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是什么读音又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2-28 03:37:20 阅读: 评论:0

邑。

个字怎么读?“邑”字用潮汕话也读"yì"。

“邑”读“yì”,上下结构,部首是“邑”。

释义:1、城市,都城:城邑。

都邑。

邑外谓之郊。

——《尔雅》。

郭璞注:邑,国都也商邑翼翼。

——《诗·商颂·殷武》2、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

邑庠(明清时称县学)。

邑宰。

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邑万家。

——《战国策·燕策》然广不得爵邑。

——《史记·李将军列传》4、古同“悒”,愁闷不安。

组词:“邑人”,“邑族”,“邑国”。

“邑人”:话说周末时,有一高贤,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邑人也,曾仕周为漆园吏。

“邑国”:邑国是指古代大夫、诸侯的封地。

芊芊和你说教育

邑的读音是yì。

声母是y,韵母是i,声调碧伏是第四声。

一、邑的释义1、泛指城市。

2、县。

二、岁碰说文解字邑,国也。

从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从卪。

凡邑之属皆从邑。

译文:邑,小帮国。

在先王的制度中,公、侯、伯、子、男有尊卑高下不同,所管辖的地域有大小不同,所以字形采用“卪”作边旁。

所有与邑相关的字,都采用“邑”作边旁。

三、组词邑叹、邑邑、邑闬、古乎慧谈邑、邑党等。

四、字形演变(如图)

扩展资料:一、邑叹 [ yì tàn ]忧悒嗟叹。

二、邑邑 [ yì yì ]1、忧郁不乐貌。

2、微弱貌。

3、谦抑貌。

三、邑闬 [ yì hàn ]里门。

四、古邑 [ gǔ yì ]古代的村落,聚居地。

五、邑党 [ yì dǎng ]乡党。

清风徐来可否

邑这个字是什么字,怎么念?邑读作yì。

“邑”,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ì,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

“邑”的基本含义为城市,都城,如城邑、都邑;引申含义为旧指县,如邑人、邑庠。

在日常使用中,“邑”也常做名词,表示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

字源演变邑,最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会意字。

本义是人们聚居的地方,引申为“国都”、“封地”、“城市”。

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邑”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贝贝爱教育

邑读作:yì,声母y,韵母i,声调四声部首:邑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7画,五笔:KCB仓颉:RAU,郑码:JYIA,四角:60717释义:1、城市,都城。

2、旧指县。

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邑闬[yì hàn]里门。

2、春辩蕲邑[qi yi]春秋楚国的邑名。

3、税邑[shuì yì]食邑,卿大夫的封陪知地。

4、皇邑[huáng yì]帝都;京城。

5、邑志扒乱缺[yì zhì]县志,地方志。

达兴老师聊教育

邑读作:yì声母y,韵母i,声调四声。

部首邑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运基画7画1、城市,都城:城邑。

2、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

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4、古同“悒”,愁闷不安。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五邑[wǔ yì]五邑或称四邑、六邑,皆指今广东江门市管辖的范围。

2、大邑[dà yì]大邦。

殷周时尊称上国之词。

3、采邑[cài yì]也叫态散食邑、采地、封地。

4、邑人[yì rén]同邑的人。

5、食邑[shí yì]采旁闭谨邑。

王总ball

邑读[yì]。

邑(拼音燃巧:y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古字形上部是"囗"(wéi),表示城市;下部为跪着的人形。

有土地有人,意思是都邑、城市。

邑也作为县的别称。

上古时,国都也档段升称作邑。

"邑"是汉字部首之一,用作偏旁时变体为阝(右耳旁)。

从"邑行老"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如都、郡、邻、邦等。

芊芊和你说教育

邑的读音是yì,声母是y,韵母是i,声调是第四声。

一、吵罩租邑的释义1、泛指城市。

2、县。

二、字源解说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上部是“囗”(wéi),表示城市;下部为跪着的人形。

有土地有人,意思是都邑、城市。

邑也作为县的别称。

三、组词国邑、邑令、下邑、郡邑、辅邑等。

扩展资料:一、国邑 [ guó yì ]1、国都。

2、城邑。

3、汉升兆代诸侯的封地。

二、邑令[ yì lìng ]县令。

三、下邑 [ xià yì ]下县。

古代县分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

四、郡邑[ jùn yì ]郡邑闷雹府县。

五、辅邑 [ fǔ yì ]州府所辖的郊县。

恽海聊生活

一、邑的声母y,韵母i,音调yì二、释义:1、城市,猛槐改都城:城~。

都~。

2、旧指县:~人(同乡的人)。

~庠(明清时称县学)。

~宰。

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

4、古同“悒”,愁闷不安。

三、部首:邑四、笔画: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扩展资料:相关组词:1、陵邑[líng yì]汉代为守护帝王陵园所置的邑地。

借指帝王陵墓所在地。

2、骈邑枝判[pián yì]古地名。

在今山东省临胊县。

3、明蠢邑宰[yì zǎi]县邑之长。

即县令。

4、户邑[hù yì]户口与县邑。

5、敝邑[bì yì]对本国的谦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ok娄俊杰

yi四声 都市 都城的意思

奇趣谈谈探

‘邑’是什么读音又是什么意思?邑yì 基本字义1. 城市,都城:城~。

都~。

2. 旧指县:~人(同乡的人)。

~庠(明清时称县学)。

~宰。

3.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

4. 古同“悒”,愁闷不安。

日月晋自在

邑这个字是什么字,怎么念?邑的读音为:yì。

释义:

1.城市,都城。

2.旧指县。

3.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

4.古同“悒”,愁闷不安。

会意。

甲骨文字形。

上为囗(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

合起来表城邑。

“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

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

城市,都城,旧指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古同“悒”,指愁闷不安。

生活常识爱分享

yì,声母是y,韵母是i,声简如调是四声。

一、烂咐搭邑的释义1、泛指城市:通都大邑。

2、县。

二、邑的部首:邑三、邑的笔顺: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扩展资料邑的组词1、古邑[gǔ yì]古代的村落,聚居地。

2、五邑[wǔ yì]五邑或称四邑、六邑,皆指今广东江门市管辖的范围。

3、采邑[cài yì]也叫食邑、采地、封地。

4、邑人[yì rén]同邑的人。

5、陬邑[zōu yì]边远乡邑。

6、天邑[tiān yì]谓帝王之都。

指京都。

7、陵邑[líng yì]汉代为守护帝王陵园所置的邑地。

借指帝王陵墓所在饥拿地。

生活小达人164I

邑读[yì]。

邑(拼音灶差:yì)是茄辩辩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古字形上部是"囗"(wéi),表示城市;下部为跪着的人形。

有土地有人,意思是都邑、城市。

邑也作为县的别称。

上古时,国都也称作邑。

"邑"是汉字部首之一,用作偏旁时变体为阝(右耳旁)。

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如都、郡颤缺、邻、邦等。

邑(yì):城市,都城:城邑。

都邑。

1.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

邑庠(明清时称县学)。

邑宰。

2.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3.古同“悒”,愁闷不安。

组词,邑人(yìrén):同邑的人。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湘南幽林藏雅苑,苏仙乘雾腾云仙。

郴江有幸绕郴山,林邑大地展新颜。

julialee1985

邑的拼音: yì

ruslwei

◎ 【邑 】【yì】〈名〉(1) (会意。

甲骨文字形。

上为囗(wéi),表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人口。

合起来表城邑。

“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

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有关。

本义:国)(2) 古代称侯国为邑 [state]邑,国也。

——《说文》。

段玉裁注:“《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敞邑。

古国邑通称。

”朱骏声通训定声:“《书》‘西邑夏’、‘天邑商’、‘大邑周’,皆谓国。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

——《左传·僖公四年》(3) 又如:敝邑(对本国的谦称)(4) 国都,京城 [capital]邑外谓之郊。

——《尔雅》。

郭璞注:邑,国都也商邑翼翼。

——《诗·商颂·殷武》(5) (翼翼:整齐的样子)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殷盘。

——汉·张衡《东京赋》(6) 又如:商邑(商都)。

又指旧都天子治居之城曰都,旧都曰邑也。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7) 又如:邑庙(城隍庙);邑野(都邑郊好迟源野)(8) 指古代无先君宗庙的都城 [city]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

——《左传》。

孔颖达疏:小邑有宗庙,则虽小曰都,无乃为邑,为尊宗庙,故小邑与大都同名(9) 又如:邑郛(城郭);邑门(城门;都邑之门)(10) 泛指一般城镇。

大曰都,小曰邑 [city]小则获邑,大友态则获城——宋·苏洵《六国论》日扳仲永环谒旦虚于邑人。

——宋·王安石《伤仲永》邑小不足容。

——清·张廷玉《明史》摄篆旁邑。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邑有成名。

——《聊斋志异·促织》俾入邑庠。

(11) 又如:邑人(乡邑中的人);邑子(同乡,同邑人);邑屋(村舍);邑落(村落);邑党(乡党);邑闾(里巷的门);邑邻(邻里)(12) 旧时县的别称 [county]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唐·柳宗元《封建论》故今之邑民,最独畏旱而旱辄连年。

——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13) 又如:邑乘(县志;地方志);邑僚(县府中的同僚);邑尉(县尉);邑宰(县邑之长。

即县令)(14) 通称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 [fief;feud]邑万家。

——《战国策·燕策》然广不得爵邑。

——《史记·李将军列传》(15) 又如:邑入(贵族在封地上所收的租税);邑(邑,采邑;祭肉。

借指封地的收入);邑钱(封邑的租税收入);邑赏(封地和赏赐);邑粟(采邑的赋粟);邑族(封地和宗族);邑国(古代大夫、诸侯的封地);邑租(封邑的租赋)(16) 居民聚居的地方 [village;town]邑犬群吠。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常用词组邑人

立囍圈8655

邑字的读音是yì,邑的意思有卜蠢城市、同乡的人、古代封地及愁闷型敏陪不安等意思。

“邑”是汉字部首之一,用作偏旁时变体为阝(右耳旁)。

从“邑”的字多和地名、邦郡拿睁有关,如都、郡、邻、邦等。

素衣清颜淡若尘abc

邑的拼音是[yì]。

邑读,yì。

意思是城市、都城,如都邑;也指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如采邑。

《尔雅》:“邑外谓之郊。

”中对该字有所提及。

组词大邑、五邑、城邑、古邑、食邑、朝邑、采邑、邑尉、皇邑、甸邑、故邑、丰邑、邑里、楚邑、邑囚、山邑、宗邑、邑姻、邑租、邑侯、邑主、邑屋、乡邑、弊邑、国邑、邑居、邑户、私邑、邑党、邑吏、邑制、郛邑、伊邑、麃邑、邑郭、邑业、迁邑、烟邑、鹤邑、邑收。

“邑”,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ì,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

“邑”的基本含义为城市,都城,如城邑、都邑;引申含义为旧指县,如邑人、邑庠。

在日常使用中,“邑”也常做名词,表示诸侯的封地、大夫的采地。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3:3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664011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邑’是什么读音又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邑’是什么读音又是什么意思?.pdf

标签:又是   读音   什么意思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