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 谌lóng 龙
澳古说历史秦、楚、燕、韩、赵、魏、齐等七雄,除楚国独霸南方外,其余六国皆雄居北方,因此其都城,除楚国在南方外,其余秦楚燕等六国皆在北方。
秦国秦国对于都城的选择,曾经历过“九都八迁”,其最初的都城在秦邑(今甘肃天水市故秦城),周孝王时期,孝王封秦国祖先非子于秦邑,使复嬴氏祀,号曰秦嬴。
而后,周王室东迁之后,秦国日趋强大,逐步东进,其都城也就开始了东徙之路,第一都就是西犬丘(今甘肃天水礼县大堡子山附近),秦侯、秦公伯、秦仲、秦庄公等皆以西犬丘为都,居西垂宫。
第二都就是汧(今陕西省陇县东南汧河南岸的边家庄一带),《帝王世纪》载:“秦襄公二年,徙都汧”,汧作为秦都的时间很短,仅十二年,前766年秦襄公死后,秦文公离开“汧”返回西垂,重新以西犬丘为都。
第三都就是汧渭之会(今陕西宝鸡市魏家崖),据《史记•秦本纪》所载,前762年,秦文公率兵七百东猎,从“陈仓渭水道”东进,前761年,“至汧渭之会……即营邑之” ,新都于“汧渭之会”。
第四都就是平阳(今陕西宝鸡市眉县),《史记•秦本纪》载:“宁公二年(前701年),公徙居平阳”。
平阳为秦都的时间也很短,仅为36年,因平阳地处渭河盆地,地势低洼,且还被夹在渭河、秦岭和凤翔原之间,因此对于秦而言,以此为都,无论是东进还是西守,或向南北发展,其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在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国都城就迁出了平阳。
第五都就是雍城(今陕西风翔县),《史记•秦本纪》载:“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秦国于此建都,直到秦献公二年(前383年)才迁出,其建都长达294年,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有19位秦君在此居住,包括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秦桓公等。
第六都就是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前424~前415年,秦灵公为与魏国争夺河西之地,曾在此短暂建都。
第七都就是栎阳(今陕西临潼县武家屯东北),秦献公二年(前383年),为重夺河西之地,献公、孝工皆以此为都,前后共34年。
第八都就是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前350年,秦孝公为与六国争夺天下,同时防御六国的侵略,遂迁都于此,随后经战国、秦朝两个时代,共144年。
楚国终楚国八百余年,楚共有七都,其最初的都城在丹阳(今河南淅川境),周成王时期,熊绎被封以子爵,居丹阳,建立楚国。
第二都在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楚文王时期迁都于此,至前506年,历经400余年,是楚国处于最鼎盛时期的都城。
第三都在鄀都(今湖北省宜城东南),前506年,因和吴王夫差的战争,楚昭王自郢迁于鄀都。
第四都在鄢都(今湖北省宜城),楚惠王时期曾短暂迁都于此。
第五都在陈都(今河南淮阳),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都。
第六都在巨阳(今安徽省阜阳市北),因秦军继续攻进楚境内,为安全起见,楚考烈王迁都于巨阳。
第七都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前241年,为躲避秦国的兵锋,楚考烈王再迁都于寿春。
燕国燕国的都城较之其余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燕国曾先后有五都,但自燕昭王后,燕国实行“三都”制,即同时存在着三个都城,分别是蓟城、中都和下都武阳城。
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镇东北董家林古城),燕地即燕都。
约前697年,燕桓侯即位,因北方游牧民族越发强大,时常袭扰燕国,恒侯被迫迁都于临易(今河北省保定市雄安新区容城县晾马台乡),直到战国初期燕成公时期,临易依然为燕都,持续了两百余年的时间。
当然,在这段时间中,曾经有一段时间,燕都迁移到了上都蓟(今北京),前664年,因威胁燕国的北方少数民族山戎被齐恒公打败,燕国遂开始着手营建蓟,并逐渐将都城移至蓟,至燕襄公时,蓟完全取代临易成为燕国新都。
但到了春秋晚期,随着北方山戎再次变得强大,燕国遂又将都城迁往临易。
前314年,子之之乱后,燕昭王在易水高筑武阳城(今河北保定西北部的易县南3公里的高陌乡),是燕下都。
自燕昭王后,燕国形成三都,即上都蓟,是为燕国宗庙所在;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以西),是为燕国军事重地;下都武阳城,是为燕国行政中心。
韩国因韩国地处中原,被魏、齐、楚、秦等强国包围, 终其一百七十余年,韩国都未能向周边进行大规模的扩张,所以相比于齐楚秦等国,韩国的国都迁移的并不频繁,先后只迁移过两次都城。
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诸侯,自此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
前375年,韩哀侯灭郑,为加强旧郑土地的统治,韩国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
赵国前403年,赵烈侯建立赵国,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赵敬侯即位后,为便于赵国争霸天下,实施北进的国家战略,赵都由晋阳迁往邯郸(今河北邯郸)。
前355年,赵成侯二十年,赵国确立双都制,以邯郸为都城,信都(今邢台)为陪都,《赵记》云:“赵孝成王造檀台,有宫,为赵别都,以朝诸侯,故曰信都”。
魏国前403年,魏文侯建立魏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
前364年,为谋得更好的扩张之路,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自此百年都未有变化,《读史方舆纪要》载:“战国时为魏都魏惠王自安邑徙都大梁”。
齐国自前1044年,周文王封姜尚为齐侯,建齐国,直至田代姜,除齐胡公时曾短暂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齐国的都城一直都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八百余年都未有变化。
用户8519274959737堪左边换成言字旁?堪左边换言字旁是:谌谌,多音字,拼音chén或shèn,释义为真诚,忠诚。
有关词语:谌挚 [ chén zhì ]诚实真挚。
谌训 [ chén xùn ]真诚的教训。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谨玄真之谌训兮,想至人之有形。
谌义 [ chén yì ]信义。
谌杵 [ chén chǔ ]谓奸诈之人伪托真诚。
谌母 [ chén mǔ ]亦作“谌姆”。
古代传说中的神仙。
shenkai0928我就是这个姓,读shen四声
天狼星之奇点临近谌字作姓时,读音shen(见康熙字典酉集上言部),谌姓延续4500多年,读音未变。
不作姓时读chen,亦为古燕代东齐方言之读音。
谌氏祖谱记载,谌氏祖先自尧帝之三子大节公,分封到洛阳赐姓为谌开始有谌姓,西汉末年迁徙江西坞土塘,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谌重(读音zhong,史书、字典多误为“仲”)出生后,迁至南昌。
顺帝时“高第除郡博士”,后官至京辅都尉、右纳史卫尉、大司农诏加奉车都尉阶荆州刺史封汉昌侯。
谌氏祖谱自谌重后,有比较详细记载,自谌重始,序“辈词”一百三十代,至今仅用五、六十字而已。
历代谌氏主要以读书、作官、行医为业,唐宋时期谌姓自江西、湖北,迁徙到湖南、四川、贵州、广东、福建、江浙一带,清初康熙出巡病在山东,谌赴守(四十七世)受诏自江西到山东为其诊病,后留居山东,至今十几代。
据谌龙的妈妈介绍,从小到大,大家都叫儿子“shenlong”(四声)。
在儿子进入公众视野后,大家**惯叫他“chenlong”(二声),时间一长,大家就习惯叫“chenlong”了。
可见没文化容易以讹传讹。
南邕谌龙怎么读:chén lóng
谌,chén。
因南北方文化差异不同,用作姓氏时即读chén也可读shèn。
姓氏来源于尹祁氏,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大节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龙,lóng
谌龙,湖北荆州人,中国羽毛球队主力队员。
2000年进入厦门队,2006年6月9日进入国家队二队;2007年世界青年锦标赛,获得男单冠军。
他以优异的表现被看做林丹的接班人。
匿名用户谌龙的读音:shèn lóng
真忻畅迟骊我姓“谌shen”,有时候跟人说读“chen”,只是因为一些输入法打“shen”打不出来,读“chen”方便点,磨行扮久而久之,也就有人喊我“chen”姓了。
可瞎灶以参考这个,谌龙到底读什么?谌龙:“带早shenlong”感觉更亲切
a7829777我者厅姓“谌shen”,有时候跟人说读“chen”,只是因为一些闷嫌亏蚂神输入法打“shen”打不出来,读“chen”方便点,久而久之,也就有人喊我“chen”姓了。
可以参考这个,
谌龙到底读什么?谌龙:“shenlong”感觉更亲切
吹西麦格瑞迪10“谌龙”读音信扰纤:chen long
bink_a谌是个多音字,如果你指的是羽毛球明星谌龙,那就读“陈”。
谌另外一个读音和“慎”同音。
莫名其妙的二二谌是多音字,读chén也读shèn
sdcz2005谌,读音作chén。
因南北方文化差异不盯盯同,用作姓氏时既可读chén也可读shèn。
姓氏来源于尹祁氏,出自伍雀上古尧帝的后裔大节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腔则早。
又有源于姬姓,出自周幽王十四子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wei042谌龙chén lóng
希望能帮到你,型瞎羡正确答案,点击【采纳神皮答案】,谢谢 ^_^你的点赞或采纳是我继续帮助其他人的卜拍动力
哒哒影视一个言字旁,旁边一个甚。
是什么字?求解?基本释义[ chén ]1.相信:“呜呼!天难~,命靡常”。
2.诚然,的确:“~荏弱而难持”。
[ shèn ]姓。
有个羽毛球员谌龙。
鲍米花1号chen 二声 一开始我以为念镇。
谌(chen)龙 陈(chen)金 真是巧合
文史君曰给大家梳理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这段历史,共同了解一下战国七雄的首都都是在哪儿。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间的首都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转移,我们来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
秦国:关于秦国的都城,在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九都八迁”,前面的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是栎阳和咸阳这两座都城。
栎阳是秦献公时期所建,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富平县一带。
当年魏国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之后,秦献公为了报仇雪恨,于是将国都迁往栎阳,时刻警醒自己。
后来,秦孝公时期,商鞅收复了河西之地之后,便将国都迁往了咸阳,但这个咸阳不是指现在具体的咸阳市,而是在咸阳市的东北。
自迁都咸阳之后,秦国之后的历代国君便以此为都城,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王朝灭亡之后。
楚国:楚国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七次迁都,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是楚国最早的首都,楚文王即位之后,因为国事的需要,便将国都迁往了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郢都是楚国存在时间最长的都城,在此共历二十多个王,四百多年。
之后,随着楚国国力的衰弱和战争的威胁,楚国又相继迁都鄀都(今湖北省宜城东南)、鄢都(今湖北省宜城),但在这两座都城待的时间不久,楚惠王时期又迁回了郢都。
公元前278年,白起攻破郢都之后,楚顷襄王被迫迁都江陵(今河南淮阳),随后楚考烈王又迁都陈(今安徽省阜阳市),之后又迁都寿春(今安徽省寿县),直到楚国灭亡。
燕国:燕国作为一个老牌诸侯国,有着长达900多年的历史,其在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五次迁都。
燕国的第一座都城为燕城(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但那时的燕国国力并不强,且北部有山戎等游牧民族,他们经常南下骚扰燕国,导致燕国形势十分严峻。
春秋时期,山戎大举进攻燕国,燕国岌岌可危,幸好有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才使燕国转危为安。
此后,燕国迁都临易(今河北容城县),在此经营了约40年之后,由于政治军事的需要,燕国又迁都至蓟城(今北京)。
在蓟城约150年之后,面对着再次强大起来的北方游牧民族,燕国又迁都到了燕下都(今河北易县),作为陪都,全国的政治中心,在此经营了约300年,战国时期燕国的“子之之乱、燕昭王建黄金台”等都发生在此地,见证了燕国的沧桑历程。
之后,随着“荆轲刺秦王”的失败,燕国面临秦国的大举进攻,被迫迁都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县),这是燕国的最后一个都城,因为在燕王迁都仅仅五年之后,秦国攻破襄平,燕国灭亡。
韩国:三家分晋之后,韩国建国,将国都定为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
后来,韩国为了向中原扩张,为灭郑国做准备,将国都迁往了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以西的韩城镇)。
公元前423年,韩武子大举进攻郑国,后来为了彻底吞并郑国,又将国都迁往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
公元前375年,韩国灭掉郑国,把国都迁至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直到为秦国所灭。
赵国:在历史上,赵国一共经历了三次迁都,分别是晋阳(今山西榆次)、中牟(河南鹤壁境内,)、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邯郸是赵国最后一个首都,在此定都直到赵国灭亡。
魏国:相比于其它诸侯国,魏国的迁都次数算是比较少的,只有一次。
三家分晋后,魏国建都于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北)。
魏惠王即位后,为了向中原扩张的国家战略的需要,在公子卬的建议下,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直到魏国灭亡。
齐国: 作为战国七雄中唯一一个没有长距离迁都过的国家,齐国的首都只有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北隅)一个。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姜太公营丘(今山东淄博),这里便成了齐国的国都;前866年,齐胡公曾迁都到薄姑(今临淄北桓台一带),7年后齐献公复都营丘,并以营丘临靠淄水而改名“临淄”,直到齐国灭亡。
饮于河渭关于谌龙姓氏的读音,谌龙的家人觉得该怎么读呢?记者电话采访到了谌龙的妈妈张玉霞。
据谌龙的妈妈介绍,从小到大,大家都叫儿卜让亏子“shenlong”。
在儿子进入公众视野后,大家习惯叫他“chenlong”,时间一长,大家就习惯叫“chenlong”了。
为此,谌龙还多次发微博,希望大家叫他“shenlong”。
谌龙也给《江汉风》发了信息说,从小在沙市长大,大家都叫shenlong,后来到了职业队,认为chen字更好查,所以就叫chenlong,对于他个人而言,都可以,但要是型神叫他shenlong会感觉更亲切。
正如老教授所说,名随主人,大家就尊重shenlong自己的选择吧。
网页链滑培接
涛哥金评媒记得原来学生时代,教授在讲《现当代文学选》时,讲到了小说《人到中年》,也就是影星潘虹演过的那部电影的原着,重点介绍了作者着名女作家谌容,80后之后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女作家,但或许知道他的三个孩子:已故剧作家梁左、北大才女英达之妻梁欢,还有喜剧演员梁天。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谌”这个姓,记得非常清楚,当时这位同时也在教《古代汉语》年近六旬的老教授读的时候也发谌龙这个音chen,当时还查过,发现字典上确实不念chen,可我相信这位在古汉语方面出过多本着作的老教授肯定不会读错这个音。
中国有些姓氏是比较怪的,如郇这个姓,既可读“旬”,也可读“环”,让首次见到此姓的人一头雾水。
宁泽涛还专门就自己的姓,到底读一声音,还是二声音做过纠正。
本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姓啥,字典没有也可能收录时工作没做到位,或者因为读音太少未收录。
类似争论还有陈寅恪大师的“恪”,到底是念“雀”,还是念“克”,一直争论不休。
我上小学时,拎读līng,现在改为līn,从容的“从”,原读cōng,现在改为cóng。
最近又有人就古诗里的衰,到底念“摔”,还是“崔”;斜到底念“挟”还是“霞”;回到底念现在音“húi”,还是“怀”;量词骑,到底念“奇”,还是“寄”,争论不休。
从繁体字到简化字,书写方便了,但可能认起来不方便了,如安徽六安的“六”,应该念“陆”,可是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个简化字的“六”,大多数人肯定以念“lìu”了。
很多以前的读音,如果改为现在读音,一是美感没了,二是再也不押韵了,更理解不了作者当时写诗时的心境变化了,就会成为不伦不类的东西,并非所有的坚持旧礼旧习都叫“食古不化”。
张继劳谌”字作姓时,《康熙字典酉集上言部》解释说读音shèn,但谌姓延续4500多年后的今天,在作为姓时即读shèn也可读chén,比如着名羽毛球运动员谌龙的“谌”就读chén。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春秋和战国都属于东周时期,东周与西周一脉相传,都属于周武王姬发建立的周朝,周朝的体制是周天子统治之下的诸侯分封制,周天子将诸侯分封到各地建立“国”,诸侯再分封采邑给卿大夫建立“家”,无论是诸侯的国,还是卿大夫的家,都有一个政治中心,这个政治中心就是都城,也称为建都或者封邑。
战国七雄就是指战国晚期华夏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秦国、韩国、赵国、魏国、燕国、楚国、齐国,这些诸侯国大多是跟随周朝建立分封后开始存在的,只不过有些诸侯国分封建立得早,比如齐国、燕国,有些诸侯国分封建立得晚,比如秦国、楚国。
接下来聊一聊战国七雄曾经的都城在哪里?他们的都城是今天的什么地方?战国七雄地图一、齐国齐国的开国祖先是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的姜子牙,在西周建立两年后,姜子牙被周武王封为侯,他的封地在今天山东省的中部偏北的地方,姜子牙当时的都城叫营丘,所来改名为临淄,临淄就是今天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之后临淄一直作为齐国的都城,到齐国第六任国君齐胡公即位时,把都城从临淄迁到了薄姑,薄姑就是今天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附近,齐胡公之所以迁都是因为前任齐国国君齐哀公被当时的周夷王所烹杀,而周夷王则是听信了齐国的邻居纪国国君的谗言,所以齐胡公为了躲避纪国的迫害而迁都,但是齐胡公这一迁都行为没有持续多久,齐胡公就被弟弟公子山所杀,然后又把都城迁回了临淄。
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联合五国联军攻打齐国,攻破了齐国都城临淄,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那一段时间齐国没有都城,国内只有莒和即墨两座城池还在齐人手中,之后,田单打败了燕军,收复了齐国,齐国仍然以临淄为都城,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军灭亡齐国,临淄都是齐国的都城,所以严格说来齐国只有一个都城就是临淄。
齐国二、魏国魏国是三晋之一,原来晋国分出来的国家,公元前403年,魏国正式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开启了魏国建国,魏文侯是魏国的第一代诸侯,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安邑曾经是夏朝的都城,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夏朝,都城就在安邑。
魏国的第一任都城安邑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魏国同时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强大起来的诸侯国,是战国初期的霸主,到魏文侯的孙子魏惠王时期,将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大梁是魏国的第二任都城,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开封市。
有些史书把魏国也称为梁国,把魏惠王也称为梁惠王,就是因为大梁的缘故,魏惠王之所以迁都,是因为秦国的崛起,而安邑离秦国太近,很容易就会受到秦国的攻击,所以需要迁都,当时的大梁位置要比安邑好,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以南,而且还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大城市,算起来魏国先后有两个都城。
魏国魏国都城有两个:安邑(山西夏县)、大梁(河南开封)。
三、赵国赵国也是三晋之一,原来晋国分出来的国家,赵烈侯是第一任赵国诸侯,晋阳是赵国的第一任都城,也是赵国诸侯还是晋国大夫时的封地,晋阳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晋阳是晋国上卿赵简子派人修建的,当时的赵简子还是晋国的卿大夫,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坚固的藏身之处,所以修建了晋阳城,这成为后来韩、赵、魏三家灭亡智伯的地方。
赵襄子时期,智伯联合韩康子、魏桓子一起攻打赵襄子,意图灭亡赵家,但赵襄子在晋阳城坚守,后来策反了韩康子与魏桓子一起灭亡的智伯,才成为三家分晋的起因。
公元前423年,赵献子将都城从晋阳迁到了中牟,这个中牟不是今天的河南省中牟县,而是今天的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中牟作为赵国都城的时间很短,只有38年,到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又将都城从中牟迁到了邯郸,这个邯郸就是今天河北省邯郸市了,赵国直到灭亡都城一直是邯郸,而且邯郸这个名字从他出现一直没有改变,有两千多年历史了。
赵国赵国先后有三个都城:晋阳(山西太原)、中牟(河南鹤壁)、邯郸(河北邯郸)。
四、韩国韩国也是三晋之一,从晋国分出来的,韩还是卿大夫时都城在平阳,这里的平阳是今天的山西临汾市,之后不久韩将都城迁到宜阳,这里的宜阳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下辖的宜阳县,没多久,在韩景侯期间又将都城从宜阳迁到了阳翟,阳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
到了公元前375年时,韩国灭亡了郑国,于是把自己的都城迁到了郑国原来的都城新郑,之后新郑一直就是韩国的都城,直到灭亡,新郑就是今天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新郑市。
韩国先后有四个都城:平阳(山西临汾)、宜阳(河南宜阳)、阳翟(河南禹州)、新郑(河南新郑)。
春秋时期地图五、燕国燕国是姬姓诸侯国,其先祖是周文王的庶长子召公,名字叫姬奭,姬奭也就是第一任燕国诸侯,又叫燕召公,燕召公被封在燕地,燕地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一带,燕地也是燕国最早的都城。
之后燕国不断扩张,先后向河北北部和辽东地区扩张,到了燕桓侯时期,由于受到北方山戎人不断南下的威胁,燕国将都城迁到了临易,临易的大概位置就是今天河北省雄安新区一带,齐桓公尊王攘夷打败了山戎人之后,燕国又修建了上都-蓟。
后期燕国实行的是三都制,不止一个都城,一共有上、中、下三个都城同时存在,上都有两个,一个是蓟,在今天的北京市房山区,另一个是临易,在今天的河北省雄安新区一带,下都是武阳城,在今天河北省保定市下辖的易县,中都名字不详,大概在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
所以,燕国的都城一共有五个:燕地(河北房山)、蓟(北京房山)、临易(河北雄安)、武阳城(河北易县)、中都(河北房山)。
燕国地图六、楚国楚人是黄帝孙子颛顼的后代,楚人的第一任封君是熊绎,熊绎被周文王封为子爵,只有方圆五十里的封地,差不多就是现在一个大点村子的大小,最早的都城是丹阳,说是都城,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居住地,丹阳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淅川县,这里也是楚人最早的落脚点。
楚人从丹阳开始发展,励精图治,不断发展壮大,到了楚文王时期,把都城从丹阳迁到了郢都,郢都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郢都作为楚国都城有400多年,楚国的壮大就是从郢都开始的,从方圆五十里的子爵扩大了十倍不止。
郢都位于江汉平原的中部,南边是长江和洞庭湖,北边有汉水,西边是夷陵,也就是今天的宜昌,这里是楚国王室的陵墓所在地,东边是一望无尽的云梦泽,郢都的位置非常好,楚国就是占据了此处,才能拓土千里,成为战国七雄中地盘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蔡国和唐国,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下,攻入楚国都城郢都,这是郢都第一次被攻破,当时楚昭王弃城逃走,之后便将都城从郢都迁到鄀都,鄀都在今天的湖北省宜城市东南边,在郢都的北边160公里的地方,后来楚国又将都城迁回了郢都。
战国七雄楚惠王时期,曾将都城迁到鄢都,鄢都也在今天湖北省的宜城市,之后又迁回郢都。
到了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98年,秦将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都城郢都,楚倾襄王将都城迁到了陈都,陈都就是今天河南省的淮阳。
战国时期,秦国越来越强大,不断攻打楚国,到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迁都到巨阳,巨阳就是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市,没过几年,楚考烈王又将都城迁到了寿春,寿春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寿县。
楚国的都城一共算下来有七个,分别是:丹阳(河南淅川)、郢都(湖北荆州)、鄀都(湖北宜城)、鄢都(湖北宜城)、陈都(河南淮阳)、巨阳(安徽阜阳)、寿春(安徽寿县),其中郢都的时间最长,有400多年是楚国都城。
七、秦国秦人的先祖是秦非子,秦非子因为给周天子养马有功,被封在秦地,最早的都城就秦邑,秦邑在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带,之后秦人慢慢在周边开始活动,秦人的第二个都城是西垂,大概在甘肃省的礼县一带。
到了西周末年,秦襄公时期,因为护送周平王迁都有功,秦襄公被封为诸侯,秦国开始立国,这个时候的秦国都城在汧邑,汧邑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几十年以后,秦宪公将秦国的都城迁到了平阳,平阳是陕西宝鸡郿县,在这里出土了秦武公的陵墓。
秦国地图公元前377年,秦德公将秦都迁到了雍城,雍城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雍城其实是秦国定都时间最长的都城,长达294年,先后有19位秦国国君定都于此,电视剧《大秦赋》中秦王嬴政就是在雍城加冠礼正式亲政的,为什么要在雍城?因为秦王嬴政前的历代秦国国君的宗庙在雍城,这里也是秦国最为重要的地方。
公元前419年,秦灵公将都城迁到泾阳,泾阳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下辖的泾阳县,到了公元383年,秦献公为了更方便东出函谷,逐鹿中原,将秦国都城迁到了栎阳,栎阳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栎阳只做了33年的秦国都城,之后在商鞅的主持修建下,秦孝公于公元前350年迁都咸阳,咸阳就是今天陕西省咸阳市。
之后,咸阳当了秦国129年的都城,又当了秦朝15年的都城,直到秦朝灭亡。
所以,秦国先后有八个都城,是战国七雄中迁都最多的国家,但是秦国迁都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从西边一点一点迁到东边,这八个都城分别是:秦邑(甘肃天水)、西垂(甘肃礼县)、汧邑(陕西陇县)、平阳(陕西郿县)、雍城(陕西凤翔)、泾阳(陕西泾阳)、栎阳(陕西西安)、咸阳(陕西咸阳)。
jiahaoxie谌粤语 sam4普通话 chen2龙粤语 lung4普通话 long2
谈秦说汉谈秦说汉(383)
战国七雄之秦、齐、燕、楚、魏、赵、韩国,我们按被灭亡由近而远的顺序,分别来了解下战国七雄之建都(被承认为诸侯之后)的地址、时间、及迁都的原因。
韩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30年)韩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被灭亡的诸侯国。
韩国人的先祖被赐封于韩原(主流的说法是今陕西韩城西南),后来韩宣子迁到州邑,韩贞子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三家分晋”之后,韩氏被承认为诸侯,先后建立了阳翟、新郑两个都城。
第一个都是阳翟(今河南禹州)。
据《史记•韩世家》记载,公元前403年,韩景侯被承认为诸侯之后,建都于阳翟。
第二个都是新郑(今河南新郑)。
据《史记•韩世家》记载,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了郑国,于是把都城迁到了新郑。
韩国最初被晋君附庸的形式赐封于韩原,在晋国的六卿乱政中,土地不断地扩张,韩宣子迁到州邑,韩贞子迁于平阳,可能再迁到了宜阳(有故城遗迹无史书记载),但只是封地迁徙,不能建都城。
“三家分晋”之后,韩国被承认为诸侯,故韩国的都城只能算阳翟、新郑两处。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赵人的先祖被赐封在赵城(山西省洪洞县),“三家分晋”之后,赵氏才被承认为诸侯,先后有四个都城。
先是在晋阳,再是在中牟,还有个陪都信都,最后是在邯郸,严格来讲,最后一任赵王嘉在代地称王,但还没有来得及修建都城就被秦军给灭亡了。
第一都是晋阳(今山西太原)。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497年建城,作为赵氏宗族祭祀地。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以晋阳作为都城。
考古发现晋阳古城遗址在晋源区太原东西两山之间的广大地区,由城池遗址、古墓葬遗址、宗教祭祀遗址组成。
第二都是中牟(今河南鹤壁)。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元前423年,因继位之争,赵献侯(赵献子)将都城从晋阳迁到了中牟。
第三都是邯郸(今河北邯郸)。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元前386年因赵武公的儿子赵朝作乱,赵敬侯将都城迁到邯郸。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赵王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勘察和测绘,确定赵王城就是战国之都城遗址。
第四都是信都(今河北邢台)。
也称之为赵国的别都。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元前355年,赵孝成王在信都建立别都。
赵国的先祖造父因替周穆王驾马车赶回京城平定徐偃王叛乱有功,被赐封于赵城。
其后代赵夙为晋献公驾车,被赐封耿地,成为晋国的附庸。
因此也只有封地,不能建都城。
“三家分晋”后,赵国被承认为诸侯,赵国建都于晋阳、中牟、邯郸,信都只是作为陪都而存在。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魏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三个被灭亡的诸侯国,魏国人的先祖毕万被周武王赐封于魏城,后来魏悼子迁徙到霍邑。
“三家分晋”后,魏国被承认为诸侯,在安邑建立都城,后又迁都于大梁。
第一都是安邑(今山西运城)。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公元前385年,魏武侯建都于安邑。
考古发现安邑故城位于盐湖区安邑街道办事处西街西200米。
第四都是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公元前339年,为避秦军,魏惠王迁都于大梁,后来就没有再迁徙,一直到被秦军水淹都城,魏国灭亡。
魏国的先祖毕公祖被周武王赐封到毕地, 后代中有个叫毕万的,为晋献公战车上的右护卫,被赐封于魏地,后来又迁到了霍邑,但封地也是以晋君附庸的形式存在,不能建都城。
“三家分晋”之后,魏国才被承认为诸侯,魏国的都城只能算安邑、大梁两处。
楚国(公元前1021年之前-公元前223年)楚国是战国七雄中第四个被灭亡的国家,终楚国八百余年,共有七都城,这个不尊中原之号令的蛮夷,其迁都之频繁,与秦国有得一拼了。
第一都丹阳(今河南淅川境)。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周成王时期,熊绎被封以子爵,以丹阳为都城,建立楚国。
在挖掘丹江水库时发现了楚国的青铜神兽、云纹铜禁、王子午鼎等,证明楚国的都城存在。
第二都在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690年,楚文王从丹阳迁都于此。
楚国郢都故址在湖北省荆州古城北约5公里处的纪山之南,汉以后史称纪南城。
第三都在鄀都(今湖北省宜城东南)。
据《左传•定公六年》记载,公元前506年,吴师入侵,楚昭王自郢迁于鄀都。
第四都在鄢都(今湖北省宜城)。
公元前489年,楚惠王时期曾短暂迁都于此。
鄢都是郢城的陪都。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水淹毁鄢都。
第五都在陈都(今河南淮阳),也称为郢陈。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鄢郢之后,楚顷襄王被迫迁都于陈都。
第六都在鉅阳(今安徽省阜阳市北)。
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公元前253年,因秦军继续攻进楚境内,为安全起见,楚考烈王迁都于鉅阳。
考古发现,殿顶子遗址位于太和县宫集镇,当地人称为“楚王城”。
第七都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241年,在秦军的一路追击下,楚考烈王再迁都于寿春。
1957年,人们曾在寿春古城遗址的范围内发现了“鄂君启节”,考古认为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的符节。
周王成王要举用文王、武王功臣的后代,于是把熊绎封到楚蛮,因此,楚国的先祖就是诸侯。
楚国的都城有丹阳、郢都、鄀都、鄢都、陈都、鉅阳、寿春七处,其中丹阳、郢都两处建都时间最长,鄀都、鄢都、陈都、鉅阳、寿春五都基本上是被秦军撵着跑了。
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燕国是战国七雄中第五个被灭亡的诸侯国,自召公奭封到北燕后,建立了两个都城,燕城与蓟城。
后来燕国被秦国打败,燕王喜迁徙到了辽东,但还未来得及建都就被灭亡了。
第一都是燕城(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镇东北董家林古城)。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
上世纪40年代考古发现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西周时期城市遗址就是燕国的初都燕城。
第二都是蓟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莲花池一带)。
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公元前697年,燕国向冀北、辽西一带扩张,吞并蓟国后,迁都于蓟。
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以后,把召公奭封在北燕,因此,燕国的先祖就是诸侯。
燕城、蓟城两次迁都的位置都不是很远,当时的燕国还属于边陲之边,常有戎人袭扰,如今成为了国家最繁华经济与政治中心。
齐国(公元前1044年—前221年)齐国是战国七雄中第六个被灭亡的诸侯国,自周文王封吕尚为齐侯开始,到齐王建降秦,历经了约800年,其国运比周王朝还要久。
齐国共建立了两个都城,营丘与薄姑。
第一都是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推翻商朝后,封太公姜尚于齐地,建都营丘。
第二都是薄姑(今临淄西北五十里博兴县境内)。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传至六世胡公静时,为避东方莱夷侵扰,齐国被迫迁都薄姑。
第三都是淄博(其实就是营丘旧址翻修了一下)。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公元前859年,七世献公率营丘人杀其兄胡公,返都营丘,因临淄水,故更名临淄。
齐国的国都返回到临淄后,一直到被灭亡,没有再迁徙过。
齐国东临大海,晒盐与捕捞业发达,是个比较富庶的地方。
齐国始建都于营丘,后迁都薄姑,没多久又迁回营丘,改名为淄博。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秦国是战国七雄里最晚被灭亡的国家,秦人的先祖非子在犬丘(陕西兴平)养马有功,被周孝王赐封到秦邑(今甘肃张家川),秦庄公被封为西陲大夫后,又迁到了西犬丘(甘肃礼县)。
镐京之乱后,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正式被赐封为诸侯,又先后历经了九都八迁,一直到大秦王朝的建立。
第一都是西犬丘(甘肃礼县大堡子山)。
按《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821年,秦庄公被封为西陲大夫,生下秦襄公。
公元771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以西犬丘为都城。
考古发现在天水本市以及下属的清水县、张家川、武山县等地,有或大或小的早期秦人遗址。
第二都是汧邑(今陕西省陇县东南汧河南岸的边家庄一带)。
据《帝王世纪》记载,公元前776年,秦襄公占领了岐山以西大片土地后,秦襄公将都城向东迁到了汧邑。
第三都是汧渭之会(今陕西宝鸡市魏家崖)。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762年,秦文公率兵七百东猎,看到汧水与渭水之间,有一大片水草丰茂的土地,很适合牧马,就将都城迁到了汧渭之交。
第四都是平阳(今陕西宝鸡市眉县)。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701年,为了便于打击西戎的分支毫戎(也叫荡社),秦宪公决定迁都平阳。
第五都是雍城(今陕西凤翔县)。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在雍城筑城并建立大郑宫,雍城靠近黄河,便于据险而守。
现发掘出来的秦雍城遗址由雍城城区、秦公陵园区和国人墓葬区三部分组成,东西长1万米,南北宽5千米,出土文物3000余件。
第六都是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419年,秦灵公居住在泾阳。
但《史记•秦本纪》中并无秦迁都于泾阳的记载,可能泾阳是作为与魏国作战的一个临时性都城。
第七都是栎阳(今西安市阎良)。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383年,魏国趁秦国内乱秦国的河西之地,而秦国都城在关中的西部,对魏作战不便,而栎阳交通便利,是商贾云集之地,秦献公迁都于栎阳,并开启“初行为市”。
第八都是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于咸阳,并制定了秦军东出之策。
咸阳地处关中,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南有武关、东有函谷关,据险而守,外敌难以入侵,是个理想的国都所在。
此后,秦国就没有再次迁都。
考古人员在咸阳市渭城区窑店街道办为中心与渭河两岸发现了秦咸阳城遗址。
秦国的先祖非子被住在犬丘,因养马有功被封在秦邑,成用周孝王的附庸,因此也只有封地,不能建都城。
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后,被赐封为诸侯,建都于西犬丘(西犬丘与犬丘不是一个地方)、汧邑、汧渭之会、平阳、泾阳、栎阳、雍城、咸阳,一路东迁。
写在最后经过梳理,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被灭亡的韩国建都两处,阳翟、新郑;第二个被灭亡的赵国建都四处,晋阳、中牟、邯郸,信都;第三个被灭亡的魏国建都两处,安邑、大梁;第四个被灭亡的楚国建都七处,丹阳、郢都、鄀都、鄢都、陈都、鉅阳、寿春。
第五个被灭亡的燕国建都两处,燕城、蓟城;第六个被灭亡的齐国建都两处,薄姑、淄博;最后灭亡的秦国建都八处,西犬丘、汧邑、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咸阳。
2021/1/21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感谢阅读,人走留香,点个赞呗,不胜感谢
李柒夜 战国七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但已经名存实亡。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被称为“山东六国”。
此外还有卫国、中山国、宋国、鲁国等小国,但实力远远不及七大强国。
秦国秦国的都城大家都知道的是咸阳,不过咸阳只是秦国最后一个都城。
在历史上有秦人“九都八迁”的说法,就是秦国有九个都城。
1.秦邑:秦国的始祖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恶来的后世,也是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
非子原来居住在犬丘,非常善长养马,因为养马这一技能,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都城为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
非子成为秦国第一个君主,并用封地秦为氏,号为“秦嬴”,他也被称为秦非子。
这最早的都城经秦非子、秦侯、秦公伯、秦仲四代。
2.犬丘:周厉王时,秦仲在位,此时因为厉王昏庸无道,西戎族反叛周王朝,灭了犬丘大骆(秦非子父亲)的全族。
周宣王即位后,命令秦仲讨伐西戎,秦仲却死在西戎手里。
秦庄公即位继续讨伐西戎,大败西戎收复犬丘。
周宣王就把秦国祖先的故地犬丘给秦庄公了,这时秦国有两个封地,秦地和犬丘。
此后秦庄公一直居住在犬丘(甘肃省东南部一带)。
3.汧邑:秦庄公去世后,长子世父报祖父之仇率军与犬戎作战,把国君位置让给秦襄公。
秦襄公审时度势,和亲把妹妹嫁给犬戎王,并且向东逼近,迁都汧邑(今陕西陇县)。
后来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迁都立下大功,秦国正式成为诸侯国。
4.汧渭之会:秦襄公去世后,秦文公即位。
秦文公即位后,来到当年秦非子受周天子之令从天水到关中为周王室牧马的汧渭之会(今千河与渭河的交汇地带),让巫师占卜后,在这里营建城邑。
5.平阳:秦文公去世后,因为儿子早逝,他的孙子秦宪公即位,迁都到平阳(今陕西省陈仓区)。
历秦宪公、秦出子、秦武公、秦德公父子四人,秦朝版图也一直扩大。
6.雍城:由于平阳地势不好,秦德公迁都雍城(今宝鸡凤翔)。
这一地作为都城时间近300年,经历19个君主,这一时期秦国成为春秋大国,也有百年衰落。
7.泾阳:秦灵公即位后,为了方便指挥战争,就迁都到泾阳(陕西咸阳市泾阳县北),这是一个短暂的都城。
秦灵公死后,他的叔叔秦简公即位,又回到雍城,其后的秦惠公、秦出公、秦献公是在雍城。
8.栎阳:秦献公时为了收付河西之地,同时摆脱旧都势力将都城迁到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
9.咸阳:秦献公去世后,秦孝公即位,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建议迁都咸阳,于是秦孝公迁都咸阳(陕西咸阳市东)。
至此咸阳作为都城,成就霸业,一直到秦朝结束,咸阳一直作为都城。
楚国楚国又称荆楚 ,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自西周初年楚人首领熊绎建立楚国,楚国先后有7个都城。
1.丹阳:鬻熊是楚国始祖,商朝末年,率族投靠周文王受到重视。
周成王时,鬻熊曾孙熊绎被封在南方蛮荒之地,建立楚国政权,居住在丹阳(河南省淅川县)。
熊绎是楚国第一位君主,此时的楚国特别穷,以致祭祀时国君去偷牛来祭祀。
丹阳是楚国最早的国都,此后楚国一直以丹阳为中心,历18代君主。
2.郢都:楚国以丹阳为立足点,逐渐发展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
一直到楚文王时期,从丹阳迁都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郢都是楚国最鼎盛时期的首都,是楚国历时最久的都城。
3.鄀都:楚昭王时,吴国伍子胥、孙武率军攻破郢都,楚昭王弃都避难。
楚国大夫申包胥请求秦哀公出兵,吴国撤回,楚昭王重新回到郢都。
此时郢都已破烂不堪,楚昭王从郢都迁到鄀地,鄀都(今湖北省宜城东南)成为都城,后仍以郢都为都城。
4.鄢都:楚惠王时期曾居住在鄢都(今湖北省宜城),后仍以郢都为都城。
5.陈都:楚顷襄王时,秦将白起率军攻打楚国,夺取楚国的都城郢都,楚顷襄王退往陈都,并将都城迁到陈都(今河南淮阳)。
6.巨阳:楚顷襄王去世后,楚考烈王即位,迁都巨阳(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北),短暂居住于此。
7.寿春:春申君组织东方国家最后一次合纵,但被秦军所败,楚考烈王怕秦国报复,再次迁都至更东面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寿春也是楚国最后一个都城,楚考烈王死后,春申君也被杀,楚国国力走向衰落,后为秦国大将王翦所灭。
齐国齐国是春秋四大国(齐、晋、秦、楚)之一,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因大功被封国建邦,后来姜齐被田齐取代,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齐之后,仍然以临淄为都城。
1.临淄:周武王灭亡殷商后,建立周朝,实行分封制赏赐功臣,第一个被封的就是姜尚,封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建立齐国,因为国君为姓姜,所以又被称为姜姓齐国。
齐国在诸侯中地位崇高,更是大国,到齐桓公时,齐桓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霸主,齐国的霸业也走向高峰。
姜齐末期,田氏家族专权三代,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岛,自立为国君,成为齐太公。
后来田和被周王朝正式册封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但是仍然沿用齐国名号,被称为“田齐”。
此后都城临淄也一直未改变,一直到齐王田建时,秦国大将王贲率大军直奔齐都临淄,田建投降,齐国灭亡。
2.薄姑:齐胡公是姜齐的第六任国君,齐哀公的弟弟。
周夷王时,纪侯在周王前进谗言,周夷王烹杀齐哀公。
齐哀公死后,他的弟弟齐胡公即位,为了防止纪国暗算,齐胡公从临淄迁都薄姑。
但是这次迁都齐国人民怨言很大,随后齐胡公被齐献公所杀,都城仍然迁回临淄,从此一直没有改变。
燕国燕国也是起始于西周年间,最早的国君召公奭是周武王的兄弟,跟随武王伐纣被封在蓟地(今北京),建立燕国。
燕国在八百年的历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
1.燕城:召公奭因为跟随武王伐纣,被周武王封于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镇),燕地是燕国的第一个封地。
2.临易:燕国第十七任君主燕桓侯即位后,因为受到山戎的侵犯,将国都迁到临易(今河北雄县)。
3.蓟城:燕桓侯去世后,燕庄公即位,燕庄公向齐桓公求助,大败山戎。
等到燕襄公即位,迁都回蓟城(今北京)。
到春秋晚期,北方的戎狄各部又逐渐强大,迫使燕国又一次徙都到易。
5.武阳城:燕国经过相国子之之乱后,燕昭王即位,燕昭王在易水高筑武阳城(河北保定西北部的易县)。
燕昭王为振兴伤痕累累的燕国,筑黄金台,“千金买骨”,各国贤士齐来,最着名的有乐毅、邹衍,燕国靠这些贤才称雄一时。
“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刺秦也是在这里离别。
可以说下都见证了燕国的兴盛与衰亡6.中都:燕昭王时期城市空前繁荣起来,燕国的都城形成了“三都”体制,上都蓟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以西)和下都武阳城。
中都为军事重镇。
赵国赵国的始祖造父,是商朝大将飞廉次子季胜的儿子,秦国和赵国祖先是一家。
直到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周威烈王才正式封赵烈侯赵籍为侯,成立赵国。
1.晋阳:赵国始族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平定徐国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在赵城。
从此,造父族就一直称为赵氏。
赵烈侯成立赵国后,都城为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
2.中牟邑:中牟(今河南鹤壁西)是赵国的第二个国都,赵烈侯时迁到此,曾为赵都达38年,中牟虽然不出名,却是赵国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重要转折时期。
3.邯郸:邯郸是赵国最出名的国都,也是数千年一直没更改过名字的城市。
赵烈侯去世后,先是弟弟赵武侯掌权,后赵烈侯儿子赵敬侯即位,将都城从中牟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此后邯郸一直为都城。
4.邢:赵敬侯的儿子赵成侯即位后,在邢地浆水镇附近高筑檀台,并立邢台(今河北邢台)为信都。
魏国魏氏的先祖毕万是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在春秋初期投奔晋献公,因为攻灭姬姓魏国,晋献公把魏地(今山西芮城县一带)封给毕万。
三家分晋后,周威烈王封魏文侯魏斯为诸侯。
1.安邑:三家分晋后,魏文侯开创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
2.大梁: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魏国实力大胜;魏武侯时把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魏惠王时,由于秦国的不断进逼,加上东方齐国的兴起也向魏国进行挑战,魏惠王采取正确的策略将都城由安邑迁到大梁(今开封西北)。
此后大梁一直为都城,秦灭六国时,秦国大将王贲以水淹破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
韩国韩国国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又被秦齐魏楚四国包围,完全没有发展余地。
韩国的先祖韩武子在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陕西韩城),春秋末年,韩贞子迁到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后又从平阳迁都到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
到三家分晋后,周威烈王封韩景侯韩虔为诸侯,成立韩国。
韩国正式成立后都城有两个。
1.阳翟:韩景侯韩虔成为诸侯后,建立韩国,定都阳翟(今河南禹州)。
2.新郑:韩哀侯时期,灭亡郑国,韩国一度强盛,迁都到新郑(今河南新郑)。
此后新郑一直为都城,秦灭六国时,内史腾率军攻韩,俘虏韩王安,韩国灭亡,后来在新郑的韩国贵族发动叛乱,被平定,韩王安也被处死。
六国毕,四海一,最终六国为秦始皇所统一,天下也只有秦朝一个都城——咸阳。
东华旧梦从小就知道乐字作为姓氏应该读yue四声,比如着名的同仁堂乐家老铺。
可前些年有人说起着名女子游泳运动员乐静宜来,都是发le四声的音(包括播音员在内),真不知道哪个对了!
点击加载更多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3:43: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7032113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谌龙怎么读谌字读音是什么巅峰谌龙有多强(堪左边换成言字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谌龙怎么读谌字读音是什么巅峰谌龙有多强(堪左边换成言字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