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读的诗词?让我常读常新的诗词,首推《诗经 国风 秦风》中最为特殊、也最反老秦人粗犷尚武风格的一篇诗歌,即《蒹葭》。
这首诗歌太出名了,基本上是国内中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必备诗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因为采用的复沓结构,所以很多学生都喜欢背这首诗歌,朗朗上口,非常好背诵,而诗歌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这一段意境颇为浪漫,用来撩妹再合适不过。
再加上中国自古以来各朝各代都有人在做恢复诗经韵律、收回失传雅乐的工作,供人谱曲吟唱,所以《蒹葭》也传播得非常广。
恰恰如此,很多人其实都小觑了这首诗歌。
邓丽君演唱的那一首经典老歌《在水一方》,把《蒹葭》唱出了浪漫爱情的味道和意境,很多人都道这首诗歌是单纯写才子追逐佳人的爱情故事。
但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首朦胧诗,这首诗歌包含了太多的内容,不单单是爱情,一千人有一千个解读角度,这是非常厉害的留白手法。
人的身份不同、境遇不同、理想和情感不同,读《蒹葭》的感悟是不同的。
古人常有将自己的政治抱负寄托在诗词歌赋的举止,《毛诗序》里言《蒹葭》实则是“刺襄公不用周礼”,秦国人民繁盛,但是秦伯却不用周礼,便不能教育百姓、振兴国家。
治理国家终将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方玉润在《诗经原始》言《蒹葭》是招贤之诗,伊人便是贤能之才,在水一方,也当苦苦寻觅。
换到当今社会的语境,《蒹葭》亦是寄托了很多人对于个人抱负的追求。
演员张晞临读《蒹葭》,读出的是坚持,他眼中苦苦追寻的伊人,是作为演员对于好戏的渴求。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依旧溯洄从之。
演员王劲松读《蒹葭》,读出了意念,意念不断,弱秦也可成虎狼之秦,一统七国。
伊人可以是任何一个自己需要实现的目标,而《蒹葭》,则是一篇理想者的宣言。
《蒹葭》之所以有那么多可供后人解读的角度,在于诗歌中所描绘的各种具体事物,寓意是丰富的。
此外,一般的诗词只是在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而《蒹葭》全篇,都是在用象征手法。
蒹葭苍苍、萋萋、采采,都是在形容草木之茂盛,不畏秋风,和悲秋的氛围截然相反,象征着追逐者的勇敢坚韧。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露水从固体到消逝,象征着时间流逝。
道路远长且曲折,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兜兜转转,所谓伊人,仍旧在水一方,象征着寻觅着若隐若现的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状态。
诗歌分三段,除了时间上有所推进,更多的是在锤炼字词来反复追寻伊人这个过程,每一句都在意有所指,但又不说破,宛若山水画、留白后内涵丰富。
更为难得的是,即便它解读的空间再多, 我们自始至终都能从这朦胧的诗意里,体会到那股执拗地追寻伊人的意念劲儿,这真的难能可贵。
无怪乎王国维先生就曾感慨过《蒹葭》包含着无尽的人生哲理,称其“最得风人深致”。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蔡丹君老师也在《邻家词话》节目里指出了一个《蒹葭》最妙的地方,即《蒹葭》是没有实物之所指的。
“《蒹葭》没有一个具体的东西,所以它更加能让很多人把自己代入进去,让人把自己的情感放到《蒹葭》这个容器里,以便都能找到诗中的自己,诗中的那个伊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朦胧的美好的愿望,都愿意为这个愿望不断地去追寻去付出。
”蔡丹君老师在《邻家词话》里对于《蒹葭》的这段看法,形容得着实精确,尤其是“容器”两个字,恰到好处,解决了很多人喜欢蒹葭这首诗歌却又说不上缘故的苦。
《蒹葭》的美,便在于作为一个容器,它并没有其他诗词歌赋那般的精雕细琢,华丽辞藻,朴实地就单单是一个容器的功用,让我们绝大多数人在情感上得以宣泄。
但这恰恰也是最难的地方,无论是吟诵、还是演奏《蒹葭》,都能让人有一种浸入感,这便是大巧不工了。
我的理解,《蒹葭》之美,也是美在意念的坚持。
哪怕它的留白的内涵再丰富,解读的空间再多,我们自始至终都能从这朦胧的诗意里,体会到那股执拗的意念劲儿。
最后再讲一讲我喜欢《蒹葭》的另一个原因吧,《蒹葭》是体裁是诗歌,是内含韵律的,也就是说可以唱出来的。
中国自古以来各朝各代都有人在恢复诗经的韵律,就比如说三国时代的荀彧,就曾经帮助曹魏在战火中收回这些失传的雅乐,而在如今这个年代,林家庆作曲、琼瑶作词、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已经成为了华语乐坛的经典。
《蒹葭》非常厉害的地方在于正因为它的留白和没有实物之所指,聆听带着旋律的诗歌,可以联想到的事儿太多了,非常有嚼劲儿。
在这里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一下《邻家词话》的2019年6月24日的那一期节目,方颂平老师在尝试恢复《蒹葭》的韵律,王劲松老师击缶、叶俊灵小姐姐弹秦筝、金玉小姐姐舞蹈,非常美的表演,还有好妹妹乐队演奏的《在水一方》,也非常好听。
相信看完之后,你也一定会爱上《蒹葭》这首诗歌的。
最后,附上《蒹葭》全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完
四季教育171、蒹葭苍苍的拼音是:jiān jiā cāng cāng。
2、蒹葭苍苍是出自《蒹葭》中的一句话,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
葭,初生的芦苇。
《蒹葭》是一首描写对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的诗,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3、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译文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岸旁。
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
我心中那渗闷配伍好人儿,丛卖弯伫立在那河水边。
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
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戴蒙岗居21蒹(jiān)、葭(jiā)、苍(cāng)、苍(cāng)。
蒹葭苍苍是出自《蒹葭》中的一句话。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
蒹,纤棚没有长穗的芦苇。
葭,初生的芦苇。
《蒹葭》是一首描写对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的诗,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蒹(jiān)、葭(jiā)、苍(cāng)、苍(cāng)。
蒹葭苍苍是出自《蒹葭》中的一句话。
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
蒹,没有长穗的芦苇。
葭,初生的芦苇。
《蒹葭》是一首描写对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的诗,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注释:蒹葭(jiān jiā):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搭肆露未曦。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毁枝则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岸旁。
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
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
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
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
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二哈喇子1蒹葭完整版朗诵?《蒹葭》表达了作者与思念对象阻隔千重,思恋之心不能自抑引发了惆怅的心情。
读的时候应该用爱而不得的惋惜之情去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3:48: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731312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最难读的诗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最难读的诗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