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习俗主题作文
你知道春节作文怎么写吗?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一年之岁首。春节历史悠久,
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天的小编
给大家分享了家乡的春节习俗主题作文七篇,希望能帮到你。
家乡的春节习俗主题作文篇1
每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比如陕西过年要扭秧歌、敲腰鼓,台湾、广东过年要舞龙、
舞狮,北京过年要逛庙会等。
我的家乡在首都北京市顺义区,在我们这里大人们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把农民
种的农作物放在锅里,熬成腊八粥,闻着可香可香了。各家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
大门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门神。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
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这时,我的家人们也都在置办年货,都
为了明天除夕做准备。看见大家在忙碌的干,我也去帮忙,我的任务是陪奶奶一起摘
菜。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我们俗称“小年儿”在这一天我们就已经里除夕更近了,大
人们有的带着自己的小孩儿开始走亲戚。车站、机场人来人往,都是急急忙忙往家里
赶的人,因为除夕要吃团圆饭,求个合家欢乐。这时候很多大人也开始给家里的孩子
准备鞭炮,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在街上的商店里,购物的人也是人来人往,进进出
出挤满了人。
最热闹的还要数大年三十,大人们戴着小朋友去和家里的长辈团圆。桌子上摆满了
丰盛的菜肴,过年时先请家里最年老的长辈入席,吃完饭了,大家坐在一起看春节联
欢晚会,小孩看动画春晚,大人们要给小孩发压岁钱,为的是一年都平平安安。凌晨
我们还要吃团圆饺子,饺子里放一个硬币,为的来年幸运。
这几天我们小孩最高兴,因为可以和自己亲戚朋友快快乐乐的玩。压岁钱可以买自
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攒起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大年初一,大人们提着礼物带着小孩到亲戚家里去拜年。幸运的小朋友还可以得到
亲戚的礼物,真的好开心呀。
家乡的春节习俗主题作文篇2
我的家乡有很多独特的习俗,炸油角和炸煎堆是其中之一。
俗语都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每到过年时,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总少不了
两种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过年前,我和奶奶都会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
总会炸一大锅。炸完后,无论谁到我们家来拜年,都会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来,
给客人们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时候,还会把其中一些送给客人们带回家吃。因
为,它们都寓意着好兆头。
除夕一大早,我们就回家乡帮奶奶制作过年必备食品——油角和煎堆。虽然它们看
起来很平凡,但是制作起来可不简单呀,必须经过许多工序,才能把它们做的好吃又
好看。做煎堆要准备: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种材料。煎堆
的陷做起来比较复杂,要将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热搅拌在一起,然后趁热用双手把它
们捏紧,把它们捏成一个个圆球状。这是一个考验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
们就只能做简单的油角陷,只要将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制作完内陷,就
要做外皮了。将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用开水搅拌,搓成粉团备用。
最令人开心的制作马上就要开始了。每个人都要动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团搓成薄
薄的表皮,然后我们用它把内陷包起来,搓成一个个的圆球。包油角更可笑,每个人
的手法都不同,形状各异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摆得满满的。由于我的手上沾满了面粉,
不一会儿,就把小脸蛋弄成一个大花脸,引得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的工序就是下油锅了。首先用猛火烧开油锅,然后改用慢火,将包好的煎堆和
油角放进油锅慢慢翻滚,让它们受热均匀。不一会儿金灿灿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锅了。
制作油角和煎堆既费时又烦琐,但却是我们的春节习俗之一,人人都乐意去做。
家乡的春节习俗主题作文篇3
我家住在平乡,这个地方人人都知道,我在那里经过的,我觉得热闹的是逛庙会。
庙会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一开始就很热闹,我家离庙也不算远,但是,从我家里就
能清楚的听见庙会的热闹声。
庙会从早上五六点开始,到那时候,我们那里的小孩子就会起得很早很早,都等待
着庙会的开始,因为,庙会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具,还有炸东西的,有小型的充气
蹦蹦床,还有许多表演节目的,买东西吃的:棉花糖、奶糖、辣条……各种各样零食,
还有卖冰糕的!
小孩子们大部分都是在充气蹦蹦床里面玩,不管什么都在里面看,我也在里面玩、
看。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炸东西,这下炸东西的幸福了,收了很多很多的钱,卖汽
水的也幸福了。哪里还有卖装饰品:挂在脖子、手上的链子,稀奇古怪的、有男孩子
女孩子都能带得发卡……
在庙会中,大人们最喜欢的就是表演,一到这个时候小孩子们都从充气蹦蹦床上面
下来了,他们要看小品,他们要试着敲鼓。表演有很多种:又穿服装表演的、小品、
戏曲表演、唱歌、打鼓……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小品和打鼓,小品把孩子和大人们
逗得哈哈大笑、前俯后仰,敲鼓的时候,小孩子们跃跃欲试,有很多都是乱打的,逗
得大人哈哈大笑。看完以后,人们就继续购买东西,还有的把它们买回家,挂在门上,
让朋友们都看见,把庙会上的各种玩具、各种零食、炸东西,拿回家,跟朋友们一起
吃、一起玩。
在逛庙会的时候香客在自己的本命星塑像前焚星祝告,祈求一年平安,并买一张谶
图,以查今年究竟主吉主凶,以便做好趋吉避凶的准备,这个时候许许多多的大人就
开始再佛祖前开始求签了,外面几乎就没有大人。
逛庙会到很久很久才结束,快乐地声音还在耳朵萦绕,人们恋恋不舍结束了庙会。
家乡的春节习俗主题作文篇4
按我们家乡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中旬就开始了。每当要到春节时,气氛就
会变得格外热闹。
在腊月十几的时候就要到每家自己储存食物的地方把之前储存的大米,腊肉,什么
的都预备充足。整理好过年吃的,用的,就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
到了腊月二十一,我们村里每家每户都陆续开始做“糍粑”酒什么的,我老家过年
时一些要吃的东西一般都是自己做的,要买些水果,糖之类的。有时家里打糍粑不够
人手的,可以去找几个邻居或是亲朋好友来帮忙。每当到打糍粑那天,爷爷就会找三
两个亲戚来帮忙。不过,在那天之前,先要把糯米给煮熟,然后把煮熟的糯米放在一
个大竹篮里晾凉,有时我会抓几把来吃,不过那饭很烫,所以我每次都会让奶奶帮我
揉成一个球,那样又美味又不烫。不过不能吃太多,因为这些美味还要用来做糍粑和
酒呢!
第二天上午把要用的东西准备好,下午就开始了。等把糍粑打好,就要把还不成形
的糍粑给捏好,一般都奶奶来捏,我们一般只是在一旁看着,有时“捏”几个试试。
等糍粑捏好后就放到一个装满冷水的盆子里,盖上盖子储存起来。
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好了各色的年画,差不多6点7点时,再
放几串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灯火通宵,有的小孩子嘴上说着一定要守岁,可
是到了最后凌晨1点多太困了,又自己乖乖睡去了。
春节到了,天还没完全亮的时候,爷爷就已经拿着鞭炮到门口去放了,说实话我还
是被鞭炮吵醒的呢!吃完早餐,爸爸他们给了我们压岁钱,爸爸就带着弟弟出去拜年
啦。我和姐姐就待在家里。等我弟弟回来时,他就和奶奶一起去买花炮之类的炮去了,
这可是他每年都要做的事。
春节过后,我们又在老家待了几天就回广东这边了。走的时候还带了一些奶奶他们
做的腊肉,还有几袋家里种的米,爷爷还拿了一些酒给爸爸,那些酒可都是我爷爷自
己酿的呢!
家乡的春节习俗主题作文篇5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
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
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
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
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
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
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
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
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
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
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
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
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
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
“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
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
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
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
美,团团圆圆。
家乡的春节习俗主题作文篇6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节习俗,
春节的习俗有贴春联,包饺子、吃元宵、扭秧歌、舞龙灯、灯展、逛庙会等等。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贴上一幅大红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
气氛。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围在一起吃饺子,饺子里面还包邮硬币,谁吃到硬币饺子预
示谁有好运。
春节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晚辈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晚辈收到压岁钱就可
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紧接着又迎来了热闹非凡的元宵节,正月十五早上,家家户户
都要吃元宵,象征着团圆、幸福、安康。
每年的元宵节都有舞狮舞龙、扭秧歌等文艺表演,场面真壮观。晚上人们不约而同
地走向了中心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盏盏红彤彤的小灯笼,还有用灯光做成的各
种动物造型,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栩栩如生、好像在人群中游动。
春节习俗最有趣也是最有收获的就是逛庙会,正月十六上午,大约经过四十分钟的
路程,到了我的老家去赶仓颉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在碧波荡漾的人海里,一只调
皮的小龙在追逐着一颗宝珠,那宝珠好像故意戏弄小龙,小龙怎么也追不上,随着人
们的摇旗呐喊,我知道这是在舞龙灯呢,看得我心花怒放。
没等我看够,就随着闹嚷嚷的人群来到了小吃摊旁,忽然,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
不由得吸吸鼻子,各种美食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我舔舔口水,一种种、一样样地吃,
什么也不用想,尽管吃,一直吃到撑,真是饱了口福。
另一旁石工艺品的摊位,每件看上去都精雕细琢,有小猴上树、孔雀开屏、嫦娥奔
月等等,每一样都那么晶莹剔透,每个都让我爱不释手。
还有儿童游乐园,过山车、海盗船、蹦极、魔鬼世界等等好多好玩的项目。
这次逛庙会,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春季还有许多习俗,我就不一一讲了,春
节的习俗真有趣!
家乡的春节习俗主题作文篇7
年独特的声音,在腊月廿五就开始了。
腊月廿五一早,在村子里醒来,听到的是用竹枝扎的扫帚用力扫在粗糙的水泥地上
的声音,脑海里浮现的是奶奶粗糙的手紧握着扫帚把,与扫帚一起移动到门口的情景,
身体甚至能感觉到灰在空中扬起。
起床后,是一连串我最喜欢的声音——潮潮的抹布在干净的能照出人影的桌上擦拭
产生的短暂刺耳的声音,整齐的书籍在书桌上立起的低重的声音,已经理好的衣柜柜
门合上的细小的声音,卫生间洗拖把的水流声……平日里不喜嘈杂的我也不反感这些
代表家已一尘不染的声音。
到除夕以前,更多的就是垃圾袋打结时塑料摩擦的声音了。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写的
大概是诗人陆游看到除夕之夜迎来瑞雪,心里非常高兴,来不及喝酒庆祝,赶着写桃
符换下旧桃符迎接新年的样子。村子里的除夕,虽然没有下雪,但人们的心里可与陆
游无异,因为整整一年没见的儿女们都早早的回来帮着洗菜做饭,好不热闹。晚饭很
早就烧好了,但先要把鱼肉端去正厅,点上蜡烛,斟上烧酒,开始烧纸钱、纸元宝,
然后拜一拜,就祭神祭祖了。
吃完饭,大人们聊天时,才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间——放鞭炮。其实也不能叫它
“鞭炮”,因为有很多样式:丢丢炮——往地上一扔就会响的、仙女棒——女孩子最
喜欢的、窜天猴——一点着就往天上冲的……由最大的孩子向大人借一个打火机,帮
每个年龄小点儿的孩子点着烟花,最后才点燃自己的。
丢丢炮的声音清脆“啪”;仙女棒的声音很长“呲——”;窜天猴的声音由大到小
再由小到大“啾——”……每一种鞭炮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声音。
年的声音,很独特。
本文发布于:2023-02-27 22:08: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506930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家乡的春节习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家乡的春节习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