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是怎么造成的?

更新时间:2023-02-28 02:01:26 阅读: 评论:0

1、什么是脱肛?脱肛是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

2、脱肛的特点:直肠粘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

3、脱肛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脱肛相当于西医的直肠脱垂。

4、如何诊断脱肛?根据脱出病史,视诊看脱出物即可诊断。

脱肛可分为三度:(1)I度脱垂:为直肠粘膜脱出,脱出物呈淡红色,长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

(2)II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5~10cm,呈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形而有层次的粘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回复。

(3)III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5、脱肛的鉴别诊断I度直肠脱垂应与内痔脱出相鉴别,内痔脱出时痔核呈分颗状,无环状粘膜皱襞,黯红色或青紫色,容易出血。

此外,还有一些疾病应与脱肛相鉴别,如直肠息肉、肛管直肠癌、肛乳头瘤、肛管疣、赘皮性外痔等。

治疗脱肛有哪些方法

(1)保守疗法

如果脱肛继发于便秘、腹泻等疾病,就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原发病治好了,脱肛多能痊愈。

治疗期间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排便,小婴儿可直着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

如能坚持1~2个月,多数脱肛可以痊愈。

如改变排便方法后脱肛未愈则可行手法复位,用纱布折成厚垫,压住肛门,用粘膏将两臀拉紧粘牢,令小儿卧床1 ~2周,坚持卧位排便,多可痊愈。

(2)中医治疗

此病多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

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

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

便秘加熟军;有热加连翘、栀子;阴虚加玄参、生地。

另外可以针灸百会、长强,病久加足三里。

治脱肛方:

参麦芩连归地汤(肖正安教授)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

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

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收肛散(柏莲松教授)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

功效:收涩固脱。

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

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提肛汤(王静安主任医师)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

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

主治:小儿脱肛。

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

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

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脱肛液(李润庭主任医师)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

功效:固肠收涩。

主治:直肠脱垂。

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益气升阳汤(张梦侬名中医)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

功效:益气升阳。

主治:脱肛。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匿名用户

一想起脱肛,很多人就发麻,肠子从肛门处掉出来,让很多人痛苦不堪,难以接受,对于脱肛,很多人都感觉不经意间自己就得上了,其实任何疾病都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对于脱肛,很多其他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也可以引发脱肛。

如内痔,内痔是痔疮的一种,初期,排便时内痔脱出肛门外,便后痔团自行回纳;痔团紫红或鲜红色,似草莓状,粘膜菲薄易出血。

对于内痔若久拖不治,长期的脱出可导致直肠粘膜脱垂,从而引起脱肛;其次是便秘:由于便秘患者排便困难,用力排便时常可导致直肠粘膜外翻,引起脱肛;直肠粘膜松弛:直肠粘膜松弛是脱肛的早期症状,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直肠、肛管及乙状结肠外翻造成脱肛。

根据这位患者所述,你出现第二次脱肛,有可能是在不专业到医院做的治疗,手术不彻底造成的,建议你及时到正规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病情严重引发其他疾病。

向往魅力生活

脱肛:直肠粘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脱肛多能痊愈.治疗期间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排便.如能坚持1~2个月,多数脱肛可以痊愈。

如改变排便方法后脱肛未愈则可行手法复位,用纱布折成厚垫,压住肛门,用粘膏将两臀拉紧粘牢.治脱肛方:参麦芩连归地汤(肖正安教授)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

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

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收肛散(柏莲松教授)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

功效:收涩固脱。

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

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提肛汤(王静安主任医师)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

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

主治:小儿脱肛。

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

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

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脱肛液(李润庭主任医师)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

功效:固肠收涩。

主治:直肠脱垂。

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益气升阳汤(张梦侬名中医)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

功效:益气升阳。

主治:脱肛。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祝身体健康

源秀英赫冬

脱肛怎么回事?脱肛)是指长期痔疮不经治疗引起的直肠粘膜脱垂,也可能是由发育不良或营养不良引起的。

如果出现脱肛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治疗。

应该注意个人的清洁和卫生,并注意适当的锻炼来帮助身体恢复。

如果有脱肛症状,必须注意不要做剧烈运动,以避免更严重的肛门脱落症状。

夏侯雪经霜

你好. 1、脱出:这是肛门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早期排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自行复位;随着病情的发 展,身体抵抗力逐渐减弱,日久失治,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突出,甚至咳嗽、负重、行路、下蹲时也会脱出,而且不易复位,需要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复位。

, 2、出血:一般无出血症状,偶尔大便干燥时,擦伤粘膜有滴血,粪便带血或手纸拭擦时有血,但出血量较少。

, 3、坠胀:由于粘膜下脱,引起直肠或结肠套叠,压迫肛门部,产生坠胀,有的还感觉股部和腰骶部痪胀。

, 4、潮湿:部分病人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收缩无力,常有粘液自肛内溢出,以致有潮湿感。

或因其脱出,没有及时复位,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粘液刺激肛周皮肤而引起搔痒。

, 5、嵌顿:大便时,肛门直肠脱出未能及时复位,时间稍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因而发炎肿胀,并导致嵌顿。

这时,粘膜由红色逐渐变成暗红色,甚至出现表浅粘膜糜烂坏死、或脱垂肠段因肛门括约肌收缩而绞窄坏死。

病人症状亦随之由局部反应发展到全身,出现体温上升,食欲减退,小便困难,大便于结,疼痛坠胀加剧,坐卧不安,甚者发生肠梗阻症状。

介入科刘震坤医生

直肠脱垂,它是指直肠黏膜、直肠全层或者部分乙状结肠脱出,往下移位的一种疾病。

一般人认为肠子掉出肛门外就叫做脱肛,其实这只是脱肛的其中的一个方面,这种叫做外脱垂。

还有一种情况是直肠下移到直肠肛管的位置而没有脱垂到肛门外的,这时医学上叫做内脱垂。

脱肛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多发生于儿童和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中医一般认为它是由于脾虚下陷,气血不足所导致的,它主要的症状就是直肠脱出、便血和肛门坠胀感,长此以往,直肠分泌物刺激肛周,会产生肛周的一些潮湿、瘙痒感。

多的友715166b

1、可用膏药,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拥有良好的作息时间。

2、初期可用药膏,可消炎消肿,不能长时间坐着,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保持大便的通畅,注意肛部的清洁,或者是坚持坐浴。

孕妇不好手术治疗,所以要注意肛部护理,避免症状加重,就是坐姿时要让肛部悬空透气,便后要用水清洗干净,熏蒸坐浴要保证足够时间。

产后痔疮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肛门局部的痔静脉血液循环促进静脉的回流,产后的妇女又是哺乳期,药物就更不能吃了,所以一般采用物理治疗的方式,准备一套电动肛部促愈包。

选择医用级别的促愈药浴盆,用温水熏洗,购买时注意假货,假货气味刺鼻也不透明,有的都没有坐浴喷头。

医用的坐浴盆为全透明,耐高温,无毒无味,坐浴还有的患者买到的导气管是回收的不透明橡胶,气味也刺鼻,医院用的导气管是透明无色无味的,跟输液管一样。

促愈药浴盆也必须是透明的注射器一样的材质,因为要观察药液的浓度。

时不与药液反应。

普外科肛肠组

大便时经常脱肛这种情况一般多见于身体虚弱、便秘、排便困难等情况导致,如果出现直肠粘膜脱垂或者是环状混合痔。

痔疮的症状一般有疼痛,瘙痒大便出血等,根据个人的情况严重程度也不一样的。

建议多吃水果,蔬菜,蜂蜜,牛奶,保持大便定时习惯,如厕时速战速决;避免久站,久蹲,多做肛门收缩及放松之运动;便后不要用力擦拭肛门,以温水清洗肛门。

还有就是多吃清淡,少吃油腻辛辣食物,最好用紫川堂抹在长有痔疮的地方,一般不到一个月就会好的。

自己也要注意生活上培养一个良好的环境。

秒懂百科精选

脱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脱肛的原因肯能是有慢性疾病,或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会出现腹压增高,还有就是反复发作的痔疮尤其是内痔,会导致内痔黏膜下移,诱发脱肛的出现,应采取积极有效地治疗,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清淡。

森村稠雹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rectalprolap)。

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

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

直肠脱垂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

儿童直肠脱垂多为黏膜脱垂,通常5岁前可自愈。

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并不多见,如直肠反复脱出可导致阴部神经损伤产生肛门失禁,并有引发直肠溃疡、出血、狭窄和坏死的危险,需手术治疗。

病因:直肠脱垂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

1.解剖因素发育不良幼儿、营养不良患者、年老衰弱者,易出现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无力;小儿骶骨弯曲度小、过直;手术、外伤损伤肛门直肠周围肌或神经等因素都可减弱直肠周围组织对直肠的固定、支持作用,直肠易于脱出。

2.腹压增加如便秘、腹泻、前列腺肥大、慢性咳嗽、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经常致使腹压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

3.其他 内痔、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向下牵拉直肠黏膜,诱发黏膜脱垂。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有肿物自肛门脱出。

初发时肿物较小,排便时脱出,便后自行复位。

以后肿物脱出渐频,体积增大,便后需用手托回肛门内,伴有排便不尽和下坠感。

最后在咳嗽、用力甚至站立时亦可脱出。

随着脱垂加重,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常有黏液流出,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

因直肠排空困难,常出现便秘,大便次数增多,呈羊粪样。

黏膜糜烂,破溃后有血液流出。

内脱垂时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排便不尽感、肛门阻塞感等直肠排空障碍一起的症状。

栓剂插入肛门协助排便可使排便变得顺畅。

部分患者在排便时有下腹和腰骶部胀痛。

病程较长者亦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

检查时患者需下蹲后用力屏气,使直肠脱出。

部分脱垂可见圆形、红色、表面光滑的肿物,黏膜皱襞呈放射状;脱出长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指检仅触及两层折叠的黏膜;若为完全性直肠脱垂,表面黏膜有“同心环”皱襞;脱出较长,脱出部分为两层肠壁折叠,触诊较厚;当肛管并未脱垂时,肛门与脱出肠管之间有环状深沟。

医学检验科普专员

脱肛主要是由于便秘造成的;还有可能是腹压增加、直肠前壁凹陷导致的;或者是因为长期腹泻引起的。

平时应该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保证肛周部的卫生清洁;并到正规医院的肛肠科就诊,需要及时进行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

斛雨筠0Ck

导致脱肛的因素有1、病久体弱,营养不良或久泻久痢,使坐骨直肠窝的脂肪被吸收,直肠失去扶持。

2、先天不足,发育不全,直肠缺乏周围软组织及骶骨弯度的支持,而导致脱肛。

3、肛直肠息肉,肛直肠肿瘤等病症,经常脱出导致肛管括约肌松弛,并将直肠黏膜向下牵引。

半真半假109

反复的便秘,久蹲久坐,年龄增加引起的直肠粘膜松弛都可以引起脱肛的发生,需要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一般来说的脱肛是因为痔疮因为的,尤其是内痔的几率比较大。

痔疮的产生的主要原因,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屁股受凉,二是脑神经衰弱。

预防便秘很重要:a:坐垫要厚暖;b:预防便秘的食疗方法:蒸食红薯。

c:最好搭配一个苹果,如此三餐可好。

d:提肛运动也是最有效预防痔疮方法。

e:最好在搭配上紫川堂,痔疮很快就会好的。

摩羯david0008

脱肛是怎么造成的?引起脱肛的原因相对比较多,比如中气下陷、长期便秘、长期腹泻、体型偏瘦、重度营养不良者等,都可能会出现脱肛。

脱肛一般可以自行还纳,治疗主要是治疗原发病。

如果是中气下陷导致的脱肛,治疗主要是补中益气,临床上常用的是补中益气丸、黄芪颗粒等。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2:01: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2088675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脱肛是怎么造成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脱肛是怎么造成的?.pdf

标签:是怎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