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鱼源β-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AH的分离及其对机体铁代
谢的影响
余文杰;陈观水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8(046)007
【摘要】对具有典型败血症病症的染病红龙鱼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分析.从其肝脏
中分离得到病原菌菌株AH,经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通过多重PCR检测确认该嗜水气单胞菌AH属于β-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含有气溶
素基因(aerA)和溶血素基因(ahhl).此外研究嗜水气单胞菌AH侵染红龙鱼后对其机
体铁代谢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H,在侵染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红龙鱼
的血液和肝脏组织,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nductivelycoupledplasma-atomicemissionspecrometry,简称ICP-AES)法
检测红龙鱼血清和肝脏中的铁含量,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铁调素基因
(脚c)、白细胞介素基因(il-6)、JAK/STAT信号通路的蛋白质酪氨酸激酶3基因
(jak3)、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基因(stat3)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侵染
嗜水气单胞菌AH后,红龙鱼血清中铁浓度明显降低,在24、48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
总铁结合力有所上升,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肝脏中铁含量相对于对照组差异没有达
到显著水平,但仍有明显升高.肝脏中hepc基因的表达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显著上
升;il-6jak3和stat3基因表达量开始均有所上调,随后有所下降,但在各时间点的表
达量均高于对照.由结果可知,机体通过调节铁调素基因(hepc)等铁相关基因的表达,
进而降低自身游离铁含量,并增加储存铁含量来应对细菌的侵染.
【总页数】5页(P162-166)
【作者】余文杰;陈观水
【作者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福建漳州363000;福建农林大
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2.1
【相关文献】
1.暹罗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的分离鉴定2.溶血性嗜水气单胞菌XF-6的
分离鉴定及其对鲥鱼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3.美洲红鹦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
定4.痰标本同时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嗜水豚鼠气单胞菌一例5.美洲红鹮源嗜
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2:38: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30817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红龙鱼.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红龙鱼.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