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其由来和文化内涵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2-28 03:30:02 阅读: 评论:0

一,端午名称趣谈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

西晋周处《风土记》解释说:“仲夏端午。

端者,初也。

”每月都有初五、十五、二十五三个带五的日子。

初五是开头的一个五,故叫端五。

据说唐玄宗八月五日生辰,为了避五之讳,下令把端五改为端午,并把端午节视为大节,常有赏赐。

杜甫《端午日赐衣》中就有“端午被恩荣”的诗句。

午,属十二支,农历十一月为子月以此为序顺推,五月恰逢午字。

故五月又有午月之称。

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所以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

有些地方也有叫“五月节”的。

民谣唱道:“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

蒲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

”端午节这天,为“驱魔避邪”,民间有把艾叶、菖蒲悬于门上的习俗。

因此,“端午节”也称作“菖节”、“蒲节”。

农历五月也有叫做“菖月”或“蒲月”的。

民间传说,战国时代的大诗人屈原是五月五日投江自沉的。

为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我国一些地方每年端午节要进行龙舟比赛。

龙舟竞渡往往在风和日丽,艳阳高照的中午进行,叫着“端阳竞渡”,故端午节又名“端阳节”。

端午节还叫“女儿节”。

清末江苏长洲彭蕴章在他的《幽州土风吟•女儿节》中说:“女儿节,女儿归,耍青去,送青回。

球场纷纷插杨柳,去看击球牵裙走;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

谁采艾,装拏衣?女儿娇痴知不知。

”形象生动地叙述了端午节已婚妇女回娘家,未婚女子结伴游玩的喜悦心情和欢快场面。

在劳动妇女被压在社会最低层的旧社会,妇女能得到这么一个“解放日”是不容易的。

看来端午节叫做“女儿节”,不是没有道理的。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后,曾规定“阴历四月,藉使民时,以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从此,端午节又有“夏节”之称。

因各地习俗不同,端午还有“午日节”、“地腊节”、“天中节”等名称。

二,端午节溯源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历来说法不一。

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说法:

其一,纪念名人说。

端午节名人说法,流传很广,涉及到的人物也比较多。

最主要的说法是纪念屈原、伍员等。

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广。

据南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说:“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祭之。

”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另一部着作《荆楚岁时记》中提到龙舟比赛的三种起因,其中之一是“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并将舟揖以拯之,今竞渡是其迹”。

由此可见,端午节民间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都与纪念屈原有关。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我国历史上着名的爱国诗人。

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彰明法度,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靳尚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

顷襄王即位后,屈原被赶出都城,流放于沅、湘流域。

在流放中,屈原忧国忧民之情更笃,写下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叙述自己的家世、生平和政治主张,揭露当权者的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屈原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和为真理献身的精神。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在绝望中抱石自沉于洞庭湖东南的汨罗江,时为农历五月初五日。

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设法搭救,众艀争相划入汨罗江中,以后便发展成为今天的龙舟竞赛。

又传说屈原遇难后,楚国百姓纷纷往江里扔筒粽,使屈原之尸免遭鱼虾之侵吞。

从此也就有端午节食粽的习俗。

端午节纪念屈原之说相沿至今,普遍流传,充分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和崇敬。

另一种说法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

此说江浙一带流传甚广。

其依据也出自《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

”引文中提到的屈平,即战国时期楚国的阖大夫屈原。

此说不仅否定了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而且把端午节出现的时间,由战国时代提前到春秋时期。

子胥,即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将伍员,我国历史上一位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伍子胥帮吴王阖闾打败了劲敌楚、越两国,完成霸业。

此后伍子胥遭大宰伯嚭馋言诽谤,吴王夫差赐“厉镂”剑令伍子胥自刎,尸体被装袋中投进钱塘江。

据说从此钱塘江常起怒潮,尤以五月五日伍子胥遇难日潮水势头最猛,直冲越国境内。

人们说这是伍君显灵。

江浙一带遂有了“五月五日,以迎伍君”之举。

每到五月五日晚间,人们驾舟在江上奏节舞蹈,娱慰死者。

以后便相沿成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

此外,还有端午纪念勾践、曹娥、介子推、岩红窝等的说法。

勾践是春秋时期的越王。

据西汉《越绝书》载:当年吴越之战越国失败后,勾践为雪国耻,常在五月五日这天演习破吴水兵,以后民间相袭下来,便有了端午竞渡的习俗。

曹娥是东汉时期东海孝女,传说她14岁的时候,因其母弱水而死,“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

遂于五月五日“投江而死”。

为表示对这位孝女的崇敬,浙江绍兴、会稽一带的百姓,每年五月五日都为她举行纪念活动。

历史上,还有说端午节是纪念介子推的。

东汉蔡邕的《琴操》说,晋文公为纪念被烧死的介子推,曾下令“五月五日不得举火。

”“不得举火”指的应该是寒食节,与五月五日无关。

此说可能是蔡邕的一种误记。

一些少数民族也有纪念本民族历史名人的传说。

如云南傣族就流传着端午节是纪念傣族古代英雄岩红窝的传说。

其二,图腾说

我国着名教授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节的历史教育》等文中,用大量的考证证明: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

换句话说,端午节是龙的节日。

在古代,人们的文化水平跟低,在自然力的威胁下,人们常常疑心某种生物或无生物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

所以,他们认定那些东西是他们全民族的祖先和保护神,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图腾。

凡属某一图腾的成员,都要在自己身上和日常用具上刻着该图腾的形状,想以此来强化人们和图腾的关系,求得图腾保护。

当时吴越民族逞以“龙”为图腾的。

为了表示他们“龙子”的身份,故有以“龙”纹身的风俗。

每年五月五日这天,他们还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活动。

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里,包在树叶里,扔进水里献给图腾吃。

同时还在急烈的鼓声中划着刻画成龙形的木舟,在水面上游戏,给图腾取乐。

这种活动以后就成了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习俗。

闻一多先生的论证,较之民间流传的各种说法更可靠。

目前,学木界多沿用此说。

其三,夏至说。

也有些研究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

其依据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

而在记述屈原故乡荆楚地区民俗话动的《荆楚岁时记》中,五月初五的风俗并无吃粽子的记载。

而在夏至节中却有“夏至节食粽。

周处谓为角黍”的记述。

这里所说周处,就是西晋《风土记》的作者。

在《风土记》中,吃粽子是作为夏至节的一种习俗记述的。

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也提出这是夏至节的娱乐活动,并把竞渡放到夏至这一天去分析。

司马彪在《后汉书•礼仪志》中说得更为明确。

他认为汉代五月初五的风俗是自夏、商、周时代的夏至节。

《岁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

”意思是端午节是夏季之中,太阳正合于正阳的位置。

从端午节又名天中节看来,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其四,恶日说。

近几年,有些研究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

这大概是因为《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等书中有“不举五子”的记载。

“不举五子”就是不要五月生的孩子抚养成人,以免后患。

据说战国孟尝君田文五月五日生,其父不让家人抚养,说明当时五月初五已作为俗忌。

宋徽宗等人也有同样的遭遇。

另外,端午节挂文虎、菖蒲,饮雄黄酒之俗,似乎也与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恶日”有关。

目前,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颇多。

至于哪种说法更符合实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研究,揭开这个中国文化谜。

尽管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

但是,它仍然是我国名族人民普遍共庆的节日之一。

在藏族同胞聚居的地区,传说这一天是藏族药王的生日。

端午这天,藏胞纷纷携酒至郊外围花而坐,将花瓣置酒中,称为饮百花酒。

朝鲜族妇女喜欢在端午节比赛荡秋千。

傣族同胞在这天敲起象角鼓,扣着芒锣,燃放爆竹,载歌载舞。

苗族同脑则举行隆重的赛马、射猎话动。

至于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习俗的科学性

在端午节的习俗中有不少带有迷信色彩。

但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有些习俗也的确有一定的科学性。

仲夏,天气开始炎热,各类病菌毒虫繁衍滋生,门上挂蒲插艾,是有一定好处的。

据科学分析得知:艾含有挥发性芳香油、鞣酸、氯化钾等成份,有杀虫、驱寒湿等作用;菖蒲含有芳香油树脂和挥发性油,有杀虫、灭菌之功效;香荷包内装的丁香,白芷等,是挥发性强的药未,有利于预防一些传染病;雄黄有抑制真菌、结核杆菌和耻垢杆菌的功效,对毒疮、癣疥等皮肤病的病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用其煮水沐浴,对于通透毛孔汗腺和散热都有很大帮助,不仅能清除皮肤上的污垢,还有消除疲劳、舒筋活血和防暑作用。

至于夏日食粽、赛龙舟的作用,则是人所共知的。

粽子能清热消火;赛龙舟是很好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能愉悦身心,增强体质。

故又可认为端午节为健康节。

五月端午话屈原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一首长达二千余字的抒情自述诗。

标题是“遭逢忧患”的意思。

另有《九章》,包括九篇短诗。

这些作品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反动贵族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天问》对有关自然现象、社会历史等方面的许多传统观念,提出了怀疑和质问,体现出仆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此外,屈原还作了《九歌》、《招魂》等诗篇。

屈原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

它比之《诗经》,句式较长,篇幅扩大,词采瑰丽,想象奇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具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浓厚的地方特色。

这种以楚人独创而又以《离骚》为代表作的特殊形式的诗歌,自汉以来,就被称为“楚辞”或“骚体”,又称为“赋”。

屈原是“楚辞”的创始者,其后宋玉、唐勒、景差及汉代贾谊等,都以这种形式创作了一些诗歌。

西汉未年,刘向将这些作品汇为一集,名为《楚辞》。

在中国文学史上,常常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

屈原与《楚辞》对后代文学影响巨大。

重要的注释本汉代王逸的《楚辞章句》,宋人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朱熹的《楚辞集注》等。

今人的通俗注本有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马茂元的《楚辞选》等。

颍水萧萧

类似的问题以前曾经回答过,今天再说一点。

个人认为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伴随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非一时一地一人之创造,端午节也不例外。

一、端午节的起源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禁忌说,这主要来自北方。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很不吉利,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出生的婴儿难以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

这一习俗差点要了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田文的命。

这家伙的生日恰巧是五月初五,刚一出生便惹得其父田婴十分不快活,几次三翻想把他干掉,多亏其母庇佑才得以成人。

第二,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祭拜活动的节日。

这个观点主要源自南方地区,迄今南方还有赛龙舟的习俗。

据近代考古发现推断,新石器时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着一个以龙为图腾的民族——百越族,而端午节很有可能是他们因祭祖而创立的。

第三,据今人黄石、刘德谦等人考证,“吃粽子”“斗草”等是夏商周时期夏至的风俗,所以端午节应源于夏至。

第四种观点则认为端午节为纪念屈原、或伍子胥、或曹娥等人而设立的,其中以纪念以身投江殉国的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但似乎不太靠谱,连距今一千多年的唐人都不太相信(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文秀)。

考究端午节的风俗,许多在屈原之前早已有之;再者,屈原身为楚国贵族大臣曾力挺联齐抗秦,秦始皇一统华夏后怎会允许百姓祭奠屈原?如果把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放到中国文明发展史中去考量,以上说法似都比较偏颇。

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伴随产物,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非一时一地一人之创造。

中国疆域幅员辽阔,古代交通不便,人们的生活圈子相对封闭,风俗自会因时因地而异,有“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规矩”之说。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文化的交流,各地风俗在相互吸收融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些特定的,具有普遍性的节日风俗。

就端午节而言,在先秦时期,南北方的“节日”风俗是单线发展的,各有所侧重,秦朝统一全国后,南北经济文化得以快速交融,端午节在此基础上正式形成。

二、端午节主题的演变

推测人们设立端午节的最初原因,大概是为了避恶、祛病、防疫。

端午节时逢夏至前后,天气逐渐炎热,各种戾气和疫病开始滋生和传播,于是祛病防疫就显得十分重要。

洗兰浴(“五月蓄兰为沐浴也” 《礼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荆楚岁时记》)、插艾草、吃大蒜、擦雄黄酒、戴香包、避五毒等习俗,无不彰显了端午节避恶祛病防疫的主题,这个风俗至少传袭到汉代(“是月蓄药,以蠲除毒气” 《夏小正》;“五月五日,以朱索五色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后汉书》)。

后来到隋唐时期,原来具有特定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逐渐演变为带有娱乐性质的节日活动,原来的祛病、防疫主题,则逐渐淡化了。

三、中韩端午之争

因为端午节,中国还跟韩国起了一点争执。

2005年,中、韩两国几乎同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递交了端午节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但遗憾的是最终由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胜出,对此国人颇有微词(据专家说,韩国的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不是一码事)。

直到2009年,中国的端午节才成功申遗(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

近年来,国家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一方面积极向国际组织申遗,一方面通过立法、成立相关组织、设立保护基金等,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侵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些曾经风靡一时的,与中国国情八竿子打不着的洋节基本销声匿迹。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洋葱学园

duānwǔjié。

端午节解释是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

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者饥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做节日,有吃粽子、划龙舟等风俗李州。

端午节,又被称作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哪嫌蔽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干卦》第五爻"飞龙在天"。

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恩出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可以说,端午节也是卫生节。

这一天,人们要洒扫庭院,清腐除尘,采艾蒿悬于户上,并用艾叶、艾根把成老虎样子的艾虎挂在门楣中央;有的把菖蒲做成宝剑形的蒲剑挂在屋檐下;有的用艾叶、菖蒲、大蒜烧水洗澡和喷洒房前屋后,墙根角落。

据说是为了驱虫避邪,消毒杀菌,保人安康。

“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

”这是明代《山堂肆考》一书中所记载的,可见此俗由来已久。

在旧时,由于文化落后,科学不发达,人们把驱邪视为一种精神文化和身体安好的依托,形成了我国文明历史的文化,并传入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国。

其实,这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得出的卫生科学。

由于五月气候转暖,瘟疫溢生,而艾有很强的灭虫功效。

因此,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有着远远的实用性和科学价值。

显示出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对健康的重视。

远涉重洋,传往国外,说明艾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琴152832796

谢谢你的邀请!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这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

主要是纪念历史上的伟大民族诗人屈源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的说法。

端午节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确立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形成了如今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我只是作了简单的回答。

(对不起,里面的门字多写了)

若非之三更学习

端午节,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

和春节、清明、中秋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古人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随着太阳直射的改变,冬至起阳能从地心向上走,阳气开始了。

夏至起,阴气慢慢从地心往上走,阴气来了,而阳能开始下沉。

所以冬至是阳生,夏至是阴生。

敲黑板看重点。

冬至阳生,夏至阴生,并不是说冬至是最冷的,夏至是最热的。

自然界的变化是有一个渐进过程的,所以,冬至过后有“三九”,夏至过后有“三伏”。

一天之中,气温最高时段也是午时过后一两点左右。

端午,是与夏至紧紧相随的一个节日。

端,初也。

端午,即午月第一个午日。

午,在甲骨文里,本字是“杵”,舂杵。

舂米一上一下,象征着阴阳交替。

天干地支中“午马”,中午的马蹄子一上一下的起落,也是象征着阴阳交替。

一方面,天地阴阳交替,正阳之气开始受到阴邪、湿毒的影响、威胁。

另一方面,天气越来越热,蚊虫蛇鼠等出没,疫病流行。

这样,端午节就应运而生了。

人们需要一个节日来祭神祈福。

辟邪、驱虫,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两个寓意。

我们插艾草,就是为了辟邪;我们佩香囊,是为了驱虫。

端午节的起源,体现的依然是先民们对生存和生命的关注和呵护。

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最大的习俗。

粽,属“籺”的一种。

籺,历来都是用来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另一大活动。

通过这一活动,加强体质锻炼,呼唤生机和活力,让族群拥有更健康与昂扬的姿态。

除了上面提到的插艾草、佩香囊,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习俗,祭龙、采草药,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放纸龙、纸鸢、拴五色丝线等等。

随着社会发展,端午节更是成为了一个休闲娱乐的节日。

我想,在传统习俗之外,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新的庆祝活动呈现出来。

祝大家端午安康,生活越来越美好!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3:30: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6201115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其由来和文化内涵是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其由来和文化内涵是什么?.pdf

标签:传统节日   端午节   中国   由来   内涵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