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和缶的区别?鼓是兽皮为敲击位置,缶是敲击边框
用户839661195105436王字旁加个缶字读什么?bǎoㄅㄠˇ 字形字义:会意。
字从玉从缶。
“缶”即瓦、陶。
“玉”和“缶”联合起来表示“玉质瓦陶”、“玉瓦”、“玉陶”。
本义:瓷。
说明:本字和“珁”字实际上是同一个字,相互为异写。
汉字中的“瓦”和“缶”常可相互通用,如“瓷”字中的“瓦”可以用“缶”来代替,等等。
而“珁”字列在《汉语大字典》袖珍本第499页,解释是“同‘瓷’”。
由此可以推知“珤”的音义亦同瓷,而若视为“寚省”时才读为bǎo。
◎ 古同“宝”。
珤 拼音:bǎo 部首:王,部外笔画:6,总笔画:10 ; 繁体部首:玉,部外笔画:6,总笔画:11 五笔86:GRMH 五笔98:GTFB 仓颉:MGOJU 笔顺编号:1121311252 四角号码:1817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3E4 笔顺:横横竖横撇横横竖折竖 区位码:AB92
明月松间照时代缶拼音:[fǒu][释义]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泡泡的可可9Tfǒu。
部首:缶。
笔画:6。
笔顺: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
缶,汉语二级字,亦作缻,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鼔之以节歌。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
基础释义:1、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
2、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详细释义:〈名〉(象形。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
下面是“缶”的本体。
“杵”是棒子,可用来制坯。
“缶”又是秦乐器,“杵”可以敲击成曲。
本义:瓦器,圆腹小口,用以盛酒浆等)盛酒浆的瓦器。
大腹小口,有盖。
也有铜制的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象形。
——《说文》。
盛酒瓦器:大腹小口,有盖。
也有铜制的,也用于盛流质食物,源自同形陶器。
这里的缶是指尊缶,而不是浴缶。
古人用缶多是陶质。
考古发掘发现,只有较大的少数墓中才有青铜缶。
《说文》:“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经节,象形。
”可见,青铜缶的祖型当是陶缶。
快乐的小蜜蜂V缶拼音:fǒu简体部首:缶总茄模笔画:6笔顺编码:肢段ノ一一丨フ丨解释: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历纳誉口儿的盛酒瓦器。
用户5699412889028一个馨加个岳什么字?一个馨加个岳是汉字罄,拼音读qìngㄑㄧㄥˋ笔顺演示部首缶笔画17笔顺横、竖、横、横折、竖、横、撇、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点、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结构上下结构五行木五笔FNMM四角47772仓颉GEOJU姓名学多用男性异体字2597B,笔顺编号12152133554311252吉凶寓意吉部外笔画11现代汉语词典罄qìng(形)〈书〉尽;空:~尽|~其所有。
教育能手H缶读音fǒu,声母f,韵母是ou,声调是三声。
部首:缶 核液
笔画数:6
笔顺:撇、横、横、竖 、竖折/竖弯、竖。
字义:
1、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瓦器。
2、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相关组词:
1、击缶[jī fǒu]
亦作“击缻”。
敲击瓦缶。
古人或以缶为乐器,用以打拍宽笑子。
缶,瓦盆。
2、土缶[tǔ fǒu]
一种瓦器。
圆腹小口有盖,用以汲水或盛流质,也改巧物可用作打击乐器。
3、庄缶[zhuāng fǒu]
战国时庄周之妻死,惠子吊之,庄周方箕踞鼓盆而歌。
4、抚缶[fǔ fǒu]
敲击瓦制乐器,作为歌唱时的节奏
5、瓦缶雷鸣[wǎ fǒu léi míng]
比喻庸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用户6867835716607鼓和缶的区别?不是鼓的一种,而是和鼓分开的另外一种土类乐器。
缶原本是古代一种陶器,类似瓦罐,形状很像一个小缸或钵,是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
圆腹,有盖,肩上有环耳;也有方形的。
盛行于春秋战国。
这种酒器能够成为乐器是由于人们在盛大的宴会中,喝到兴致处便一边敲打着盛满酒的酒器,一边大声吟唱,颇像现代的卡拉OK,所以缶就演化成为土类乐器中的一种
库梧永晶辉1)汉语拼音:fǒu(2)注音符号:ㄈㄡˇ(3)郑码:差渗MAEZ,U:7F36,GBK:F3BE(4)笔画数:6,部首:缶,笔顺编号:311252右图展示的是鎏金铜缶,现存于上海博猜庆袭物馆穗兄。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3:15: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5312102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鼓和缶的区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鼓和缶的区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