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02-28 03:09:19 阅读: 评论:0

男士搭配-怎么开车

高中化学教案
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亚马逊丛林历险记)

1/28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模板7篇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溶解现象,从微观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两种

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现象。

⑵、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知道生活

中常见的几种溶剂。

⑶、了解乳浊液的形成,知道几种常见的乳化现象,并

能简单地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

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实验介绍和思考,学会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描述,

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⑵、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

系,认识到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

2/28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及其和“乳化”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同学们喝过糖水吗?尝过盐水吗?他们有

什么味道?为什么他们和清水的味道不一样呢?因为糖水

和盐水中溶解了糖和盐。今天我们来学习“溶液的形成”。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溶液的形成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糖水的形成

【回忆思考】

生活中大家都喝过糖水,糖水是怎么形成的?你能从微

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过程吗?

【总结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分析三者之间

的关系。(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教师可以简单的介绍这些实

验。)

活动二: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讨论交流】

生活、生产中你见过哪些有关溶液的用途?(化学实验

3/28

中在溶液中反应可以加快反应;植物的无土栽培技术;医疗

过程中的注射现象;鱼池中的鱼较多时用喷泉的形式增加含

氧量等。)

2、乳浊液的形成

活动三:认识生活中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

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回忆生活中使用洗涤剂的过程,讨

论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总结交流】

共同总结乳浊液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乳化现象。(用

洗涤剂清洗油污)

活动四: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

化”现象

【讨论交流】

根据教材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讨论“溶液”和“乳浊

液”、“溶解”和“乳化”有什么区别?

【师生总结】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扩散到另一

种物质的分子当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而“乳浊液”则是一种

液体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并不聚成较大的油珠而存在

于水中所形成的一种混合物。“溶解”与“乳化”是一种过

程,具体区别如上。

4/28

3、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活动五:探究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设计】

学生根据教材第30页“活动与探究”内容,设计实验。

【阅读教材】

学生阅读教材中第31页的内容,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扩

散”和“水合”过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思考练习】

完成教材第33页中的“习题”内容:第1、2、3、5题。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

学完本节课,我们知识了哪些内容?

【拓展资料】

教材第31页的“资料”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33页“习题”第4题。

2、教材第32页的“家庭小实验”。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

5/28

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

格、资源、回收等;

(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

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

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

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

6/28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

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

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

教学过程

学习情景:

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

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

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感想如:

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模板篇3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

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

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

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

7/28

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

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

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

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

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

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

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

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

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

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

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

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

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

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

8/28

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

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

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

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

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

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

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

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

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

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

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

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

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

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

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

9/28

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

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

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

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

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

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

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

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

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

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

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10/28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

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

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

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

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

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

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

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

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师巡视、指导,纠正

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11/28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

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

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

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

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

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

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

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模板篇4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常见

的两种有机物.学好这一节,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

12/28

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

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既巩固了烷、烯、炔、芳香烃的性质,

又为后面的酚、醛、羧酸、酯和糖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带

动了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

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乙醇是醇类物质的代表物,因而乙醇的结构和性

质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本节的难点。

(2)重点、难点的突破,可设计两个突破点:

①乙醇结构的特点可通过问题探究、化学计算和分子模

型来推导,电脑展示来确定,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掌握乙醇结构的同时,也学

会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13/28

②通过实验探究和电脑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办法认识和

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二、教法活用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

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

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

奥妙。

2.实验促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

分析实验现象,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3.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

现象宏观化,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乙醇化学反

应的本质。

4.归纳法:通过学生的归纳和逻辑推导,最终确定乙

醇的分子结构。

三、教学辅助手段

1、说实验:

①乙醇与钠反应,可作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对比实验,且

取用的金属钠尽量大小一致,表面积相差不大。

②乙醇氧化,铜丝一端卷成螺旋状,以增大催化剂的表

面积,使反应速度加快。

14/28

2、说现代化教学手段:乙醇主要化学性质可用以下两个

方程式作代表:

(1)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以上二个反应的过程可用电脑动画模拟,以便让学生深

刻了解、掌握各反应的本质及断键的部位,让微观反应宏观

化。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模板篇5

一、教学目标

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

(1)知道并记住什么是布朗运动,知道影响布朗运动

激烈程度的因素,知道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

(2)知道布朗运动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知道什么是分子的热运动,知道分子热运动的激

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2.通过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发现其特征,分析概括出

布朗运动的原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

从对悬浮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初步接触

到用概率统计的观点分析大量偶然事件的必然结果。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学生对布朗运动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出布朗运动不是外界影响产生的,是液体分子撞击微粒不平

15/28

衡性产生的。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

体分子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一连串结论的得出是这

堂课的教学重点。

2.学生观察到的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但它又间接

反映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特点。这是课堂上的难点。这个

难点要从开始分析显微镜下看不到分子运动这个问题逐渐

分散解疑。

三、教具

1.气体和液体的扩散实验:分别装有H氧化氮和空气

的玻璃储气瓶、玻璃片;250毫升水杯内盛有净水、红墨水。

2.制备好的有藤黄悬浮颗粒的水、显微镜用载物片、

显微摄像头、大屏幕投影电视。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两个演示实验:

1.把盛有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与另一个玻璃瓶竖直方向

对口相接触,看到二氧化氮气体从下面的瓶内逐渐扩展到上

面瓶内。

2.在一烧杯的净水中,滴入一二滴红墨水后,红墨水

在水中逐渐扩展开来。

提问:上述两个实验属于什么物理现象?这现象说明什

么问题?

16/28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上述实验是气体、液体的扩散现

象,扩散现象是一种热现象。它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

规则运动。而且扩散现象的快慢直接与温度有关,温度高,

扩散现象加快。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中已经学习过了。

(二)新课教学过程

1.介绍布朗运动现象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悬浮在水中的

花粉,发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后来把颗

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不只是花粉,其他的物

质加藤黄、墨汁中的炭粒,这些小微粒悬浮在水中都有布朗

运动存在。

介绍显微镜下如何观察布朗运动。在载物玻璃上的凹槽

内用滴管滴入几滴有藤黄的水滴,将盖玻璃盖上,放在显微

镜载物台上,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在视场中看到大大小小

的许多颗粒,仔细观察其中某一个很小的颗粒,会发现在不

停地活动,很像是水中的小鱼虫的运动。将一台显微镜放在

讲台上,然后让用显微摄像头拍摄布朗运动,经过电脑在大

屏幕上显示投影成像,让全体学生观察,教师用教鞭指一个

颗粒在屏幕上的位置,以此点为点,让学生看这颗微粒以后

的一些时间内对点运动情况。

让学生看教科书上图,图上画的几个布朗颗粒运动的路

线,指出这不是布朗微粒运动的轨迹,它只是每隔30秒观察

17/28

到的位置的一些连线。实际上在这短短的30秒内微粒运动也

极不规则,绝不是直线运动。

2.介绍布朗运动的几个特点

(1)连续观察布朗运动,发现在多天甚至几个月时间

内,只要液体不干涸,就看不到这种运动停下来。这种布朗

运动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夏天和冬天(只要悬浮液不冰冻),

永远在运动着。所以说,这种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2)换不同种类悬浮颗粒,如花粉、藤黄、墨汁中的

炭粒等都存在布朗运动,说明布朗运动不取决于颗粒本身。

更换不同种类液体,都不存在布朗运动。

(3)悬浮的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颗粒大了,

布朗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运动。

(4)布朗运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愈加激烈。

3.分析、解释布朗运动的原因

(1)布朗运动不是由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所谓外界

因素的影响,是指存在温度差、压强差、液体振动等等。

分层次地提问学生:若液体两端有温度差,液体是怎样

传递热量的?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将做定向移动,还是无规则

运动?温度差这样的外界因素能产生布朗运动吗?

归纳学生回答,液体存在着温度差时,液体依靠对流传

递热量,这样是浮颗粒将随液体有定向移动。但布朗运动对

不同颗粒运动情况不相同,因此液体的温度差不可能产生布

18/28

朗运动。又如液体的压强差或振动等都只能使液体具有走向

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定向移动不是布朗运动。因

此,推理得出外界因素的影响不是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只

能是液体内部造成的。

(2)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受到液体各

个方向液体分子撞击作用不平衡造成的。

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固体的微小悬浮颗粒,液体分子是看

不到的,因为液体分子太小。但液体中许许多多做无规则运

动的分子不断地撞击微小悬浮颗粒,当微小颗粒足够小时,

它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如

教科书上的插图所示。

在某一瞬间,微小颗粒在某个方向受到撞击作用强,它

就沿着这个方向运动。在下一瞬间,微小颗粒在另一方向受

到的撞击作用强,它又向着另一个方向运动。任一时刻微小

颗粒所受的撞击在某一方向上占优势只能是偶然的,这样就

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

子数越小。布朗运动微粒大小在10-’m数量级,液体分子

大小在10-“m数量级,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明

显,因此,布朗运动越明显。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大,在

某一瞬间跟它相撞击的分子越多,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

现得越不明显,以至可以认为撞击作用互相平衡,因此布朗

19/28

运动不明显,甚至观察不到。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模板篇6

一、学习目标

1.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分析、理解

氧化还原反应。

2.学会用“双线桥”法分析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

并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辨析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并用韦恩图表示之,培养比较、类比、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5.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得电子和失电子之间相

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

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三、设计思路

由复习氯气主要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引入,结合

专题1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对这些反应进行

判断,从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区别,

并从电子转移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再升华到构建氧化还原

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关系的概念。

20/28

四、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复习上节课氯气有关反应引入本节课的研

究主题。先由学生书写氯气与钠、铁、氢气和水,次氯酸分

解、此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学生自己书写方程式,并留待后面的学习继续使

用。

[过渡]我们结合在第一章中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来判断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还是非氧化

还原反应。

[媒体]

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H2+Cl22HCl

Cl2+H2OHCl+HClO

Ca(ClO)2+CO2+H2O=CaCl2+2HClO

2HClOO2↑+2HCl

[练习]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或可小组讨论、分析。

[叙述]现在请大家在氯气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上,标出化

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在反应前后的化合价。

[思考与讨论]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1.元素的化合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2.元素的化合价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21/28

3.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数

目有何关系?

4.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元素得电子数和失电子数有

何关系?

[叙述]讲述如何用“双线桥”法表示上面所得到的信息。

[板书]

[叙述]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系数是与反应过程中得失电

子的数目相关的。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还原

剂发生氧化反应,表现还原性。可以这样记忆:还原剂化合

价升高、失电子、具有还原性,被氧化。

[思考与讨论]辨析在2Na+Cl2=2NaCl的反应中,氧化

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怎样判断元素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呢?

[板书]

还原剂氧化剂

有还原性有氧化性

被氧化被还原

[思考与讨论]

1.元素处于不同的化合价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

22/28

哪些性质?并以氯元素的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质进行分析。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何呢?

用图形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一下前面的几个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情况,找出

每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模板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安排在第一册课本知识学完后讲授。本节教学内

容是对课本中出现的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以及社会

关注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等环境问题的

总结,是一节归纳复习课。

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近年来中考的

热点考点之一。在教材中,环境问题倍受关注,出现频率较

高,但知识点较分散。本节课不但对整册书有关环境知识进

行了归纳总结,并且对相关知识加以扩展,讲授过程中注重

中考热点问题的渗透,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更轻松,做

到有的放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个整

体认识,使知识更加全面、系统。

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后确定小组活动内容——大

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本地环境状况调查,

供学生选择。这样做可使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让其“有事能

做”,“有事可做”,“有事愿做”。

23/28

环境问题贯穿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知识内容可发展、

适用年级可扩大。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

不少,例如:高二教材氮族元素这章中介绍了“汽车尾气”

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学了有机物的初步知识后介绍了

“合成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初三

学生马上就要进入高中学习,高中学生可在此基础上继续探

索、扩展研究。他们可以在学习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后,对环

境问题的有更多的、更深的了解。也就是说,初中对环境问

题有个整体认识,可以为高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也就是

说本节课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化学已有了半年的时间,对于环境问题也有了

一定的了解,并且懂得了学习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环

境问题。但掌握的知识零散,对知识缺乏整体认识,缺乏理

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因为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无时间参加

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活动,可以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

边做起,比如维护校园环境卫生等。针对学生合作意识较缺

乏的现状,在讲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进行调查研

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网页作

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这一过程将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

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等社会实践能力。

本节的教学要求不高,难度也不大,在教学中教师可根

24/28

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活动形式。活动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

动起来,在教学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

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高环境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性;了解防治环境污染

的初步知识。

2.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

明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和表

达能力等。

2.培养学生组织活动、协作学习、与人交流、沟通等社

会实践能力。

3.学会资料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知识加工整合用于实践的能力。

4.将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制作出来,使学生有较强的成就

感,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德育目标:

通过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体会化学在美化改善人

们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与环境和谐的必要性,激励他们保

25/28

护家园,积极投身环保,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

污染以及社会观注的热点环境问题的来源、危害与防治,本

地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

难点: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网页的制作。

课时安排:1课时

五、学法的确定

各小组根据选定的活动内容,主要从污染来源、危害、

和防治三方面收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图表等资料。在

活动中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和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但这些

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知识、资料

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

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旧的、传统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发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

教授,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师呈现、组织和传递知识的过程,

学生的任务就是像“海绵”一样地尽可能多地吸收教师传

授的知识。当前的教育理念,则倾向于将学习看成是学生自

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

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

有个人特点的,有意义的方式来建构新知识,由于学生担负

26/28

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帮

助。

根据这一教育理念,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共同探究

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中,师与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具体指在教师的

指导和安排下,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主

题开展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

成果以网页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也就是说本节课中教师

的“教”,主要是在课外,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

了学生才华展现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设计

1.设置问题,引入课题

通过五幅画面的对比,提出问题:四幅画面给我们的感

觉有何不同?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什么原因造成的?由学生

思考回答,引出环境污染这个课题。

2.学生讨论回答

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类型有哪些?这些污染对人

类的危害是什么?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污染对我

们生活影响?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身边有哪些环境污染?我

们自身应该如何去做?

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结合课前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的

知识各抒己见,讨论得出每小组自己的观点。

27/28

3.教师归纳、总结、讲解

教师在学生的讨论过程要注意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讨论性发言结束后,对同学这次活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评价

和总结。然后按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温室效应→水污

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白色污染→绿色化学的顺序对

学生查阅的知识、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肯定学生的成果,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高环境

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身边的环境保护活动,从自身做起,

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4.布置作业

(1)必做题:

A、每个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找出一个有关环境污染的典

型社会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B、每个同学找出三到五个有关环境问题的题目,并做

出相应的答案。

(2)探索题:

今天我们研究了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还有很多方面我

们没有涉及到,请通过各种途径,观察身边的现象,以“环

境和我们的生活”或“邢台环境现状分析”为主题写一篇

小论文。

其中探索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而准备,可以在课外兴趣

28/28

小组中交流,或在黑板报中登载,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3:0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495910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化学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化学教案.pdf

上一篇:班级计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