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媒体上大肆宣传北斗导航,使得我们有了与GPS相比的想法,但是却没有多少人使用,主要原因是大家没有真正了解北斗导航的强大功能。
中国推出北斗组网,标志着我们彻底摆脱了对GPS的依赖,许多人都会好奇为什么不使用发展了30年的GPS技术而要投入大量资金开发自己的北斗呢?原因在于GPS是美国的,它是美国空军维护的军用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可以随时关闭GPS对应地区的定位,从而影响该地区的导航设备。
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民用导航的稳定,中国从20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北斗导航系统,以获得自主的导航能力。
GPS分为军用级别和民用级别,军用级别的精度可以达到0.3米,而民用级别的精度只有10米左右。
而我国自研的北斗导航系统,最高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02米,这是因为国家布局了2600多个北斗地基增强站,它们可以通过接受北斗卫星的信号进而及选出存在的距离误差,再把这个误差发送给周围需要定位的终端设备,从而使得周围设备能够得到一个准确的位置。
GPS、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系统都是无源定位,也就是说只能接受卫星发来的信号,而不能主动和卫星建立联系。
而北斗系统则实现了有源定位,具有双向通信、短报文等新功能,可以实现全球位置报告和有源信号搜救等功能。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一个无人区,使用GPS只能知道自己的位置,但无法把位置信息发送给别人,只能借助其他人派人救援。
而使用北斗系统,就可以发送准确的位置信息给别人,节省救援人力物力,也可以大大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救援成功的可能性。
北斗系统拥有精度高、范围广、服务多的特点,使中国的导航系统跻身世界第一,未来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志在乾坤比起高德导航,北斗导航更胜一筹,因为它在技术层面、应用方面以及服务性能方面都占据着优势。
匿名用户2月12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
28、中国北斗系统已经发射了29颗卫星,只差6颗就可以实现35颗卫星的组网目标,这说明北斗系统有多么出色。
中国的北斗系统投入使用,让世界震惊,让美国五角大楼“眉头一皱”,让中国摆脱对美国GPS的依赖,挑战美国GPS导航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先地位,打破GPS的垄断地位,改变世界导航格局,美国不但会“眉头一皱”,更会“如鲠在喉”。
2012年,新华网发布的文章称,将北斗终端安装在拖拉机和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上,可以实现以0.1米的定位精度对农田的精细耕作。
2015年胜利大阅兵期间,北斗系统车辆训练系统提供的坐标数据误差小于2厘米、速度数据误差小于0.03米/秒、方向数据误差小于0.1度、横滚数据误差小于0.2度,可以实时显示每辆车的精确位置和速度。
2016年,中国军队实弹演习报道称,东风导弹的误差范围从米级进入到分米级,据称,北斗系统的精度比GPS系统更胜一筹,其定位精度可提供米级、亚米级、分米级,甚至厘米级服务,将成为未来导航系统的引领者。
北斗系统拥有短信收发功能,虽然字数有限,但可以满足紧急通信的需求,在军事应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火炮射击时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射击参数,而且可以应用在武器制导上,比如反舰弹道导弹等,从而实现发射后不管的效果。
北斗系统不仅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还可以用于我国武器系统的制导,在2017年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中国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展出的“飞腾”FT-12精确制导滑翔弹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随着中国无人机、战机、导弹等武器的外销,北斗系统将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喜羊羊大王中王关键不在于北斗系统有多强大,而是中国拥有它的这件事情本身就让欧美感到痛苦,没有谁能拿出250亿美元来支持。
1994年,我国开始建设北斗系统,总设计造价约为25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GPS的300亿美元,仅次于俄罗斯格洛纳斯和欧洲伽利略系统。
这些数字表明,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投入巨大,反映了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发展,也表明了该系统对国家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目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总投资仅为220亿美元,35个国家参与,持续时间也较长,可见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
目前,已有51颗卫星在轨,其中16颗是北斗2号,35颗是北斗3号(另有8颗北斗1号和北斗2号已不再轨),其中三代的性能最为出色。
北斗三号全球星座由地球静止轨道(G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和圆地球轨道(MEO)三种轨道卫星组成,被爱称为“吉星”、“爱星”和“萌星”,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让人们刮目相看。
全球导航定位系统是现代战争和精确化战争的基石,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因此必须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美国曾封锁“银河号”货轮所在区域的GPS信号,引发了震惊世界的“银河号”事件,这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决心,同时也使得我们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抗遮挡能力强的特点。
北斗系统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GEO)、北斗3号星座共部署了30颗卫星,其中包括3颗位于静止轨道(GEO)上的“吉星”以及3颗位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上的“爱星”,这2种轨道的高度均为35786公里。
北斗导航系统的卫星轨道比中圆轨道高出约15,000公里,这样可以实现全时可见,具有良好的抗遮蔽性,在城市峡谷山区有明显的优势。
而且,它还具有其他三大导航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即使在没有移动、联通和电信信号的地方,只要手机有电,就能发送短信,报告自己的具体坐标。
北斗2号可以发送120个字,而北斗3号已经可以发送最多1000个汉字,提升了近10倍。
至于定位精度,相比北斗1号时代,现在我们的导航系统不仅可以定位,还能测速。
在民用定位精度方面,我们的精度比GPS更高,大致可以达到10米,而在亚太地区,精度可以低于5米。
定位精度和授时精度都是非常重要的,美国的GPS定位精度可达0.3米,而北斗系统也不相上下,授时精度也一样准确。
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用,都需要精准一致的授时,以便实现智能化交通、通信、电力网等功能。
北斗三号采用结合了低效铷原子钟和高稳定性的国产氢原子钟的授时方式,全球范围内误差小于20纳秒,亚太地区误差更小,稳定性强,时间测量更加精确。
多个原子钟能够协同工作,在主工作原子钟出现故障时,卫星能够自主诊断并平稳切换,保证卫星时频信号的连续性。
原子钟是一种利用原子跃迁频率稳定性获取精准时间信号的设备,研发涉及多学科,目前仅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国家拥有独立研制能力。
全球四大导航系统的部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们不仅要满足卫星本身的寿命限制,而且还要不断升级,以提高稳定性和准确度。
比如,GPS的稳定性可以达到20纳秒,俄罗斯的GLONASS也可以达到10纳秒,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的稳定性略逊于前两者。
美国正在大力发展GPS-3型卫星,其定位精度有望达到0.5米、授时精度达到1.3纳秒,军用信号功率大幅提升,抗干扰能力也有所提升,还在研发GPS的拒止定位功能,即使受到干扰也能够继续定位。
我国也不甘示弱,计划在2020年完成新一代北斗系统设计论证,2035年开始新一代系统的卫星组网工作,其中就包括正在推进的星基增强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北斗系统未来将自带星基增强系统。
导航竞赛激烈,这是一场长期持续的较量,让我们关注起来吧!1、2020年,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2、对比分析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的定位精度,《导航定位学报》2020年4月发表。
3、“北斗”的旅程经历了精彩的一路,新知周刊·科技,2020.7。
4、2020年,中国将最先实现智能化,这将为中小企业带来重大变革。
北斗+5G的创新和技术特点,将为国际太空活动提供更加可靠的导航服务,而75号和116号北斗卫星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7、搜索引擎
四库全书fczff北斗是一种硬件,可以接收卫星信号,提供位置信息,但不能进行人为操作。
而高德是一款软件,可以利用卫星提供的位置信息,实现各种功能。
北斗是一种硬件,它只能接收卫星信号,无法人为控制操作,而高德是一种软件,利用卫星提供的位置信息实现你的需求。
高德是一款应用软件,利用卫星提供的位置信息,来实现用户想要的功能;而北斗则是一种硬件芯片,只能接收卫星信号,无法人为控制操作,手机系统自动处理。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01:13: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1809542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德导航准还是北斗导航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德导航准还是北斗导航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