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n。
旃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zhān,本意:1、古代的一种赤色曲柄旗。
2、通“毡”,一种毛织品。
3、之、焉二字的合读。
旃是形声兼会意字,“㫃(yǎn)”为形旁,“丹”为声旁,“丹”也表意,指红色。
康熙字典《唐韵》《集韵》《韵会》𠀤诸延切,音饘。
《说兄搜高文》旗曲柄也,所以旃表士众,周礼曰:通帛为旃。
按《周礼·春官》司常,今作旜。
《尔雅·释天》因章曰旃。
羡尺《注》以帛练为旒,因其文章,不复画之。
《释名》旃,战也。
战战恭已而已也。
三孤所建,象无事也。
《左传·昭二十年》旃以招大夫。
又《博雅》旃,之也。
《诗·魏风》上愼旃哉。
《左传·桓九年》虞公求旃。
又《小尔雅》旃,焉也。
《诗·唐风》舍旃舍旃。
《笺》旃之言焉也。
又《尔雅·释天》太岁在漏笑乙曰旃蒙。
又《史记·匈奴传》被旃裘。
《前汉·王褒传》夫荷旃被毳者。
又《韵补》叶之人切。
《陆云·夏府君诔》广命俊乂,惟弓与旃。
震我声敎,遇响惟殷。
特特就知道旃的拼音念什么?旃,读作zhān,形声字,有三义:1. 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
例如:通帛为旃。
通以赤色为之。
——《释名·释兵》2.毛织品。
通“毡”。
例如:不知其可以为旃也。
——《淮南子·齐俗》3. 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
例如: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诗·魏风·陟岵》。
桃花心酿旃读【 zhān】。
一、释义文言助词。
“之焉”两字的合音。
同“毡”。
二、出处《说文·㫃部》:“旃,旗曲柄也”。
三旅纤、译文旃,本意是斗消一种赤色的曲柄旗。
扩展资料:1、旃檀释义:古书上指檀香。
出处: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以旃檀木为薪。
”译文:用旃檀木作为薪火。
2、旃衣释义:以毛毡等制成的衣服。
出处:《西京杂记》卷四:“脱羊裘而衣旃衣,以见高祖。
”译文:脱掉身上的羊裘,换上毛毡制成的衣服,空镇知再去面见高祖。
小时候可淘了请问《旃》这个字读什么?● 旃zhān◎ 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
◎ 同“毡”。
◎ 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
用户1595102906760
请问《旃》这个字读什么?旃拼音:zhān ㄓㄢ部首:方笔画:10笔顺编号:4153313541郑码:SYQS,U:65C3,GBK:ECB9(1)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
(2)同“毡”。
(3)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
详细解释旃zhān(1)(形声,本义:赤色的曲柄旗)(2)同本义 [red flag]旃,旗曲柄也。
周礼曰:“通帛为旃。
――《说文》通帛为旃。
通以赤色为之。
――《释名·释兵》置旃以为辕门。
――《谷梁传·昭公八年》(3)亦泛指旌旗收功单于旃。
――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4)又如:旃帛(红旗);旃旌(泛指赤色旗帜);旃戎(军旅)(5)毛织品。
通“毡” [felt]不知其可以为旃也。
――《淮南子·齐俗》被旃裘。
――《史记·匈奴传》旃毛并咽之。
――《汉书·李广苏建传》《资治通鉴》(6)又如:旃席(毡帐);旃衣(以毛毡等制成的衣服);旃车(毡篷车);旃席(毡席;毛毡)旃zhān(1)之、焉二字的合读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诗·魏风·陟岵》。
马瑞辰通释:“之、旃一声之转,又为‘之焉’之合声,故旃训‘之’,又训‘焉’。
”黄发在廷,余感忘古人求旧之义。
勉旃!夙夜服此训辞。
――明 钱谦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2)又如:勉旃(希望你奋发有为)旃裘zhānqiú[fur coat] 即“毡裘”。
毛制的衣服旃裘筋角。
――《史记·货殖列传》旃檀zhāntán[sandal(wood)] 古书上指檀香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3:25: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5958114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旃的拼音念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旃的拼音念什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