈精神,带有豪情万丈的光彩。

而杜甫更是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极力张扬和哀怨,深

深地感叹自己悲催的现状和动荡的现实,带有沉郁顿挫的色

彩和格调,深深地感动着众人。

(四)李白和杜甫皆在诗中炼字造句《望天门山》(李

白)这首诗中,诗人极尽言语展现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

一片日边来的美景,赋予了青山和孤帆以生命的律动,让出

和来两个字使原本静下来的画面变得动起来,在对比的色彩

中呈现出了完美的画卷。杜甫历来就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

不惊人死不休的赞扬,并且杜甫本人很注重锤炼语言和炼字

造句,在其代表作《春夜喜雨》中,杜甫就用了潜这一字表

现出了春雨到来的突然,表明了诗人对于雨的喜爱,可谓是

5

十分的传神。

三、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风格的相异之处(一)李白诗

歌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李白的诗歌善于使用手法和想

象来表达自己严重的世界,然后用天才的艺术创造赋予诗歌

浓厚的浪漫主义情怀。所以当我们品读他的诗的时候,可以

发现诗中涌现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浪漫情怀,同时大量的想

象夹杂在其中,使得浓烈的情感伴随着通俗直白的语言呼之

欲出。李白无拘无束的性格造成其写诗也不受格律的束缚,

是跟随内心和情绪来表现。这就体现在:《蜀道难》一诗中

的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江夏赠韦南

陵冰》一诗中的我且为君摧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却鹦鹉州。

(二)杜甫诗歌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杜甫是中国文

学史上倍受人们推崇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中就像是为人

民而生,反应人民的生活。杜甫的诗歌带有很强的人民性,

体现着社会中的民生疾苦,带有相当大的同情色彩;忧国中

展现着的爱国;讽刺和无情的揭露了统治集团的黑暗;表达

着自己对于亲友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杜甫即使身处在困

境和陷于穷苦之中,但是其并不厌世,反倒在诗歌上成就了

自己的一世英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可供借鉴的典

范,杜甫的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在当今时代也不过时。

(三)情感基调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豪放飘逸的格调。

1.强烈且浓厚的主观色彩。李白的诗歌与杜甫存在着明

显的不同,偏重于抒情,注重在诗歌中展现自己的情怀和气

6

脉,让人在读诗的同时体会其人格的魅力。李白的诗歌之所

以出现这一特点是有很多原因的,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其青

年时期的游历经验造成了其潇洒和自由的性格,造成其情感

的跳跃和思维的游荡,展现了其独一无二的情感变化。李白

的诗歌是其情感脉络的体现,例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

是蓬蒿人!就是其做官展豪情的体现;而大道如青天,我独

不得出!就是他失意之后的愤恨;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

訇震天鼓。就是他对于统治阶级愤恨的表现;狂风吹我心,

西挂咸阳树。就是他对长安的感怀和惦念;太白与我语,为

我开天关。就是他对太白蜂所喊下的豪情;仙人抚我须,结

发长爱生。就是其对于成仙愿望的强烈表达;为余天津桥南

造酒楼。是他对于饮酒的直诉衷肠。李白的诗歌总是那样的

直白和感情暴露,是其情感不假思索后的体现。李白本人的

特点就在于即便是写历史人物,也会在这些人物身上找到与

自己有关的相似点,然后利用这些相似点来进行情感的转化,

将自己比作那个历史人物并生发感人的情怀。因此当我们读

李白的诗歌的时候,总会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在

其强烈的情感号召中找到自我。

2.想象奇特,夸张惊人。李白的诗歌并没有受到模式和

格律的限制,相反他会按照自己奇特的想象来构思诗歌的结

构,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等都是

其想象和夸张的几种体现。别的诗人在描写饮酒是都是推杯

换盏,而他却是会须一三百杯、愁来饮酒饮二千石;别人登

7

高是为了一览众山小,而他是连峰去天不盈尺举手可近月。

这些诗句往往与其他诗人的诗作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自

己独一无二的豪情和壮志。

杜甫的诗歌创作带有现实写真的格调。

1.杜甫的诗歌相比较李白而言,更加的注重写实,他喜

欢在细致的描述中找到自己写诗的灵感,让自己的情感借用

客观的人物和事实来表达,这是杜甫最大的特色。如杜甫在

《丽人行》中并没有加入诙谐幽默的浪漫基调,相反他始终

用严肃的笔调来客观地展示所见到的场面和情节,当我们读

懂场面和情节时就是读懂了这首诗的情感,所以许多的学者

都称杜甫的诗是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

刺讥;无一慨叹语,点逗处声声慨叹。2.细节描写是杜

甫诗歌的一大特点,他会抓住具有典型性和表现力的人物来

进行描写。这可以从《兵车行》中的役夫身上看出,一句长

者虽有问,役夫敢生恨?就能表达这一人物的特点和现实的

黑暗腐朽,传递者自己的同情和愤慨基调。再如《石壕吏》

中的老妪,只需要一句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就能展现客

观现实生活的外貌,体现人物的特点和哀怨。

(四)李白和杜甫诗歌风格迥异的语言李、杜的诗歌语

言具有很大的特性,可谓是各领风骚。李白是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生动形象、朴素简洁又流畅自然。例如:《绿

水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行路难》、《古风》等,

语言都是变化多端,既具有清新脱俗的气势,又具有豪放雄

8

健的情怀,在长短的交错中具有极大的韵律,所以杜甫称其

为白也诗无敌,飘然诗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

甫的诗歌语言则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清此丽

句必为邻,所以他的诗歌格外的注重炼字造句,也很讲究准

确和生动,往往喜欢采用具有创新色彩的语句。

(五)意象运用李白和杜甫在大量的写作之后,都在不

断地摸索中,建立了自己的意象群。李白更多的是飘逸,而

杜甫更多的是沉郁,这两种风格也是意象群的风格。李白为

了突出自己飘逸的个性特点,往往喜欢采用空中飞翔的大鹏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奔涌的黄河和长江君不

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高耸的山峰西上

太白峰,夕阳穷登攀。、飞泻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河落九天。等,这都成为了具有特色的意象,带有很大的自

我特色;而杜甫则是表现了自己的沉郁,突出自己的伤时忧

国、同情人们的诗歌特点,所以更多的采用具有特征的客观

物象来表现,最具典型的就是其笔下的瘦马和病桔,如:高

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

低。等,都具有很大的被损害和被遗弃的特征,带有很大的

残缺美。李白个人所具有的浪漫色彩导致其在组合意象的时

候,更加的喜欢采用写意画的形式,表现出作品的疏朗,传

神的勾画出意象的形态;杜甫则是采用更现实的手法,再组

合诗中意象的时候表现出更为紧密和压缩的特征,造就诗歌

凝重、老成、深

9

沉的意味。李杜意象上的差别还在诗的章法上有所体现:

李白诗歌的章法往往没有约束,带有很大跳跃性,采用非常

紧张和错落的节律,呈现出自己冲击和向上的力量;杜诗则

与之明显不同,注重意象脉络的清晰,十分讲究章法的严密,

很能渗透人心。

参考文献[1]李长之.李白传(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

其痛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2]陈贻焮.杜甫评传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莫砺锋.杜甫评传[M].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3.[4]郁贤皓.李白选集[M].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0.【初评意见】该生所写论文《李杜诗歌艺术风格

的比较》,从多个层面对李杜诗歌艺术风格作了比较分析。

论文观点明确,层次清晰,论述较为详实。初评通过。

【终审点评】李白和杜甫被称为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他们是唐代文学高峰的两座主峰。无数文人墨客研究比较过

他们的诗歌,要想推陈出新确有不小的难度,能做到不重复

也很不易。学员认真研读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对两人诗作风

格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以自己的方式对两位诗人作品进行

了比较,观点明确,思路清晰,举例得当,论证有力,是一

篇值得推荐的本科毕业论文。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3:5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7790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本科毕业论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本科毕业论文.pdf

上一篇:英文签名
下一篇:货物配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