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重怎样去除?

更新时间:2023-02-28 02:02:37 阅读: 评论:0

一、拔罐疗法祛除体内湿气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而且拔罐相对操作方便,很适合在家中自我养护身体,祛除湿气。

二、通过运动祛除体内湿气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

这些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三、通过饮食祛除体内湿气1.清热祛湿粥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疗效:清热祛湿。

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2.鲜土茯苓煲猪汤原料:鲜土茯苓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制作: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

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疗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四、改善生活习惯祛除体内湿气1.避开环境的湿气不要直接睡地板。

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

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2.按时睡觉我们的身体在睡觉的时候会自己调整,晚上12点左右身体的机能会把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肾脏和呼吸排出。

所以,不要熬夜,你的身体就不会湿气重。

3.避开生冷、甜腻食物、酒外部环境仅仅是诱因,体内环境太湿才是主因。

陈伟说,中医认为脾胃主湿,所以,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别吃伤脾胃的食物。

比如,凉拌食品,冷饮。

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

另外,酒助湿邪,酒精少碰为好。

4.多用葱、姜、蒜

葱、姜、蒜是我们家用最普通的几种调味料,它们在为我们的菜肴增加味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

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5.多做深呼吸深呼吸有利于调整我们的肺功能,也会让我们的湿气消失。

因为湿气会随着呼吸呼出,并且保持通畅。

中医原山

湿气重会导致长斑长痘,皮肤暗沉,特别显老,教你一招去湿气

生活达人蒋小喵

薏米淘干净,控干水分,平底锅不加油翻炒,炒出香味后,加入红枣、枸杞、冰糖、桂圆、炒好的薏米,倒入开水冲泡5-10分钟

m9y4wbjr

1、室内保持干爽,防外湿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

外界湿气诱发内湿,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所以,在阴雨绵绵的天气,尤其是回南天里,应该关窗关门,把湿气拒于外面。

其次,别穿没有干透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

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的水分,吹干头发。

还要避免淋雨,别让水分湿气包裹着身体。

最好能够买一台烘干机,把家里的毛巾、衣服等都烘干后再穿着。

一旦天气好转,湿气减少时,应该及时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带走室内的湿气。

如果外界湿气仍然很重,建议使用空调、抽湿机等,使得室内空气干爽,免得湿气滞留室内。

2、饮食调理,祛内湿

脾虚湿困是春困的基本病因,应健脾去湿,而温补脾胃是解除春困的最好途径。

由于春季肝气旺、脾气弱,而脾胃主四肢,脾气不旺,四肢酸软无力,所以要补脾。

对于内湿不重的人,在饮食上,健脾祛湿,多吃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等,能慢慢缓解。

3、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

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4、适量运动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方法,特使是长期呆在空调房中的白领,通过运动流汗祛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对于健康十分有益。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5、注意室内通风

不通风是加重湿气的重要原因,一些生活细节也会导致周围环境和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喜欢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等。

厚德汉方集团

体内湿气太重怎么办?需要祛湿的人:1、眼皮容易月中、出汗少、皮肤较厚、肤色暗、头沉没有精神的人群。

2、睡不醒,每天睡再多,还是觉得很困,睡觉流口水的人群。

3、起床之后如厕,大便溏稀不成形,或者隔三差五便迷的人群。

需要祛湿时间:长夏,一般指的是夏末秋初之时,或指夏季中高温、多雨、潮湿的特殊时段,空气中湿度大。

主要是因为夏季闷热潮湿,阴雨连绵,更容易感受湿邪。

此外,因夏季饮食不注意,过度进食生冷或误食发霉变质的食物损伤脾胃也会导致湿邪内生。

祛湿方法:1、适量运动适当的运动帮助我们燃烧身体脂肪,醋进体内代谢,还能够排湿去寒,醋进身体运动,让身体动起来,加速湿气的排出。

2、泡脚祛湿泡脚有助于加速我们体内的血液循环,醋进皮肤的代谢,足贴可以帮助带走体内的垃圾,起到祛湿排读的作用。

ICU王医生

体内湿气太重怎么办?体内湿气太重的时候,可以采用中医进行调理,中医理论上湿气太重是由于脾虚所导致的,因为脾虚不能够正常的运化水谷,所以才会有湿气过重,改善饮食,清淡饮食,不吃清淡容易刺激性的食物,不要熬夜也能够起到利湿的作用,平时以粥类为主。

养生种草

1、增加运动量,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

2、以清淡饮食为主,少吃肉食。

3、每天要进行自我按摩,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4、每天的睡眠要充足。

5、减少到湿气重的环境中去。

6、多吃些绿豆等解毒的食品。

夏末蔚曳9680

  湿邪,可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最大敌人之一,十个人里有八九个人有湿邪潜伏。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有关。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湿性黏浊,如油入面,那么有湿气是该怎么办?我支招帮你逼出体内湿气!

  如何判断体内湿气重?

  ①头发爱出油;   ②面部油亮;   ③睡觉流口水(湿气饱和自行流出);   ④排便粘稠(不易冲掉)且多便;   ⑤小肚子大;   ⑥耳内湿(耳禅湿 )

  湿气重该怎么办?

  1越懒越要运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

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病症。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2避环境湿气   我们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

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

  日常生活中应留心下列事项:1、不要直接睡地板。

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

2、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3、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不要盖潮湿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

4、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开窗透气。

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还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3妙用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家里常用的.调味料,还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

我们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此外,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比如芡实莲子苡仁汤。

陈年老医

体内湿气重怎样去除?去除体内的湿气的步骤如下:

1.首先要进行健脾和胃。

2.在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为主。

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食物的味道不要过于偏咸或者偏辣。

3.同时要加强自身的锻炼和运动。

这样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气血从而运行起来,就可以促进体内的湿气排除。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2:02: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095776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体内湿气重怎样去除?.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体内湿气重怎样去除?.pdf

标签:湿气   体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